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逆于行。”有时候我们需要保持明辨是非的能力,真正吸纳那些对自己有利的意见,同时也应该充分让别人畅所欲言。不听别人的意见,最终会陷入无路可走的状态,无力可发的状态,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三国时期的刘备是一个广纳贤才的人,但是他也错过了一个谋士,此人就是陈群,结果后来被曹操三代重用,让刘备后悔不已,
更让人惊奇的是,他的
后代子孙居然成为了新中国时期的开国元帅。
你想知道他们之间究竟是怎么阴差阳错错过的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描写的蜀国丞相诸葛亮为蜀国做打算,多次北伐,七擒孟获等等。
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精神令人感动,这是他在报答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恩。
说到三顾茅庐,我们都知道,这是刘备广纳贤才的一段佳话,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在津津乐道。
这可以看出刘备是个慧眼识珠的人,同时也能看出他是个为了贤臣能将,不惜多次,不计成本,十分有诚心得人。但是,即便是这样的他,曾经也曾看走眼过,从而失去了一个贤臣谋士。
这个谋士就是陈群。据《三国演义》里面写的,陈群一开始是投奔到刘备门下的。
但是刘备那时候也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后起之秀,所以他更想快速成就一番事业,自然就不会把过多的精力与视线投放在跟他一样也没啥名气的人身上了。
巧的是,陈群那时候也还是一个籍籍无名之徒,但是陈群深知人都是一步一步慢慢来的,不可能他一下就成功的。
所以即便是刘备没有怎么关注过他,偶尔也不听他的建议,但是陈群依旧兢兢业业做好一个谋士的本分。
但事情有时候转机来的特别快,还令人猝不及防,尤其是三国这个群雄纷争的时代,今天张三死,明天李四死,这中间指不定死的就是你的朋友亲人。
陈群的朋友徐州牧陶谦就在这时候死了。
他一死,各路的群雄们一看徐州是块无主之地,自然都想吞下这块肥肉了,这其中就有刘备。但是那时候的刘备是个有点实力,但实力又不充分的新秀
,所以陈群这个谋士深知这个地方的险要,就劝刘备不要去争。
但谁都有年少意气用事的时候,刘备也不例外,
所以他觉得陈群这个小鱼虾怎么能阻止他的宏图大业,而且谁知道他是不是为了自己朋友陶谦的土地不被他抢去,所以他偏去。
陈群一看刘备这样,丝毫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就算了,还如此不听劝,深觉刘备不是他的良主,
她们的道路最终走向也不同,于是离开了刘备身边。而刘备不听劝,也吃了好大的苦头。
良禽择木而栖
刘备不是自己的良主,但三国时代群雄如此多,总有赏识自己的人,
于是陈群仔细思索了一番,就去投奔曹操了。
曹操,我们都知道,后来的三国之一魏国的国主。
这次的陈群没有像之前在刘备那里的境遇,他不但得到了曹操的青睐,而且被曹操奉为上宾。
陈群看到曹操如此器重自己,
于是更加用心卖力为曹操出谋划策,不仅限于军事和对外战争上,还包括政治上。
在政治上的最大的体现就是他改变了汉朝以来延续的选官制度察举制,他深觉察举制着重在举孝廉,品质品德好,固然是锦上添花,但是当官最重要的政务能力,因此品质不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在察举制的基础上,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就是将选官阶品分为九个等级,注重才能和门第,但是主要在才能方面。这种制度虽然相对于科举制来说,有一定的弊端,
不过它在当时的曹魏时期,还是非常先进的,在一定程度上选出了许多官吏为曹魏王朝服务。
陈群为魏国如此尽心尽力,一直效忠了曹操三代,本身的能力也如此优秀,自然他不仅受到了曹操的重视,
还受到了曹丕、曹叡的重视,辅佐了魏国三代皇帝,而且他的后世子孙也是十分优秀,其中就有新中国时期开国元帅陈毅。
陈群如此优秀,为何刘备没有看起他,曹操却相信他的能力呢?其实这跟陈群的出身地有关。
陈群出身颍川,那时候的颍川是名人之乡,很多的名人都出自那里,
比如司马徽,而司马徽看中的诸葛亮也跟着出名了,所以可以看出来,颍川这些地方就是名人氏族聚集的地方。
在古代,氏族可是很可怕的。一个王国没落了,一个家族都不一定会没落,比如历史上后来著名的琅琊王氏,又比如在五代十国时期就是大家族的富察家族,他们一直挺过了宋代、元朝、明朝,一直到清朝,才慢慢进入权力中心。
从这些家族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家族十分庞大,发展历史悠久,家族之间盘根错节,
而且要是这些家族中没有能人,怎么可能会兴盛几百上千年呢?
所以刘备有诚心求贤,但是到底还是眼力见不够,才会错失陈群这一个谋士,这样一个人才。
刘备作为一个主君,应该充分听纳下属的意见,而不是看名气来决定自己是否听别人的意见,毕竟谁都是从籍籍无名时期走过来的,但是他却没有正确意识,充分考虑陈群的意见,结果失去了一位谋士,让其转身投身于曹操。
由此可见,有时候听纳别人的意见是很重要的,同时也不要随意轻看人,因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不能保证自己是否能看走眼,如果看走眼,失去的就不止是一个人,毕竟人才在各个时代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他们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事情的走向,能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