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子良将五虎上将中的坏人:徐晃能排第三,排名第一第二的是谁?

五子良将五虎上将中的坏人:徐晃能排第三,排名第一第二的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葡萄侃故事 访问量:4219 更新时间:2023/12/4 19:55:43

曹魏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上将,这十个人的名字,读者诸君倒背如流,但是要问在五子良将和五虎大将中谁是坏人,可能就要引起一些争议了,尤其是正史记载中最坏的那一个,已经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在后汉三国时期乃至任何战争时期,只要不投靠番邦异族,文臣武将转换阵营并不算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比如荀彧荀令君,就曾经服务于袁绍。

不但荀彧是袁绍旧部,就连郭嘉郭奉孝,刚一出山的时候,也是先投奔的袁绍,在沉寂了六年之后,才在荀彧推荐下进入曹操阵营。至于贾诩贾文和、徐庶徐元直、陈登陈元龙,这些人也没有谁想过要从一而终。

至于武将,那就更不用说了,曹操麾下五子良将有四人是降将:张辽换了四个主公(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才归附曹操,于禁原属济北相鲍信,张郃位列袁绍帐下河北四庭柱,徐晃最早追随的是车骑将军杨奉,只有乐进乐文谦是曹操老班底。

蜀汉五虎上将就不用说了:除了张飞一直追随刘备,赵云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投效,其他三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往事。

咱们今天说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中的坏人,是不能以是否背叛过主公为标准的,因为那样的话,这十个人中得有一多半算叛徒。

提起三国名将,人们对他们的印象,一般都来源于《三国演义》,但是尊刘贬曹的小说,自然不会说五子良将太多好话,也不会把五虎上将所做的坏事和盘托出,反倒是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比较幸运,无论是陈寿还是罗贯中,都把他们写成了打酱油的,说不上有多好,也说不上有多坏。

不同时代有不同标准,所以我们只能说“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中可能有三个坏人”,但是有一点笔者可以肯定,在这十位名将中,有一个人在任何时代都是绝对的坏人,要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曹操刘备孙权都会把他推出斩首。

除了那个绝对的坏人,另外两位或许只是道德上有一点瑕疵,比如说排名第三的徐晃徐公明,本质上或许并不坏,但是为了陪衬五子良将五虎上将中的极品坏人,只好先委屈他一下了。

徐晃这个人,功利心是比较重的,跟演义小说写的不同(咱们今天的标准是三国正史而不是《三国演义》),车骑将军杨奉对徐晃,是有知遇之恩的:“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

徐晃不但是杨奉帐下骑兵司令,而且还客串着参谋总长,杨奉对他言听计从,徐晃就是通过杨奉,获得了大汉朝廷承认的爵位:“李傕郭汜之乱长安也,晃说奉,令与天子还洛阳,奉从其计。天子渡河至安邑,封晃都亭侯。”

本来做主的是杨奉,但是陈寿为了突出徐晃,置换了主语,把迎亲天子的功劳记在了徐晃头上,要是按照公平写法,应该是“奉纳晃说而迎天子”。

车骑将军杨奉手下的骑都尉都亭侯徐晃居然劝车骑将军杨奉去顺从杂号而且是临时的“行奋武将军”曹操,这建议好像有些不靠谱,于是徐晃与杨奉分道扬镳:“晃说奉令归太祖,奉欲从之,后悔。太祖讨奉于梁,晃遂归太祖。”

前面咱们说过了,转换阵营并不算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但是徐晃违背曹操战略安排,一定要擒斩关羽,就有点急功近利了。

曹操派徐晃驰援襄樊,其战略目的是解樊城之围,让关羽掉头去打孙权。

曹操原本打得好一手如意算盘,甚至让徐晃把孙权的进攻计划都通报给了关羽,就是想做刺虎的卞庄和在鹬蚌相争中得利的渔翁。为此曹操严令徐晃:“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在派出徐晃的同时,曹操还给张辽发布了命令,让他带着精锐(增辽兵,多留诸军)赶来参战,收拾关羽孙权中的胜利者。

但是还没等张辽赶到,徐晃就率先带着缺乏训练的新兵(晃所将多新卒)向关羽发动了进攻,几番鏖战,关羽败亡,曹军也遭受了损失,最后便宜了孙权。

徐晃贪功冒进,打乱了曹操战略布局,关羽的地盘全被孙权收入囊中,曹操损兵折将寸土未得,还好徐晃擒斩关羽的目的没有达到,否则曹操可就亏大了。

徐晃是一心要干掉关羽以成就自己威名的,但曹操可不想自己承担刘备的怒火:如果徐晃杀了关羽,那么刘备就有可能不要荆州而跟孙权联手攻打曹魏,这一点曹营谋士都看得很清楚:“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

