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邛成太后:历经三朝,虽然身处高位,但她一直保持着纯良心性

邛成太后:历经三朝,虽然身处高位,但她一直保持着纯良心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玄虎历史阁 访问量:1225 更新时间:2024/1/23 3:52:53

“听闻王奉先女儿订了5次婚都没能嫁出去,不如将她收入宫中,如何?”汉宣帝询问丙吉道。丙吉大惊,慌忙跪下回答:“万万使不得,这王氏订婚后,五个未婚夫都在准备成婚前暴病身亡。”

说起来这位王奉先的女儿王氏前半生过的也是坎坷。

在她十几岁时,王奉光就为女儿订了一门婚事,不曾想,就在举办婚事的时候,男方突然去世。后来王奉光又为女儿张罗好几次婚事,可无一例外,每到婚嫁期间,男方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过世。

几次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愿意上门提亲了,王氏不利于夫的名声传扬了出去。此后,王氏就一直待字闺中。

如无意外,王氏会留在家中,直到老死。

人生中总是充满诸多意外,王氏人生的转折点源于他父亲王奉光。

王奉光袭承关内侯,身世并不显赫。但是架不住他命好,年轻时遇上贵人。

王奉光喜欢斗鸡,在斗鸡场认识当时流落民间的汉宣帝,两人趣味相投,成为朋友。

汉宣帝即位后,并没有忘记这位老朋友,于是他召来王奉光问道:“你有什么困难,朕替你解决。”王奉光回答:“家有一女,请皇上赐婚。”

汉宣帝一听,眉头都皱了起来,他本以为王奉光不过求官求财,谁知道竟会求女儿的婚事。

王奉光女儿的名声汉宣帝也听闻过,他认为赐婚给谁都不仗义。

是他召来丙吉询问,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宣帝还是没有采纳丙吉的意见,他觉得自己在民间时已经娶了一位不利于夫名声的原配,现在贵为天子,再多一位也无妨。于是把王氏召入宫中,封为婕妤。

王氏入宫后,因为相貌平平,并没有得到汉宣帝的宠爱,汉宣帝也是因为顾念朋友旧情,过后就将她抛之脑后。

王氏天性纯良、与世无争,得不到汉宣帝的宠爱,她也不奢求,安心地待在后宫,佛系地生活着。

有权力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后宫内也不例外。

公元前71年,首任皇后许平君霍成君母亲霍显指使宫中女医刺杀身亡,霍成君被立为皇后。

公元前66年,霍显杀害许平君的事情泄露,霍氏家族陨落,霍成君被废黜皇后之位,后宫主位空缺。

此时太子年幼,汉宣帝不敢大意,挑选的皇后要能真心背负起养育、保护太子之责。

他将后宫妃嫔一个个权衡后,才又再次注意到了王氏。

王氏心地善良,性格稳重,没有子嗣,且在后宫安分守己,正是照顾太子的好人选。

有了想法,汉宣帝立即召集重臣商议立后的事情,并提出自己心中的人选,没想到众臣认为王氏家世不显,相貌平平,名声也不太好,怎能母仪天下,后还是汉宣帝认为她适合照顾太子,才力排众议通过。

于是王氏从婕妤升为皇后,担负起照顾太子的责任。

王氏感恩汉宣帝,被立为皇后,也不给自己谋求权益,悉心照料太子,将他平平安安的抚养长大。

公元前48年,汉宣帝去世,太子刘奭即位为汉元帝,念王氏养育恩,尊王氏为皇太后。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汉成帝立,王氏被尊为太皇太后,又称为邛成太后

公元16年,王氏70多岁去世,与汉宣帝合葬于社陵。

王皇后的前半生虽然坎坷,但她不争,不恼,也正是因为她淡雅如菊的性格,后半生命运眷顾了她。

她历经三朝,虽然身处高位,但她一直保持着纯良心性,不争权夺利,也是难能可贵。

更多文章

  • 古代“成功逆袭”的人06---连克夫君,终为邛成太后的王氏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王氏,刘询,王太后,许平君,汉元帝,汉宣帝,连克夫君,女皇武则天

    邛成太后,王氏,今陕西咸阳人,汉宣帝刘询的第三任皇后。邛成太后的一生可谓是命途多舛。邛成太后王氏的先祖在汉初因军功受封关内侯,爵位一直传至其父王奉光,可惜其父酷爱斗鸡,将家产挥霍一空。幸而王氏长得亭亭玉立,而且落落大方,所以有很多人仰慕追求。到了出嫁的年龄,王奉光为女儿寻了一家亲事,然而婚期将至时,

