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襄樊之战时,如果周瑜鲁肃还在,天下大势会如何?比吕蒙强万倍!

襄樊之战时,如果周瑜鲁肃还在,天下大势会如何?比吕蒙强万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278 更新时间:2024/3/14 22:23:13

公元219年是三国时的关键一年,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而且每件大事对魏蜀吴三方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1,这一年,刘备称王,曹操派满宠为使联合江东孙权攻取刘备。蜀吴联盟面临挑战,而关羽又怒喷孙权抛出的橄榄枝:“虎女焉能嫁与犬子!”

2,这一年,关羽奉命北伐襄樊,攻占襄阳后围困樊城。关羽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威震天下。曹操惊恐,甚至都提出要迁都躲避关羽锋芒。

3,这一年,吕蒙,陆逊两人忽悠关羽,趁机来了一出“白衣渡江”。

4,这一年,关羽被徐晃击败,最终败走麦城,大意失荆州,与关平周仓,王甫等人遇难。

可以说这一年,既是刘备称雄荆益二州,实力巅峰之时。也是蜀国由盛转衰,关羽阵亡,荆州丢失之时,也为此后刘备东征做了铺垫。

襄樊之战,是三国的重要战役,不但使刘备实力大削,还让世人看清三国争霸的利益关系。而作为魏蜀吴各方,他们在此战中的表现都如何呢?估计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首先,刘备一方盲目自大,祸起萧墙。

关羽奉命北伐,其战略意义就是扼制魏吴联盟,巩固荆州的防御。关羽自命甚高,不但将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八字方针忘却,还抽空了荆州兵力,与曹仁死磕樊城。而在此之时,远在益州的刘备,诸葛亮等人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没有派一人来支援关羽,或者提醒关羽小心行事。最终关羽被前后夹击,糜芳,傅士仁等人祸起萧墙,兵败被害。

其次,孙权一方鼠目寸光,毫无远见。

襄樊之战时,江东都督周瑜,鲁肃等人都已亡故,鹰派的吕蒙总领江东。吕蒙对关羽一直是表面谦和,内心实则痛恨。关羽北伐,正好给了东吴窥视荆州的机会。吕蒙与陆逊上演双簧,将关羽忽悠得全无防备之心。在关羽与徐晃大战之时,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

自此从赤壁之战时“连刘抗曹”的战略方针彻底破裂。吕蒙立功心切,将关羽层层阻击,不惜一切代价最终让关羽命丧东吴。看似吕蒙一战成名,但也让刘备的复仇之心愈加强烈。自此,蜀吴两国大战在即,而实力雄厚的曹魏就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最后,魏国一方几经周折,从中取事。

关羽毕竟是难得的猛将,有勇有谋,襄樊的曹仁被打得节节败退,若不是满宠劝阻,曹仁都有弃城而逃的想法。曹操得知前线吃紧,先后派于禁,庞德,徐晃,甚至远在合肥的张辽,先后奔赴樊城。

关羽虽然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最终还是不敌魏国的阴招,联合东吴前后夹击,而徐晃在击败关羽后,驻兵樊城,把杀害关羽的罪名留给了东吴。

可以说,魏国司马懿,蒋济等人确实老成谋国,使魏国能够坐看蜀吴大战,占据有利地位。

从以上分析来看,江东偷袭襄樊,确实是亲者痛仇者快的做法。看似吞并荆州,但实则是削弱了友军实力,让曹魏得以喘息。在赤壁之战后,吴国就采纳“联刘抗曹”的国策,而诸葛亮,伊籍,邓芝出使江东时,也都是以魏强吴弱,只有连蜀抗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吕蒙看似是江东的大功臣,却是一个失败的战略家。

江东立功之初,周瑜,鲁肃为大将,但两人英年早逝,一个36岁,一个46岁,早在襄樊之战前就已经病故。不禁让人遐想二人如果在世,襄樊之战时,东吴又会作何反应呢?

