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否真的会威胁到的生命安全?如果你了解孙亮的故事,或许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孙亮是谁?他曾经以600斤体重被称为“中国第一胖”,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孙亮彻底被肥胖打败,在医院的病床上躺着一动不动,连个翻身都需要十几个人来帮助,全身的肉软绵绵的占满了整个个床铺,腿部和胳膊部位的肥肉甚至溢出来耷拉在床边,看起来就像是霜打的茄子,双眼无光,整个人看起来毫无生机,静静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2014年4月20日,孙亮年轻的生命被永远定格于二十二岁,在和肥胖的斗争的过程中,孙亮由于心肺器官衰竭导致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重症室最后的日子没有尊严可言
孙亮从住进医院到最后失去生命体征,时间整整12天。最后的日子,这个年轻小伙到底在想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通过当时他身边每一个人的反应,我们似乎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孙亮。
据报道,孙亮是在因腹部肥胖无法移动身体的4天后,才被亲人们送到医院。家人原本想用面包车拉着他去医院,结果却无法把他移动到车上,不得已表哥拨打了120救护电话,最后在亲朋好友十多个人的合力下,找了一扇门才把他抬到救护车上。
此时孙亮已经无法自理。医院期间,他一直住在重症监护室,医院的病床几乎容纳不下他,护士介绍,每天早上需要医生、护士、保安连同家属等近10个人才能给他翻身才能换上新床单。
当记者见到他时,孙亮双眼无光,无法言语。医生介绍,孙亮太胖了,重度肥胖导致心肺负担加重,并且伴随有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等情况,医院只能通过无创呼吸机辅助患者通气。高昂的治疗费用,对于孙亮的家庭来说,也是无法承受之痛。
在孙亮住院后不久,他的表哥就在论坛发帖求助大家捐助,我们也从中了解到这个家庭的不幸。孙亮的父亲患有戊型肝炎,目前还是弱智,家里还有一位91岁的奶奶。贫困的家庭根本无力承担孙亮的医药费用。
一位亲属说,孙亮家根本没有钱,已产生的治疗费用还是从他和另一个亲戚凑得。
“他太胖了,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果真的出现紧急情况,医疗费用也不是十万八万能解决的。”
面对这笔数目不小的医疗费用,孙亮的父亲既心酸又无奈,他们一家四口人,能干活的就他一个,勉强种种地维持生计还行,一旦遇到点事根本无力负担。
政府的低保也只能保障基本生存,要想靠这个救孙亮的生命,是绝不可能的。后续在表哥地帮助下,通过社会爱心人士地帮助,为孙亮募捐了一定地治疗费用,但肥胖的折磨和紧缺的费用,双重精神折磨或许早已让孙亮的内心失去了求生的欲望。
孙亮和他的家人谁也不曾想到,曾经在大众认知中能吃是福的观念会给一家人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医生也表示非常惋惜,孙亮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太胖了,淋巴水肿、阴囊肿大、皮肤真菌,要是有哪个减肥机构能够提供帮助,帮他减到300斤左右,他目前面临的问题都能慢慢解决。
可惜没有如果,孙亮只能在重症室里等待死亡,命运不会因为一个家庭的苦难而对其有任何的馈赠,相关苦难有时候来的反而更加猛烈,让人毫无反击之力,更不用提体面与尊严。
孙亮或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没有认知苦难才是生活的真谛,他已经被肥胖折磨的失去思考的能力。
畸形成长环境酿造悲剧
孙亮出生于山东日照两城街道河西村,父亲孙树明以种地为生,家里世代都是农民,家庭收入与当地大部分村民一样靠天吃饭,没有任何其他收入。
在中国,像这样普通的农民家庭是经不起意外和风险,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过的更加的艰辛,然而雪上加霜的是父亲孙树明还患有戊型肝炎,需要长期吃药,母亲还有一点智力低下,奶奶年事已高也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可以说在孙亮尚未出生时,苦难就已经伴随着这个家庭。
90年代,孙亮的出生曾经为这个家庭带来了短暂的幸福。他的到来让一家人艰辛的日子终于有了盼头,他是父亲高龄得子,是家庭香火的延续,是父母未来的希望。
可是幸运并没有因此降临到这个家庭。随着孙亮的成长,大家慢慢发现他遗传了母亲的病症,在智力发育上出现了问题,到了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不上学了。
但其作为家里的唯一的孙辈,尤其又是一个男孩,虽然智力有问题,依然得到了来自奶奶和父亲宠爱,甚至这种宠爱还更加的变本加厉。
他们以自己认为的最好方式,为孙亮提供了“宽松”的成长环境,比如他喜欢吃东西,父亲和奶奶几乎无限满足他,甚至还认为男孩子多吃才能长得更高更壮。奶奶甚至以自己的大胖孙子为荣。“长得白白胖胖的多好多可爱呀”奶奶说。
在没有任何约束的环境下,孙亮的饭量越来越惊人,平时一餐就能吃3个人的分量。父亲孙树明介绍,家里蒸的大馒头,自己吃一个就饱了,但是孙亮一顿至少能吃3个,基本他一天的饭菜只够孙亮吃一顿。另外在三餐之外,孙亮还会吃各种有化学添加剂的零食,比如火腿肠、方便面等。
在孙亮成长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父亲和奶奶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过度肥胖会威胁到他的健康。在他16岁之前,父亲都认为孙亮的体型和正常孩子没有太大区别,最多算是有点微胖,他们坚持中国传统的认知,孩子吃的胖墩墩是健康可爱的表现。
而正是家庭这种无知的观念,让孙亮彻底走上了肥胖的道路而无法挽回。我们一次次复原孙亮的成长经历,不止一次的感慨,如果换一个家庭环境,如果早一点对他的体重进行干预和管理,如果父亲和奶奶能早一点意识到能吃不仅是福,更是一种病,如果农村大环境能够对过度肥胖有早一点地认知等……或许他的悲剧就不会上演。
如果有很多,但只是如果,孙亮悲剧已经注定,通过孙亮成长环境无不向我们提出警示,在广大农村地区,过度肥胖地病症依然没有引起村民地足够认知,他们始终不相信肥胖能威胁生命,导致死亡。只有让更多村民意识到肥胖并不等于健康甚至会危害健康,这才是杜绝类似悲剧再次发生的根本。
肥胖真的是一种病
