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过程与结局哪一个更为重要,始终是人们不断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过程充满意义,那么结局的好坏就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人生的过程就是为了通往一个美好的结局,若结局不好,那么曾经做出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而关于自身人生的意义,也只有自己才能够定义。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一位曾经历挑战,也曾犯过错误,但最终依然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不错的结局同志,他的名字叫杨春甫,曾是辽宁省的省委书记。
1913年的7月,杨春甫出生在河北的任丘县。他出生于一个十分普通的家庭之中,虽算不上富裕,但在日常生活之余,也能够支付得起杨春甫上学的费用。就这样,杨春甫进入学校并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教育,而这也让杨春甫开阔了眼界,并结识了一众具有爱国情怀的青年。
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杨春甫同当时许多有志青年一样,选择了踏上保卫祖国的道路。他在18岁那年就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曾在全国多地从事地下工作,后又参与武装起义,并在19岁那年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这之后,杨春甫成为了部队中的一名军人,并主要负责政治与宣传方面的工作。毫无疑问,杨春甫有着较强的个人能力与坚定的信仰,他是党内一位年轻而优秀的同志,与党一起走过了艰难的道路,并逐渐迎来了曙光的降临。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杨春甫已经成为了解放军第51军的政委,而在建国后,杨春甫更是曾在空军任职,并成为了空军干部部的部长。在41岁那年,杨春甫被调往中央,成为了第二机械工业部的副部长。
而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杨春甫都始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并尽自己所能完成手中的工作。在45岁那年,杨春甫离开中央,前往位于祖国东北的辽宁,并成为了辽宁省的省委书记。
对于杨春甫而言,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但与此同时,一场关乎于时代的风暴也悄然降临在了所有人的头上。
在十年特殊时期,杨春甫并没有遭到迫害,而是一直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时代的浪潮之中,杨春甫被裹挟着前行,在特殊时期执行错误的政策。对于那个时候的杨春甫而言,他或许也曾感到迷茫,但在迷茫过后,他也只能完成手中的工作,同时迎接着未知的将来。
由于在特殊时期的所作所为,杨春甫后来遭到了揭发,并因此丢掉了工作,于1978年被撤职。但幸运的是,杨春甫虽然没了工作,却并没有因此遭到诉讼,也没有经历更多实质性的惩罚。
究其原因,是因为杨春甫虽在特殊时期有过不恰当且错误的行为,但基本都不是出于自身,只是对于上级政策的执行。可以说,杨春甫这样的干部也只是那个时代中极为特殊而无奈的产物。
对于组织的安排,杨春甫并没有什么怨言。由于年老,杨春甫的身体也渐渐出现了问题,不得不长期居住在医院。在人生中的最后十年,杨春甫一直居住在辽宁省的金秋医院,并在高干病房内一住就是10年。
在这里的生活,让年迈的杨春甫感到十分平静,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历过许多挑战与危险,但在人生的最后,他发现自己竟都一一挺了过来,并获得了一个不错的结局。这对于杨春甫这样的老人来说,或许也是一种别样的安慰。
在2011年的8月28日,杨春甫在淅淅沥沥的阴雨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终年98岁。他曾做出过贡献,也曾犯下过错误,但在人生的最后,他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