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拥兵几十万,赵佗为什么不支援秦二世,眼看着秦朝被灭?

拥兵几十万,赵佗为什么不支援秦二世,眼看着秦朝被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4619 更新时间:2023/12/18 4:19:25

赵佗回援咸阳本应该是分内之事,但和辑百越才是他的使命!而且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接到的直接命令是镇守百越,就算没这个命令,贸然回援咸阳也是下策!为什么这么说?往下看~

首先澄清一点,有些赵佗拥兵50万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秦第一次南征百越是任嚣带队,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是屠睢和赵佗一起,那时是号称50万大军,但是也失败了,屠睢还被杀死了。最后是任嚣和赵佗一起,这才拿下百越,但是并没有50万兵力,即使有,战争损耗也要计算入内。所以,战争以后赵佗至少有十几万大军,负责一点,可以说“几十万大军”。

和辑百越,南下干部的使命

在谈到赵佗时,有前辈曾经这样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没错,赵佗的南征百越其实是带着使命去的,或者说“他们那伙人”都是带着使命去的。他们的使命是什么?不是杀戮,也不为抢地盘。

秦始皇为什么派蒙恬北击匈奴?又为什么派任嚣和赵佗南征百越?是因为他们对中原构成了威胁!始皇帝是个很谨慎很没有安全感的人,虽然统一了中国,但四面仍然虎狼环视。好在西部是秦人大本营,原本就有人看守,东面靠海,还没到大航海时代,不必防备。所以南面的百越和北面的匈奴就成了重点防范对象。于是,一南一北两支军队就成了两堵城墙。而他们各自的任务,就是守好国门,防止蛮族入侵,不管用什么方法。

蒙恬的方法就是打,打的匈奴“十余年不敢南望~”。而赵佗的方法,则是同化,用“和辑百越”的政策,用先进的中原文明去引领他们,这不正是“南下干部”嘛!

所以,赵佗不能随便离开百越,中原内乱,他更要看住南部,防止他们趁火打劫!

军人的天职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没错!

如果说始皇帝死了,赵佗会遵从谁的命令?是秦二世胡亥?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时赵佗听命的,应该是他的直接上司任嚣。

南征百越,其实总指挥应该是任嚣,赵佗只能算是个副将,这从南征胜利后的分封就能看出来。任嚣被封为南越地区的郡尉,而赵佗则只是个县令,相当于一个省委书记,一个市委书记。秦二世内乱的时候任嚣是怎么对赵佗说的?“秦为无道,天下苦之……番禺(今广州市)负山险阻,南北东西数千里……可以立国”。

后来秦朝灭亡,任嚣估计也是年老体衰,闻讯竟一命呜呼。于是赵佗继续坚守,并命令封关,绝道,筑起防线,聚兵自卫,而且杀了一些不听指挥的前秦官员,因为深得民心,便借机开始自称“南越武王”。

可见,秦内乱时赵佗没支援咸阳,其实是任嚣的命令,因为当时任嚣是他的顶头上司。

继续创业还是回去打工,这是个问题

如果任嚣没有下这个命令,而赵佗也一根筋忠于秦王朝,那他会去支援咸阳吗?

这个问题各位可以问问自己。假使公司让你出去开拓市场,而你也做的不错,你做了区域经理,并且可以脱离公司独立运营了。这时公司出现频临破产的重大问题,于是公司许诺让你当总经理,回去力挽狂澜,你回不回去?

赵佗当时面对的其实就是这个局面。

南征百越本身就很不容易,先后三次才成功。而且征服百越后的维护,更是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文化教育。甚至赵佗曾经向秦朝提议迁50万中原人入百越,为的就是把百越完全同化,变成完整的中原,即地域、文化甚至基因都统一。由此可见,赵佗对百越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而并不是把它当做一个地区,而且这个“孩子”前途无限光明!让他舍弃一个有大好前途的孩子去支援一个“天下苦秦久矣”的暴秦,确实很难,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可能!

所以,赵佗的选择应该和大家一样,肯定选择付出无数心血的“创业公司”,拒绝“总经理”的职位。

权利的游戏

权利的游戏指的什么?当然不是真正的游戏,而是指权力诱惑下人性是多么的无常,多么的深不可测。

我们刚才拿创业公司做了比喻,又是孩子又是心血的,好像赵佗是个多么了不起而又可亲的圣母!那我们现在就抛开这些光环,以一个普普通通正常人的心理来分析一下,在当时的局势下,他会回援咸阳吗?

