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前夫曾是新四军高干,第二任丈夫是副总理,女婿更是官至正国级

她前夫曾是新四军高干,第二任丈夫是副总理,女婿更是官至正国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燕小姐说历史 访问量:4565 更新时间:2023/12/4 12:53:05

沿海省市因为较早接触西方的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观,思想普遍很开明,更容易接纳新事物和新观点,对于革命也持肯定态度。事实上,自20世纪初开始,苏、浙、闽、粤等地有大量有志之士投身到资产阶级革命、红色革命中,为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本期要讲的又兰便是其中一员。

李又兰生在一个名门望族,其祖父曾在清末为官,父亲则是一位新青年,早年跟随孙先生闹革命,与黄兴等人私交甚笃。好不容易革命成功了,但旧贵族却跳出来横插一脚,将革命的果实窃夺。李父因此大失所望,一气之下退出了革命队伍,转而下海经商,不久之后便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巨贾。

时间来到1931年,日寇开始在中国境内四处游走,拉拢官商豪绅为自己所用,为即将到来的侵华战争做准备。名望极高的李父自然是其重点“关照”对象,日寇几次三番登门拜访,对李父威逼利诱。李父是个极具爱国情怀的人,绝对不会做对不起国家的事,因而严正拒绝了对方。李又兰受到父亲的感染,也怀有浓烈的民族情感,抗战爆发后,她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国民党开办的军训班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能上前线抗敌守卫国土。

但没过多久,她便发现该军训班其实虚有其表,根本不堪大用,于是她转而投身到红色阵营中,于南昌加入新四军,成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李又兰主要是做宣传工作的,她能歌善舞,性格开朗,表现又积极,因此很快美名远扬,被誉为“军中一朵花”。没过多久,她结识了时任新四军高干兼军委委员的项英同志,项将军对这个明媚的女子一见钟情,李也久仰项将军的大名,仅仅1个月之后,两人便结为男女朋友,1941年初,他们走进了婚姻殿堂。

然而,新婚没多久,丈夫便奉命出任务去了,李又兰本以为不久之后便能与爱人再重逢,却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远。项英率军路过安徽南部的时候,遭到敌人伏击,部队被打散,他与军部的几个高干躲藏在山洞中休息,不料竟遭到叛徒杀害,消息传来,李又兰悲痛不已,一度哭得昏死过去。

次年,她奉命参加一次党委会议,期间遇到了张爱萍将军。张对她颇有好感,立即对她发起求爱攻势,经晚上约她一起去散步。半个月后,会议结束,张爱萍要回部队驻地了,临走前,又赠送给她一柄匕首和一个小银镯子作为纪念。往后几个月,张爱萍一直给她写信,而且一有空闲时间,就骑马来看望她,带一些小礼物讨她的欢心。

有一次,天降大雨,李又兰住的房子被冲垮了,她一时手足无措,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这时,张爱萍来了,他若有所思的盯着倒掉的屋子看了一会儿,紧接着转头问李又兰愿不愿意嫁给自己,这样就可以住自己的房子了。李又兰惊喜异常,试探着问张爱萍军首长是否同意结婚。

我们的张将军拿出一张结婚申请单,右下角龙飞凤舞写着“陈毅”二字,他还从口袋里掏出一支派克钢笔来递给李又兰,说这是陈老总给的贺礼。第二天上午,他们便火速举行了结婚仪式。当年年底,日寇大举进犯根据地,张爱萍担心妻子受到伤害,便将她安排到外地避难,两人直到1944年方才重聚。

动荡开始后,张将军受到了冲击,居心叵测者要求李又兰交代丈夫的“罪行”,并强迫她离婚,和张划清界限。她严词拒绝,她直言自己不会背叛婚姻和丈夫。动荡结束后,她被安排到国防科委工作,丈夫则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90年代初她申请离休,2012年去世,时年93岁。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女儿嫁给了俞正声同志,后者在新世纪担任政治局常委,是正国级干部。

李又兰的一生传奇而又波折,她出身豪门,却没有贪图享乐,在国家危亡之际,她选择加入革命队伍,为民族独立而战。她与张爱萍将军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两人结婚之后,携手度过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期间虽遭遇过困苦,却始终不离不弃,相扶到老。他们二人都是共和国的英豪,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他们值得我们尊敬!

