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延与张辽徐晃相比,究竟谁更厉害?对比历史战绩不难判断

魏延与张辽徐晃相比,究竟谁更厉害?对比历史战绩不难判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鹏哥爆笑视频 访问量:1912 更新时间:2024/1/20 1:54:30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魏蜀吴三国麾下的能臣虎将更是数不胜数。而若论这三国中,谁是能力最强的国家,非曹魏莫属。且不论一代奸雄曹操的领导能力如何,对贤才能者的渴望如何。他麾下的一众大将可是实打实的有魄力。曹魏麾下的五子良将张辽、徐晃乐进于禁张郃,哪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是名震一方的将军。

但与此同时,东吴与蜀汉也并非没有可用之才。蜀汉除了五虎上将之外,便是位居五虎上将之下第一人的魏延了。那么魏延相比于曹魏大将徐晃张辽,能力又是孰高孰低呢?以下便是个人的观点。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魏延虽然不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但却也是蜀汉鼎鼎有名的大将,可以说是五虎之下第一人,其实力自然也是不俗。他参加过的战争数不胜数。在樊城之战中,魏延对阵文聘,以寡敌众。

而在雒城之战中,魏延对阵泠苞,三十回合仍不分胜负,此时邓贤赶来,两人共同对敌魏延,这才使得魏延拍马而走。但之后在涪江坝上,魏延再战泠苞,此次就是不到数十回合,便生擒泠苞。可见其实力之勇猛。

而魏延的勇猛却不仅仅表现在战争中。当时刘备自封汉中王,魏延与张飞是刘备考虑的,镇守汉中的人选。最终刘备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并封其为镇远将军。此时魏延向刘备保证,说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更可见其威名。

而除此之外,魏延最突出的战绩,便是深入羌中,击败郭淮费瑶,以及他镇守汉中之功。但是魏延虽战绩不俗,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的性格骄矜,与朝中大多数人的关系都不好,这也导致了其后来的死亡。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徐晃此人原本是东汉末年杨奉麾下的一员大将,在杨奉被曹操打败后,便转投曹操,替曹操卖命了。而徐晃在曹操麾下,也是多次参与战争,并立下功勋。

徐晃曾在华阴之战中,对阵崔勇,仅一回合便斩杀崔勇。在箕关之战中,徐晃对阵李乐,也仅仅用了一回合,就一斧将李乐斩杀于马下。在与同样实力不俗的许褚对阵时,两人打了五十回合,最终也是不分胜负。可见徐晃的实力也不会太低。

更何况曹魏大将如云,徐晃还在五子良将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足可见其实力。其又曾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南郡之战、汉中之战等多次重大战役,为曹魏扩张实力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其最突出的战绩,便是在樊城之战中,与关羽大战八十回合,最终率军击退关羽。

之后更是紧追关羽,对其展开追杀,并借机连破关羽十重围堑,解除樊城之围。这样的战绩,在三国时期恐怕也没几个人能够拿得出来吧,而其又因治军严整,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这样的大将,实在是不可多得。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张辽原本为吕布部下大将,后来吕布死亡,曹操便招降了张辽。张辽此人也是实力不虚,否则也不会位居五子良将之首。公元215年,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以七千守军大败孙权十万大军,逼得孙权不得不撤退。此时张辽又果断出击杀差点活捉孙权。

导致孙权对张辽产生了巨大的阴影。于是在公元222年曹丕伐吴时,孙权还特意写信,嘱咐江东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可见孙权对张辽的畏惧,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张辽的实力。

除了这些突出的战绩之外,身为武将的张辽还不可避免地参加了许多战争。比如濮阳城之战,官渡之战等等。而张辽在官渡之战中,对阵张郃四五十回合都不分胜负。在合肥之战中,张辽对阵太史慈,与其大战了七八十回合,依旧不分胜负。

由此可见,张辽的实力,足以让其力敌张郃、夏侯惇、太史慈、凌统等等,且皆不落下风。除了武力值高外,张辽能以降将之身份,得到曹操、曹丕两代的倚重,并劝归李典,使其抛弃成见,为曹魏政权赴汤蹈火,足可见其政治水平高超。

由此可见,魏延与徐晃张辽相比,无论是从武力,还是其他方面来看,魏延都不是徐晃以及张辽的对手。

你是如何看待这些猛将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标签: 魏延张辽徐晃曹操孙权

更多文章

  • 张郃和徐晃两人两次对战赵云,第一次狼狈而逃,第二次为何不敢战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张郃,徐晃,赵子龙,黄忠,曹操,赵云,徐晃(外交官),军事制度,战争法,军事法

    张郃和徐晃,两人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曹操手下最出色的外姓大将。他们两人联手,在三国演义中所向无敌,几乎可以横着走了。然而,张郃和徐晃两人和赵云交手两次,第一次硬着头皮上去,和赵云厮杀一番后,狼狈而逃,第二次两人直接怂了,不敢出战,这是为什么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张郃和徐晃两人第一次对

  • 徐晃轻敌冒进,非但不听,还有些看不起他,王平为了自保投靠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徐晃,王平,魏延,诸葛亮,蜀国,蒋琬

