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直对秦始皇忠心耿耿的李斯,为何在关键时刻背叛?

一直对秦始皇忠心耿耿的李斯,为何在关键时刻背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吉吉嗑普 访问量:2170 更新时间:2024/2/12 4:27:17

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李斯确实帮了大忙,并且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等政策也都离不开李斯的建议。但是如果你说李斯对秦始皇忠心耿耿,我就要进行反驳了。

李斯出仕的缘由

李斯本是楚国的一个掌管粮仓的小官。有一天,他观察到厕所中的老鼠看见人就惊窜着跑开,而粮仓中的老鼠看见人以后却嬉戏如常,于是不禁发出一声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即一个人有没有出息是由环境决定的,这就是李斯著名的“仓鼠论”。意识到自己处境的李斯,决定前往荀子处学习帝王之术,并在学成后毅然前往当时最强大的秦国。

因此,李斯入秦的初衷已经很明显了,就是为了出人头地。

“焚书”建议,只为了取悦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曾在咸阳宫内大摆宴席。仆射周青臣的上前歌颂秦始皇道:“陛下的光辉所到之处,没有人不拜服。陛下的郡县制更是可以传颂万世的功绩。”这一番称赞,使得秦始皇大为高心,可是偏偏就有人出来唱反调。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掌管书籍的博士淳于越。淳于越对秦始皇说:“陛下的郡县制使得子嗣成为平民百姓,将来一旦有人作乱,皇室就没人辅佐了。不如效仿古法,采用分封制。”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秦始皇的郡县制不如分封制。这话搁谁听了都不高兴,更何况是秦始皇,但是作为一国之君的他并不会表现出来,只是让他们讨论一下。

这时候,李斯登场了。李斯跟了秦始皇这么多年,哪会不清楚秦始皇的心思。于是马上就上书谏言,请求烧毁民间书籍,禁止私人藏书,也禁止民间以古非今,否则全部按刑法处置。秦始皇一听,很不错,就采纳了。

李斯,从一介布衣到成为秦朝丞相,自然是很了解秦始皇的。因此,秦始皇不想别人谈论他的所作所为,李斯就上奏焚书。从后面沙丘之变的所作所为来看,李斯迎合秦始皇的行为,真的是忠心吗?难道不是为了保持住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吗?好,如果这个解释不够充分,下面还有。

曲意逢迎秦二世,是百姓苦不堪言

章邯以破逐广等兵,使者覆案三川相属,诮让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李斯恐惧,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史记·李斯列传》

在沙丘之变后,李斯和赵高顺利地扶胡亥上位。可是胡亥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整天只想着享受作为皇帝的权力,却不体谅百姓的疾苦。随着陈胜吴广等人的起义,各地纷纷响应,起兵反楚。而此时的胡亥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只以为是一般的农民起义,便斥责李斯,说他不尽责。于是便有了本段开头的记述。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顾底层百姓死活,刻意迎合胡亥的做法,这一幕与李斯为了迎合秦始皇建议“焚书”何其的相似。

云轩君说

李斯对秦始皇一直忠心耿耿,为何最后一刻却选择了背叛秦始皇?我认为的忠心耿耿,是像诸葛亮般为了匡扶汉室,殚精竭虑,亦或是像文天祥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绝不是像李斯般贪生怕死,为了迎合上层而没有底线。

所以,李斯从来没有对秦始皇忠心耿耿过,又何谈的背叛呢?其之所以能被赵高策反,不就是利用了李斯对权力的不舍吗?

更多文章

  • 李斯难道是为了家人背叛嬴政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李斯,嬴政,赵高,秦国,吕不韦,秦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王朝是秦朝。秦国是一个贫瘠的小国,但只有通过商鞅革命及其强大的统治,秦国才逐渐超越其他国家,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强国。这是几代秦人努力的结果,也是为秦嬴政统一天下后奠定的伏笔。统一是秦国每一代人的共同理想;而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势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由于秦国本身处于相对贫瘠

  • 李斯:千古一帝之手下的鬼才?

