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诞辰日:36张图看懂孔子的一生(附央视《孔子》纪录片)

孔子诞辰日:36张图看懂孔子的一生(附央视《孔子》纪录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3614 更新时间:2024/1/28 22:44:00

纪念孔子诞辰2573周年

每年的9月28日,

是“至圣先师”孔子的诞辰纪念日。

在中国大陆、台湾、日韩等地,

都会举行大型的纪念活动,

所以9月28日堪称“中国的圣诞节”。

从为人处世到交友学习,

孔子都留下了诸多睿智的洞见。

为纪念孔子诞辰,

让我们一起重温孔圣人的人生轨迹,

以及他教给我们的人生哲理,

表达我们对先哲的怀念和敬仰!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央视纪录片《孔子》

纪录片《孔子》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英国雄狮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中国山东大众报业集团联合拍摄的纪录片,是迄今为止中外合作拍摄的首部以孔子为题材的纪录片,90分钟时长的纪录片客观呈现了孔子的生命历程、思想体系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纪录片由“孔子其人” “传奇” “哲学” “至圣先师” “传承” “当今”等单元结构全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以质朴的影像语言娓娓道来,对孔子这位早已为全世界所认可的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进行了生动鲜活的、国际化的影像呈现。

36张图看懂孔子的一生

尼山致祷

相传,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与母亲颜氏在尼丘山上祈祷后,第二年生下孔子。孔子生来头顶的形状是中间低、四周高,像尼丘山一样,故起名叫孔丘,字仲尼。

麒麟玉书

相传,孔子还没有出生时,有只麒麟在他家里口吐天降之书,上面有文字说:“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孔子的母亲感到很奇怪,就用绣绂系在麒麟的角上,隔了两夜才离去。孔子的母亲怀孕十一个月才生了孔子。

二龙五老

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五五一年),孔子诞生的晚上,相传有两条龙从天降下,绕护着他家,五位神仙从天上降到他家庭院中。

钧天降圣

相传,孔子出生时,顔氏在房中听到天乐鸣空,还听到空中有声音说:“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之音。”孔子生来就与凡人不同。

俎(zǔ)豆礼容

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孔子五六岁时,跟其他小孩不同,常喜欢摆上俎豆等祭祀用品,模仿祭祀的礼仪。据说他有礼仪的天赋,无师自通,许多小孩都跟着他学礼,他的名声在当时的诸侯国中不胫而走。

职司委吏

孔子成年后,曾做过季孙大夫家的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称量算数都很公正。

命名荣贶(kuàng)

孔子十九岁成婚之后,在第二年生了儿子,鲁昭公赐给他一条鲤鱼,孔子为了显耀国君的赏赐,给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用志不忘君恩。

职司乘田

孔子二十一岁时,曾任乘田吏,主管苑囿,负责养牛羊牲畜。孔子都能尽心做好工作。

学琴师襄

孔子向师襄学习弹琴,十日不更换曲子,襄子曾三次劝他改习别的曲子,孔子分别以尚未体会此曲的韵律、志趣和作者而推辞。后来孔子在弹奏中突然说:“非文王,谁能为此?”老师惊叹孔子的悟性,说此曲正是《文王操》。

问礼老聃

孔子三十五岁,和南宫敬叔一齐到周地去,向老子问礼,因为老子曾做过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官吏),熟知周礼,所以孔子特向老子请教。

在齐闻韶

孔子三十五岁时,到了齐国,和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听了传说中舜作的乐曲《韶乐》,沉醉其中,以至三个月吃饭都不知肉的味道。

晏婴阻封

孔子在齐国,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建议他节省财力。齐景公很高兴,想把尼谿(xī)的田地封赐给孔子,但遭到大臣晏婴的反对,于是孔子离开齐国,返回鲁国。