更多文章

  • 他曾任辽宁省委书记,1978年被撤职,保留老红军待遇,住高干病房

    历史解密编辑:槿小澜标签:建国,杨春甫,副部长,老红军,辽宁省,省委书记,高干病房

    人生的过程与结局哪一个更为重要,始终是人们不断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过程充满意义,那么结局的好坏就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人生的过程就是为了通往一个美好的结局,若结局不好,那么曾经做出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而关于自身人生的意义

  • 高干病房:副部级以上领导才享受,本就是按劳分配,别想入非非啦

    历史解密编辑:老金史说标签:退休金,养老金,副部级,公务员,独生子女,高干病房,按劳分配

    最近网上流传了一些不靠谱的言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些言论看起来人畜无害,甚至有些道理,得到了很多不明真相网友的支持,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些所谓人畜无害言论,实际根本就站不住脚。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10多年的科级干部,先后在村里、镇里、县里、市里都工作过,有着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此我总结了目前网上

  • 央视名嘴王小丫,弃名师,嫁54岁高干,婚后11年膝下无子成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王小丫,央视,高干,播音员

    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仪式感,不论是自己的生日,还是长辈的生日,不论是班级的聚会还是公司的年会。大家都会选择举行一些活动,而在这个时候必不可少的就是一位可以烘托气氛的主持人了。在主持人行业中,最顶端的就是央视了,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全面型人才。他们面对各种突发情况,都可以轻

  • 他是高干子弟,一生霸占女友六百位,处决时女友们纷纷放炮庆祝!

    历史解密编辑:燕小姐说历史标签:陈公博,汪精卫,汉奸,国民党,高干,女友们

    “六百女友”,一天见一个大概也要近两年的时间才能看完。封建社会后宫佳丽三千,是包括了服侍的宫女等女子,单是嫔妃根本没有这么多人,即使是后宫最为充盈的康乾二帝,不过也就百余人的女人,而这个高干子弟却霸占了六百女友,其行为令人发指,难怪他被枪决时女友们要放鞭炮庆祝,这个如此招人恨的人是谁呢?广岛长崎两朵

  • 有人强烈建议取消高干病房, 有些高干病房全家住进去

    历史解密编辑:杨会说体育标签:套间,看病,床位,套房,高干病房

    有网友说:一个长辈住院,去看望他的时候,发现这哪是住院?简直就是住高级宾馆啊,住的是我们当地最好的医院。那时候病房很紧张,很多病人没有床位,只好躺在走廊里。但是,这位长辈住的房间真的很大,里面什么都有,就像一个家庭一样。房间豪华漂亮,设有衣柜,书桌,陪护床,皮沙发,年轻护士一对一服务。普通病人没有床

  • 住高干病房4年,花费高达1000万以上

    历史解密编辑:亚娟乐娱乐标签:病房,高干,医疗,退休金,养老金

    一个网友说到:自己同事的父亲生前就是享受“高干病房”待遇的,住进ICU病房前,全身除了眼珠能动,其他任何肢体都已经不能动了。但是鉴于他“高干”的身份,毋庸置疑的进了当地条件最好的高干病房。而这“高干病房”每天的医疗费用几乎接近1万元左右,老人在里面住了四年,直至去世,总共医疗费用达一千万以上。而且老

  • “取消高干病房”引发热议其根源就是医疗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垂钓中的小曾哥标签:病房,护士,高干,医改,医疗改革,公立医院

    为什么“取消高干病房”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怎么会触到了人们的内心呢!高干病房本来就一直存在的,现在怎么就变成了人们的眼中钉手中刺了?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就是医疗改革方案引发人们的导火线,人们的自身利益被触碰了,感觉到新的医改带来了许多麻烦,导致人们对高干病房的不公平,无法接受的现象。不得不使得大家把目光转

  • 老百姓支持:代表建议取消高干病房惹争议,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历史解密编辑:橘色数码标签:医疗,退休金,老百姓支,高干病房

    关于取消高干病房的这篇文章我不惊讶,老干部ICU续命四年,虽然全身只有眼珠子会动,四年时间无法跟家人交流,要是一般老百姓早就放弃治疗了,因为ICU一年的费用就在300万以上,四年时间总的花费在1000万以上,另外国家只要人不去世,国家财政每月还得给他发3万的退休金,一年就是36万,四年时间就是144

  • 高干病房医疗费挤占了医保统筹“大池子”,这个问题该重视了

    历史解密编辑:探索日记标签:池子,病房,医保,孔子,高干,个人账户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近日,广大民众因对医保改革政策不满,导致高干病房问题因此躺枪,其实高干病房一直存在,只是人们对个人医保账户的钱被抽进“大池子”里,到底“共济”了谁产生了疑问,所导致的连锁反应。哲学上讲: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高干病房指的是为政府高级干部(通常是指副省

  • 朋友的母亲住高干病房,每天将近10000元

    历史解密编辑:liner12标签:医生,护士,icu,退休金,高干病房,朋友的母亲

    朋友的母亲住高干病房,每天将近10000元。这段时间取消高干病房?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朋友的母亲,从部队退休,退休金每个月2万左右,她在高干ICU住了很长时间,其实没有进入ICU之前她就跟家人说不要插管,毕竟她已经90岁了,但朋友才不管这些呢?坚持插管,维持她的生命,说好听点是孝顺,但老人家已经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