    王平投蜀,主要是因为他面临了生存的危机。王平做了徐晃的副将,作为副将他劝说徐晃不要背水结营这本来没有错。但是徐晃轻敌冒进,非但不听,还有些看不起他。晃曰:“汝可引步军拒敌,看我引马军破之。”事实证明并不是谁都能学成韩信,徐晃的背水结营很不合战法,他屡攻不下准备撤退的时候,被黄忠和赵云趁机冲垮了队伍,

  • 此人是刘备、诸葛亮都器重的大将,曾与徐晃激战,最后结局却是迷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刘备,诸葛亮,徐晃,魏延,黄忠

    如果要问蜀汉将领中,受刘备、诸葛亮器重的都有谁?大家肯定会想到五虎将、魏延等人,这是肯定的,否则这些人的地位也不会这么高。不过,今天我们要谈论的这位将领同样受到了刘备、诸葛亮的器重,不过他却不属于咱熟知的那些知名将领,而是一个演义故事中的龙套将领,他的名字叫陈式。一、演义故事中的龙套将军陈式在《三国

  • 此人单挑张郃、徐晃,武艺不输于关羽,一世英明却被儿子丢尽了脸

    历史解密编辑:眠于流年标签:徐晃,关羽,张郃,武艺,庞德,曹操

    说到三国时期的武将,当属关羽、张飞、张颌、徐晃、许褚等人最厉害,但当时还有一位名将,虽然他的知名度不高,但武艺却完全不疏于这些人,此人便是庞德,庞德之所以名不见经传,主要是他被马超的光芒所掩盖了。庞德原本是马超的部下,马超在三国时光芒不小,他杀得曹操亡命而逃,差点射死曹操,被演义描绘成割须弃袍的故事

  • 从三个气字中找答案:许褚和徐晃联手输给关羽,咋还能战平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许褚,徐晃,关羽,马超

    在三国二十四名将中,许褚位列第八,在黄忠之后、孙策太史慈之前,跟他并为曹操两大保镖的典韦更是排到了第三位,居然超越了关羽、马超、张飞。典韦没有打赢过任何一位有名上将,斩将记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排在第三位显然是过于虚高——他是被一帮小卒子给拱死的。典韦在巅峰状态,也就是能跟许褚打成平手,两人从辰时打到

  • 他战平张飞,面对徐晃、许褚丝毫不虚,却被赵云一枪刺死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作战标签:张飞,许褚,刘备,赵云,三国,赵子龙,战争法,曹操手下,徐晃(外交官)

    提到三国时期的猛将排名,大家估计都知道“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样的顺口溜。然而三国时期有许多猛将,却因为投错了主公导致自己被埋没。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说的,就是一个战力不逊于张飞的猛将,他曾跟张飞战成平手,和徐晃、许褚二人对战都不分胜负。然而这位猛将却没有什么名气,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就是“河

  • 张郃不在乎张飞,徐晃曾敢战关羽,为何这两人却都不敢挑战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张飞,徐晃,关羽,赵子龙,张郃

    曹操的众将开始都最怕张飞。原因就是:第一、张飞曾经历次大战吕布。吕布的英勇,大家都耳闻目睹,我也就不需要解释了。相信曹操手下众将对吕布也是相当忌惮的,要不就不至于出现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六位猛将两次围攻群殴吕布。应该这样说吧,只要大家一看见吕布就会不约而同地产生同一个想法,那就是:

  • 张辽和徐晃,五子良将中最强的两人,他们综合能力哪个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不胖的胖子呦呦标签:张辽,徐晃,凌统,张郃,关羽,曹操

    张辽和徐晃在曹魏阵营中相似之处比较多:同为五子良将还是山西老乡,又都是降将,都是关羽的好哥们,两人本身的关系也都不错;结局也是出奇的类似:张辽死于丁奉箭下,徐晃死于孟达箭下。五子良将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也要属他们二人,今天就试图从多个方面对两人实力做一个分析比较,看看谁的能力更全面一点。当然,还是有必要

  • 一路之下斩杀徐晃,又多次另谋新主的孟达,最终结局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徐晃,孟达,刘备,关羽,诸葛亮,蜀汉

    对于事实的一个认识,那就是三国演义之中孟达一气之下杀掉了魏国的大将徐晃是发生在三国演义里面的,而不是正规历史之中。在正规的历史之中徐晃并没有在战场上死于孟达之手,而是因为年纪大,身体功能衰退,最终寿终正寝。徐晃也是三国历史之中和赵云为数不多一样正常死亡。三国演义之中罗贯中之所以安排孟达斩杀掉徐晃,应

  • 为何说徐晃带兵即使打不过关羽,只要保持守势也能赢?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徐晃,关羽,于禁,刘备,曹操,孙权

    关羽的荆州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关羽没有借着“水淹七军”的威势一举拿下樊城,那就不可能再拿下了,即使东吴没有背后偷袭荆州,关羽也是要撤军的。关羽为什么要撤军?关羽受伤是夏秋之季,兵败时已经是冬季,这么长时间没有攻下樊城,固然有关羽受箭伤的影响。但是主将受伤岂能影响全局,关羽不参战,关平、廖化等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