退修诗书

鲁定公六年时,季孙氏僭越公室,大臣们掌握了祭祀、征伐等国家政事,孔子当时四十八岁,看不惯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不求做官,专心修诗书,定礼乐。当时弟子来求学的很多。

夹谷会齐

鲁定公十年夏,齐鲁两国国君相会于夹谷。齐国演奏四方之乐,孔子说两君相会,不能用夷狄之乐,迫使齐景公撤走乐舞;齐国又演奏宫中之乐,孔子批评说匹夫惑乱诸侯,迫使齐景公处罚乐人。由于孔子的智慧,鲁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一次胜利。

归田谢过

夹谷相会之后,齐景公回国责备自己的大臣“以夷狄之道教寡人”,致使齐国在外交上失礼,就将过去侵占的鲁国的田地送还鲁国,以表谢过。

诛少正卯

孔子由中都宰(中都的地方官)改任为司空,鲁定公十一年又晋升为大司寇,并代理执行宰相的职务。孔子当时诛杀了“乱政”大夫少正卯。孔子参与国家大事三个月,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买卖公平,社会秩序良好,使国家呈现大治的景象。

女乐文马

齐国听说孔子执政,担心鲁国会吞并齐国,采用黎鉏(chú)的计谋,送给鲁定公能歌善舞的女乐八十人、有文采的马匹三十驷,企图使鲁国君臣玩乐丧志。

因膰(fán)去鲁

鲁君中了齐人的计,沉迷于女乐,怠惰于国事,郊祭后又没有按照礼仪惯例向大夫们分送祭祀的胙(zuò)肉。孔子于是辞职出走,五十六岁开始周游列国。

匡(kuāng)人解围

孔子离开鲁国去卫国,从卫国去陈国,路过匡地。鲁国的阳虎曾施暴于匡人,孔子长得像阳虎,匡人就把孔子师徒围拘了五天,孔子派随从求助于卫国大夫宁武子才解了围,离开匡地。

适卫击磬

孔子五十九岁,在卫国,和弟子们击磬消遣,有一个挑着草筐子的人从门前经过,叹息说:“这击磬的人很有救世的心啊!”过了一会又说:“这击磬的人是这样固执啊!世人不能了解你,就独善其身吧!”孔子听了感叹说:“果如你所说,不可为则不为,那有何难呢?”

丑次同车(一)

孔子离开卫国,到了蒲地,一个多月又回到卫国。一天,卫灵公和夫人坐在一辆车上出游,却让孔子坐在后面的车上跟随。

丑次同车(二)

孔子不满卫灵公的行为,他说:“我不曾见过爱好道德君子胜过爱好女色的人啊!”于是离开了卫国。

灵公问阵

鲁哀公二年,孔子回到卫国,一天,灵公问孔子如何排列军阵。孔子讲求礼义,反对战争,回答说没有学过,卫灵公很不高兴。第二天,同孔子谈话时,灵公仰观飞雁,怠慢孔子。孔子于是离开卫国,到陈国去。

临河而返

孔子在卫国得不到重用,想到晋国去见赵简子,到黄河边上听说晋国杀了贤大夫窦鸣犊、舜华,他临河叹息,认为“君子讳伤其类”,便返归卫国。

宋人伐木

鲁哀公三年,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在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tuí)想杀孔子,砍伐了大树。弟子们劝孔子快走,孔子说:“上天赋予我推行道德的使命,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楛矢贯隼 (kǔ shǐ guàn sǔn)

孔子到陈国,寄寓在司城贞子家。过了一年多,有只隼鹰飞落到陈国宫廷中死去,是被楛木做的箭射中的。陈愍(mǐn)公问孔子,孔子说:这箭来自肃慎(古国名),从前肃慎曾把这种楛箭进贡武王克商,武王又把楛箭分赐给陈国。陈愍公派人到府库中果然查到这种箭。这时候的陈泯公非常赞赏孔子,认为孔子是一位博物的君子。

