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扶苏是李斯女婿,赵高和胡亥才是外人,李斯篡改遗诏到底图什么?

扶苏是李斯女婿,赵高和胡亥才是外人,李斯篡改遗诏到底图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紫陌阁 访问量:1062 更新时间:2023/12/24 5:22:45

史料中记载,丞相李斯的女儿嫁得是秦国皇族子弟,儿子们娶的也是秦国公主,为此有了公子扶苏是李斯女婿的说法。那么李斯为何不帮助女婿扶苏,而是选择帮助赵高,拥立秦始皇幼子胡亥继位称帝呢?

虽然史料中记载李斯的女儿嫁的是秦国皇族子弟,但并不一定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而且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史料,包括已经出土的秦简,都没有明确记载公子扶苏是李斯的女婿。

如果李斯真的是公子扶苏的岳丈,那么李斯为何不帮助自己的女婿,反而违背秦始皇的诏命,选择协助赵高篡位,拥立公子胡亥继位呢!可能公子胡亥才是李斯的女婿,那么公子到底是不是李斯的女婿呢?

公子扶苏到底是不是丞相李斯的女婿呢?
《史记》记载:“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虽然史料中记载,李斯的女儿嫁的是秦国皇族子弟,而且不止一位,儿子们娶的也是秦国公主,但并没有明确记载李斯的女儿嫁的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不过也不能排除扶苏是李斯女婿的可能。那么扶苏到底是不是李斯的女婿呢?其实在赵高劝说李斯谋反时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史记》记载:“高曰:“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孰与蒙恬?无怨于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

在赵高劝说李斯立公子胡亥为太子时,曾问过李斯五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就对李斯和公子扶苏的关系做出了解释。赵高问李斯“与蒙恬相比,谁与长子扶苏的关系更加亲密?”,李斯的回答是五个方面都比不上蒙恬,可见蒙恬与扶苏的关系要更加亲密。

如果扶苏是李斯的女婿,那么与蒙恬相比,应该是李斯与扶苏的关系更亲密,所以李斯并不是扶苏的岳父。虽然李斯的女儿嫁的是皇族子弟,但并不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而是秦始皇的其他儿子,或者是秦始皇叔叔的公子,又或是其他有嬴姓血脉的皇族子弟。

而且以秦始皇之命赐死公子扶苏的诏书,也是李斯和赵高密谋后制造的假诏书。如果扶苏真的是李斯的女婿,即便两人的关系再不好,扶苏也是李斯的亲人,李斯就算不帮助自己的女婿,也没有必要非得杀死扶苏,所以扶苏并不是丞相李斯的女婿。

丞相李斯为何会帮助赵高篡位?

公子扶苏既然不是李斯的女婿,而且和蒙恬的关系更为密切,如果扶苏继位成了秦朝的二世皇帝,那么李斯的地位很可能就会受到影响。不过李斯虽然位极人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一职,但如果没有赵高在一旁撺掇,李斯根本不敢谋逆篡权。

《史记》记载:“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

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之前曾专门给长子扶苏留下了一份诏书,将身后之事交给扶苏处理,虽然没有明说让扶苏继位,但秦始皇所表达的意思却是不言而喻。不过秦始皇身边的近臣赵高并不想扶苏成为皇帝,因为他和扶苏向来不合,担心扶苏继位后会影响他的个人地位。

而秦始皇的幼子胡亥昏庸无知,加上赵高从小就教导胡亥学习律令判案,很受公子胡亥的信任。于是赵高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决定废了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拥立幼子胡亥继位称帝。但没有丞相李斯的支持和帮助不可能成功,因为李斯不仅是丞相,也是秦朝的开国元老之一,在朝中有很高的声望。

因此赵高在时机合适时找上了李斯,劝说他一起共谋大事,拥立胡亥继位称帝,而李斯虽然位高权重,但却不敢违背秦始皇生前留下的诏命,多次拒绝了赵高的提议。赵高也没想到李斯会拒绝,为此赵高在劝说李斯之前,就提前对李斯的身世、性格弱点作了一番了解。

李斯原本只不过是楚国上蔡县的一介小吏,但他并不想就这么度过一生,也想干出一番事业。于是李斯辞去小吏,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为的就是将来能够侍奉一国君主,从而飞黄腾达,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而李斯最终也实现了他的目的。

