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清初吴三桂,为什么不能学秦末赵佗,建立南越国自立为帝?

明末清初吴三桂,为什么不能学秦末赵佗,建立南越国自立为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暮成雪吖 访问量:1720 更新时间:2024/2/14 0:03:33

如果说明末清初第一投机分子、野心家、渣男的话,很多人都会选择平西王吴三桂

在投靠清朝之前,吴三桂可谓是官运亨达,一路高升。在明朝灭亡最后时刻,就是他组建了最后一支效忠于明朝精悍的军队——关宁铁骑,为明朝抵抗清军冲锋陷阵、毫无惧色,对大明王朝可谓是忠心耿耿。

可是,当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消灭了明朝,就是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明朝忠烈誓死守护的山海关,敞开国门让清军入关,与清军联手打跑了李自成军队

。之后,吴三桂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由明朝的忠臣转而成为投靠清朝的奴才,自觉做清军入驻中原的导游与带路人,帮助清军入主中原,所做一切就是为了自己利益。

同时,吴三桂为了表达对清朝朝廷的忠心,把南明的永历皇帝朱由榔诛杀了。由于这个前明大臣的反明心彻底,康熙时候的四大辅助大臣对吴三桂也是非常放心,

封他为亲王,当一个独霸一方的云贵王。

可是,当康熙提出“削藩”,触犯了吴三桂的利益。吴三桂又提出反清复明的口号,挥师北上,占领了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清朝大片领土,不过最终以失败告终!

很多人疑问,为什么吴三桂不学习秦末的赵佗,占领越南,建立一个南越国,自称为帝,与清朝对抗呢?

赵佗

一越南是否具备吴三桂称帝的条件

越南靠近广西,在先秦时候属于岭南百越少数民族范围之内。秦始皇征伐百越之后,在岭南设置三郡,越南纳入中国的郡县范围。

之后,秦末大将赵佗趁着秦末农民起义的乱世叛乱,建立了独立的南越国。

南越国全盛时期,疆域也包括今天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中北部。

汉武帝时候征伐南越国,越南由此开了一年多年属于中国郡县的历史。

直到五代十国时候,越南才独立,并且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

虽然中原王朝也试图征伐越南,使越南成为中国的郡县,但都是徒劳无功。在古代中原王朝看来,是一个偏远蛮荒的苦寒之地,收不了什么赋税,管理成本也高,不如让它成为效忠朝廷半独立的藩属国。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假如吴三桂从广西等地征伐越南,面临许多困难。越南中北部山谷迷离,再加上原始森林密集、瘴疫疾病流行、毒蛇猛兽横行,吴三桂也会发现越南比云南更加难统治与驾驭。而且,即使好不容易打下来,

吴三桂也会发觉越南这一块地方难生存,很难建立根据地,最终也要撤兵。

而且,吴三桂与赵佗面临形势不同。吴三桂长期盘踞在云南,成为名副其实的“云南王”,对越南的地理形势与风土特征都是毫无所知。秦末时候赵佗,

由于长期驻扎在岭南一带,自然熟悉越南的情况,创业容易,征伐越南在越南建立根据地比较容易,这一点是吴三桂没有的能力。

二明末清初越南的政治形势,使吴三桂很难插足

在秦末赵佗起兵占领越南,建立南越国时候,越南很多地方都是处在氏族部落阶段。

赵佗带来都是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文明,自然能战胜越南落后的部落氏族文明,统治越南。

而明末清初时候,越南也有属于自己的国王。当时,越南在后黎朝统治时期。黎朝皇帝虽然是皇帝,却没有任何实权,如同东汉末年的汉献帝一样,被朝廷两大权臣郑氏与阮氏操控。

当时越南北部由郑氏家族控制,南部由阮氏家族控制。为了争夺领土与权力,两大权臣家族时不时发动战争,争夺霸权。这一种政治形势,也如同古代日本南北朝的幕府时代。

可以看到,明末清初的越南是郑氏与阮氏两大权臣“挟天子以令诸侯”与互相对峙的时代,

而且与清朝一样都是有着农耕文明基础,自然是容不得吴三桂外人的插入。如果吴三桂征伐越南

,阮氏与郑氏两大权臣肯定会率兵抵抗,也会让吴三桂灰溜溜而归。

我们也可以想想,即使吴三桂勉强占领越南,可能比较聪明,“挟天子以令诸侯”,供奉越南国王向清朝称臣,然后自己做越南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但由于吴三桂自己是外来的降龙,斗不过越南本地的“地头蛇”,由于长期在越南没有势力范围,那些权臣与越南百姓不一定服从吴三桂的统治。

