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放火箭?鲁肃: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放火箭?鲁肃: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鼠兄猫弟 访问量:4029 更新时间:2024/3/14 22:37:50

由于元末明初得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盛行,原本在正史上还不算出色的诸葛亮摇身一变成为了我国智慧谋将的化身。而他所施展的众多计谋之中,“草船借箭”这一章回是最为出名的,也正是因着此事,诸葛亮''智多近妖''的形象也就此深入人心。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也就是正史中赤壁之战发生的这一年,当年的孙,刘联军就在长江赤壁一待,联合对抗曹操大军,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中最为出名的一场战役,奠定了这个时期“三国鼎立”的基础。

而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江河作战战争,表明了中国的军事政治中心已经悄然自黄河流域转移到的长江流域。而这也正是“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发生背景,当时刘备身边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一谋将名为周瑜

与正史中的周瑜不同,《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一个十分忌惮诸葛亮的小人。他害怕在诸葛亮成气候之后,自己的地位不保。于是在这一战之中,他便上进谗言,逼迫诸葛亮于三日之内铸造出10万只箭矢来。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诸葛亮丝毫不慌,而是直接坑了当时的将领鲁肃。扎了许多的稻草人,放在20只船上,又令600余人登上船只开到了曹营面前。唬的曹操疯狂放箭阻止,《三国演义》的原文记载:

“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

万人齐齐放箭,导致诸葛亮派出的草船不过短短的几个时辰,便收集回了周瑜所要的10万只箭,令周瑜哑口无言。

但许多现代人看到这一段都十分的疑惑,疑惑为何曹操不放火箭去破了诸葛亮这个计谋呢?但实际上,火箭并不能够解决问题。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那时候的火箭真心不可知诸葛亮的草船。

首先我们要知道,火箭的射程是低于常规箭矢的射程的。这是因为火箭为了能够着火,上面箭头处必定是要带着一个易燃物的,这就增加的箭矢的重量,同时还增加了飞行时的风阻。同时为了火箭上的火在射出去的时候不会熄灭,因此箭矢的飞行速度必然要降低,于是只能是是采用较少磅数的弓箭。

那我们来看看当时曹营军中的箭矢是什么样的?《三国演义》的原文中这样记载:

“肃允诺,却不解其意,回报周瑜,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只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

可见,当时的弓箭的本就是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制成的。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弓箭就连金属箭头有没有都不知道,那么他的射程就可想而知。本来火箭的射程就不如弓箭,那么如果就连弓箭的射程都不远的话,那火箭又有何用呢?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诸葛亮还留了一手,藏了一计。只不过这一计仅有安排造船的鲁肃也许清楚而已,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要的这20艘船是什么样的。《三国演义》原文记载:

“望子敬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

我们可知,这穿上俱都是用青布为幔帐,各自束草于两边。前文我们又可知,这一次攻打曹操是刘备与孙权二人联合。那么火箭若真射到草船只上我们就可以想象到那个烟火连天的场景了,这就是一个天然的信号弹啊。

那么一旦是发生了草船着火一事,这信号弹一发。首先孙权的兵马看到了必然会以为是曹操火攻了刘备大营,唇亡齿寒之下必会派兵。即使孙权不派兵,他手底下的人也会派人通知周瑜,周瑜定会提前攻打曹军。

所以说,这曹操不论知不知道诸葛亮的计谋,也定不会放火箭引火烧身的。但看情况他是真的不知道,不然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等草船临近曹军大营,直接派这边的水军杀上去就好了。

标签: 诸葛亮曹操鲁肃周瑜刘备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的鲁肃懦弱有点愚,历史上真是这样吗?其实他很有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鲁肃,孙权,刘备,周瑜,曹操,吕蒙

    在影视剧中鲁肃是个忠厚长者,他对诸葛亮关心倍至,帮助诸葛亮排难解危,克尽了做朋友的责任。他坚决维护孙权、刘备两家的盟好,以大局为重,甚至不怕因此触怒孙权和周瑜。这些形象,比较符合历史上鲁肃的实际。但是作为艺术形象的鲁肃,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就是在描写他的老诚质朴,不会弯弯挠挠这些好品质的同时,却不免

  • 鲁肃最有出息的后人名叫鲁炅,他因为一件事,没有成为历史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酒城森哥S标签:鲁肃,鲁炅,孙权,周瑜,曹操,唐朝,安禄山,诸葛亮,五代十国,史说三国

    三国名儒鲁肃是否有后人存续?他的后人之中有一位能人,名为鲁炅,可他究竟做了什么事?导致其并未成为名将?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鲁肃生于公元172年,字子敬,为汉末时期官僚子弟,是东汉

