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男人之间的友情也很塑料啊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男人之间的友情也很塑料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七喜文学 访问量:3258 更新时间:2023/12/8 5:09:05

01

有一句古话叫,“白发如新不如倾盖如故”,有的人相处到老还是陌生人,有的人第一眼见面就一见如故。张耳和陈余就是第二种。

张耳是大梁人,曾在信陵君手下做事,后来逃到了外黄,阴差阳错娶了当地一个富商的女儿,借助妻子的钱财慢慢有了一席之地,由此名声大噪。陈余和他是老乡,巧的是,陈余也娶了富商的女儿。

中国人最讲究“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外地漂泊的老乡的认同感,经历的相似性都使得他们内心生发出一种相见恨晚之感。“余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之交”,陈余像对待父亲那样对待张耳,不出意外地,两个人成为刎颈之交。

后来,秦国对张耳和陈余下了通缉令,他们姓仓皇逃到了陈地,虽改名换姓但还是被抓了起来。两人在入狱期间受了不少罪。这一次共同坐牢的经历更加固了他们的友情。

我们上学的时候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玩笑话,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关系总是很微妙的,是剑拔弩张的,而倒数第一名和倒数第二名的关系则和和睦睦一家亲。我们可以一起式微但不能一起显贵。

张耳和陈余这个时候的关系就是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的区别。一起被通缉,一起坐牢去鬼门关走了一趟,这种历经生死的经验更让他们有一种浓厚的惺惺相惜感。

不久陈涉首先揭竿而起,发动了农民起义,很多英雄豪杰趁此机会纷纷投靠他以此想建功立业。张耳陈余也不例外,他们同谒陈涉,又共同北略赵地;共佐赵王,得为将相;邯郸脱险、兵败李良。

他们共尝艰难危厄的苦辛,分享胜利与成功的欢乐,真可谓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挚友。

如果故事到这里为止,也许张耳陈余的经历会被后世传为一段佳话,可惜历史的年轮,谁也无法躲避。

02

巨鹿之战爆发,赵王和张耳被困在巨鹿,被王离团团围住,章邯也不断地提供王离援助,眼看自己危在旦夕,张耳在巨鹿急得团团转。而陈余这时候收集常山的残余部队几万人,驻扎钜鹿城以北。在张耳看来,他可是和陈余患难与共的好兄弟,希望陈余能带上兵来搭救自己。这点忙他能不帮吗?

可等来等去却杳无音信,过了几个月,张耳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他就派手下人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去见陈余,指责他说,我们不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嘛?那你为什么不出兵解救我,难道让我等死吗?

陈余的考量是,如今秦兵气焰嚣张,自己手里的兵不过数万,若贸然出兵可能结果就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倒不如先拖住秦兵,保存实力,日后也可以为你们报仇。但他最终拗不过张耳所派之人,就派了五千士兵攻打秦兵。结果可想而知,全部战死沙场。

陈余做的对不对呢?其实也不无道理。当时张耳之子张敖,手里也有数万兵,但却徘徊在巨鹿以北不敢前进。和你血浓于水的亲生儿子都不敢去救你,你指望别人来搭救你? “ 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余人,来,皆壁馀旁,未敢击秦。”可见当时秦军势头很旺。

但张耳却把全部身家都压在了陈余身上,感到失望也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显然他一点也不通人性。

什么是人性?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尤其是当时那么紧急的情况下,陈余的出发点是自己,他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他害怕自己有去无还,所以迟迟不肯出兵。这种行为其实是很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

在那种危机的形势下,是否出兵并不是个人意气用事,而是需要为大局考虑。那种不顾性命、赴汤蹈火的情况,只有侠客报恩的时候才会出现,才会被传为“士为知己者死”的美谈。

要知道当初安史之乱唐明皇携杨贵妃逃亡蜀地的时候路过马嵬坡,六军不发,唐玄宗只好让杨贵妃“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

是他不能救杨贵妃吗?非也。他不愿意冒着自己丢掉皇位的危险去救杨贵妃。因为在生死面前,大家都是只顾自己,你很难会对别人有什么过高的期待和要求。

可是张耳却显然有了过高的期待,他想当然地高估了两人的友情,低估了人性。

这就好比现实生活中你有急事向别人求救,别人就算帮你也一定是在保证自己无忧的情况下才会帮你。在难以确定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你,你没有重要到让对方足以克服人性的缺点。

03

后来项羽破釜沉舟灭了秦军主力,章邯投降,张耳和赵王才得以逃脱。出来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找陈余算账,指责他不肯出兵,甚至怀疑他杀了自己派去的使者,自己趁机拥兵自重。陈余为证清白,索性把军印交了出来自己赌气上厕所了。

发展到这里其实两人还是单纯赌气的情况,但在陈余如厕期间,张耳却趁机收了兵权。陈余见状火冒三丈,带着剩余兄弟就离开了。至此二人彻底反目。

再加上后来项羽分封时的不平等,使他们原本的不对付变成了死对头。

一个怨恨对方不来解燃眉之急,一个怨恨对方夺了自己的军权。重重误会之下,这对曾经患难与共的兄弟情终于走到了尽头。

汉三年,楚汉战争中,刘邦拉拢同伴希望陈余助汉,陈余唯一的条件是必须看到张耳的人头。

老谋深算的刘邦找了一个很像张耳的人头。可不久陈余发现自己被刘邦骗了,于是反水。最后韩信和张耳在泜水河畔杀死了陈馀

04

多么荒谬的走向!曾经的生死之交到最后竟然置对方于死地。

真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纵观这对曾经的好兄弟,从患难与共到反目成仇,置对方于死地,让人心有戚焉,也不由感慨,任何关系保持友好的两条准则:一个是不永远不要与人性为敌,一个是不要有利益纠葛。