再加上越南很多地方处在热带地区,气候炎热,也经常面临台风暴雨的袭击。吴三桂乃北方辽宁人,包括原来关宁铁骑在内的亲兵很多都来自东北,不一定能适应越南炎热的气候。再加上

亲兵部队里无人熟悉越南的地理形势,没有带路人牵引,路也不熟悉,这也是越南不在吴三桂考虑范围之内的原因。

三吴三桂目标不在南方,在于北方问鼎中原

即使吴三桂占领了越南,也不会如赵佗只是割据为王,范围南越国领土之内的狭窄野心。

吴三桂必然野心勃勃,挥师北上,问鼎中原。

吴三桂虽然不是诗书世家出身,但受的儒家思想文化影响,骨髓里有着中原王朝乃上国的崇高感与优越感

,自然也不愿意野心就局限在南方,而是问鼎中原的“治国平天下”理想。

而且,吴三桂很多亲兵都来自于东北,也不愿意一辈子都偏安于南方,

做梦与叛乱都想着魂归故里,衣锦还乡。

所以,吴三桂与部下是不愿意做偏安于南方的土皇帝。当时清朝统一天下,但反清势力却频繁出现

。如在东南台湾的郑经,经常从海上袭扰江南的财税黄金之地。北方的沙俄南下侵扰东北,西北的噶尔丹对大清政权虎视眈眈,还有民间的天地会等反清势力运动此起彼伏。

这也使吴三桂有一种错觉,以为推翻大清的时机到了。

而且,吴三桂也是聪明人,

他知道自己是手中掌握西南地区的军权与其他大权,乃“云南王”,清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必然容不下他“土皇帝”的存在。

于是,吴三桂为了防止新皇帝过河拆桥,就一直养精蓄锐。在康熙刚登基的时候,就索要大量的兵马钱粮。

他对朝廷要钱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帮镇压南明军队的残余势力。

这样,

吴三桂成为了名副其实云南贵州一带的藩王。

清朝国库的大量收入,都转交给了吴三桂。吴三桂经过十多年的准备,军队强大,自认为具备与清朝一番较量的实力。

于是,在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当康熙皇帝作出撤藩决定的时候,吴三桂先下手为强,

就在11月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然后高举“兴明讨虏”的决定,发兵叛乱。

然后吴三桂军队从云南贵州开到湖南,之后占领了福建、广东、广西一带,就差没占领越南成立西汉初年的“南越国”。

当时清朝朝廷也感到了很大压力。如《康熙王朝》的剧情,康熙都有些后悔都削藩了。如果吴三桂联合清朝内部鳌拜专权的权力,以及外部敌视清朝的俄罗斯、西藏、新疆势力,以及西北准噶尔民族的力量,绝对是有能推翻清朝的政治力量。

吴三桂野心是北上,入主中原,自然是不会把心思放在越南这一块弹丸之地。吴三桂的三藩之乱之所以最后失败,除了战略部署的重大错误,最主要他杀了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乐帝,

使得内部,也就是中原地区很多汉人士大夫阶层与反清势力也不支持他,所以抗清最终失败。

可以看到,各种内因与外因,

决定了吴三桂是不可能对小小的越南有野心,他的志向永远也是入主中原。

标签: 吴三桂赵佗秦末南越国明朝李自成

更多文章

  • 都知道南越王赵佗墓在广州,却不知道具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赵佗,南越王,孙权,任嚣,刘邦

    南越国,是秦朝将要灭亡的时候 ,驻扎在南海郡的郡尉赵佗接手前任领导任嚣的班子,然后起兵吞并了桂林郡,象郡。在前203年的时候,建立了南越国。之后向西汉称臣,中间关系时好时坏。赵佗在前183年,周围的闽越,夜郎等国纷纷归附,赵佗称帝,史称南越武帝。南越国共存在93年,历经五代君主。其中大部分时间由赵佗

  • 3位长寿帝王:赵佗直接统治越南,历经9代皇帝,活到103岁!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赵佗,皇帝,帝王,秦国,嬴政,秦王朝

    不论是在某家电视台的栏目上,只要是出现古代,里面势必都会有这些内容,人们用万岁称呼皇帝,一来代指皇帝的至高无上,二来也是希望皇帝能够如自己口中说的那样真的活一万岁。从古至今,人们对于长寿的追求一直都是孜孜不倦的,不论是先秦时代到明代都有所涉猎的炼丹,还是如今生物医学家对于人体的研究,都是希望能够通过

