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为何不同意蒋琬向东顺江而下攻取洛阳的计划?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为何不同意蒋琬向东顺江而下攻取洛阳的计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3649 更新时间:2024/2/18 12:15:33

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在魏国的天水郡冀县收服了智勇双全的青年魏将姜维,并将他作为兵法衣钵的传人来重点培养,姜维也深受诸葛亮的人格和智慧熏陶,加上一直跟随孔明老师战场历练,逐渐成为了蜀汉阵营中极具谋略,又十分骁勇的悍将,就连劲敌魏国的诸多名将都对其十分忌惮和敬畏。他追随诸葛亮时年仅二十七岁,而诸葛亮受刘备三顾茅庐出山效力时恰恰也是二十七岁。

姜维虽然在诸葛亮身边学习只有六年时间,可他后半生的行为事迹一直都深受诸葛亮的影响。诸葛亮起初对姜维的评价是:“姜伯约心存汉室,忠诚不二,勤勉国事,思虑精密,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据我考察,马季常等人都不及他十分之一(季常就是马谡的哥哥马良,深得刘备和孔明器重),乃国之上士也!”这个评价被送到后主刘禅那,没多久年纪轻轻的姜维就被封为了当阳亭侯。

这“当阳”二字,熟知《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必定知晓它对蜀汉武将们的重大意义,那是五虎上将张翼德一声怒吼,喝退曹操八十三万大军的地方,也是虎威将军常山赵子龙怀抱幼小的后主阿斗,单枪匹马在数十万曹军中浴血奋战,七进七出,枪挑曹营有名战将五十余员的著名战场!被授予“当阳侯”的美名,可见蜀汉朝廷和诸葛丞相对姜伯约的寄望有多大!

到建兴十二年的时候,诸葛亮在北伐前线病重将薨,又对后主派来接受临终遗表的使臣说道:“吾兵法皆授与姜维,他自能继吾之志,为国家出力。”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病逝后,一直到后主延熙十八年,也就是二十一年后,因接应魏国降将夏侯霸,姜维才得到后主的全面授权,进行诸葛丞相未竟的北伐事业。那这漫长的二十一年当中,姜维到底在做什么呢?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建兴十二年,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立马被加封为辅汉将军,统领诸军,就这样在成都一呆就是四年,这段时间可能除了练兵,大多时间都是闲置无事。延熙元年,也就是离开孔明的日子第五年,后主刘禅居然破天荒给当时的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大将军蒋琬和嫡传弟子姜维,下了一封完全不像后世之人印象中的阿斗所写出来的诏书文章,其文曰:“寇难未弭,曹叡骄凶,辽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叡大兴众役,还相攻伐。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

这篇极有气魄的诏书意思就是:“魏国那些盗寇还没有被彻底消灭,曹操那孙子曹叡骄狂凶悍得很,我听说辽东的公孙渊受不了曹家的残暴,已经和曹魏一刀两断了,曹叡这就要劳师动众去剿杀公孙渊,我突然就想到了秦朝灭亡前夕,有陈胜吴广首举义旗发难,如今公孙渊就是当世的陈胜吴广,曹魏遭逢这样的变故,恰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大好时机,你们要赶紧把军马给寡人练好起来,将全国的兵马统统带到汉中去吧!但要注意东吴那边的动静,要是他们也动手了,你们就赶紧和东吴老孙家成犄角之势,乘着大好时机挺进中原吧!”

不久蒋琬被升为三公之首的大司马,姜维也做了行军司马,相当于前敌总参了,二人就被派到了汉中,接下来一连五年,他们却并没有抓住后主所描绘的大好时机,而是向西挺进,凭借姜维对老家的熟悉程度和当地的人脉关系,收服了不少骁勇凶悍的羌族部落,作为蜀汉大军的羽翼生力军,当然这样也不是什么功劳都没有了。

到延熙九年的时候,也就是一晃十三年,前四年在成都闲置,中间五年在和凉州西羌部落打交道,后面还有四年时间就一直在汉中呆着,用曹魏的话来讲就是窥伺中原。为何这四年时间姜维和搭档蒋琬没干事呢?蒋琬也曾向后主交待说一直没有机会北伐,实际上是他脑洞大开,想了一条和姜维思路完全不同的另类蹊径。

史书上记载蒋琬认为诸葛亮六出祁山,都因道路险远,运输艰难,最终导致每次北伐都因粮草不济而告失败,如果改变一种思路,从长江上游乘舟顺流东下,由汉江和沔水分别袭击魏兴、上庸两郡,同样可以进取洛阳,达到北伐最终的目的。其实这个计划,在当年没失去荆州的时候诸葛亮就认为这是可以实施的,可现在没了荆州,东吴岂肯完全充当蜀汉的侧翼,让蜀汉顺利东进许洛之地。

