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让你当皇帝,你会选择秦二世、汉献帝、崇祯、光绪中的谁?

如果让你当皇帝,你会选择秦二世、汉献帝、崇祯、光绪中的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雨遥呀 访问量:2615 更新时间:2024/1/30 15:31:56

首选崇祯,选其他人早晚是个死,崇祯有活路!尽管这是一个假设问题,但这个假设非常有趣。因为这个假设当中的4个皇帝,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一样的,那就都是亡国之君。但在另一种程度上来说又都不一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高光时刻。而只要合理巧妙的运用,最起码不会让自己死得这么惨,但是想要合理全面的运用,其中所需要的难度还是极大的。秦二世的权力被架空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秦二世,当然这个秦二世其实就是所谓的胡亥,胡亥的权力已经被架空了,换句话来说,在早期的时候,胡亥不得已只能依托于赵高李斯两个人一起把自己的权利巩固到位。那么与此同时,当胡亥成为皇帝这件事情顺理成章的时候,胡亥本身就已经没有权利了,这句话听起来非常绕口,我知道。大家且慢,听我细细讲来。

首先,胡亥是要当皇帝的,这一个历史框架,没有办法去抹除,那么胡亥怎么能够当皇帝呢?要知道一旦胡亥当皇帝,必自然而然地会有一部分臣子,一部分皇子他们心不服,口不快,甚至想着要讨伐胡亥,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胡亥只能信任赵高和李斯,这是一个死局,而且在这个死局里面,胡亥没有一丁点的主动权。

而一旦胡亥把自己的皇位坐踏实了,赵高和李斯从中也获得了对这个权利。这个时候的李斯不想再听命于赵高,想着想办法把胡亥辅佐成一位明君,所以李斯必死无疑。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只剩下胡亥和赵高两个人的决斗。当然有人说了:胡亥趁着赵高不注意,一不留神偷偷地给他背后捅刀子,这件事情也就万事大吉了呀。哪有那么简单,要知道赵高虽然是个阉人,但人家的智商可没有问题,来来回回前后左右各种高手云集,目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赵高的人身安全。

胡亥一个人势单力孤,如果真的有这方面的念头,恐怕还没有具体实施呢,就已经被告赵高知晓。在之后,胡亥只会死得更惨,所以换句话来说,胡亥本身就是一个死结,而这个死结从胡亥当皇帝的那一刹那就已经产生了。那如果胡亥不当皇帝呢?不当皇帝的话,这个假设命题就已经不存在了,没有探讨的意义了。汉献帝的悲剧和喜剧其实理论上来说,这4个皇帝当中只有汉献帝是最为憋屈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汉献帝在小的时候就是一个摆设,就是一个布偶,等到自己长大成年了也是一个布偶,等到自己年迈了终究是一个布偶。简而言之,汉献帝这个人空有一身本事,空有一身的抱负,却始终只是一个提线布偶而已,而真正在他背后操纵的人有很多,包括董卓曹操曹丕等一系列的人。

如果大家看三国演义的话,就会觉得汉献帝这个人实在是太老实了,太无能了,但是如果大家有时间看过三国志就会发现另一点:那就是汉献帝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普通平凡,在汉献帝的背后也有着属于它的高光时刻。他现在自始至终都在谋求属于自己的最大权力,但是这个最大权力谋求起来太过复杂也太过吃劲了,以汉献帝当时的状态来看,很难有所进,也很难有所成功。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汉元帝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原因很简单,汉献帝刘协年幼的时候,董卓为了维护自家地位,没有伤害汉献帝分毫,而流落到曹操手中的时候,曹操最开始的时候多多少少有一些忠心护主的思想。

但是后期发生了改变,可是这个改变来改变去,也没有在汉献帝身上做文章,哪怕汉献帝决定要派人刺杀自己,曹操生性多疑,也没有做过多的报复汉献帝的行为。等到了曹丕那个时候,只是一心一意地想当个皇帝,汉献帝把自己的皇位让出来,也就没有什么事了。换句话来说汉献帝虽然悲催,但终究能够捡下一条命来。可这也是这件事情的死结。汉献帝自始至终都没有自己的主观决定权,无论汉献帝怎样去运作,都不可能。哪怕让我们穿越到三国乱世,把自己当成汉献帝的话,我们能斗得过凶神恶煞的董卓吗?又能够斗得过诡计多端的曹操吗?恐怕只能是一轮游。

