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传位之谜:胡亥到底有没有矫诏篡位?

秦始皇传位之谜:胡亥到底有没有矫诏篡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验娱乐说 访问量:573 更新时间:2023/12/11 5:04:28

秦始皇传位之谜:胡亥到底有没有矫诏篡位?

秦始皇像

胡亥,即秦二世,继秦始皇之后,大秦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也是大秦王朝最后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实权君主。秦二世被弑不久,刚刚兼并六国不足十五年的大秦帝国,便被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和六国复辟势力的浪潮给彻底湮没,一个至东周开国便屹立在华夏西部的古老诸侯国——秦国,也就像春秋战国时期其他消亡的诸侯国一样消逝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不复存在。如果非要找一个人来承担这一切历史罪责,笔者认为秦二世胡亥难辞其咎。

秦二世陵

秦王朝的迅速灭亡,与秦二世的残暴无道和胡作非为有着直接的关系。秦王朝这一座帝国大厦虽然在秦始皇生前就已经有了分崩离析轰然倾倒的潜在威胁,。但如果秦二世胡亥是一个有为的明君,他完全可以像汉宣帝那样通过励精图治缓缓地将那些潜在的威胁慢慢消除。退一万步讲,即使秦二世胡亥不是一个有为的明君,而是一个无能的庸主,只要他不过度昏聩,将权力下放给秦始皇为他留下的那些文臣武将,依旧可以将危险重重的大秦帝国引上发展的正轨。

秦始皇石像

但是很可惜,秦二世不但昏庸,而且无道,他在位的时间不过三年,却干下了许许多多后人难以想象的荒唐事,毫无顾忌地诛杀元勋功臣,丧心病狂地屠戮兄弟姐妹,随心所欲的吃喝玩乐,无所不用其极的盘剥压榨百姓。正是因为他的毫无顾忌,正是因为他的丧心病狂,正是因为他的随心所欲,正是因为他的无所不用其极。才使得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万世之梦遥不可及!作为败家之子,作为亡国之君,秦二世胡亥无疑是可恨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其本身行为的可恨性,而抹杀前二世胡亥的一切,比如笔者认为流传两千多年的“胡亥篡位说”就值得商榷。

公子扶苏

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戍边时。 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

这是晚唐著名诗人胡曾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中所怀之事,是秦代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篡改秦始皇诏书的冤杀长公子扶苏的史事。不仅是胡曾,古往今来的绝大多数历史学家,学者,诗人对于赵高和李斯篡改诏书帮助秦二世胡亥谋朝篡位之事都供认不讳。根据西汉历史家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輙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其赐死。

李斯

司马迁的这段历史记载详细的描述了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密谋的全过程,将他们是怎样篡改秦始皇遗诏,怎样将有可能反对甚至威胁到他们的长公子扶苏,大将军蒙恬除去,写得是一清二楚,可谓历历在目。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史公司马迁的想象力和叙事文笔。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怀疑整件事的真实程度,因为当时没有照相机,没有录像仪,那么太史公又是如何将这件事的前前后后甚至一些细节都掌握得清清楚楚的?何况这件事是密谋,除了李斯和赵高以及胡亥这些亲身经历者知情以外,其他知道这件事内幕的人只是极个别的。即使有亲身经历者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写作史记时还在世,那么他会不会受到当时舆论的影响,而故意将整件事说的有悖原来的事实,这我们也未可知。我们应当清楚一点,越是生动的历史故事,其人为加工渲染的成分就越多,相去历史的本来面目也就越远。

胡亥

但由于研究秦代历史的史料及其匮乏,古往今来,一部《史记》,就成了众多学者依赖的可靠信史。也就是说,《史记》是我们研究秦代历史的基本依据。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历史事实都要去否认,那么还有什么可以相信的呢?这也是众多史家对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有所怀疑,但却仍然相信的根本原因,因为除了《史记》,我们没有过多的历史资料去考证,去印证秦代的史事。所幸的是,自近现代以来,除了传统历史学以外,考古学已然十分发达,传统历史学研究也随着考古资料的丰富而有所发展,比如关于秦二世胡亥篡位这件事。 2009年,北京大学得到了3300多片西汉竹简,北大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根据这些竹简,整理出一篇《赵正书》。“赵正”即秦始皇嬴政的又一种称呼,因为秦始皇是蠃姓,赵氏。关于秦始皇立储之事,《赵正书》的记载,与《史记》的记载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赵正流涕而谓斯曰:“吾非疑子也。子,吾忠臣也,其议所立。”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而胡亥立,即杀其兄扶苏、中尉(蒙)恬。大赦罪人,而免隶臣高以为郎中令。

扶苏之死

根据研究可以推定这批竹简的年代大约是西汉中期以前的。从时间段来看,大概和司马迁同时。也就是说,在汉武帝中后期以前一直到汉宣帝时期,在当时的社会上,关于秦二世胡亥的地位至少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自从《史记》成书之后,其影响力日益扩大,逐渐被历史学家和文人们奉为正统,那么与《史记》的声音,渐渐的销声匿迹也就不足为奇了!