在学完毕业后,经过一番分析比较后,决定前往秦国求取功名利禄。不过李斯赶到秦国后,秦庄襄王刚去世,年仅13岁的嬴政继承王位,李斯便请求成为秦国相邦吕不韦的门客,以此为跳板,从而得到游说秦王的机会,被委任为长史。

此后李斯平步青云,官职升得很快,不久后被秦王封为客卿(属于秦国高级官职),之后又因为上书一份《谏逐客书》,再次得到秦王重用,被封为九卿之一的廷尉一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又被秦始皇任命为左丞相一职,因为被秦始皇宠信,在以右为尊的秦代,右丞相冯去疾名义上也要尊于李斯,臣子中已经没人比李斯的职位更高。

李斯入秦的目的性很强,为的是功名利禄,为的是飞黄腾达,为的是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在秦始皇去世时,李斯已经位极人臣,荣华富贵也达到了顶点,同样这也是李斯的弱点,因为他不想失去这一切。如果扶苏继位,以蒙恬和扶苏的关系,丞相之位迟早都会是蒙恬的,为此,李斯最终向赵高妥协。

不过其中也有一些疑点,其一:即便扶苏继位做了皇帝,理论上来讲,确实可以撤换任何官员,甚至直接赐死也无不可。但实际操作起来可并不是这么回事了,皇帝也不能随意罢免官员,何况是大臣之中地位最高者,位极人臣的丞相,至于诛杀丞相,在历史上更是极其少有。

如果丞相在职期间兢兢业业,没有犯过什么错,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随意撤换丞相,更别说是诛杀。当然刻意陷害就另当别论了,又或者是暴君、昏君,不过根据史料对扶苏的记载来看,扶苏并不是在此列,相反扶苏还很贤明民间百姓也多有听闻,且为人宽仁。

其二:李斯当时已经快到了致仕的年龄,李斯在楚国家乡时就已经娶妻生子,后拜师荀子学习数年,在公元前247年入秦,等秦始皇去世时,李斯入秦已有近40年的时间。按照古代致仕的年龄一般为70岁,在秦始皇去世时,李斯离退休也没有多少时间了。

如果扶苏继位后,无非就是等几年而已,没必要强行罢免李斯,让蒙恬担任丞相,就算不为李斯考虑,扶苏也要为自己的名声考虑,如果丞相没有过错,强行罢免丞相可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出来的事。而且李斯的儿女,都是娶得是秦国公主、嫁的是皇族子弟,李斯也算是皇亲国戚,扶苏没必要闹得太难看。

其三:就算扶苏继位后真的让蒙恬担任了丞相,以李斯的才能和对秦的功绩,即便不做丞相,也能位列九卿。而且以扶苏为人宽仁的性格,也不至于赐死李斯,因此扶苏如果继位,李斯大不了就是不做丞相,提前致仕回家,并无生命危险,对李斯的儿女也基本没什么影响。

其四:既然赵高提出,扶苏继位后,会让关系亲近的蒙恬担任丞相,那么胡亥继位后,赵高作为胡亥的老师,同时又深受胡亥宠信,胡亥自然也会重用赵高。李斯能做到丞相之位,除了有能力之外,说明李斯也是个人精,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而且赵高是因为胡亥昏庸无知,容易控制,才决定拥立胡亥继位,而李斯入秦近40年,侍奉秦始皇的时间比赵高更长,加上秦始皇比较宠爱小儿子胡亥,因此胡亥跟随在秦始皇的身边时间比其他公子要更多一些,李斯作为秦始皇身边的近臣,也不可能对胡亥一点也不了解。

胡亥如果继位,肯定也会重用赵高,李斯的地位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加上胡亥昏庸无知,又难免会干出些糊涂事。那么李斯为何还要冒着杀头灭族的风险帮助赵高,拥立胡亥继位称帝呢?除了为了保护丞相之位的原因外,可能胡亥才是李斯的女婿。

胡亥有没有可能是李斯的女婿呢?