  • 秦末楚汉争霸,位于岭南的赵佗,为什么不挥师北上逐鹿中原,而牢牢守住广东,兼并广西

    历史解密编辑: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标签:赵佗,楚汉争霸,刘邦,项羽,秦末,嬴政

    广东广西是后来才有的区域名,一.刘邦项羽楚汉争霸前的大事记:1. 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吞灭六国的秦王嬴政,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秦王嬴政认为自己的功劳超过了三皇和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称“始皇帝”,是为秦始皇;2.秦朝南征

  • 秦始皇暴怒,“发配”扶苏,为何让他去蒙恬军中,却非赵佗军中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嬴政,蒙恬,赵佗,扶苏,蒙毅

    秦始皇“发配”公子扶苏,为何将他“发配”到了蒙恬蒙毅军中,却不是“发配”到赵佗军中?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实际上只要弄清楚三个问题即可。一是秦始皇是真想“发配”扶苏,彻底打压扶苏,还是只是想要给扶苏一个教训,顺带磨练他?二是对于秦始皇而言,究竟是更信任蒙恬蒙毅,还是更信任赵佗?换句话说,蒙氏兄弟和赵佗

  • 秦始皇派兵出征南越,最终赵佗称帝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嬴政,赵佗,任嚣,吕雉,平定,周朝,秦始皇,南越国,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19年,赵佗与屠睢受命平定南越,最终50万大军全线溃败,屠睢战死。前214年,赵佗与任嚣再次出征,顺利完成平定大业,为秦始皇了却一桩心愿。两次出征,赵佗均为副将,但最终却成了战争的最大受益者。赵佗初被秦始皇任命为南海郡龙川县令,后来又自立为南越王,活了103岁。平定南越之后,任嚣任南海郡尉,

  • 武将赵佗: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刘邦,因活得够久最终熬成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赵佗,嬴政,刘邦,皇帝

    封建制度给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封建社会的制度和习俗融入到了所有人民的心中,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封建制度的结构和制度日渐深入人心,所有人都必须遵循上层阶级的规定。封建制度社会在整体上呈现出金字塔形结构,每个阶层都是确定的,越往上层地位越高人越少,皇帝端坐

  • 赵高赵佗和赵构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事事百路通标签:赵高,赵佗,赵构,嬴政,秦二世

    有人想要听有关赵姓的历史名人故事,既然想听我们就选三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来说一下吧,今天要说的故事和赵高、赵佗、赵构有关,尽管说这是历史故事,但是,务必要清楚,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第一个要说的人就是赵高。说到赵高这个人,大家对他的印象应该就是这小子喜欢涂改别人的东西。比如,秦始皇驾崩的时候,他赵

  • 秦朝长寿将军赵佗:熬死秦始皇、刘邦等6位皇帝,终自己建国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赵佗,嬴政,刘邦,皇帝,秦朝

    “时间是最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让一个巧夺天工的工匠双手变得颤颤巍巍,再也制作不出震惊世人的作品;它也可以让一个意气风大的帝王,变得胆小懦弱,害怕死亡的来临。当然,它也可以使一个咿呀学语的孩童成长为掌握诸多技能的人才;它也可以使一个乞丐成长为拥有滔天权柄的帝王;它更可以使一个将军更进一步,登上帝王的宝

  • 千古之谜南越王赵佗陵墓,现在还没有找到,有可能在广州这座山上

    历史解密编辑:爱宠物爱生活标签:赵佗,南越王,陵墓,嬴政,刘恒

    南越国是古代西汉时位于广东的一个地方王国,它的创立者叫做赵佗,从开国皇帝赵佗至亡国君主赵建德,一共历经五任国王,享国93年。赵佗死后,他的陵墓到底是在哪里,现在没有人找得到,也没有人知道,成了一个千古之谜。赵佗这个人本来是秦朝的一个将军,当年秦始皇派他和另外一个将军带兵50万平定岭南地区。秦末大乱之

  • 贵港罗泊湾汉墓:是南越国赵佗掌舵时期的墓葬,它藏着桂林郡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赵佗,墓葬,刘恒,贵港,汉墓,秦朝,南越国,罗泊湾,桂林郡,春秋战国

    历史有意思!挖掘鲜为人知的广西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广西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广西风情!上联:讲东讲西讲古仔下联:写南写北写传奇横批:威叔执笔前言秦置桂林郡“因桂成林”而得名,这是史学界的一个共识。无论研究提出秦置桂林郡在象州,贵县,还是桂平几种说法,还是这几个地方有旧城址或者有出土的文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