而蒋琬可能是认为从汉中北上实在是太辛苦了,不但路不好走,由于此前魏军被诸葛丞相打怕了,几乎全部精锐都堵在渭水秦川一带,防着蜀军偷袭长安呢!其实蒋琬也是没办法,而姜维突然要从马上英雄转型为水战达人,又是要前往毫不熟悉的江汉一带,他肯定是老不愿意了,且这样又违背了孔明老师的一贯作战路线,于是他和蒋琬在战略上发生了巨大的分歧,然而二人在同事关系和私交友谊方面还是非常亲密的。

于是,蒋琬只好只身前往涪陵筹划新的进攻策略,并向后主上书讲明了自己的意图,说道:“吴期二三,连不克果,俯仰惟艰,实忘寝食。辄与费祎等议,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

意思就是:“之前说要和东吴联动,但是联动了两三次,都没有大的收效,我整日里起也不是,坐也不是,睡不着吃不下,就和费祎等人商议(这个费祎是和蒋琬在诸葛亮临终前唯一提及的两个正式接班人),认为最好让姜维担任凉州刺史,他如果要对魏国发动进攻,夺取黄河右手之地,臣则一定会为姜维做好后勤和预备队的工作。而如今涪陵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当务之急就是利用好这块宝地,做好充分的战备,一旦东北面机会到来,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开赴战场了!”

后主阅览了他的计划之后,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然而天不假年,延熙九年蒋琬就病重身故了,继任者同样是诸葛亮极为亲信的费祎,这个费祎个性豪放不羁,但却并不冲动好战,他担任大将军一职以来,姜维几次向他请战主动出击魏国,都被他拿诸葛丞相的威德说事压下了姜维的冲动血性,“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意思就是,我们的才干比诸葛亮差远了吧!他老人家都没搞定的事,何况是我们!不如好好守住这一亩三分地,有这份基业在,等咱们蜀中产生了真正的能者,兴复汉室就有望了!而不是为图一时侥幸冒然与魏国交战,一旦成败在于一举,如果输光了家底,就后悔莫及了!

姜维听了这话,也就不好说什么了,但为了时不时满足一下他打打仗的欲望,费祎也会让姜维带上不足一万的精兵去魏国搞搞偷袭,挫一挫老魏家的气焰,长一长蜀汉的军心士气!这个费祎还是个工作狂和娱乐达人两者兼备之才,他又喜好喝酒,一连玩上好几个礼拜,工作一样也不落下,所以包括姜维在内的蜀汉文武群臣都跟他玩得很开!

可到延熙十六年的时候,新年团拜,魏国降将郭脩也被宴请到会客厅和蜀汉群臣一同欢饮庆贺新春,就在这个时候,郭脩乘费祎喝得大醉,将其刺死在宴会上。蒋琬、费祎先后去世,已是诸葛亮去世有二十年之久,姜维在这年夏天,立马带着数万人北伐,魏国雍州刺史陈泰,也是后来魏明帝的托孤大臣,费了老大劲才将姜维击退。

第二年,姜维正式获得督办蜀汉内外军事的职权,立马又出兵北伐,攻下了好几座城池,还阵斩了魏将徐质,魏军节节败退,又有魏国大将夏侯霸前来投诚,蜀军士气大振。延熙十八年,姜维在夏侯霸的引导下,再一次大败魏军,歼灭数万人,威名大震,要不是陈泰引重兵来援,恐怕魏国雍州之地就难保全了,这一年姜维终于不负孔明老师的重托,得偿所愿地被后主任命为了军事最高长官——大将军,从此正式开始了可以由他全面主导的九伐中原大业!

三国相术之师如此神奇,到底是朱建平还是高元吕算准了曹丕寿数?

标签: 诸葛亮姜维蒋琬蜀汉费祎魏国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啥不指定姜维接班,而是指定蒋琬?先看看姜维做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魔城情感标签:姜维,蒋琬,蜀汉,诸葛亮,天文学家,史说三国

    诸葛亮为何不指定姜维为接班人,而是指定蒋琬?先看看姜维做过什么。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卧龙先生”。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策,提高了蜀汉的国力。然而,由于病情加重,诸葛亮在丞相任上仅仅执政了七年就去世了,他在去世前推荐了蒋琬为继任者,而并没有推荐姜维。这

  • 诸葛亮为何选择蒋琬接班当丞相,而不是姜维?29年后发现他真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蒋琬,姜维,蜀汉,刘备,丞相,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诸葛亮之所以推荐蒋琬在他死后接班,当蜀汉丞相,而不让姜维接班,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不看重姜维!29年后,我们从蜀汉的发展轨迹来看,可以发现诸葛亮当时的选择真的是非常高明!姜维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姜维说起。很多人了解姜维,估计都是通过《三国演义》,在演义中,姜维不仅战斗力强悍,和赵云打成了平手,在军事谋略