  • 被刘备骗、被诸葛亮欺负、被关羽绑架的鲁肃,其实是个三国牛人

    历史解密编辑:桃姐讲故事标签:鲁肃,诸葛亮,关羽,刘备,孙权,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如果推出一个最为实在的人,鲁肃绝对是大多数人的首选。诸葛亮提起鲁肃时,称他有“长者之风”。但是在乱世,实在几乎就是无用的代名词!在小说中,鲁肃简直成了刘备的诡诈、诸葛亮的智慧,以及关羽之勇敢的背景板,让人觉得又可怜又窝囊。然而历史上的鲁肃,可完全不是这样。虽然他相较于蜀汉大丞相、“

  • 三国最被低估的谋士鲁肃 为何也支持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芳芳食录标签:鲁肃,关羽,曹操,刘备,诸葛亮

    大家都知道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但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已不可考,反正正史中没有相关记载,而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的这段描写很大的原因是为突出关羽不忘旧情,突出关羽的“义”,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所以“捉放曹”在历史上发生的可能性极低!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公元208年,曹操率二十万大军顺江而下,征伐东

  • 孔明三气周瑜,周瑜气亡,鲁肃接位,孔明吊丧周瑜,庞统见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周瑜,鲁肃,庞统,刘备,孔明,诸葛亮

    周瑜为得到荆州,让鲁肃对刘备言,既然刘备不忍伐刘璋,东吴起兵去取,取得西川,以作嫁妆,再让刘备还荆州。周瑜想借伐西川实攻荆州杀刘备。当鲁肃来说时,孔明让刘备同意。孔明识破周瑜诡计,暗中调兵遣将,当周瑜大军来到荆州时,已陷入刘备军包围中,周瑜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气亡,英年早逝,寿三十六。周

  • 诸葛亮和鲁肃都对孙权用过激将法,孙权为什么想杀鲁肃?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诸葛亮,鲁肃,孙权

    在人们的印象中,诸葛亮是一个善于用“激将法”的高手。这大概是和《三国演义》中有一定关系。诸葛亮想用哪一个将领,就一个劲打击他,好让他超常发挥。而鲁肃的形象则是一个宽厚长者,说白了就是老实人,不会耍什么心思。其实在历史上,鲁肃也有过使用“激将法”的行为,还差点被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小编就来说一说

  • 涨知识:历史上的单刀赴会,主角并非是关羽,而是东吴的鲁肃

    历史解密编辑:心一说史标签:关羽,鲁肃,东吴,刘备,孙权,吕蒙,汉朝,三国,涨知识

    广为流传的各种文艺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单刀赴会的演绎,说的是三国时期东吴鲁肃邀请关羽过江赴宴,计划在宴席上趁机讨回荆州。智勇兼备的关羽只带周仓一人,乘一叶小舟单刀赴会,挫败了东吴讨要荆州的计策安然返回。然而,历史上单刀赴会真正的主角并非是关羽,而是东吴的鲁肃,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

  • 野心勃勃的江淮豪侠——鲁肃,并非《三国演义》中的受气包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鲁肃,三国演义,刘备,周瑜,孙权,诸葛亮

    鲁肃是一个比较有名的历史人物,他是典型的成也《三国演义》,败也《三国演义》的人物。《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度确实提升了鲁肃这个人物的知名度,但相应地也混淆了鲁肃的形象,让鲁肃的形象更偏向于一个非常忠厚的老实人的样子。然而历史上的鲁肃并非如此,他也是东汉末年的一个豪强,喜欢击剑骑射而非儒家经典,希望在乱

  • 鲁肃:三国奇才,为后人留下典故和旅游胜地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鲁肃,周瑜,东吴,孙权,刘备,曹操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省定远县)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三国志·吴书》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鲁肃少年蓄大志鲁肃年幼丧父,由祖母抚育成人。史称鲁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

  • 荆州取舍:鲁肃吕蒙谁更高?从孙权视角看孙刘联盟,才知问题所在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鲁肃,吕蒙,孙权,荆州,刘备

    所谓荆州之争,是指鲁肃与鲁蒙在荆州问题上的政治纷争。东汉末年,荆州原属刘表管辖。然而,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曹操、孙权和刘备都想占领荆州。曹操之所以要占领荆州,是因为他想在基本统一北方之后,统一南方和全国。荆州是他的必争之地,否则他统一全国的理想就无法实现。孙权和刘备想占领荆州,因为占领荆州是他们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