子路问津

孔子从陈到蔡又到叶,从叶返归蔡国,碰到长沮、(jié)溺在一同耕地。孔子派子路去打听渡口,桀溺说:“天下就像滔滔洪水到处混乱,谁能改变这种局面呢?你与其跟着那择主而事的人(指孔子),还不如跟从避世隐居的人好呢!”说完,仍旧不停地继续做活,不理睬子路。

在陈绝粮

鲁哀公六年,楚国派人聘请孔子到楚国去。陈蔡二国的大夫们担心楚国重用孔子会给陈蔡带来危险,于是共同发兵将孔子师徒围困在旷野里。粮食吃光了,跟随的人都饿得站不起来,孔子仍然讲诵诗书、抚琴歌咏,没有一点悲伤恐惧的样子。后来派子贡到楚国,请来救兵,才得以解围。

子西沮封

孔子到了楚国,楚昭王想把书社之地七百里赐封给他。楚国的令尹(官名)子西认为孔子有贤弟子相助,再有了封地,将不利于楚国。楚昭王于是取消了赐封孔子的念头,不重用他,孔子只好离开楚国,返回卫国。

作歌丘陵

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六十八岁,在卫国。鲁国执政大夫季康子派人携带礼物请孔子回国。孔子归国,结束了十四年的周游列国生活,作丘陵之歌,抒发自己的感慨。

删述六经

孔子回到鲁国,没有得到重用,孔子也不求出仕为官,他整理古代文献,叙《书》、传《礼》、删《诗》、正《乐》、序《易》、修《春秋》,以诗书礼乐教育弟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

跪受赤虹

相传,孔子著作既成,斋戒向北斗星告备,忽然有赤虹自天而下,化成黄玉,刻“孔提命作,应法为赤制”,孔子跪拜接受。

西狩获麟

哀公十四年春,孔子七十二岁,鲁国人打猎,打死一头异兽,孔子认为是麒麟,哭泣说:“麒麟是仁兽,天下有道才会出现。现在天下无道,麒麟出而被杀,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了鲁国史书《春秋》的编写。

梦奠两楹

哀公十六年,孔子病重,子贡拜见,孔子问子贡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并伤心地唱道:“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泪随歌下。孔子说,昨天梦中坐奠两柱之间,很像殷人殡丧的制度,大概自己快要死了。公元前四七九年辞世,享年七十三岁。

治任别归

孔子死后埋葬在鲁国都城以北的泗河边上,弟子们服丧三年,唯独子贡在墓侧结庐守墓六年才离去。

汉高祀鲁

孔子死后,人们每年按时祭祀孔子墓。孔子故居被改作庙宇,保存着孔子生前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汉高祖刘邦经过曲阜,曾以太牢(猪、羊、牛三牲)祭祀孔子。

【历代孔子像】

孔子到底长什么样?很遗憾,春秋时也没有照相机,我们只能参考古代画像和文献来揣摩了。

孔子夫妇楷木像,现藏于曲阜孔庙

相传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在坟前结庐服丧3年才依依不舍,挥泪惜别。但弟子子贡不忍离去,在墓旁筑茅屋,又守了3年。期间,子贡采林地之楷木,精心雕刻了孔子和师母亓官氏坐像。

山东东平汉墓壁画《孔子见老子》

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孔子画像。孔子研究专家认为,在当时的老百姓心目中,孔子就是一位普通布衣学者。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东汉文物

山东嘉祥出土,画面上层为孔子见老子,其中的小童为项橐。孔子手中拿一鸠仗。鸠仗是由朝廷发放,象征长者地位。相传上端的鸠鸟为不噎鸟,用以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唐代吴道子《先师孔子行教像》

这是吴道子所画孔子像石刻清代拓本,清代石刻现存于曲阜孔庙。是目前流传最广的孔子画像。画的右上方题写: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南宋 马远《孔子像》