当时的局势是,大环境“天下苦秦久矣,中原乱作一团”,小环境“赵佗拥兵几十万”。这个时候,即使是个普通人,内心都会激发出自立为王的想法,更不用说赵佗还是个身经百战无数次死里逃生的将军!将士征战沙场为的是什么?大义来说是保家卫国,小义当然是建功立业!如今一个绝佳的建功立业,荫福子孙后代,甚至是名垂千古的机会摆在面前,赵佗会这么轻易放弃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年,赵佗31岁,正是而立之年!31岁对古人来说,人生算是过完了大半辈子!时间张开了网在压迫着赵佗,权力的香味也在引诱着他,他确实不是圣母,圣母只有一个,而且这个时候还没出生!所以赵佗只能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一步步走向预设的终点,毫不犹豫地走向“称王”的关卡!

如此,在生命的危机感和权力的诱惑下,拥兵自重的赵佗不回援咸阳,确实是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了!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下面我们说点实际的,行军打仗靠的什么?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支行动迅速而又神出鬼没的军队,绝对是战无不胜的!可当时的赵佗具备这些条件吗?

公元前209年农民起义,而且秦二世都没当回事儿!公元前207年,刘邦就带人把咸阳老窝给端了!三年的时间,放到现在也是够快了!现在从陕西发个快递到广州要多长时间?一般都是三天左右吧!在当时的条件,骑马从咸阳到广州要多长时间?如果大军行军又要多长时间?来得及吗?

而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赵佗的部队不是机动部队,他们的目的是驻守,是防护,他们不具备随时接受调遣的能力!即使他们要去救援,也要先准备粮草,这恐怕不是几个月时间能搞定的。

而且,当时百越的大环境也让他们没这个条件!公元前214年征服百越,才治理不到十年的时间,可以说还处在维稳的阶段。这刚有点起色就想着征集粮草出征,百越十有八九会暴乱!而且,说不定赵佗的大军还会落得个被前后夹击的狼狈局面!

再乐观一点说,即使百越已经被同化了,人们非常支持赵佗救秦,可赵佗能迅速回援么?恐怕这时候他不能急行军回咸阳,而是要一路披荆斩棘打回去吧!这样走走停停,等到了咸阳,恐怕也该改朝换代了!这么做,可真是捡了芝麻,又丢了西瓜,说不定还丢了小命!

所以,行军打仗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赵佗办不到,也没人做得到!

以上,无论怎么说,赵佗都没有理由去回援咸阳,唯一的理由就是为了忠义之名,但这很可能要以身殉国,而且还要以丢掉百越为代价!

于是他索性不救了,选择了好好把握现在的上策~

我是(zhe)

乇三千

,知识要分享才有价值

,看完记得

捧个人场

标签: 赵佗秦二世任嚣秦朝匈奴嬴政

更多文章

  • 赵佗手握50万秦军,为何没有与楚汉相争?掌权81年水平果然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赵佗,秦军,刘邦,任嚣,高帝,嬴政,楚汉,秦朝,春秋战国

    导语:南越国王赵佗,活了足足100多岁,统治岭南81年之久。所谓归降汉朝,只不过是中原王朝好面子的一种说法罢了。赵佗的确接受了刘邦封赏印信,却始终没有真正投降过汉朝。西汉王朝刚刚建立,刘邦在国内还有很多诸侯国没有消灭。百废待兴之时,刘邦根本腾不出手来收拾南越国。而且他担心赵佗手里50万秦军席卷关中,

  • 赵佗到湿热的南方生活,为什么却还能长寿,活到一百多岁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赵佗,嬴政,吕雉,彭祖,南方,秦朝,司马迁,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南越国开国皇帝赵佗活了100多岁,这个年龄的数字,准确吗?历史上,当然有人为神话自己的祖先,或者人为神话传奇人物年龄的现象。比如历史传说,彭祖就活了800岁。现代人认为,彭祖的实际年纪不是800岁,按照当时的纪年法和现在进行换算,应该是活了130多岁。不过,我觉得这似乎有些牵强附会,其实彭祖的800

  • 三国广西籍武将,梧州和桂林登榜,士燮影响力不在南越王赵佗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田先生读史标签:赵佗,南越王,士燮,孙权,刘备,蜀汉