在孙亮的故事中,过度肥胖固然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大家对肥胖的误解。国人的传统认知中,从来不相信肥胖会导致死亡,虽然早在1948年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已经将肥胖作为一种疾病,但因为这种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是慢性渗透的,所以一般会被大家所忽略,往往等大家真正意识到这会对身体造成致命伤害时,已经来不及挽回了,如孙亮的不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的说明。
当前,为进一步提升大众对肥胖的重视,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肥胖跟艾滋病、酗酒、吸毒这四种情况作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同时医学界也已把肥胖所经常伴有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称为“死亡五重奏”,但是在中国偏远地区,这种观念的宣传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在北方农村,体重庞大的人群在中老年妇女中特别常见,但他们往往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的。
那一个人到底怎么样才算是过度肥胖,大众可以判断的肥胖到什么程度会被视为疾病呢?
在国际生命科学学会组织中国办事处跨学科专家组织开展的调研中,他们对全国不同省市和地区的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身体指标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我们国家人口自己的体重指数标准。他们围绕血糖、血压、腰围和血脂的等相关数据,明确指出中国人体重指数标准值(BMI)超重界限为“24”,如果BMI值为“28”则可以认为已经是肥胖的界限。同时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将被视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
因此孙亮肥胖已经超出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了,从他的不幸经历中,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肥胖对于身体的危害。无论是是从健康还是审美的角度,都一定要警惕过度肥胖带来的危害,及早地干预自己以及周围人的身体状况,从源头去杜绝一些疾病的发生,避免再次发生孙亮式的悲剧。
在孙亮抢救过程中,由于脂肪过厚,医院的设备已经无法对其进行CT和B超检查,某种程度上来说,医院对他已经有点束手无策了。医生也反复表示,他如果能瘦到300斤,那一些相应的基础疾病就会容易处理很多。
但其实孙亮在病情恶化之前,父亲表示他是可以坚持走动一里地,但后面由于体重猛增,身体负担实在太重,他以及家人选择了“躺平”。父亲一直觉得孙亮去世的太突然,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就这样从世界上消失了。“要是早一点控制体重,或许还有救。”父亲一直很很后悔没有早日对孙亮地体重地进行干预。
但是战胜肥胖需要勇气,更需要制定科学地计划,对一个智力发展健全的人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做成的事情,更不用说还有智力缺陷的孙亮。
据统计,中国的肥胖人数超越美国,正式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世界肥胖人口,有16.3%的男性和14.2%的女性为中国人。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要如何从孙亮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保持健康,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体重呢?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目前健身的概念已经在年轻群体中流行,可以说我们国家已经开始步入全民健身的时代了。但是目前市场上各种健身机构比较混乱,费用也非常不友好。但随着短视频的盛行,目前想要健身减肥也非常简单。
抖音上疫情期间走红“刘耕宏女孩”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大家只需要打开手机,跟着教练坚持练,都能起到一定健身作用,但最终要的要勇于迈出第一步。
另外据专家建议跳绳有利于身心健康,就运动量而言,一个人连续跳绳的时间超过10分钟,其所消耗的能量与跑步半个小时或者跳健身操二十分钟差不多,并且跳绳是一种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运动。
简单而言,跳绳是一种耗时短,消耗大,门槛低的运动。另外据研究,肥胖的人在饭前跳绳还可以减低食欲。另外长期坚持跳绳,还能锻炼提升人的弹跳力、速度感、平衡力、耐久力和爆发力,并且还能培养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
当然无论是健康操还是跳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需求出发,也不能过度锻炼,毕竟矫枉过正也是不可取的。孙亮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肥胖不加以控制将有可能夺取的生命的警钟,但我们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而是要有方法有节奏的去追求健康。
增强健康意识,加强身体锻炼。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肥胖不仅是一种病,还是一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的病。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面对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供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律的能力,培养健康高质量的饮食习惯,让类似孙亮的人间不幸不再发生,或许这才是孙亮事件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