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只老鼠改变了李斯的三观,过于夸张了。李斯的功名心很强,是不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个仓库保管员的,老鼠只是个催化剂,唤醒了李斯的上进心,加快了向上的步伐。
李斯是一个功名心非常强烈的人
一个功名心、进取心很强的人,总会想方设法的追求功名利禄,不可能一辈子总是庸庸碌碌的。有三件事可以证明李斯的功名心之强烈:
一、向秦始皇谏言《谏逐客书》
李斯向秦始皇上书《谏逐客书》,并不仅仅是建议秦始皇广开言路,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自救,因为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
事件的原因很搞笑,韩国害怕秦国灭了自己,就派郑国到秦国去,游说秦王大修水利工程,以劳民伤财(韩国人就这脑子,被灭还不是早晚的事)。秦王认为很有道理,就派郑国去修都江堰。后来无意间秦国发现了韩国的阴谋,就准备杀郑国,郑国就说了,我把都江堰修好了,秦国的粮食产量大增,你们说是有利还是有害?秦王想了想,还是利大于弊,就让他继续修都江堰(牛逼的人总是分析利弊!)。
郑国的事过去了,但其他国家有没有也这样做呢?在宫室贵族的劝说下,秦王嬴政准备把在秦的外国人统统赶走,李斯也是其中的一员。
如果被赶走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办?放眼天下,还有哪个国家能让自己充分施展才智?李斯绞尽脑汁,写出了《谏逐客书》,既挽救了自己的命运,又引起了嬴政的注意,一石二鸟啊。
二、陷害同门韩非
嬴政很欣赏韩非的才能,韩非到秦国后,嬴政多次向他请教治国方略,李斯妒忌心大起,觉得韩非的才能比自己牛太多。如果嬴政以后重用韩非,那自己该怎么办?李斯的心被嫉妒填满了,谁要挡自己晋升的路,就搞死谁!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韩非被杀。
韩非被杀,表面原因是李斯的妒忌心在作怪,根源还是李斯害怕功名心太过强烈,害怕被替代、被冷落。
秦始皇弥留之际,是打算让长子扶苏继位的,李斯本来也是赞同的,可是赵高的一番话,使李斯改变了主意。
赵高说什么了?赵高对李斯说,扶苏一向和蒙家走得很近,如果他上台了,你还能继续当宰相吗?不得不说,赵高对人性理解的十分透彻,抓住了李斯的要害。
李斯功名心实在是太重了,就昧着良心,联手赵高陷害扶苏、蒙氏家族,扶胡亥上位。
功名心如此之中的赵高,怎么可能会碌碌无为的过一辈子?
老鼠是个催化剂
李斯很苦闷,十分的苦闷,自己明明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却只能在一个小小的仓库里管事,何年何月是个头啊?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一次如厕时,恍然大悟。如果我要继续待在这里,就像厕所里的老鼠,只能吃屎。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要想成就梦想,就要走出这个鬼地方。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李斯出发了,去秦国寻找自己的梦想。
综上所述,李斯是个名利心很重的人,不甘于过平庸的日子,那只老鼠的出现,加快了这一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