周瑜与鲁肃虽然关系密切,都主张对抗曹操,但两人一个是鹰派,一个是鸽派,对外军事策略大不相同。

周瑜是赤壁之战时江东统帅,也是赤壁之战的最大功臣。在击败曹操后,周瑜又与曹仁争夺南郡。在刘备攻占荆州南方四郡后,又同意了鲁肃借南郡的计划,进一步巩固了孙刘联盟。但周瑜军事能力出众,不但击败曹魏,还想进军益州,为孙权开疆拓土。只可惜不久后病逝,但在周瑜临死时,举荐“老好人”鲁肃接替自己,也说明周瑜对当时的吴国处境担忧,内心深处还是想联合刘备的。可见,虽然周瑜与诸葛亮多次作对,与刘备军多有摩擦,但也不失为一位意义深远的政治家。

鲁肃自然是三国一等一的政治大师。在赤壁之战时,更是一览狂澜,力劝孙权连刘抗曹。甚至在关羽镇守荆州期间,鲁肃也是委曲求全,尽力维护联盟关系。

襄樊之战爆发,如果是周瑜,鲁肃在世,一定会为孙权冷静分析局势,而不是盲目出兵。试想,如果将荆州夺回,那日后就要独自面对强大的曹魏,而这一点东吴是吃不消的。反观,如果与关羽同时出兵北伐,或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孙权多次发动合肥之战,虽然没有一次成功,但关羽围攻樊城紧急,曹操大将于禁,庞德接连失利,徐晃,张辽等人接连又被派往前线,可以说如果孙权趁机攻打合肥,一定会让曹操捉襟见肘。此时曹操能用的名将,张郃驻守西线防御刘备,张辽镇守东线,除去徐晃无人可用。正是由于曹操与孙权勾结,所以又命张辽赶往樊城。可以说此时是孙权北上,攻打合肥的大好时机。只要关羽能抗住徐晃,张辽,那孙权攻占合肥,北上徐州,根本不是事儿。

关羽为蜀国名将,威震华夏,只要能拖住徐晃张辽,曹操必定全力支援。孙权再与关羽遥相呼应,必定能让魏国陷入双线作战的境地。

所以说,关羽之败,不仅仅是自己战略失误,心高气傲,还有江东吕蒙,陆逊等人鼠目寸光的原因。而关羽毁败,刘备东征,都让孙刘联盟实力大削,就算孙权夺取了荆州,也难以抵御强大的曹魏。所以说蜀,吴前后亡国,估计从吕蒙这代人就已经开始了!

如果换做周瑜,一定会趁机北伐,攻占合肥根本不是事儿。换做鲁肃,也一定不会做出亲痛仇快的蠢事!可见,一个好的政治家,战略家,对一个国家多么重要!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标签: 周瑜鲁肃吕蒙关羽刘备孙权

更多文章

  • 鲁肃有眼光,周瑜有手腕,刘备有胸襟。孙刘联合但是暗中较劲

    历史解密编辑:追本溯源晓声漫谈标签:鲁肃,周瑜,刘备,孙权,曹操

    赤壁大战(一)鲁肃来访,连接东吴208年9月,刘备遭虎豹骑追击,于当阳大溃。鲁肃此时赶到当阳见到了刘备。鲁肃是东吴集团的重要人物,也是孙权的核心助手。具备全局视野又是卓越的执行者。鲁肃鲁肃听到刘表的死讯,立刻向孙权建议:荆州对于东吴来说,太重要了。物产丰饶,士民富庶。地势又处于我们的长江上游位置。如

  • 刘备骗他、诸葛亮欺他、关羽瞧不起他,他便是三国最有本事的鲁肃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刘备,诸葛亮,关羽,鲁肃

    三国这个混乱的时期,人才辈出。要说聪明有本事的人,诸葛亮当仁不让,但是他聪明绝顶吧,还是被司马懿气个半死。所以最聪明的是司马懿吗?毕竟他司马家才是这场旷日持久混战中最后的胜利者。但是,司马家最后能胜出,还不是因为他们是跟曹操混的,所谓和蚌相争,渔翁得利,司马家其实就是那个渔翁而已,什么基础都是曹操一

  • 鲁肃作为三国中最有城府之人,其城府展现在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鲁肃,孙权,刘备,曹操,蜀汉,孙策,周瑜,三国,汉朝

