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政权“法典”创始人,陈群:被刘备低估后在曹操手中大放异彩

曹魏政权“法典”创始人,陈群:被刘备低估后在曹操手中大放异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多角镜头 访问量:2871 更新时间:2024/1/20 3:00:03

说到陈群,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相对比较陌生,在那个群雄并起的东汉末年,炙手可热的英雄人物都是数不胜数,何况这个没见过什么战绩的名不经传的小人物呢?

然而,提到一个选官制度,可能你就会觉得不那么陌生了,它就是“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一经诞生可以说就独领风骚数百年,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再到后来的南北朝,都在沿用这个选官制度。然而这个选官制度的制定者却是很少被人提及,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陈群。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说说。

陈群出身名门望族颍川陈氏,起初当刘备还在当豫州刺史的时候,就被刘备征召作为别驾。别驾是什么职位呢?其实就相当于刺史的秘书随从之类的人,也就是端端茶倒倒水,顺便再给跑跑腿。但是在这里起码能够表示曾经陈群和刘备因为工作原因,关系还算相对比较亲近。

后来徐州的陶谦病逝之后,徐州上下众人曾经一度希望刘备能够来执掌徐州,其实当时的刘备还算有意去赴任的,只是这个时候陈群站出来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认为这个时候去徐州并非是个好时机,前面袁术的势力还是如日中天,威胁也是与日俱增,各种势力都在对徐州这块兵家必争之地虎视眈眈。

后来袁绍找上门打败了刘备,而这个时候的陈群和他的父亲也都还在徐州。在后来吕布曹操开战的时候,父子二人又来到了吕布的军中,直到曹操打败了吕布,陈群父子也就顺理成章的投奔了曹操,其实说是投降应该更准确些,毕竟逃兵也是“知难而退的精英”。

陈群父子投奔到曹操帐下后,陈群的才华也算是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先后任职御史中丞、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后也是一路高升。当时的曹操也是刚建立自己的势力不久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一些前朝残留势力需要整治,新的政权章程也需要整理,一次在朝堂之上,曹操和众人商议是否恢复“肉刑”.

什么是肉刑呢?

就是泛指那些施加在罪犯身体上,使得罪犯遭受皮肉之苦的一切惩罚。当时陈群的父亲是站在了反对的一边,觉得肉刑不符合“仁治”。后来曹操又私底下找到了陈群,讨论他父亲不同意恢复肉刑的事情,看看陈群是什么看法。

陈群认为,其父亲当时建议废黜肉刑而增加其他刑罚,初衷是为了发扬“仁德理政”的精神思想。然而没曾想这反倒使得更多的人冤死适得其反,纵观当下减轻惩罚反倒也是降低了老百姓犯罪的成本,很多人不当回事儿;然而如果刑罚过重又要重伤很多本可以挽救的百姓。陈群认为,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也符合常理同时还能震慑他人,然而有些故意伤害的罪犯,对他们惩罚过轻,智慧促使他们不长记性还会再犯。

综上所述 ,陈群认为,可以尝试先恢复一些古代的重型刑罚看效果,以罪和刑相匹配不轻视生命,也不轻判重罪以达到罪于罚的平衡。曹操了解到此未做批判而是静静的离开了。

后来曹操又去征求钟繇的意见,钟繇倒是意见简单,和陈群大同小异,钟繇只说了一句话:古代刑罚都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圣人斟酌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现在我们也该尝试恢复一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后来因为战乱,以及还有其他一些大臣们的反对声音,这个恢复刑罚的事情就暂且搁置了,没曾想这一搁置就搁置到了不了了之,后来也没有翻到历史资料有详细的记载了。

陈群还有一个后来风靡了几个朝代的成就,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他创造了“九品中正制”,这套制度前后存续了有4百年之久。在我国的历史制度中也是拥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在那几百年的封建统治中,对选拔人才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选拔标准力求候选人家室品德都能并重,同时也剥夺了当时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容易调配到中间统一管理。

当然这个制度也带来了很多的消极意义,比如在创立初期,按照制度需要评价候选人的家世、道德、才能三者条件,然而在魏晋时期充当公证员角色的官员大多是一品二品,都有参与推举的权利,而在当时大家世族行遍天下的社会形态下,能够进入二品以上官员的基本都是这些大家世族们说了算,所以也就是说相当于这些门阀士族们几乎就是只手遮天,完全把持了官吏的选拔权利。导致后来道德和才能这两个标准都被忽视,而家世成分变得尤为重要一度成为了选拔的标准,到西晋甚至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官场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也是经历了几个朝代,到了隋朝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败,这个制度也终于被废止了。

看陈群一身也是投奔多个主子,当然,在那个乱世之中,“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的状况也是屡见不鲜。陈群算是比较懂得审时度势的了,知道跟随曹氏政权才获得最适合的自己的舞台,也不妨是件美事。

更多文章

  • 陈群检举郭嘉有错么?分析其中三大原因,陈群不过是完成本职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陈群,郭嘉,曹操,荀彧,军师

