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徐晃曾长驱直入破关羽,保护了樊城的军事地位,那五子良将中总要有一位武力担当吧?以前有典韦,典韦死后许褚作为虎卫军统领贴身保护曹操,相比刘备的万人敌关羽张飞,马超等,还有孙权麾下的甘宁,太史慈等战将,曹操难道就没有以力破敌的猛将吗?除了张辽,还真有,这位也是在历史上少数几个身材矮小却能跻身猛将的人,在那个力气大就更能打的年代,像乐进这样的人能成为猛将,不容易的,关键在于他没什么谋略,就是忠心,能打,最后成为了五子良将之一,可见其真的很能打。
乐进,子文谦,阳平人,容貌短小有胆略,一开始跟随曹操的时候,只是其麾下的一个小吏,后来曹操在被徐荣击败后,被迫募兵,乐进自告奋勇回乡募兵,在阳平招募了千人来投奔曹操,曹操非常开心,就提拔他做了陷陈都尉,假军司马,毕竟那个时候,得手里有兵,才有说话的底气。194年,乐进和吕布交战于濮阳,后战张超于雍丘,屡次先登陷阵有功,被曹操封赏为广昌亭侯。之后又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无论是破袁术,败吕布都是身先士卒而鼓舞士气,更兼武力超群,力大无比而深得曹操信任与偏爱,199年,再次破睦固,攻刘备,助曹操扫平了所属的叛乱,最终安定了徐州城,之后就是和袁绍的决战,这时候的乐进已经是讨寇校尉,跟随于禁一路推进,从延津渡河而进攻,一路冲杀,于禁负责指挥,乐进负责嘎嘎乱杀,最终焚毁袁军屯三十余,斩首不计其数,还降服了二十多名袁军将领,然后撤军回营。如果说关羽突袭斩杀颜良而闻名,那这位猛将在袁曹对峙之时战功不说,单单跟随曹操突袭乌巢,于乱军之中斩杀袁军诸将淳于琼,就是大功一件,要知道一军主将再怎么说,也是有很多贴身侍卫保护的,于乱军之中取敌首,乐进之悍勇可见一斑,之后袁军军心溃败,只能败退,袁绍更是一蹶不振,之后病故后留下了三个儿子内斗,乐进也跟随曹操北上立功,破袁尚袁谭于黎阳,阵斩其大将严敬,拜为游击将军,之后又在河北之地扫平游荡的黄巾军,安抚乐安郡,之后围困邺城,袁谭复叛后再次出兵,追击袁谭于南皮,身先士卒先登入南皮城中,城破后一路追杀,随后再破雍丘,败其军,端的是勇将。206年,曹操上奏汉献帝封赏将军,张辽是武艺高强而计谋周全,统帅三军;于禁是稳固军心而安定军纪,进退有据,至于乐进吗,纯属就是身先士卒,给自己杀出了一个锦绣前程,因此被曹操重用,封为折冲将军,之后出兵进攻并州的高干,北入上党,在壶关破敌,斩杀敌将后高干不敢出城,乐进亦没有攻克壶关,直到曹军主力抵达,壶关才破城,不过乐进也立下先锋之功。之后乐进又继续追击附近的管承,最终管承逃亡海外,乐进大胜而归。之后又跟随曹操继续追击,扬名大漠,不过那场战争扬名的是指挥的张辽。
208年,乐进先囤兵阳翟,后荆州归附,进军襄阳,之后的赤壁之战没有乐进的战功,乐进很有可能没有参与而是继续驻守襄阳,稳固后方同时看着荆州的氏族。后来曹操引兵回邺城,留下曹仁守荆州,周瑜病故后刘备借得了荆州所属东吴的地盘,之后天下风云变幻,刘备看到可以入蜀就带兵离开南郡,乐进,文聘等人乘势进攻南郡,213年,关羽和乐进交战于青泥,最终关羽败退,苏非等匪寇跟随撤退,原本归顺刘备的南郡匪寇再次倒戈,关羽一路撤退到寻口,被文聘和乐进联手再次击败,文聘因为表现优异而升官为延寿亭侯,讨逆将军,随后一路进攻刘备所属势力,加上孙吴和刘备的矛盾,刘备在荆州势力大幅度缩减,只能谋求在蜀中发展。214年,乐进从征孙权,获得假节,同年十月,曹操回邺城,留下李典,乐进,张辽守合肥,当时以张辽为首,乐进李典次之,温恢等辅助,之后就是合肥之战,孙权见曹军兵少遂入侵,曹操留下锦囊,让乐进守城,张辽,李典出兵,因为曹操明白孙权的优势在于水军,陆战怎么比得上久经沙场的中州骑兵?果然不出所料,最终乐进三人精诚合作,最终张辽威震逍遥津,大破孙权十万兵,差点就俘虏了孙权,如果不是张辽不认识孙权,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乐进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可以用来制衡张辽和李典,二人之间有矛盾,不过乐进传中没有明确记载乐进的战功,加上主要是张辽扬名,之后的乐进就像突然消失了一样,默默无闻,之后只是因为多次立功而又多了五百户封邑,一个儿子当列候,之后又升迁为右将军,之后就没什么消息了,更多的可能是他身体不好,毕竟他多年征战,身上的伤少不了,加上冲锋陷阵,靠的就是其勇武,尤其是去世的时间比较早,在218年乐进就去世了,不过曹操还是很重用他,后来243年陪葬曹操庙宇,更是五子良将的最后一位。
可以说,在曹操征战天下的过程中,这五个人出力最大(外姓大将),因为曹操是夏侯后裔,又继承了曹家一部分影响力,所以宗族势力庞大,加上后来能够重用寒门人才,像郭嘉,乐进,徐晃等人,所以能够击败袁绍一统北方,可惜晚年被迫只能撤销早年的政治举措,死后曹丕称帝采用九品中正,彻底把曹操的心月付诸东流,不过这五位名将,是曹老板一生征战天下的见证,讨董卓,降黄巾,败袁术,灭吕布,逐刘备,战袁绍,定关中,收张鲁,扬名关外伐乌恒,奉天子,令诸侯,可以说无比精彩,而乐进,个人认为是其麾下斩将夺旗最多者,无人出其右,猛将,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