这是现存最早的绢本孔子像。孔子身着长袍,拱手而立,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神情十分生动。全图用秃笔写衣纹,简练概括,寥寥数笔,形神毕现。

明代 佚名《孔子燕居像》

此画为国家一级文物。图中彩绘的孔子,须眉舒长,唇齿显露,耳轮凸出,面部皱纹,浓淡晕染,描画精细。

清代《孔子行教像》

此画为国家三级文物。彩绘的孔子身躯微微前倾,两手相握,神态安详,肃穆端庄,展现出谦卑有礼、雍容大度的圣人风范。

北宋《圣行颜随像》,石刻在山东曲阜

南宋《宣圣及七十二圣贤像》之首部,

李龙绘,宋高宗书,石刻在浙江杭州。

宋代 佚名《孔子见荣图》

孔府藏传元代赵孟頫《三圣图》

明代 江环《名人画像册》

明代 佚名《孔子为鲁司寇像》

明代 佚名《孔子画像》

明代 佚名《孔子燕居像》

明代 佚名《孔子为鲁司寇像》

明代孔子像

明代 吴彬《孔子杏坛讲学图轴》

明正统年间《孔子像》,石刻在上海松江

明嘉靖年间《宣圣遗像》,石刻在山西长子

清代果亲王允礼绘孔子像,石刻在陕西西安

清代《孔子暨七十二弟子神位图》

清 焦秉贞《孔子圣迹图》

孔氏后裔、画家孔维克所绘《杏坛讲学》

日本 阿部正伦《孔子画像》,1800年秋

明代 铜鎏金孔子像

明代 黄花梨孔子像

明代 玉孔子像

清代 象牙孔子像

清粉彩孔子像

德庆孔庙中现存最早的木雕孔子像

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赠送的代表和平的孔子像

曲阜孔庙大成殿内的帝王版孔子像

北京孔庙大成门外的孔子像

南京朝天宫孔子像

天安门广场孔子像

2006年,中国孔子基金会所推出的《孔子标准像》

我国第一套“教师节”邮票,发行于1947年

中华民国(台湾)邮政《名人肖像之孔子/孟子》

台湾邮票(2010年9月28日“教育家”)

《孔子诞生2540周年》纪念邮票,

第一枚“杏坛讲学”,第二枚“周游列国”。

《孔子誕生2540周年》小型张邮票

《孔子诞生2550周年》纪念邮资封

2000年发行的孔子像邮票

2010年特种邮票《孔庙、孔府、孔林》

民国纸币上的孔子像

孔奇 《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的贡献】

1、文化上的贡献

我国公元前841年前没有文字史料,是孔子编修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把上古文化和文明传承下来的。从孔子时代到至今,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线。孔子是中华上古文化的传承人以及5000年中华文化的奠基人。

2、观念上的贡献

在历史上夏代尊“天命”,商代信“鬼神”,到了西周周公开始“制礼作乐”,“明德慎罚”,转向注重“礼乐文明”。这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一大飞跃。孔子是引导中国从“有神论”向“无神论”观念转变的第一人。

3、哲学上的贡献

《易》原本是一部筮(shì)占之书。孔子使《易》这部筮占之书成为大道之源,成为中国哲学之源。孔子作的《易传》由《易》的“筮占”功能转变到《易》的“德义”层面上来,孔子是改造《易》使《易》转向哲学,引发易学革命的第一人。

4、政治上的贡献

尽管孔子的政治生涯比较短暂,但是政绩卓著。孔子倡导道德政治。孔子始终把人际的友善、家庭的和美、邻里的和睦、社会的和谐、人民的福祉、国家的太平摆在重要位置。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政治主张。

5、教育上的贡献

在历史上,孔子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人学校,在设坛办学、教书育人方面遐迩闻名。孔子办学是政治家办学。他所选编设置的六种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为培养多方面人才服务的。孔子注重“文、行、忠、信”的教育,把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学,取得了新的成就。更为可贵的是,孔子办学主张“有教无类”,实行全民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孔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