  • 上庸这块没有价值的土地,蒋琬却要攻打它,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笑春风标签:蒋琬,蜀汉,曹魏,诸葛亮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成为他的继承人,执掌蜀汉政局。蒋琬遵循诸葛亮定下的国策,休养生息,多年没有兴兵,蜀国的国力得以逐渐恢复。但是当他晚年时,却突然打造战船,准备攻打上庸。蒋琬为何要这样做,在他夺取上庸后,三国的历史走向会不会有所改变?一、对蜀魏双方没有价值的上庸。上庸位于汉中以东,处于魏蜀吴的交界处。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没选择姜维,而是选择了蒋琬?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长河标签:姜维,蒋琬,蜀汉,费祎,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临死前,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挑选自己的继承人。在诸葛亮的众多部下中,所有人都觉得,诸葛亮的位置,应该由魏延来接替。不过当时的姜维也得到过诸葛亮肯定,若论兵法军事能力,在整个蜀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可是最后诸葛亮谁都没有选择,而是选择了蒋琬,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为什么会选择蒋琬?蒋琬字

  • 宽宏大量的蒋琬-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蒋琬,诸葛亮,刘备,蜀汉,资治通鉴,三国,三国争霸

    蜀国的蒋琬是湖南人,是诸葛亮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的。所以在五丈原诸葛亮交代后世时,就嘱托蒋琬可以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蒋琬为什么会得到诸葛亮的器重呢?我们今天读一段《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蒋琬的两件小事,可能就能清楚为什么诸葛亮会将蒋琬视为自己的接班人。01《资治通鉴》原文02译文03收获与反思关于诸葛亮

  • 诸葛亮离世之前为啥不选姜维接替自己?而选择蒋琬?

    历史解密编辑:大超说历史标签:蒋琬,姜维,蜀汉,平定,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蜀汉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平定南中和北伐中都有着卓越的表现,为蜀汉的兴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他去世之前,为什么没有将接替自己的重任交给姜维,而是选择了相对不知名的蒋琬呢?这个问题至今还有很多争议和讨论。首先,姜维确实是一名非常有才华和胆略的将领,他先后参与了北伐和南征

  • 细说历史:为什么诸葛亮死后选蒋琬做了接班人,而不是姜维接任?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蒋琬,姜维,蜀汉,魏延,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细说历史:为什么诸葛亮死后选蒋琬做了接班人,而不是姜维接任?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向大家澄清一件事情,那就是:蜀汉自始至终就只有一个丞相,那就是诸葛亮,蒋琬虽然被诸葛亮内定为接班人,但他并没有担任过丞相职位。那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蒋琬,姜维难道没有这个能力吗?姜维才华出众、能力超群,确实有能力

  • 蒋琬做了一个噩梦,询问蜀汉著名解梦人,解梦人:恭喜恭喜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蒋琬,诸葛亮,刘备,蜀汉,司马懿,曹操

    潇湘大地往往是出人才的,三国时的蒋琬就是其中一例,蒋琬年少时就十分好学,且聪明过人,加之气度不凡,早早就被人发现了,所以在青年的时代就与表弟刘敏因才学而出名,随后蒋琬追随刘备,希望能建功立业,在刘备平定属地后,任命蒋琬为广都县县令。遭罢免从中国的文学史中你可以发现,凡是有才华的人往往都十分有个性,比

  • 为什么诸葛亮推荐蒋琬在他死后接班当丞相,而不是让姜维接班?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蒋琬,姜维,费祎,蜀汉,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早在诸葛亮去世之前数年,他就已经在考虑接班人人选了,最终他选择了蒋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诸葛亮用了排除法,将其他人都一一淘汰了,最后只剩下蒋琬,只不过后来又给蒋琬找了个继任者费祎。诸葛亮对继承人的考量。蜀汉历史上,诸葛亮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刘备去世的时候,他将诸葛亮选为辅政人选,外加一个助手李严。后

  • “蜀汉四相”之蒋琬,怎样得诸葛亮看重,总揽蜀汉军政

    历史解密编辑:优秀的付大仙标签:蒋琬,刘备,刘禅,费祎,三国,诸葛亮,蜀汉四相,蜀汉军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前言蒋琬,三国时期蜀汉的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在刘备率领军队进入四川时,蒋琬便是跟随在他身边的那一批人,成为了广都县长。但却因为他不理会政事从而惹怒了刘备,好在在诸葛亮的保全之下才得以免除一死。后来重新受到了任用,得到了诸葛亮的悉心栽培,最终官拜丞相长史,在朝中具有极高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