徐晃急于建功,差点坏了曹操的大事,而且他要擒斩关羽之前,还先套了一通近乎,在关羽放松警惕的时候突然发出格杀令,让关羽既伤心又愤怒(这一点三国正史和《三国演义》记载一致,就不细说了)。

徐晃贪功而违背曹操命令,是为不忠;想用老朋友首级成就自己虚名,是为不义;只想杀关羽而忘了抢地盘,是为不智。

虽然有不忠不义不智之嫌,但是徐晃毕竟解了樊城之围,曹操不好多说什么,但也没给徐晃任何封赏(按理说应该升军衔加食邑,但是啥都没给)。

徐晃虽然有点贪功冒进不讲义气,但是他的人品,好像不于禁于文则要强得多:于禁人如其名,但却是只禁止别人做错事给别人立规矩,别人犯错他越权诛杀,等到自己有了生命危险,就毫不迟疑地跪地请降了。

按照汉朝军法(当时曹操还是大汉丞相),于禁投降而被关羽重用,那么他留在后方的家属,成年男子必然全被诛杀,女眷分给功臣为奴。幸好关羽没有像张飞收严颜那样重用于禁,否则于禁的家人就危险了——这样看来,关羽羁押而不使用于禁,其实也是对于禁家人的一种保护。

为了自己苟活而不顾家人死活,于禁可能还不如李陵,在这一点上,曹操也很伤心失望:“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于禁如果不是对别人执法严明而自己背主求活,或许还不那么令人讨厌。于禁令人讨厌之处,就是他此前居然还有个“执法严明”的美名。

徐晃于禁虽然有瑕疵,但是他们跟五子良将五虎上将中的极品坏人马超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位极品坏人,就是演义小说中的大英雄,真实历史中马超马孟起。

马超的人品之低劣,在三国时期找不出能与之相提并论的:都说吕布方天画戟专捅义父,却不知道马超连亲爹亲弟弟都害死了。

尊刘贬曹的《三国演义》把马腾被杀与马超造反的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颠倒了,于是坑死亲爹的逆子叛臣就变成了替父报仇的孝子英雄。

马超联合杀母仇人韩遂一起造反,已经知道他在京城当卫尉(九卿之一)的父亲马腾必然难逃一死,奉车都尉马休骑都尉马铁也活不成,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造了反,并且还令人心寒齿冷地做韩遂的思想工作:“今马超弃父,以韩将军为父。韩将军亦当弃子,以马超为子。”

大汉以孝治天下,孔融就是因为有不孝的言论而被族诛,马超不但有不孝之言,而且有不孝之行,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他是不容于天地之间的极品恶人,至于其他的屠城(历城)、杀妪(姜叙之母)、卖友(彭羕),跟坑死亲爹相比,已经不算什么了。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都把马超当成了大英雄,甚至还编出了“一部三国演义,前表吕布后表马超”的谎言,但是我们无论是看《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吕布马超都属于昙花一现,就连刘备也不敢重用马超,以至于他四十七岁就郁郁而终,临死前才在遗言中流露出了忏悔之意:“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唯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马超在给刘备的遗表中称曹操为孟德(称字表示尊敬)而不称曹贼,并且说自己无话可说,事实上他也真没办法为自己辩解,不知道他午夜惊梦,会不会梦到父亲马腾和弟弟马休马铁向他索命。

看到这里,读者诸君或许还会有不同意见,这一点大家可以讨论。因为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所以说徐晃和于禁是坏人,未必客观公正,但是马超的所作所为,在任何时代都应该被唾弃。

文章最后照例请问读者诸君:马超是极品恶人,这一点洗也洗不白,但是说徐晃于禁是坏人,是不是有点冤枉?在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中,是不是有人比他们还坏?

更多文章

  • 汉水之战,徐晃要杀王平,王平一怒放火,为何使得徐晃狼狈而逃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徐晃,王平,赵子龙,曹操

    “徐晃要杀王平,王平一怒放火,使得徐晃狼狈而逃”一说出现在三国演义,而在三国历史中,王平是随曹操出征汉中,在被刘备击败后,王平直接投降于刘备。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宕渠,也就是后来张飞和张郃对战的地点。在公元215年,迫于曹操势大,巴西郡七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等率众来依附曹操。正是因为朴胡等人转投曹操,

  • 三国志战略版最新攻略 徐晃改动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天天好厨艺标签:徐晃,陆逊,三国志战略版

    1月10日更新加强了徐晃,徐晃叠加五次基本上是很快的,而二回合全体20%左右的减伤是非常不错的,相当于给徐晃白送了一个御敌屏障的效果,提高了封住火势的伤害和发动率,给陆逊玩家多了一种选择。虎贲营可以解决主城征兵太慢的问题,二队可以去虎贲营征,不用心疼铜币,我觉得虎贲营最大的作用是方便练级,首先不用担