    公元217年,东吴谋士鲁肃病逝于家中,这个噩耗传到吴宫之后,吴主孙权匆忙赶往鲁肃府中对其进行悼念,悼念完毕之后,吴主孙权亲自为这位昔日的东吴功勋之臣举办了葬礼,让鲁肃能够风风光光地下葬。我们都知道鲁肃有东吴“第一谋士”之称,但是他却始终以一种老实本分的姿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那么正史中的鲁肃到底是

  • 鲁肃、诸葛亮、关羽一人包圆,这位京剧老生有“文韬武略”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诸葛亮,关羽,鲁肃,京剧,林冲夜奔,状元谱

    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蓝天。 《群英会》中憨厚的鲁肃,《借东风》中睿智的诸葛亮,和《华容道》中的忠勇关羽,三个迥然不同的角色,在一晚上的大戏里,被上海京剧院青年艺术家蓝天一人“包圆”。10月15日晚,京剧《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在逸夫舞台上演,这是“风华正茂”上海京剧院拔尖人才系列专场的首秀,也是“文

  • 周瑜死后,鲁肃一介书生为何会被任命为大都督,他究竟有何能耐?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周瑜,鲁肃,孙权,曹操,刘备,诸葛亮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是个非常厉害,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可惜被《三国演义》给抹黑了。我来说说真实的鲁肃,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1、少年豪杰,侠士之风鲁肃是临淮东城人氏,生于公元172年。他出生后不久,他老爹就死了,由祖母抚养长大。虽有幼年丧父之痛,鲁家仍富甲地方,史书称“家富于财”。长大成人后,鲁肃一表

  • 鲁肃: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在草船借箭里是诸葛亮的陪衬?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鲁肃,周瑜,孙权,曹操,孙策,三国,汉朝,诸葛亮,天文学家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都认为鲁肃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在草船借箭借东风舌战群儒里是诸葛亮的跟屁虫,在单刀赴会里是关老爷的陪衬。事实上历史上的鲁肃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他的雄才大略、他的英雄气概、他的干云豪气一直受人敬仰。说鲁肃是一个英雄,或许有人不相信,那么一个唯诸葛亮马首是瞻的人物,怎么能是叱咤风云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为何曹操不放火箭?鲁肃:这才是他精明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诸葛亮,曹操,鲁肃,周瑜,刘备

    在乱世三国的大背景之下,诸侯群起而争霸,后成三国鼎立之势。而战争之中最不乏的便是侠肝义胆的将士、才能卓越的谋士,一说谋士,便不得不提到诸葛亮了。众所周知,诸葛亮乃是机智多谋的军师,他流传下来的妙计十分之多,诸如空城计、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皆是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其中草船借箭更是充分体现了诸葛

  • 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放火箭?鲁肃:幸好没放,诸葛还留有一计

    历史解密编辑:青史录标签:曹操,鲁肃,诸葛亮,周瑜,东吴,刘备

    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三国演义》说起“三国”这一时期,相信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并不陌生。因为东汉末年朝廷势弱。无法压制起义的黄巾军,于是各地纷纷自己组建了队伍,拥兵自重。这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隐患,但是对于整个时代来说,却是不可缺

  • 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孙权为何独爱吕蒙?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孙权,东吴

    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是一顶一的英杰之才。那么,孙权最喜欢谁呢?答案是吕蒙,举个栗子,吕蒙病重时,孙权把吕蒙接到自己内殿中医治,孙权想一直看着吕蒙,又怕劳动吕蒙,于是在墙上偷偷凿了个洞观察吕蒙的病情。有人曾这么说,郭嘉是曹操的心肝,法正是刘备的翅膀,吕蒙是孙权的腰!吕蒙的死,就像是

  • 为什么说鲁肃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鲁肃,刘备,曹操,孙权,东吴,吕蒙

    在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有众多的政治家在这个舞台上闪耀登场,除了曹操,刘备和孙权外,曹魏的荀彧,郭嘉,蜀汉的诸葛亮,东吴的周瑜,鲁肃和吕蒙等人都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公元219年,东吴的吕蒙因病去世,孙权因此而与陆逊对周瑜,鲁肃和吕蒙做了一番自己的评价。在孙权眼里,周瑜、鲁肃和吕蒙究竟是什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