    历史解密编辑:捡美酒与花瓣标签:李斯,嬴政,秦国,赵高,秦朝,吕不韦,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统一六国

    丞相李斯是秦始皇时期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对秦国的统一和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对于李斯的功过,历史上的评价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一代名相,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有人则认为他是一个奸佞小人。那么,李斯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功不及过呢?李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生活在战国末

  • 秦代李斯的礼法思想—礼法结合思想的萌芽状态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斯,法家,儒家,嬴政,韩非,荀子

    中国古代礼法思想大致可分作三个时期。正如杨鸿烈先生所言:“吴经熊博士《唐以前法律思想的发展》一文曾有说:“唐以前法律思想大致可分作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礼治时期——法律和道德混合时期(纪元前五世纪以前);第二时期——法治思想——法律和道德分离时期(前四世纪至前三世纪末叶);第三时期——礼法调和之思想

  • 李斯和韩非是同学,韩非出使秦国,李斯为什么要谋害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李斯,韩非,秦国,秦王

    公元前233年,著名法家韩非奉韩王之命出使秦国。他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咸阳,受到了秦王政的盛情款待。可没过多久,韩非突然被投入监狱,随后又接到李斯派人送来的毒药,终于含恨归天。两国相交,不斩来使,这是千古名训。然而,韩非这位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恰恰因出使而丧命,并且是死在他的同学李斯手下,实在令人震惊。

  • 李斯缘何背叛秦始皇,坏就坏在赵高那张嘴上

    历史解密编辑:不胖的胖子呦呦标签:李斯,嬴政,赵高,秦国,扶苏,丞相,秦朝,先秦,秦始皇,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至原赵地的沙丘宫时,病势突起。自知大限将至的嬴政,匆匆留下让扶苏到咸阳主持自己死后丧礼的遗诏后,还来不及做进一步的权力交接安排,便撒手离开了由他亲手统一的大秦帝国。此时,整个帝国上下,知晓皇帝死讯的唯有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身怀野心、浸淫秦廷政治多年的宦官赵高,敏锐得感觉

  • 李斯篡改秦皇遗诏?2009年北大收藏的汉简,颠覆了史记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鉴标签:李斯,秦皇,嬴政,秦二世,赵高,丞相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生平故事一直以来就都是学者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在秦始皇去世后,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是否真的伪造秦始皇遗诏,废扶苏,立幼子胡亥为帝,可以说是千古迷案。两千多年来,国人都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把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当作两个大奸

  • 李斯的功与过:太贪恋权力的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李斯,赵高,秦二世,秦国,嬴政,秦王

    李斯,以一客卿,一“外国人”的身份,获得了嬴政的赏识和信任,最终,坐上了秦国丞相之位。可见,其能力非常人能比,也可证明其“所言”深合这位始皇帝之意。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李斯的生平事迹。一、君臣离间计,得嬴政另看。李斯,楚上蔡人,师从荀子。早年为郡小吏,不甘平庸,来秦谋出路。嬴政为王后,李斯抓住机会,

  • 赵高颠倒黑白,秦二世竟将李斯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李斯,赵高,丞相,陈胜,先秦,秦二世,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秦始皇病死后,秘不发丧,在赵高和李斯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从而登上皇位,即秦二世。秦二世即位后,朝廷中的大小事情他都交给赵高处理。虽然四处反秦队伍风起云涌,赵高却报喜不报忧。一天,秦二世正在阿房宫享乐,外面传来了通报声:“丞相李斯觐见。”秦二世有些不高兴了。

  • 李斯为何会背叛嬴政?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斯,嬴政,秦国,赵高,秦王,周朝,先秦,吕不韦,秦始皇,春秋战国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朝代就是秦朝。秦国本是贫瘠的小国,通过卫鞅变法及施政强兵,才逐渐超越其他诸国,变成春秋时期的第一强国。这是几代秦国人的努力才有的结果,也为之后秦嬴政一统天下埋下伏笔。统一是秦国每一代君王共同的理想,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必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因为秦国本身处在相对贫瘠的地理位置

  • 李斯在狱中,为何不喊冤?赵高用了一招,李斯无奈认罪!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大伽秀标签:李斯,赵高,扶苏,皇帝,先秦,秦二世,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大家都知道,李斯才华横溢,治国有道,帮助秦始皇一统了天下,但在秦始皇死后,却为了一己私利,伙同赵高篡改诏书的行为,又让人不齿。总体而言,这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之人!西元前210年,秦始皇第六次巡游,来到河北沙丘之地时,秦始皇病逝。在临死之前,秦始皇留下诏书:遗诏令公子扶苏主持葬礼,意即使之返都即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