  • 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太史慈,吴书,太守,刘繇,孙权,陶谦

    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原文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齐孝王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繇伯父宠,为汉太尉。繇兄岱,字公山,历位侍中,兖州刺史。繇年十九,从父韪为贼所劫质,繇篡取以归,由是显名。举孝廉,为郎中,除下邑长。时郡守以贵戚讬之,遂弃官去。州辟部济南,济南相中常侍子,贪秽不循,繇奏免之。平原陶丘洪

  • 刘繇缘何出任扬州刺史?或为制衡割据势力袁绍袁术

    历史解密编辑:哎哎哟呀标签:刘繇,袁绍,袁术,董卓,马腾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刘繇,一个东汉末年的官场异类,一个奢求名声的刘氏英才(其兄长刘岱,曾官至侍中、兖州刺史,亦是汉末群雄之一。),在汉室式微的情况下被推上诸侯争霸的浪尖上,有心无力地兵败身亡在扬州牧任期上。在避乱之际,刘繇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绝非表面原因(其为汉室宗亲以及刘岱之弟)

  • 扬州刺史刘繇为什么要欺负“小霸王”孙策、孙权的舅舅吴景?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刘繇,孙策,孙权,吴景,袁术

    兴平元年(194年),孙策以救援被刘繇欺负的舅舅吴景的名义离开了袁术,开始了平定江南的辉煌人生,东吴更是在孙策奠定的基础上与曹魏、蜀汉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孙策也是东吴实际上的开国之君。可以说刘繇欺负孙策、孙权的舅舅吴景直接促成了东吴的建立与后来的三分天下,也间接导致了袁术的败亡,算是典型的“蝴蝶效应”

  • 刘繇麾下有三位人才:一位勇猛不输孙策,一位评价曹操为奸雄!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繇,孙策,曹操,太史慈,袁术

    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东汉末年宗室大臣,汉末群雄之一,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和刘备、刘表一样,刘繇也是割据一方的汉室后裔。兴平元年(194年),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他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一度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但最终还是败归丹

  • 聊一聊孙权手下青州出身的官员,扬州刺史刘繇留下的遗产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孙权,刘繇,太史慈,青州,孔融,孙策

    宿刘温书斋(张乔)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 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 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 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提到东吴内部的政治环境,很多人会想到江东世家、淮泗集团、东吴宗室这样几支力量。其中江东世家和东吴宗室的组成比较单纯,而淮泗集团就比较复杂了。淮泗集团顾名思义,是江北的淮水流域和泗水

  • 汉末诸侯刘繇家世暗藏啥秘密?地位或不亚刘备,太史慈是他部将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刘繇,刘备,刘邦,部将,陈寿,三国,汉朝,太史慈,汉末诸侯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三国志·吴书四·刘繇太史慈士燮传》中,以刘繇打头,与刘基(刘繇长子)、太史慈、笮融及士燮士徽两父子列在一起,并为一传。陈寿对刘繇等人这样的立传安排,起初着实有点让人费解。对刘繇而言:刘基是儿子、太史慈及笮融是部将。四人放在一起,倒无可厚非。而士燮与刘繇是八杆子打

  • 汉末皇族刘虞刘表刘璋刘繇为啥不出头称霸?反而条件差的刘备敢?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虞,刘表,刘璋,刘繇,刘备

    刘虞、刘表、刘璋、刘繇在东汉末年是与皇族刘氏有正正式式亲近血缘关系的四大宗亲占据一方的地方势力。刘虞是幽州牧,刘繇是扬州牧,刘表是荆州牧,刘璋是益州。4人都是坐拥一方的地方大员。但是,面对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失控,朝廷威望不再,号令难行,各地豪强四起,各自施令,自立为王。这4人也都只是满足于自保,不但不

  • 五大刘姓州牧刘繇、刘虞、刘焉、刘表、刘备,他们都是谁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燕归游记标签:刘繇,刘虞,刘焉,刘表,刘备

    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繇(刘岱)是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四大州牧,刘备后来占了刘表和刘焉的地盘。“诸刘”之间的血缘关系01.刘岱、刘繇:刘邦庶长子齐王刘肥之后02.刘焉、刘璋:刘邦之孙汉景帝刘启之后03.刘表:刘邦之孙汉景帝刘启之后04.刘备:刘邦之孙汉景帝刘启之后05.刘虞:刘邦八世孙光武帝刘秀

  • 刘繇孤身入扬州,周瑜卧底助孙策,小霸王终于挺进江东!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刘繇,周瑜,孙策,袁术,太史慈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10攻占庐江后,扬州的江北部分已经尽数为袁术所得。按照原定计划,他应该去几被打成废墟的徐州分一杯羹了。然而此时袁术还不能这样做,因为江南的丹阳郡出了大问题,使得他很难去双线作战。当然,并不是孙贲和吴景已经与袁术决裂,这个时候孙家虽然对袁术有所不满,但是矛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