    广西,在三国时期,属于交州。广西籍武将,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共计2人,分布2市,其中梧州士燮家族雄踞岭南,影响力不在南越王赵佗之下!热切希望爱大美广西爱历史的各位朋友一起来参与补充、讨论,让广西篇的三国武将在大家一起努力下更加全面详实,让更多人都能领略到大广西的文韬武略、历史文化魅力!笔者水平有限,整

  • 探访新华区省文保单位赵佗先人墓

    历史解密编辑:掌中石家庄标签:赵佗,刘恒,刘邦,嬴政

    公元前179年,奉汉文帝之诏,一群工匠在赵陵铺展开了一项浩大的工程。经过精心设计,艰苦劳动,一个气势雄伟的墓葬群出现于燕赵大地之上,这便是当时重修的赵佗先人墓。赵佗,南越武王,秦东垣邑人。正因为赵佗,赵佗先人墓才得以修建,并与世长存。千百年来,赵佗先人墓见证、记载并讲述着赵陵铺与南越国

  • 神秘的赵佗陵墓, 世人皆知它藏身广州闹市, 但至今却无人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蒙里日记标签:赵佗,陵墓,刘邦,吕雉

    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有人传承几百年,有些短命的可能就几十年,小小的政权范围,仿佛君主就是一个人过了把帝王瘾,没有在中国历史的大统一上掀起过什么波澜。后人熟知的朝代,大多都是在中原地区及周围建立过政权的。比如有个南越国,存在共计九十三年,历经五任君主。这个小国成立之前,那一片地区不属于任何政权的统治

  • 孙权也是盗墓贼,他曾派5000大军挖南越王赵佗墓,刨遍了广州山丘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赵佗,孙权,南越王,玉器,墓葬

    第二代南越王赵眜之墓随葬的满棺的玉器,是迄今发现的西汉同时代玉质最美、工艺最精、器形最齐全、功能最神秘的玉器之一。“与同是诸侯王级、同属汉武帝初年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前87年)、满城汉墓一(前113年)、二(前104年)号墓相比,无论数量上和器类上,都以南越王墓出土的为多,玉器中写实的动物纹样多,其

  • 秦朝的形势危急,为什么赵佗没有回援,要在岭南自成一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赵佗,秦军,秦朝,任嚣,中原,岭南,春秋战国

    前言: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天下大乱的时候,在岭南地区,恰巧是秦军主帅任嚣重病、即将死去之际。任嚣对副将赵佗作了政治遗嘱:“秦政无道,不可救药。”任嚣要求赵佗稳定军心,封关锁道,隔绝岭南与中原的交通往来,防范中原起义军侵犯岭南。然后整顿内部,埋头发展,自成一国。(赵佗塑像)任嚣死后,赵佗依计而行,掌控

  • 河北明珠志愿服务队赵佗公园共建服务站揭牌

    历史解密编辑:燕赵时讯标签:新华,河北省,河北明珠,赵佗公园,志愿服务队

    赵佗是石家庄市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有着推动多民族融合、传播先进技术、维护祖国统一的丰功伟绩。在时代背景的感召下,石家庄市赵佗公园特别邀请河北明珠志愿服务队参与共建共管,建立“河北明珠志愿服务队赵佗公园共建服务站”,并于3月24日上午,在赵佗纪念馆前举办隆重的授牌仪式。当日上午9时30分,活动正式开

  • 广东名气不大的古城,南越王赵佗在此发迹,美景美食太棒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路南风-旅行摄影标签:赵佗,南越王,美食,龙川

    提起河源市,广东省以外的朋友可能印象模糊,因为它实在太年轻了,经济实力也没有达到深圳、珠海的高度,不过提起南越王赵佗,很多朋友应该还有印象,他是汉朝的地方藩王,在龙川兴王发迹,最后威震岭南,成为一代传奇人物。赵佗发迹的地方叫佗城镇,是龙川的老县城,目前只是普通的城镇,城内遍布人文古迹。龙川是岭南地区

  • 明末清初吴三桂,为什么不能学秦末赵佗,建立南越国自立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暮成雪吖标签:吴三桂,赵佗,秦末,南越国,明朝,李自成

    如果说明末清初第一投机分子、野心家、渣男的话,很多人都会选择平西王吴三桂。在投靠清朝之前,吴三桂可谓是官运亨达,一路高升。在明朝灭亡最后时刻,就是他组建了最后一支效忠于明朝精悍的军队——关宁铁骑,为明朝抵抗清军冲锋陷阵、毫无惧色,对大明王朝可谓是忠心耿耿。可是,当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消灭了明朝,就是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