光绪皇帝的无奈至于光绪皇帝,我们只需要简单地说几句就可以。原因很简单,因为光绪皇帝实在是太过于无奈了。从光绪皇帝出生开始,一直到光绪皇帝死亡为止,他的头顶上都顶着一片乌云,这片云就是慈禧太后。不管自己当不当皇帝,自己的日子都不会好过,一方面需要讨慈禧太后的欢心,另一方面又要和其他人做周旋,光绪皇帝当时的状态来看,他的影响力几乎为0。可即便如此,光绪皇帝仍然有抱负,有决心,希望能够把大清王朝变成另一个样子。

但是这种所谓的理想和抱负反而成为了光绪皇帝的催命剂,那也有人说了,如果我是光绪皇帝,那我就等,等到什么时候呢?等着慈禧太后去世了,剩下的事情也就万事大吉了。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慈禧太后活着的那几年,好事没干多少,坏事可没少干。等到慈禧太后去世了,大清王朝估计也就差不多了,光绪皇帝即便有回天之术,但也无法改变腐朽的大清王朝。崇祯皇帝的多次机遇其实相对而言,崇祯皇帝是有很多机遇的,只不过这些机遇因为某些历史原因,再加上崇祯皇帝性格多疑以及对自己属下不放心,多方面因素导致这些机遇平白无故的流失。这些机遇我们如果数出来的话,最起码有10条甚至20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首先最开始的时候,明朝虽然看起来外强中干,已经腐朽得不像样子了,但是当时甭管是北方的敌人还是南方的流民,都愿意和明朝做合作。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呢?只需要你给我上点供,只需要你给我点生丝,只需要你给我点粮食或者给我封个王封个候,那一切万事大吉,剩下的事情我来帮你搞定。

事情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了,但是明朝的部分臣子不愿意,认为这样做有悖于祖宗立下的规矩,既然有有悖于祖宗立下的规矩,那崇祯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前方战线吃紧,后方臣子紧吃,大明王朝的财库不够时,崇祯皇帝希望大臣们能够捐款,可是这些大臣们1毛钱都没有捐,等到大明王朝灭亡了,而这些臣子们在李自成的折磨之下,竟然吐出了许多白银。

如果这个时候崇祯直接对这些臣子们痛下杀手,把他们的家全都给抄了,这一部分钱打个漂亮仗还是没问题的。除此之外,那就是袁崇焕,袁崇焕这个人虽然有点飘,而且说话办事有点不太靠谱,有的时候喜欢自作主张,但无论如何还是衷心的,而且他的作战技能虽然不是最厉害的,可是在大明王朝当时的状态也能够排到前五。在这种情况之下,杀掉了袁崇焕多少有些让人心寒。除此之外,崇祯时期优秀的武将其实也是有一些猫腻的,这些猫腻不好明说,但的确有部分或者极少数的武将存在着养寇自重的心思。如果崇祯皇帝能够及时敲打一下,也不至于让战争变成这个格局。

尽管当时的崇祯皇帝过得会比较难,而且天灾人祸横层出不穷,但是如果崇祯皇帝掌握契机,那么保持住大明王朝还是问题不大的。再不济,早早跑到南京城里面去,变成第2个南宋,那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最起码明朝的根保留下来了,至于后期大不了再慢慢想办法向北进攻呗。

标签: 秦二世崇祯汉献帝皇帝

更多文章

  • 秦二世与赵高密谋统一天下?天下不是秦始皇酒统一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赵高,嬴政,卫国,周朝,先秦,秦二世,秦王朝,秦始皇,艺术家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靠不光彩手段登上皇位的秦王朝二世皇帝忽然心血来潮,他叫来得力亲信赵高,二人一起合谋,决定干两件大事给那些心怀观望的大臣们看看,让他们知道他是始皇帝的儿子——虎父无犬子!这君臣二人要干的两件大事:一件是斩杀诸公子(二世皇帝的亲兄弟)立威于内;派兵统一天下以扬名于外。这

  • 秦始皇有能力统一六国,为何选不出一个好继承人,导致秦二世就亡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嬴政,秦二世,赵高,扶苏,李斯

    秦始皇选定的继承人是两个:一是长子扶苏,二是大太监赵高。客观地说,这两人都有份!都是秦始皇指定的!秦始皇做梦都想长生不老!哪会想到病死?皇帝“万寿无疆”天天这样叫,都习惯了,那么就算活不到一万岁,一千岁总能活吧?退几百步说,一百岁总可以吧?秦始皇临终时49岁,离一百岁、一千岁还差很远很远,他怎么会意