有这个可能,可能性还很大。首先史料中只是记载了李斯的女儿嫁的是秦国皇族子弟,并没有写明到底是哪些公子,为此有了扶苏是李斯女婿的说法,那么胡亥也有可能是李斯的女婿。而且胡亥如果是李斯的女婿,很多问题便能解释得通了。

比如:秦始皇去世前留有遗诏,并且扶苏素闻贤明,而胡亥却昏庸无知,李斯为何要违背始皇帝的诏命,帮助胡亥继位;秦始皇去世时,李斯即将致仕,没必要冒着灭族的风险帮助胡亥继位;如果胡亥继位,很可能会重用更亲近的老师赵高,李斯如何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受影响等等疑问,那么胡亥成为李斯的女婿,这些疑问便不会存在。

《史记》记载:“李斯数欲请间谏,二世不许。”

“二世以为然。欲案丞相,恐其不审,乃使人案验三川守与盗通状。”

其次胡亥对李斯的态度显然不同,李斯曾多次进言秦二世减轻赋税徭役,秦二世只是没有接受,还对李斯讲了一堆道理。之后在赵高的刻意设计下,李斯多次在秦二世玩得尽兴时求见秦二世,如果换成是一般人,估计早就被秦二世下令杀了吧!

并且赵高之后又陷害李斯的儿子李由谋反,但又担心赵高说的情况不实,便专门派人去三川郡调查具体情况,可见,秦二世对李斯很看重,即便对身边最亲信的赵高所说的话都没有完全相信,简直不敢相信。要知道之前赵高劝说胡亥清洗兄弟姐妹和大臣时,胡亥二话没说就直接同意了。

而且其中一些公子和大臣并没有犯过什么错,就连先帝生前重用的蒙氏兄弟,胡亥都没有向这般重视,而是直接派遣使者处死了蒙恬、蒙毅兄弟。秦二世最后将李斯交给赵高法办,是因为秦二世相信了赵高的话,担心李斯会杀他。

不过秦二世还派人前去验证李斯的口供,而根据史料来看,秦二世并不是一个好说话的皇帝,相反为了保住帝位,秦二世是不择手段,对自己兄弟姐妹、以及秦朝大臣说杀就杀,没有一点怜悯之心。可见秦二世对李斯不仅有很多耐心,还很慎重,就怕误杀了李斯。

就秦二世这般重视程度来说,整个秦朝仅李斯一人,那么秦二世为什么这么重视李斯,难道只是因为李斯帮助他继位地位吗?以秦二世的昏庸无知,以及之前对待兄弟姐妹和秦朝大臣的态度来看,胡亥不应该会这么重视李斯。

秦二世最后法办李斯,也是因为担心李斯谋反,会杀害他,虽然李斯是被赵高陷害的,但胡亥并不知情。如果胡亥是李斯的女婿,那么胡亥这么重视李斯就能解释得通了,因为李斯不能帮助他登上了帝位,还是他的岳父,胡亥担心岳父被误杀,因此对最亲信的赵高也没有完全相信。

同时也能解释李斯入狱后为什么没有选择自杀,同时入狱的还有御史大夫冯劫、右丞相冯去疾,但两人为了不受羞辱,便在狱中自杀了,而李斯遭受酷刑后依然没有选择自杀,要知道当时李斯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头子了,可能他还相信自己的“女婿”胡亥并不会处死他,但李斯低估了赵高的狼子野心。

大家对此怎么看?你认为胡亥有没有可能是李斯的女婿?欢迎下方留言探讨。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李斯赵高秦二世扶苏

更多文章

  • 扶苏身边有蒙恬, 还有三十万的秦军, 为何仅凭圣旨就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陆哥搞个菜标签:蒙恬,扶苏,秦军,嬴政,赵高,李斯,蒙毅,周朝,秦朝,秦二世,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是存在于那份圣旨里的秦始皇,而并不是真正的,并且还活着嬴政。毕竟,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嬴政,在圣旨送达之际,早就被做成了“咸鱼”。但是这一切,当时的扶苏却不知道,他压根儿没想到自己的父亲已死,更没想到这份要他自尽的诏书,居然是假的。那个年代,可没有什么电话手机之类。而赵高和李

  • 生不逢时的悲情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扶苏,嬴政,李斯,赵高,蒙恬,秦二世,吕不韦,生不逢时,汉高祖刘邦

    身为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并且素有贤名,为人宽厚,颇有政治远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准皇帝,却以“自杀”的方式悲情谢幕,成为秦初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公子扶苏公子扶苏,本该是参天大树——以仁政奠定万古基业,安定天下,开创大秦盛世。然而当时的政治环境没有他施展抱负的空间,再加上性格上的缺

