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四相”之蒋琬,怎样得诸葛亮看重,总揽蜀汉军政

“蜀汉四相”之蒋琬,怎样得诸葛亮看重,总揽蜀汉军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优秀的付大仙 访问量:445 更新时间:2023/12/8 6:28:17

前言

蒋琬,三国时期蜀汉的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在刘备率领军队进入四川时,蒋琬便是跟随在他身边的那一批人,成为了广都县长。但却因为他不理会政事从而惹怒了刘备,好在在诸葛亮的保全之下才得以免除一死。后来重新受到了任用,得到了诸葛亮的悉心栽培,最终官拜丞相长史,在朝中具有极高的声望。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了,蒋琬便代替了诸葛亮的位置,继续执掌朝政。延熙元年,他被任命为大司马,基本上将朝政大权掌握在手中。除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之外,他还是一位颇有天赋的军事家,他曾经建议从水陆进攻曹操,只是没有被采纳。

袁宏曾言:“公琰殖根,不忘中正。岂曰模拟,实在雅性。亦既羁勒,负荷时命。推贤恭己,久而可敬。”

少年成名,追随刘备

在年少时期蒋琬便十分的好学,聪明伶俐,再加上相貌突出,一生气度不凡,在青年时期就和他的表弟凭借着才华出众而闻名。后来他选择追随刘备的队伍,在刘备平定了四川之后,蒋琬也被任命为广都县县长。

原本刘备也是十分欣赏蒋琬的才能,却在有一次刘备和诸葛亮等人秘密巡查到广都县时,发现蒋琬不理会县中的事物,整天都沉醉于喝酒中。刘备十分的生气,要将蒋琬处死。好在诸葛亮极力劝阻说:“这蒋琬本来就是治世之能臣,并非百里之才,况且治理国家要以维护民心为主,不以修饰为先,希望您能够明察秋毫。”

众所周知,刘备十分信任诸葛亮,虽然自己十分生气,但也觉得诸葛亮所言有理,因而将蒋琬免罪让他逃过一死,但是还是罢免了他的官职。

才华出众,诸葛亮看重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被封为汉中王,蒋琬就被调入了中央朝堂担任尚书郎一职。公元223年,刘备在征讨东吴的时候,不幸遭遇了兵败,最终在白帝城中病逝,因此后主刘禅继承了皇位,丞相诸葛亮接受先帝遗命,总揽朝政大权。

这诸葛亮本来就十分欣赏蒋琬的才能,因而在他掌权之后多次重用他。后来还推荐他成为了茂才,但蒋琬却因为自己之前的行为从而推辞不受。诸葛亮却再三劝勉他,还在他的信中还写到:“如果是因为亲戚的缘故而舍弃了真正的有才之人,就会使百姓陷入苦难之中,大家都认为于心不安,朝中的官员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你更应该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来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后来他便升任为参军。

公元227年,诸葛亮率领军队驻扎在汉中一带,准备向北出发讨伐曹操,蒋琬则留守在国内负责统筹丞相府的一切事物。每次诸葛亮在外征战时,蒋琬就负责筹集粮食,并负责安全地运输到前线,诸葛亮也常常感叹说如果我出了什么意外,那就将军国大事交由蒋琬处理。

为人刚正,辅佐刘禅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军中因生病去世,蒋琬便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之后又升任为大将军,总揽朝政大权。其实在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传来之后,身边的人都感到害怕,而蒋琬当时处于百官之上,既没有悲伤的表情,又没有高兴的脸色,言谈举止就如平常一样,因而逐渐使朝堂稳定下来。

延熙元年,刘禅曾经对蒋琬说:“现在贼人叛乱,国家不稳,北方的曹瑞又残暴凶狠,整个辽东三郡的人民都处于困境之中,因而相互勾结时,使魏国逐渐分离,您应该治理军队,率军驻扎在汉中一带,和东吴一同率领军队攻打魏国。”于是就任命蒋琬为大司马,负责率领军队完成此事。蒋琬遵从刘禅的吩咐,但他却认为如果军队从水上进攻,那么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却被朝中的大臣联合反对,最终只能作罢。

陈寿曾经这样评价蒋琬:“蒋琬方整有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

结语

在我看来,蒋琬幸而遇见了诸葛亮这个贵人,如果当初在刘备勃然大怒之时,诸葛亮没有相救,那么蒋琬必然难逃一死。在诸葛亮的培养之下,他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华,在朝堂中站稳脚跟。就是这样一位政治家,最终谨记诸葛亮的教导,发挥了自己的才能,积极维护着皇帝的统治。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了蒋琬能够接任自己下了多少功夫,姜维又是什么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蒋琬,姜维,蜀汉,刘禅,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为了蒋琬能够接任自己下了多少功夫,姜维又是什么角色?诸葛亮死后,蜀国权力出现了很大的权力真空带。他的去世,甚至比先祖蜀汉昭烈皇帝的驾崩对蜀国的影响还要大。那诸葛亮又是怎么安排的后事,使得蜀国在他去世之后还能够进行平稳的权力过渡的呢?1.诸葛亮对蒋琬进行了有意的栽培。诸葛亮为了蒋琬的能力培养,不

  • 蒋琬激进的东征计划,让蜀汉的北伐事业进入一个低迷期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蒋琬,蜀汉,曹魏,费祎,姜维,诸葛亮