  • 秦二世:屠杀亲族,倒行逆施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秦二世,赵高,皇位,宗族

    屠戮宗族、迫害郎官,历史上最暴虐的君王当属这一位历史上为了谋划皇位,继承人之间的争斗不在少数,但是大都是私下暗自做些安排布置,或者像很多影视剧中演的那样,从后宫着手挑拨关系或是暗害妃嫔。但是真正像胡亥这样残暴,明目张胆地处死和自己有亲缘关系的哥哥们,甚至连无法跟自己争夺皇位的姐姐们也虐杀,还真是绝无

  • 他是导致秦朝灭亡的罪人,曾跟刘邦密谋瓜分关中,谋杀秦二世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刘邦,秦二世,秦朝,嬴政,赵高

    秦二世而亡,引得后人无限唏嘘。按照嬴政的规划,他是始皇帝,后世还有二世、三世、四世……直到千秋万代,哪知道秦始皇驾鹤西去不到两年,大秦帝国就分崩离析。其实,秦亡有历史深层次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秦都咸阳据有金城千里的关中,本是该开万世基业的。只是秦朝不幸,秦始皇

  • 从海外抢救回归的三千多枚西汉竹简揭历史谜案,秦二世为正当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志英好心情标签:秦二世,嬴政,李斯,赵正书,赵正

    2009年1月11日,北京大学接受捐赠,收藏了一批从海外抢救回归的西汉竹简。这批竹简共有3346枚,保存情况良好,表面多呈褐色,质地硬实,字迹清晰,墨色鲜亮。其中,《日书》(类似“黄历”的占卜用书)等书简上保存有朱红色界栏和图画,色泽如新。是目前所见战国秦汉古书类竹简中数量最大、保存质量最好的一批,

  • 秦二世去世后由子婴继位,作为秦朝最后的统治者,他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子婴,赵高,秦朝,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世人常说秦是二世而亡,但实际上还有秦三世子婴。子婴虽然在位仅46天,却也是以秦朝皇帝之名继位的,只不过因权臣赵高的个人原因,导致帝号被去除,故而改称秦王。子婴继位不久后,刘邦便率军攻入秦都咸阳城外,面对大势已去的秦王朝,子婴只能向刘邦投降,秦朝就此灭亡。对于这位秦王朝的末代君主,史料对其的记载却少得

  • 蓝天下的秦二世陵遗址公园

    历史解密编辑:街角旳祝福标签:陵墓,公园,赵高,宫殿,博物馆,秦二世陵遗址

    今天一早起来,发现外面的天空很蓝,更照耀着金色的蓝天,受不了这种引诱,决定去秦二世遗址公园去看看。8:30前就出发,大概不少人还在睡懒觉,路上车不算太多,也没遇上堵车,很意外也很顺利的到了秦二世陵遗址公园门前。参观博物馆游客免票。但须用有效证件排队换门票,看队伍已经有,五,六十米长。排队约20分钟换

  • 堪称打不死的小强,两次被灭国,两次又复国,最终被秦二世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涵云聊情感标签:卫国,郑国,小强,先秦,周朝,秦二世,周王室,周成王,周天子,秦始皇统一六国

    堪称打不死的小强,两次被灭国,两次又复国,最终被秦二世所灭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最异彩纷呈的一段时期,前有春秋五霸,后有战国七雄。不过大家可不要以为春秋战国只是作为主角的大国的舞台,在这段时期里,许多配角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配角虽然相对不起眼,但他们和大国是相辅相成的,正是他们一起构成了异彩纷

  • 秦二世被称为是坑爹的皇帝,两千年后,他的陵墓受到不一般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哪吒剪影标签:皇帝,陵墓,嬴政,赵高,先秦,周朝,秦二世,汉高祖刘邦

    “甘为阉宦手中棋,斗鸡走狗经国事。饿殍寒骨积于道,无怪大秦仅二世。”秦二世胡亥的称号繁多,如昏君、暴君、坑爹、败家子……没有好的形容词。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在2000年之后的今天,这位著名的昏君却受到了不一样的待遇,他的陵墓以及陵墓周围的地价暴涨,而震惊全国。您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 赵高为什么在秦始皇时期挺能干,却在秦二世时期如此昏庸?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赵高,嬴政,李斯,扶苏,周朝,先秦,秦二世,秦始皇统一六国

    很多人都知道秦朝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所建立起来的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意义的事件,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件事,可说是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那么有多少人知道秦朝一共存在了多少年呢,只有短短的十五年,十五年的时间,秦朝就快速走向了灭亡,在秦朝灭亡之路上,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历史上心思最狠毒的宦官赵高,在秦始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