  • 如果秦始皇让扶苏继位, 是否可以挽救秦国, 司马迁的分析极为正确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刚标签:嬴政,司马迁,扶苏,秦二世,秦国,蒙恬

    秦朝的建立是极其艰难的一段过程,贾谊的《过秦论》中有这样的记载,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从秦孝公开始,启动商鞅变法,经过了百余年的时间,秦国才从一个蛮荒的国家逐渐变的强大,为嬴政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强大的基础。然而,百年的基业却

  • 扶苏如果同蒙恬起兵而成为秦二世,能否改变秦国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蒙恬,秦二世,扶苏,同蒙恬,嬴政

    扶苏:贤良尽泪垂,屈死树边时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扶苏的名字源自上面这首《诗经·郑风》,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有香草佳木之意;同时,“扶苏”亦含有兵车藩盾之意,秦始皇给自己的长子以此命名,能看出对其是寄予着无限期望的。虽然秦始皇在生前并

  • 扶苏和蒙恬为什么自杀,其实也是被逼无奈,秦始皇早已设下困局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蒙恬,嬴政,苏和,扶苏,大军,自杀,秦始皇,先秦,秦朝

    秦始皇是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君主,他通过自己强大的治理能力和军事管理能力带领着国家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秦始皇也真正的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纪念的传奇历史人物,而他去世以后,秦二世胡亥却向自己的哥哥扶苏下达了赐死的指令。其实,当年扶苏在接到这条指令的时候,大将军蒙恬也进行过劝阻,可是扶苏仍然坚定地选择赴死

  • 实拍秦始皇长子扶苏和大将蒙恬陵墓,简陋荒凉,隔河遥遥相对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嬴政,蒙恬,苏和,扶苏,陵墓,李斯,秦朝,秦始皇,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秦始皇陵是中国一座没有挖掘的帝王陵墓,如果能挖掘出来,那就是轰动世界了。秦始皇有个儿子叫扶苏,是他的大儿子,扶苏这个人真是不幸,被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陷害致死,他的陵墓在陕西绥德县城一座小山坡上,看起来非常简陋荒凉,没人说,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个皇太子落到这个地步,真悲哀。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与榆林一

  • 扶苏不死真的能继承大秦皇位吗?看看秦始皇遗诏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丙润老师标签:嬴政,扶苏,赵高,秦二世,遗诏,李斯,蒙恬,扶苏不死,大秦皇位,秦始皇,前秦,先秦,周朝

    在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坑杀了一些江湖术士,而对于秦始皇的暴行,自己的长子扶苏提出了意见。就因为这件事情秦始皇和自己的儿子大吵一场,也因为这件事情,秦始皇直接把扶苏派到了上郡,让他去监督大将军蒙恬。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分别就是永别,而爷俩能够再次相见,估计只有在阴间了。第1点,2年之后的政变在两

  • 扶苏手握兵权,没有当上秦二世,看看他干了什么沙雕事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秦二世,扶苏,嬴政,赵高,蒙恬,遗诏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大一统的皇帝,在历史上,秦始皇率先将华夏大地统一,由此历朝历代都以秦朝为蓝本进行大一统。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开始了更为严格的统一,就是在文字、计量单位、语言等各个方面进行统一,由此让华夏大地真真正正的进入了大一统时代。秦朝的建立让古代进入了封建王朝时期,正因如此,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

  • 秦始皇陵挖出一个头骨,考古发现令人不解:扶苏不是死于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大伽秀标签:扶苏,嬴政,蒙恬,自杀,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陵,秦始皇统一六国

    关于扶苏之死,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非常明确,秦始皇死后,赵高李斯矫诏,派人送诏书给远在北地边疆的扶苏和蒙恬,密令他们两人自杀。蒙恬觉得此事蹊跷,希望上书秦始皇问清原由,但扶苏认为不需询问,就此自杀。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扶苏自杀之后,就安葬于上郡(今陕西省绥德县

  • 烂好人成不了大事?扶苏手握三十万大军,为何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扶苏,大军,嬴政,蒙恬,赵高,李斯,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病逝沙丘之后,赵高仅凭一封假的诏书,就让秦始皇嫡长子扶苏心甘情愿自杀,可谓是千古一憾事!要知道此时扶苏不仅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更有大将军蒙恬为臂助,还有三十万精锐大军枕戈待旦,扶苏为何如此想不开?1.祸起长生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人间已经没有什么值得自己追求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