    郭嘉不但曹操很喜爱他,时常放肆纵容郭嘉的洒脱作为,因为郭嘉的放荡不羁和惊人的才华,很多三国迷也一样喜爱他。所以关于郭嘉被陈群数次检举,曹操在中间当和事佬,也成为郭嘉和陈群的一段趣闻逸事。那么陈群为什么要检举郭嘉呢?两人是否有深仇大恨、是否在曹操面前争宠?这一切都可惜依史料分析。《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

  • 民族舞蹈家、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得主陈群逝世,享年100岁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陈群,广东,艺术,舞蹈,歌舞团

    8月17日,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公众号发布讣告称:广东歌舞剧院离休干部陈群同志不幸于2022年8月14日逝世,享年100岁。陈群同志告别仪式定于2022年8月20号早上11点30分在广州市殡仪馆13号厅举行。陈群出生于1921年12月,为广东饶平人。他从1947年开始从事舞蹈艺术工作,艺术轨迹伴随着新中

  • 两会申言 | 陈群委员:高校固定资产界定标准应动态调整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资讯标签:教学,两会,高校教师,固定资产,陈群(三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泓冰固定资产是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物质保障,管理好、使用好固定资产对于高校的职能发挥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家与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优化高校资产配置,完善管理机制,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但高校教师普遍获得感不强,认为资产购置、使用、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程序仍比较繁琐。陈群委

  • 【伴公汀】新一届民盟上海市委领导班子产生:陈群当选主委,姚卓匀等9人为副主委(附简历)

    历史解密编辑:伴公汀标签:陈群,上海市委,民盟中央,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于2022年7月12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民盟上海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和出席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会议期间举行了民盟上海市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陈群为民盟第十六届委员会主委,姚卓匀、丁光宏、花蓓、顾祥林、厉明、龙婉丽、

  • 陈群之子陈泰,多次挫败姜维北伐,却因曹髦被杀呕血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陈群,陈泰,姜维,曹髦

    陈泰(200年~260年),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人,陈群的儿子,荀彧的外孙。颍川陈氏也是汉末三国有名的望族,陈群的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于当世皆负盛名。所以陈泰可谓出身名门,但陈泰却成为一代名将。主政并州,怀柔外族曹魏青龙(233—237年)年间,任员外散骑待郎。青龙四年十二月

  • 那些曾跟过刘备,最终却转投曹操的英才:徐庶、陈登、陈群、田豫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刘备,徐庶,陈登,陈群,田豫,曹操手下

    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曾对光武帝刘秀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汉末三国是一个乱世,乱世之中人才是最难得,有这么几位英杰之士,一开始跟随刘备,最终却因为各种原因,归属于曹操阵营,实在是刘备的损失!徐庶一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大家第一反应就会想到《三国演义》里,“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

  • 胡文容当选上海市政协主席 陈群、肖贵玉新任副主席

    历史解密编辑:水母网标签:常委,肖贵玉,胡文容,政协主席,上海市政协,陈群(196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

    中国经济网上海1月14日综合报道 1月14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审议通过选举办法,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选举产生十四届市政协主席胡文容,副主席张恩迪、陈群、肖贵玉、金兴明、黄震、虞丽娟、吴信宝、寿子琪、钱锋,秘书长黄国平,以及146名常务委员。此次换届中,胡文容新当选为上海市政协

  • 1945年,汪伪政权垮台,大汉奸陈群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海宏聊历史标签:汉奸,二战,蒋介石,孙中山,梁鸿志,国民党,汪精卫,汪伪政权,1945年,陈群(三国)

    陈群原是个热血青年陈群,1890年出生于福建长汀县童坊镇,他的父亲圆滑精明,善于经商,陈群受他影响,自小善于与人打交道。因为陈群的父亲在福州霞浦街经营“美昌”纸号,陈群幼年就从长汀老家赴榕读私塾。他自幼痛恨满清政府,15岁的陈群在城头放写有反清标语的风筝被警察拘押。后来,他考入高等警官学校,毕业后又

  • 陈群: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皇朝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刘备,曹操,袁绍,陶谦,曹魏,中国,诸葛亮,封建皇朝,史说三国,陈群(三国)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曾碰到过一位超级大谋士,但刘备生生错过了。此人本事通天,他后来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影响了中国千年的朝局。三国鼎立之前,刘备由于装备不足,到处奔波与各路诸侯,帮人家打下手,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帜来给自己做护命符,可是自己又没什么实力。说实在了,就是少了一个出谋划策的谋士,所以在之后的建国路

  • 出身颍川陈氏的陈群首倡九品中正制,结果颍川陈氏反而没落了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曹操,曹丕,董卓,袁绍,何进,太尉,中正制,颍川陈氏,陈群(三国)

    前言:自陈群提出以九品中正制取缔察举制选官后,此制从曹魏一直沿用到隋朝建立之前。所谓九品中正制,即由中正官来为各类人才评定品级,朝廷会根据人才品级的高低来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品级越高的人才出路也越宽广。然而中正官多由士族把持,导致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壮大的助推器。两晋时期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