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子良将中排名最后的徐晃,为何能够击败关羽?主要有3个原因

五子良将中排名最后的徐晃,为何能够击败关羽?主要有3个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3791 更新时间:2024/3/12 21:54:50

蜀汉“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向来都是喜欢三国的读者所津津乐道的。《三国志》中两篇传记,是“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的最直接来源。《蜀书·关张马黄赵》、《魏书·张乐于张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排名最后徐晃是如何击败关羽的!

襄樊之战徐晃败关羽

公元219年7月,关羽北伐襄阳、樊城,把曹仁包围在了樊城、吕常包围在了襄阳。曹操派于禁督七军前往救援曹仁,结果关羽趁汉水暴涨之际水淹七军,于禁无奈之下投降关羽,庞德力战而死,这就是“关云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桥段了。

襄阳、樊城的地理位置太过重要。对曹魏来说,如果襄樊不保,关羽可以长驱直入,威胁汉献帝所在的许都;另一方面来说,当时刘备已经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并派刘封孟达攻取了东三郡,如果拿下襄樊,蜀汉可以把汉水连成一片,把与曹操的“边境线”推到汉水以北。

因此曹操面对咄咄逼人的关羽,都生出了迁都河北以避其锋芒之心,好在在司马懿和蒋济的劝说下,曹操派人联络孙权,孙权其实早暗中谋划偷袭荆州,两方不谋而合。同时曹操派徐晃率兵前往增援襄樊。

徐晃所部多为新兵,难以与关羽争锋,于是进至阳陵坡驻扎(樊城北),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传令:“要等到兵马集结后,一起出击。”当时关羽前部屯偃城,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蜀军惧被围,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两面连营,渐向围城蜀军逼近,徐晃军营距关羽所围仅三丈。

曹操的使者返回洛阳,带来孙权密信,说即派兵西上袭击关羽,但请保密,以防关羽得知有备。曹操采纳董昭意见,故意泄漏信中内容。曹操令徐晃用箭将孙权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关羽得信后,则进退两难。

此时,曹操为了解救樊城、襄阳,已率主力由洛阳进抵摩陂,并已先后派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兵进至偃城,悉归徐晃指挥。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实施声东击西之计,扬言应当攻围头屯,却暗中攻向四冢。关羽得知四冢快要失守了,便亲自率步骑五千出营作战。

由于关羽和徐晃是同乡而且关系很好,战前两人相互回忆了过往,但说平生不及军事,不久徐晃突然下马宣军令:“得关云长首级的人,赏金千斤。”关羽惊怖,说:“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徐晃回答:“这是国家之事。”(“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关羽惊怖,说:“大兄,是何言邪!”)

随后两军混战,关羽被徐晃击败。当关羽退回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尾随关羽败兵冲入关羽营寨。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现徐晃趁着关羽的大营陷于混乱之机,冲入关羽的营内,一举击破关羽的大营,关羽退走,樊城的危机也因此解除。

徐晃为何能够击败关羽

第一,关羽军心不稳。我们如果细细回顾关羽北伐的整个过程,转折点就在于曹操和孙权勾结起来的那一刻。本来关羽形势一片大好,樊城、襄阳岌岌可危,但当关羽军营中传来孙权偷袭后方的消息,是继续围攻,还是撤回荆州,足够让人犹豫不决。

所以有了这种心理,关羽在如何应对徐晃之时,就会显得犹豫、退缩。这是站在主帅的角度,从士兵的角度,自己的家人都在荆州,如果孙权真的偷袭后方,自己的家人、财产能不能保住?所以士兵们大概率是无心恋战的,这也导致军队士气低下。

第二,徐晃应对得当。我们必须承认,徐晃也是当世名将,能够青史留名的绝对不是泛泛之辈。此战过后,曹操对徐晃说:“襄阳、樊城得以保全,是将军你的功劳啊!”

对阵过程中,徐晃步步为营,先是通过虚张声势占据了偃城;然后通过声东击西之际,把关羽从围城引出;然后趁和关羽叙旧之际突然发难,一举击退关羽,并紧随关羽败军冲入关羽军营,一鼓作气拿下关羽的军营。在于禁投降,曹仁被围的局面下,徐晃用出色的表现,奠定了自己名将的地位!

第三,双方兵力差距。纵观整个襄樊之战的过程,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曹操先后派于禁、庞德,之后又派徐晃,之后又为徐晃增派十二营兵;孙权方面有吕蒙、陆逊、朱然等等诸多将领,而关羽似乎一直在孤军奋战。不说刘备、诸葛亮的增援,就是近在东三郡的刘封、孟达也不愿增援关羽。

史书中明确记载关羽仅仅带了五千人迎战徐晃,而不提徐晃所带本部兵马,只说后来曹操增派的十二营兵,数量绝对就远不止五千人,所以兵力悬殊之下,徐晃能够击败关羽也就显得没那么奇怪了。

总而言之,襄樊之战是关羽一生最高光的时刻,同时也是最灰暗的时刻。被徐晃击退后,关羽进退失据,最终败走麦城被杀,让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唏嘘慨叹……

参考文献:《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标签: 徐晃关羽曹操孙权曹仁刘备

更多文章

  • 曹操的猜疑也有道理:如果关羽纳头便拜,张辽和徐晃谁会先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张辽,关羽,乐进,汉朝,曹操麾下,徐晃(外交官)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五子指的是张辽张文远、乐进乐文谦、于禁于文则、张郃儁乂、徐晃徐公明,太祖当然就是曹操曹孟德了。虽然《三国志》说曹操为曹魏篡汉打下了基础全靠五子良将做帮凶,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一点:五子良将在曹营的地位只算二流,他们不但比不上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就连曹纯曹真也