司马迁

 结语:

《赵正书》是遗失竹简的孤本之语,《史记》又何尝不是一家之言。根据秦始皇晚年种种奇怪的行迹,笔者似乎有理由怀疑,或许秦始皇真的有些讨厌他的长子扶苏,因为我们老家有句俗话说得好:“爷娘将死,必唤爱子。”秦始皇最后一次巡行的时候已经身患重病,即使他不相信自己大限将至,也应该有所准备,可是他唯一的准备就是将幼子胡亥以及胡亥的老师赵高带在身边。

标签: 嬴政秦二世赵高李斯司马迁

更多文章

  • 子婴比秦二世胡亥明智许多倍,为何继位四十六天就投降了起义军

    历史解密编辑:盗夢影剧馆标签:子婴,秦二世,赵高,蒙毅,蒙恬,刘邦,嬴政,胡亥,继位,周朝,先秦

    赵高曾经犯法,秦始皇让蒙毅去审他,蒙毅从严执法,叛赵高死刑。蒙毅(剧照)要不是秦始皇感觉赵高这个奴才非常好使唤,伺候的非常周到,实在不忍宰掉,亲自干预,留了赵高一条命,秦朝也不会后来那么多事儿。赵高小人本色,并没有记秦始皇的恩,只是对蒙毅有了刻骨的仇恨。于是,胡亥一继位,赵高就在胡亥那里说蒙毅的坏话

  • 秦二世胡亥导致秦灭亡,秦始皇也有责任吗?秦始皇要追求长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同学趣谈小段子标签:赵高,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众所周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多民族王朝,秦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秦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形式的国家,而中央集权这种政治体制自秦朝开始,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2000余年,也成为了秦朝之后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而着一切都是都源于秦朝的建立,为此也有“百代

  • 秦朝是在秦二世胡亥手中灭亡的,为何有人觉得秦始皇也要负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秦朝,赵高,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众所周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多民族王朝,秦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秦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形式的国家,而中央集权这种政治体制自秦朝开始,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2000余年,也成为了秦朝之后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而着一切都是都源于秦朝的建立,为此也有“百代

  • 李斯是扶苏岳丈,为何要与赵高合谋,帮助胡亥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李斯,赵高,秦二世,扶苏,嬴政,蒙恬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统一六国、修筑万里长城,废除了分封制,在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他一手创建了大秦基业,并幻想着大秦,能够千秋万代地延续下去,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大秦竟然亡在了秦二世胡亥的手上。都说虎父无犬子,怎么胡亥就如此扶不上墙呢?而胡亥又是如何上位的呢?提到这里就必须要

  • 胡亥篡位之谜揭开,司马迁遭打脸!专家:赵高被冤枉2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小李维修标签:秦二世,司马迁,赵高,嬴政,扶苏

    人生如戏历史如剧,每一幕剧中都上演着不一样的精彩,中华自古地大物博,文化传承更是源远流长,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成为了中华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载体,传承着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难以想象,这个神秘的文明古国为何会上演如此多的精彩瞬间,在这五千多年灿烂的历史文明中,留下了很多历史谜团,至

  • 秦始皇女儿墓出土,墓中场景令人揪心,专家:胡亥太狠了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星主张标签:赵高,扶苏,李斯,皇帝,丞相,胡亥,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昔强秦弱君,赵高掌舵,独裁朝政,权势加福,时人恐吓,不敢出声,终望伐夷。 ,祖先将被焚毁,侮辱至今,永远是世人的教训。1976年10月,考古专家在秦陵东侧上角村附近发现了一组陪葬墓葬。挖了一个坟墓。这8座墓葬中,一座没有骨头,只有一把剑,其余七座各有一具骸骨,五男两女。据考古专家介绍,这些尸骨是秦始

  • 《史记·秦始皇本纪》精讲细读(16):始皇驾崩,胡亥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天工开语标签:秦二世,史记·秦始皇本纪,嬴政,赵高,李斯,蒙恬

    前言:因为秦始皇一直不想死,也不相信自己会死,一直把梦想寄托在方士们身上,让他们为自己寻找长生不死的神药,所以,他一直没有设立储君,没有就自己的接班人做出任何计划或者做出任何表示,而且,很讨厌别人跟他提起自己的死亡,所以,即便病重了,也没有敢跟他提这事,直到他自己重要确定自己快要不行了,然后匆忙写遗

  • 公子胡亥继位后屠杀大臣,表面上是赵高的怂恿,其实这是正确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落日路十七号标签:秦二世,赵高,秦国,嬴政

    在历史上公子胡亥是一个暴君,而且还是导致大秦帝国灭亡的一个罪人,因为他当年不仅毁灭的秦始皇留下来的功臣,而且还因为他残酷嗜杀的天性,再加上赵高的诱导,所以把整个秦国朝堂的官员杀了个一干二净,最终使得官员们都变成了能言鸟,只会为歌颂皇帝叽叽喳喳,而不会自己思考。所以我们总觉得赵高和公子胡亥的统治方式极

  • 秦始皇若是被杀死的,胡亥、赵高、李斯三人,到底是谁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嬴政,秦二世,赵高,李斯

    历代都宣扬秦始皇残暴不仁,如焚书坑儒、大建阿房宫、长城、骊山墓等。历史是由人书写的,其中夹杂着很多作者的情感,以及统治者的意志。秦始皇虽然有大功于中国,但同时也为秦朝迅速灭亡埋下了火种。对他的评价必然是褒贬参半,有丑化也有美化,后人读书也难免接受了这些理论。我们知道,“千古一帝”秦始皇死于第五次巡游

  • 蒙恬率30万人修筑长城,他被胡亥逼死后,这30万人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乖的欧尼标签:秦二世,蒙恬,赵高,项羽,秦国,扶苏

    蒙恬,作为秦国名将,虽然他没参与到灭六国的战争中,可他对秦国的贡献着实不小,当秦始皇派他去抵御边境匈奴时,他手握30万大军,开始修筑万里长城,耗费无数资金和人力,后来公子扶苏都来帮他,在蒙恬的威慑之下,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可见蒙恬军事才能不弱。虽然蒙恬很厉害,可他的结局并不好,秦始皇奄奄一息时,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