  • 三国存在感最弱的大将,败张辽、退徐晃、与赵云平手,却憋屈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张辽,徐晃,赵子龙,文丑,关羽,袁绍

    说起三国中的许多武将,很多都会想起赵云、不管是在哪场战斗中,赵云都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他与赵云大战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也就是说,在个人武艺上他不比赵云差,要知道,赵云可是能在百万军中七进七出,还能杀掉曹操五十多员武将的牛人,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是文丑。袁绍手下的大将,早期跟袁绍南征北战,建功立业。文

  • 三国最厉害的战将:射落张辽杀退徐晃,险胜赵云,最后因轻敌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张辽,徐晃,赵子龙,文丑,关羽

    三国时代战将如云,英雄辈出,诸侯麾下都有拿得出手的名将,比如曹操发假诏会盟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面对枭雄吕布,诸侯立功心切奋勇争先,个个都举荐麾下名将斩杀吕布。其实,在小编看来,吕布并非三国时期最厉害的战将。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战将武艺超群,鹤立鸡群,他曾经将张辽从马上直接射落,直接吓退徐晃,后

  • 三国演义中,张飞据守长坂桥,许褚张辽张郃等人为什么不敢上前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张飞,许褚,张辽,张郃,长坂桥

    《三国演义》中刘备兵败当阳的时候,家小全都失陷在乱军之中。还是赵云几次冲入曹军之中,才陆续救回了简雍、糜竺、甘夫人和阿斗。不过连番厮杀以后,等到带着阿斗杀出重围的时候,赵云也是人困马乏,不能再战了,而文聘等人依然带兵紧追在后,形势非常危急。好在跑到长坂桥的时候,张飞据守在此,放过了赵云,拦下了文聘等

  • 曹操生前麾下有假节之权的九大名将:张郃比张辽晚了整整10年

    历史解密编辑:日落看比俺还标签:曹操,张辽,张郃,臧霸,乐进,夏侯渊,于禁,汉朝,东汉,三国,曹操麾下

    一、张辽199年吕布战败,张辽投降曹操被拜为中郎将并赐爵关内侯,此后张辽在曹操阵营逐渐脱颖而出,209年平定陈兰和梅成叛乱之后,曹操不仅增加了张辽的食邑,还授予其假节之权,从时间上来看张辽很有可能是曹操麾下第一个假节的大将。二、臧霸臧霸从征孙权于濡须口立下战功:“太祖善之,拜扬威将军,假节。”吴魏双

  • 关羽过五关,若换成典韦许褚夏侯惇张辽张郃庞德镇守,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关羽,许褚,夏侯惇,张辽,典韦

    关羽,人送称号“关二爷”,在现代更是被尊为关圣帝君,可见人们对于关羽的敬佩。关羽作为三国斩杀名将最多的将领,在战场上有着所向披靡的能力,很多敌人一听关羽名号便闻风丧胆,可见其影响力。关羽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是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关羽武艺的情节之一。曹操一直想把关羽收到自己的麾下,但关羽向他表明了自己“身在

  • 曹操北征乌桓后徐晃张郃官升一级,为何功劳最大的张辽没有升职?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曹操,徐晃,张辽,张郃,于禁

    公元198年,吕布死后张辽投降曹操,曹操一来就封张辽为中郎将并赐爵关内侯。因为能力出众,张辽慢慢受到重用成为曹操手下一位重要的大将;曹操向来对立下军功的大将不吝赏赐,不是升官就是赐爵,就拿张辽来说,他的每一次立功之后职位或爵位都会有所提升:比如白马之战由中郎将升为裨将军,黎阳之战升为行中坚将军,击败

  • 颜良文丑华雄张郃徐晃张辽太史慈孙策甘宁夏侯惇,武力值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盗夢影剧馆标签:张郃,徐晃,张辽,夏侯惇,孙策,文丑,颜良文,徐晃(外交官),华雄,军事法,战争法

    三国猛将如云,如吕布、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典韦等超一流战将排名已有定论,那么颜良、文丑、华雄、张郃、徐晃、张辽、太史慈、孙策、甘宁、夏侯惇这十位一流战将的武力该怎么排名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按照这十位一流战将战绩及存活时间,分析如下。第十名:文丑文丑两军交战斩将记录很少,他仅刺死冀州韩馥手下关

  • 蜀汉首将关羽东吴首将周瑜曹魏首将是张辽张郃还是夏侯惇曹仁?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关羽,周瑜,张辽,夏侯惇,曹仁,张郃

    三国时期将星璀璨,甚至比某些王朝几百年出的名将加起来还多,这就给了我们一些困惑:谁才是三国将星中最闪亮的那一颗?所谓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自然是靠不住的,那是小说家言。不但谁是三国第一名将不好说,就连谁是本阵营,也就是曹魏蜀汉东吴首将,有时候也会产生争议。蜀汉“名将唯羽”,周瑜火烧赤壁,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