  • 王者之心:徐晃不愧是魏步的当家人,无论在哪里都是最硬的重步兵

    历史解密编辑:奕道君心本尊标签:骑兵,武将,魏步,弓箭手,投石车,战争法,奇幻片,王者之心,剑与魔法电影,徐晃(外交官)

    但凡是三国题材SLG游戏的玩家们都知道,魏国阵营主要擅长的是骑兵,至于步兵则略显短板。然而纵观整个曹魏阵营,也并非找不到善于率领重甲步兵的猛将,徐晃徐公明,就是当中最靠得住的代表人物。本期taptap版《军令如山:王者之心》,就把徐晃抓来看看斤两。自从把主城从荆襄搬迁到司隶之后,客栈就一直十分照顾咱

  • 半本春秋悟御敌,长驱直入徐公明!徐晃反击盾五五开牵制好手

    历史解密编辑:天X蓬标签:曹操,骑兵,刘备,徐公明,五五开,战争法,徐晃(外交官)

    战略天蓬说:#三国志战略版#大家好!我是天蓬!半本春秋悟御敌,长驱直入徐公明!徐晃反击盾五五开牵制好手!徐晃加强之后,慢慢的被集中关注了一波!慢慢的也开始战场上看见一些徐晃的尝试队伍!目前看见徐晃与满宠联动的反击盾比较多!那么反击盾效果如何呢?本期天蓬带来由一统的烎|胤泽小伙伴提供战报支持!天蓬感谢

  • 张辽、徐晃是曹操手下著名猛将,他俩联手围攻赵云,能打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张辽,徐晃,曹操,赵子龙

    关羽曾评价张辽的武功不输于他和张飞,徐晃也曾和许褚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看起来他俩的实力都是非常强的。那么如果张辽和徐晃联手围攻赵云,他们能打败赵云吗?徐晃在庞德出现之前,徐晃曾一度是曹操手下的第二猛将,战斗力仅次于许褚。每次执行任务,曹操都倾向于让徐晃上阵,可见曹操对于徐晃的战斗力,还是比较看重的

  • 襄樊之战,孙权如果不帮曹操,关羽能否打败徐晃和张辽?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孙权,曹操,关羽,徐晃,张辽

    襄樊之战,孙权如果不帮曹操,关羽能否打败徐晃和张辽?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首先说下关羽襄樊之战的历史背景:当时曹操从汉中撤退后,他和他的军事主力并没有离开西北地区,而是继续坐镇在长安,这对刘备来说,自然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威胁。因为,这意味着曹军依然拥有攻打汉中的主动权。在这种背景下

  • 一怒之下斩杀徐晃,又多次另谋新主的孟达,最终结局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徐晃,孟达,刘备,关羽,司马懿,法正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孟达一怒之下斩杀徐晃是发生在《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在正史中,徐晃并没有战死沙场,而是寿终正寝的。罗贯中安排孟达斩杀徐晃,估计是因为孟达这个人实在是太悲催了,同情孟达。至于孟达的结局,自然是没能得到善终的,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孟达,看看一个在三国时期没啥背景,运气比较差的

  • 《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夏侯惇、许褚和徐晃围攻,最后胜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笑春风标签:关羽,夏侯惇,许褚,徐晃

    《三国演义》中,关羽在徐州之战中,中了曹操的诱兵之计。他被夏侯惇诈败引走,又被曹军截断归路,袭取了下邳。关羽被夏侯惇、许褚和徐晃轮番围攻,被困在土山之上。经过张辽的斡旋,关羽土山约三事,暂时加入了曹营。那么,曹军的三员大将与关羽的战斗,真正的胜负如何呢?一、关羽被困土山的经过。关羽被困土山,是中了程

  • 魏延与张辽徐晃相比,究竟谁更厉害?对比历史战绩不难判断

    历史解密编辑:鹏哥爆笑视频标签:魏延,张辽,徐晃,曹操,孙权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魏蜀吴三国麾下的能臣虎将更是数不胜数。而若论这三国中,谁是能力最强的国家,非曹魏莫属。且不论一代奸雄曹操的领导能力如何,对贤才能者的渴望如何。他麾下的一众大将可是实打实的有魄力。曹魏麾下的五子良将张辽、徐晃、乐进、于禁、张郃,哪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是名震一方的将军。但与此同时,东吴与

  • 张郃和徐晃两人两次对战赵云,第一次狼狈而逃,第二次为何不敢战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张郃,徐晃,赵子龙,黄忠,曹操,赵云,徐晃(外交官),军事制度,战争法,军事法

    张郃和徐晃,两人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曹操手下最出色的外姓大将。他们两人联手,在三国演义中所向无敌,几乎可以横着走了。然而,张郃和徐晃两人和赵云交手两次,第一次硬着头皮上去,和赵云厮杀一番后,狼狈而逃,第二次两人直接怂了,不敢出战,这是为什么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张郃和徐晃两人第一次对

  • 徐晃轻敌冒进,非但不听,还有些看不起他,王平为了自保投靠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徐晃,王平,魏延,诸葛亮,蜀国,蒋琬

    王平投蜀,主要是因为他面临了生存的危机。王平做了徐晃的副将,作为副将他劝说徐晃不要背水结营这本来没有错。但是徐晃轻敌冒进,非但不听,还有些看不起他。晃曰:“汝可引步军拒敌,看我引马军破之。”事实证明并不是谁都能学成韩信,徐晃的背水结营很不合战法,他屡攻不下准备撤退的时候,被黄忠和赵云趁机冲垮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