只要能做到这两点,很多关系都会平顺得多。

更多文章

  • 传·张耳陈馀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张耳,陈馀,高祖,项羽,章邯,赵王

    传·张耳陈馀传原文张耳,大梁人也,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亡邸父客。父客谓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为请决,嫁之。女家厚奉给耳,耳以故致千里客,宦为外黄令。陈馀,亦大梁人,好儒术。游赵苦陉,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馀年少,父事耳,相与为刎颈交。高祖为布衣时

  • 秦末风云:张耳乐娶富家女,陈胜陈县急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陈胜,张耳,陈县,吴广,陈余

    秦末风云:张耳乐娶富家女,陈胜陈县急称王话说大梁二士来谒陈胜,一个叫作张耳,一个叫作陈余。两人籍隶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且家居不远。张耳年长,陈余年少,所以陈余事张耳如父,张耳亦待陈余如子弟,两人誓同生死,时人称为刎颈之交。张耳曾为魏公子门客,后因犯事出逃,避居外黄(今河南商丘民权),外黄有一富家

  • 由“相爱”到“相杀”-陈余、张耳再好的兄弟也经不起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张耳,陈余,赵王,项羽,章邯,魏国,汉朝

    文|历史时刻录图|来源于网络张耳、陈余由相爱到相杀春去三四月,满城桃花开“大家好,我是历史时刻录,为您讲述有温度、有深度、有趣度的历史。”01导言在秦末汉初,有这样两个人,他们出身布衣,却凭借自己的能力封侯、封王,他们二人起初情同手足,最后却誓不两立,他们二人正是今天的主人公陈余、张耳。曾仕强老先生

  • 张耳陈余:为什么合伙人最后总会闹得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张耳,陈余,刘邦,项羽,韩信,章邯

    张耳(生年不详-前202年),大梁人,张仪的曾孙,汉朝开国元勋。年轻的时候做过信陵君的门客。张耳曾经逃亡到外黄。外黄有个有钱人的女儿很漂亮,但嫁人后,她老公就死了。她爸听说过张耳,知道张耳逃亡到这里,便让她嫁给了张耳。张耳也没嫌弃,娶了这个老婆。有个有钱的老丈人,张耳就更有时间和钱去结交天下英才,还

  • 论张耳、陈馀关系变化之缘由及其文化意蕴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陈馀,张耳,刘邦,项羽,陈胜,赵王,韩信

    友谊,是自古以来人与人关系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匆匆百年,其间能真正被自己所认可的“友谊”是很少的,所谓真正的朋友至多三两位,甚至一生走完都未必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正如中国明朝时期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冯梦龙所言: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因此,从古至今的人们对于知心相交的朋友都会倍

  • 2022广佛同城共读活动收官,作家张况携《赵佗归汉》现身交流会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赵佗,赵佗归汉,广佛,同城,作家,张况

    8月27日,2022“广佛同城共读一本书”书友交流会暨接力赛颁奖典礼在广佛同城首家共建图书馆——南海天河城“阅读家”举行,共享广佛同城文化。自2019年开始,广佛同城共读活动连续举办了四届,通过“广佛同城共读”候选书籍的推荐、共读书籍评审、共读书籍的阅读推广活动,吸引了广佛两地读者的积极参与,持续不

  • 2022“广佛同城共读一本书”入选作品:《赵佗归汉》

    历史解密编辑:羊城派标签:赵佗归汉,广佛,同城,广州,佛山,佛山市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江海潮图/主办方提供6月21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图书馆获悉,经过广州和佛山两地公众投票及专家评审,由广州出版社于2021年11月出版、张况撰写的《赵佗归汉》入选2022年第四届“广佛同城共读一本书”。《赵佗归汉》(作者:张况)《赵佗归汉》作者张况在尊重

  • 赵佗路街道举办“迎五一·魅力夕阳红”广场舞大赛

    历史解密编辑:顾昊峻生活标签:舞蹈,广场舞,艺术团,斗牛舞,表演者,赵佗路,夕阳红

    比赛还没开始,就吸引了大批观众。表演者身着五彩斑斓色的精美服饰,画着精巧的妆容,满脸笑容而且精神劲儿十足,看起来活力四射。开场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把大家的热情迅速带动了起来,接下来的西班牙斗牛舞和模特秀直接把舞蹈大赛推向高潮,现场一片喧哗欢腾,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经过评委老师的评审和打分,

  • 韩信被诛后,萧何如何处理他的儿子?偷偷送给赵佗,在南越改姓韦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韩信,萧何,赵佗,刘邦,吕雉

    韩信作为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大将军,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他在军事上基本上没有对手,可惜最终还是死在了吕后的手里。那么韩信死后,他的子孙后代有没有活下来呢?根据《史记》记载,韩信满门被杀,没有子孙活下来。 很可惜的是,从《史记》的记载上来看,韩信的后人应该都被杀光了。当初刘邦平定了天下,功高盖主的韩信被

  • 石家庄市赵佗公园牵手明珠志愿服务队:共建共管 打造城市名片

    历史解密编辑:河北日报标签:明珠,石家庄市,城市名片,赵佗公园,志愿服务队

    河北日报客户端坐落在石家庄市区西北部的赵佗公园,有了新“伙伴”。3月24日上午,公园管理处与河北明珠志愿服务队牵手合作的“赵佗纪念馆共建服务站”正式设立,明珠志愿服务队的600多名志愿者,未来将定期到这里提供共建共管服务。赵佗是石家庄市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秦末大乱时,他在岭南建立南越国,实施“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