    诸葛亮进行了频繁的北伐,亲自上阵一共有五次,规模频率和过程都比较可观。等到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的北伐事业似乎进入了一个低迷的阶段。在诸葛亮去世后,又经历了蒋琬、费祎两个人,最后到姜维。是蜀汉名义上的二把手。直到费祎被刺,姜维摆脱掣肘,又得到尚书令陈祗的支持,蜀汉的北伐事业重新振起。费祎是一个反战派,

  • 姜维、夏侯霸、王平都是魏国人,为何会被蜀汉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姜维,夏侯霸,王平,蜀汉,刘备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蜀汉的武将具有非常高的关注度。其中,就姜维、夏侯霸、王平这三人,在蜀汉武将中都具有较高的地位。比如姜维最终做到了蜀汉大将军这一官职,王平曾长期镇守,而被蜀汉后主刘禅任命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伐魏。同时,对于姜维、夏侯霸、王平这三位大将,还有一个共同点,也即原本都是魏国人。特别是

  • 姜维担任“卫将军”时,为何能指挥“车骑将军”夏侯霸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姜维,夏侯霸,卫将军,蜀汉,曹魏

    在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基本沿袭了东汉时期的制度。彼时,武将的官职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其中,就卫将军一职,排名无疑在车骑将军之下。汉制,车骑将军授予金印紫绶,位仅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

  • 三国后期,夏侯霸为何忘却杀父之仇,而投降死敌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夏侯霸,司马懿,曹爽,曹操,曹叡,蜀汉,刘备,三国,三国(电视剧),古装剧,曹操麾下

    夏侯霸投降是逼不得已啊!夏侯霸是谁?提起这个名字你可能有点陌生,但说起他的老爸你就非常熟悉了。他就是曹操心腹爱将夏侯渊,曹操早期奠定基础的数次大战,如灭吕布、灭袁绍、打刘备等,皆有他的身影,可谓是战功赫赫。可是,最后却在汉中与刘备对峙时,遭到黄忠部队偷袭,中乱箭而亡。他的死倒是成全了大器晚成的黄忠。

  • 夏侯渊被黄忠所杀,其子夏侯霸背负杀父之仇,为何会甘心投靠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夏侯渊,黄忠,夏侯霸,蜀汉,刘禅

    人生的际遇堪称无常,有很多人胸怀韬略、身怀绝技,却一直时乖命蹇,难有出头之日。黄忠堪称三国武将之中的翘楚之辈,但他一生中的黄金年华,却都在寂寂无闻中度过,直到须发如银,老之将至,他才归顺蜀国,得遇明主一展抱负,在定军山刀劈夏侯渊,一战成名天下知。那么夏侯渊既然是被蜀汉的大将给斩杀的,那他的儿子为啥还

  • 夏侯霸的跳槽之路, 从曹魏宗室到蜀汉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简生活标签:蜀汉,曹魏,魏国,猛将,夏侯霸,司马懿,夏侯渊,曹操手下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三国乱世各家人才各地跳槽的事情非常常见。不但汉末乱世的时候,这种人才流动的非常频繁,即使是后来三国鼎立局面基本稳定,各家之家还是有不少叛逃转投事件的发生。比如蜀汉在中后期就遇见了一个上门来投的人,因为他身份不一般,被蜀汉重用。此人就是曹魏的宗室子弟,当年汉中守将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

  • 蜀汉后期, 为何降将姜维、夏侯霸挑大梁!

    历史解密编辑:小朵聊说生活标签:姜维,蜀汉,刘备,刘璋,三国,夏侯霸,诸葛亮,曹操手下

    刘备集团起兵于涿郡,几经辗转,最后落户益州之地。这一路走来,其派系之复杂,可谓是魏蜀吴三家之最。刘备集团最早是刘备、关羽、张飞组成的涿郡派,他们是集团的核心中的核心。到了荆州之后,许多人加入了刘备的队伍,如诸葛亮、庞统、黄忠、魏延等,这些人可称为荆州派。在荆州时,刘备的目标就是夺取益州。此时,刘璋统

  • 曹魏宗亲第二代,曹真曹休大权在握,为何夏侯霸却郁郁不得志?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曹真,曹休,夏侯霸,曹操,夏侯渊

    曹操麾下有不少曹氏和夏侯氏的宗亲大将,曹操和曹丕时期兵权大部分掌握在他们手中,比如曹操时期夏侯渊掌西线兵权,曹仁掌南线兵权,夏侯惇总揽后方军事和东线兵权;曹丕时期兵权大部分在曹真、曹休、夏侯尚三人手中,这六人加上曹洪和虎豹骑统领曹纯一共八人合称曹魏八虎骑。曹丕登基之后,随着夏侯惇和曹仁的先后去世、以

  • 夏侯霸:与蜀国有杀父之仇却叛魏降蜀,为何忠心为蜀国效力?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夏侯霸,蜀国,魏国,魏降蜀,刘禅,司马懿

    都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在强调孝道的古代更是如此。但是三国时期有这么一个将领,他原本是魏国臣子,却投降了与他有杀父之仇的蜀国,并且忠心耿耿为蜀国效力。这个人就是夏侯霸,三国时期魏国与蜀国后期的重要将领。那么他又为何选择成为叛将?杀父之仇夏侯霸并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他的父亲夏侯渊曾经是魏国的征西大将军,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