【孔子的思想】

当然,孔子传承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他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具有很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1、谈处世之道

①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释义】 孔子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②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释义】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③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释义】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释义】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2、谈交友之道

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义】 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② 道,不同、不相为谋

【释义】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③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释义】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④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释义】孔子说:“朋友有过失,要尽心尽力劝告他,并引导他向善。朋友要使不接受劝导就算了,不要再自讨没趣了。”

3、谈人生之道

① 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义】 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②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释义】孔子说:“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③ 子曰:“知(zhì)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

【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

④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释义】孔子说:“不担忧没有官职地位,担忧的是自己没有能用以站得住脚的学问与本领。不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能成为值得别人知道的人。”

4、谈理政之道

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释义】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

②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释义】孔子说:“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③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释义】孔子说:“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④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释义】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却不可以改变。”

5、谈为人之道

①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释义】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②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

③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释义】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

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释义】孔子说:“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6、谈学习之道

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释义】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②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释义】孔子说:“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③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义】孔子说:“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释义】孔子说:“对于学问和学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7、谈为师之道

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释义】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释义】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③ 子曰:“有教无类。”

【释义】孔子说:“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④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释义】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8、谈追求之道

①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释义】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道义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②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释义】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为乞求苟全生命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实现仁道。”

③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释义】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④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释义】孔子说:“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那些富与贵就如同天上的浮云。”

有人说,人就像蜘蛛一样,生活在意义之网上。而往圣先贤就是为我们编织这意义之网的人,换言之,他们开启了文明之门,引导着后人寻找生命的意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对于孔子,当景仰之、感恩之、效仿之!

以上内容为小编独家推荐,更多精彩,请继续向下浏览。若想及时收看最新内容,记得关注我们哦!

国学经典

合集(64集全)

七十二术(完整版)

钱文忠

合集(76集全

四大名著

20集全(四大名著+史记)

诗词知识

诗词之美

合集(30集)

精品节目

诗词人物

合集(15集)

人文历史

合集(50集)

合集(8集)

聆听经典

纪录片

集)

蒋勋美学

合集(40集)

经典合集

其他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标签: 孔子子贡春秋齐国晏婴

更多文章

  • 孔子问一7岁幼童: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小孩回答后,孔子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文辰国学标签:孔子,甘罗,张唐,秦国,冉有,幼童,吕不韦,齐特琴,弦乐器,民族乐器,历史学家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孔子被尊称为先贤和至圣先师,他一手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主流,帮助封建君主实现对社会民众的教化。因此在帝王将相眼中,孔子的地位非常崇高。他在教育体系当中的诸多见解和建设性的

  • 孔子精神,领悟时人已过中年

    历史解密编辑:蒋南强读历史标签:孔子,吴道子,论语,卫灵公

    9月28日,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日子。2573年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的孔子,诞生于山东曲阜。从个人品格到学识修养,孔子都无愧于“至圣先师”的称号。至圣——中国民族理想人生之最高标准。先师——中国民族教育方针之最先启导。回望2500多年前那个风尘仆

  • 孔子问7岁小孩: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小孩回答后,孔子却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蔡建中说奇闻标签:孔子,星星,贤人,拨弦乐器,历史学家,民族音乐,儒家思想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是儒学大伽,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春秋战国百家思想争鸣时期,儒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后来汉武帝登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那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中的思想主流,在现代历史与文明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孔子被誉为一代圣

  • 麒麟出孔子降生,有史记载麒麟出现有五次,这种神兽它真实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探索视线标签:孔子,麒麟,神兽,神龟,孔丘,仲尼,汉武帝

    自古以来麒麟出现时必是祥瑞、太平的时代,麒麟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灵兽之一。除灵兽中的玄武神龟之外,剩下的龙、凤凰、麒麟我们都没有见过,而且我们所看见的龟背上并无石碑。传说里孔子的母亲,颜徵在怀孔子时,祈祷泥丘山的时候就遇见麒麟现世,不久便生了孔子。然而在孔子在去世的时候,有人目睹麒麟被杀,这段感人的故事

  • 读《论语》:孔子鄙视农民?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孔子,论语,子贡,夫子,子路,弦乐器,历史学家,民族乐器,儒家思想,中国传统音乐

    作者:傅安平一部《论语》,既可以说是一本人生修养与行为守则,也可以说是一碗古典风味的鸡汤。既然是鸡汤,我们在享受它的精神营养的同时,也要时刻明白它的害处:一小口喝着香气诱人,但大口大口地喝就会随同喝进超量的盐分和嘌呤等物质。我们既要带着思考的心去读,也要懂得浅尝辄止的妙处,即使是在读着觉得分外精彩的

  • 孔子,知识付费的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东西大街标签:孔子,讲学,六艺,孟子,孙叔敖,井田制

    在人人精进的时代,知识付费成了最好的选择,都在孜孜不倦地解锁自己的成长勋章。然而,在千百年前,知识付费就已经悄然流行了。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在茂盛的大树之下,群贤依次排开,一位老者娓娓道来天地真理,解惑弟子的疑虑。这就是我们所能想到的孔子讲学的场景,经口口相传为“杏坛讲学”,这也是知识付费的最初场

  • 1938年,日军在曲阜与孔子后人的合影,孔令煜则恭恭敬敬淡定从容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遗失的真相标签:孔子,俊杰,日本,日军,乐器,孔令煜,曲阜市,中国传统音乐,1938年德国国会选举

    1938年,日军在孔子故里曲阜,与孔子后人留下的合影。镜头下的两个日本军官一脸笑意,并没有想搞破坏,可能是因为尊敬孔子。毕竟日本有一句古话,叫做:“上有天皇,下有孔坊”,足见他们的敬畏之心。孔子后人孔令煜则恭恭敬敬,淡定从容。还来还设宴款待日本首领,和日方交流密谋。有人认为当时的社会背景太过复杂,识

  • 少正卯:学问比孔子高,还抢光孔子学生,孔子当权七天后就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孔子,子贡,鲁国,少正卯,科学家,拨弦乐器,儒家思想

    少正卯:学问比孔子高,还抢光孔子学生,孔子当权七天后就杀了他在鲁国,有一位学者名叫少正卯,此人能言善辩,知识渊博,几乎与孔子在同一时间开门收徒。由于少正卯的课程实在有趣,因此导致孔子之门三盈三虚。也就是说,少正卯三次抢光了孔子的学生。后来,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后的第七日,立即派人将少正卯诛杀于两观之

  • 海昏侯墓出土孔子屏风,上面内容颠覆传统:孔子是一纤瘦的常人?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孔子,刘贺,史记,屏风,乐器,司马迁,科学家,海昏侯墓,历史学家,考古专家

    众所周知,无论是古代孔子画像,还是如今影视剧中的孔子形象,比如周润发扮演的孔子,身材特征都属于微胖,千百年来,人们对此坚信不疑。然而,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出土了一幅画像,或许就揭开了孔子的真面貌。2011年3月,江西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在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山上的一座古墓遭到盗掘,随后文物部

  • Midjourney与GPT4联合打造的历史名人自拍爆火!夏娃猫王孔子都有

    历史解密编辑:量子位标签:民族乐器,拨弦乐器,自拍,孔子,名人,奥黛丽·赫本,埃及艳后,猫王,夏娃猫,齐特琴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假如古代有手机,假如爱因斯坦、莫扎特、孔子、成吉思汗……都是社交媒体重度用户,他们有事儿没事儿就爱网上发点自拍,popo日常。登登登,就让Midjourney帮我们脑洞大开,呈现一下可能的场景。以下这组照片就是在reddit社区被超1万人疯狂点赞的历史人物自拍图,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