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之琏,明朝宗室后代,雍正是如何对他的?

朱之琏,明朝宗室后代,雍正是如何对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511 更新时间:2024/1/19 9:33:37

朱之琏,明朝宗室后代,雍正是如何对他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清代历史学家孟森曾说过:“自始皇以来,得国正者,唯汉与明。”意思是说,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是得国最正的帝王,其他朝代有的是以臣叛君,有的是窃取他人的政治果实。以清朝为例,万历年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是明朝建州左卫的官员,后来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萨尔浒之战击败明朝,其实是典型的以臣叛君行为,但是,清朝的统治者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们有另一套理论。

康熙晚年曾说过:“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康熙的意思是说:我大清得国最正,比汉朝和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康熙话不是信口雌黄,他解释说:

“太祖太宗,初无取天下之心,……后流贼李自成破京城,崇祯自缢,臣民相率来迎,乃剪灭闯寇,入承大统。……我朝承席先烈,应天顺人,抚有区宇,以此见乱臣贼子,无非为真主驱除耳。”

这番话的意思是说,最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并没有夺取天下之心,只是后来明朝被闯王李自成所灭,崇祯帝自缢,明朝的百姓六神无主,主动跑到关外迎接清军帮助,清军才入关击败李自成,而后继承大统。所以,我们不是乱臣贼子,我们只是帮明朝赶走叛贼而已。

其实,这番话很难自圆其说,如果说清军入关是为了帮助明朝赶走李自成,那在赶走李自成之后清朝统治者为何不把江山还给明朝呢?为什么还要一个劲地把南明灭掉呢?还有,李自成入京后,明朝百姓有邀请清军入关吗?吴三桂能代表明朝臣民吗?

康熙也知道自己这个说法有一个巨大的漏洞,如果有一个朱元璋的后裔能够承认清朝的江山不是从明朝手里抢来的,而是帮助明朝灭李自成的,那就能说得通了。关键是,清军入关后,朱元璋的后裔被杀得差不多了,侥幸活下来的也都偷偷改名换姓,康熙若想找真正的朱元璋后裔,十分不易。终康熙一朝,康熙都未能完成这个心愿。

康熙不但没能找到真正的朱元璋后裔,反而遇到了许多冒牌货。康熙时期,“反清复明”的声音此起彼伏,“朱三太子”竟然出现过60多次,真真假假难以分辨,让康熙十分苦恼。

雍正帝是个实干主义者,他登基后,意识到上述问题的重要性。于是,雍正煞费苦心,派出多名心腹在全国范围内寻访,不仅要找到朱元璋的后裔,还必须要找一个听话的。功夫不负有心人,雍正二年,雍正终于找到一位朱元璋的后代,此人名叫朱之琏,乃是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的直系后代。

原来,明朝崇祯年间,朱之琏的祖父朱彝某是蓟辽总督洪承畴军中的监军,松锦之战后,洪承畴投降清朝,朱彝某和他的两个儿子皆成了清军的俘虏,为了活命,不得已投降清朝,加入了汉军旗镶白旗,成为了一位旗人。朱之琏出生于清朝康熙时期,康熙三十一年,朱之琏凭真才实学考中进士,授亳州知州,朱之琏勤勤恳恳,造福一方,升任正定知府。

因为朱之琏身份的特殊性,从他出生起,身边之人虽然知道他姓朱,但都不知道他是明朝皇室后裔,朱之琏自己也讳莫如深,不敢轻易提及。雍正经过明察暗访,摸清了朱之琏的底细,召朱之琏进京。朱之琏接到圣旨后,脊背发凉,以为自己必死无疑。

没想到,朱之琏刚到京城,就受到一系列优待。一日,雍正召朱之琏入宫,朱之琏磕头行礼完毕,雍正告诉朱之琏:“你的知府恐怕做不了了。”朱之琏心中暗叫不好,没想到雍正又说:“你既然是明朝皇室后裔,朕当然不会亏待于你,从今日起,朕封你为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给你全族人抬旗,抬入正白旗(上三旗)。”

朱之琏在惊愕之余,赶紧伏地磕头谢恩。随后,朱元璋又给朱之琏一个任务,让他每到春秋两季都要以朱元璋后裔的身份前往明十三陵扫墓,并且承认清朝的合法性。朱之琏不敢不答应,如此一来,雍正的目的就达到了。

乾隆时期,朱之琏的一等侯正式被赐名为“延恩侯”。但乾隆规定,延恩侯每年去祭祀明孝陵,不得穿明朝服饰,不得按明朝礼仪,一切事宜都需要提前禀告才能施行。也就是说,所谓的“延恩侯”,看似不错,其实不过是个摆设,有名无实罢了。

延恩侯从雍正时期一直延续到清宣统时期,一共继承了十二代。延恩侯虽然衣食无忧,但却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清朝灭亡后,最后一代延恩侯朱煜勋贫困潦倒,竟然私挖明陵盗取财宝。子孙挖祖先的墓,真乃奇葩。说到底,这种情况是雍正当年别有用心造成的。

根据清史学家李治国先生的考证,朱之琏的身份疑点很多,不一定是朱元璋后裔。其实,这就多虑了。不管朱之琏是不是朱元璋的后裔,雍正都会承认他是真的,因为延恩侯存在只有一个目的:宣告清朝的正统性,所谓的朱元璋后裔祭祀明孝陵,只不过是幌子。

标签: 朱之琏清朝

更多文章

  • 大器晚成的于成龙,他在两江地区任职时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于成龙,清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于成龙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于成龙》等让很多人知晓了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清官能吏,他是三晋大地的良士先贤,康熙帝称其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

  • 孙权人生中第一奇耻大辱是什么?他是如何被坑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权,东吴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即便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要杜绝信息为公众所知,也有“捷径”可走,那就是动用各种资源和力量,在网络上疯狂删帖,清除、禁止某信息的传播。2016年赵薇删帖事件、2018年的《青年长江学者与她“404”的论文》等,都让吃瓜观众们充

  • 司马懿杀曹爽三族的时候 曹氏中人为何没有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懿,曹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和曹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古以来政治权利的斗争都是十分残酷的。而司马懿夺取魏国权柄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是神机妙算。那么当司马懿杀曹氏宗亲夺权的时候,为什么他们不选择反抗?本文将依据相关资料,分析这究竟是为什么。首先了解一下司马懿进入曹魏势力政治中心的过程

  • 孙传庭一生几乎没有败仗 孙传庭是怎么败给李自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孙传庭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传庭败给李自成,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扛起“剿灭李自成”这口大锅。大概直到这时,崇祯帝依然没弄明白:这位之前三年里,被他折腾得死去活来,连耳朵都失聪

  • 盘点历史上五位著名外交官,他们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外交官

    说到古代外交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说起外交,从古至今,对于一个国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次成功的外交可能就会避免两国无端的战争,带来互惠互利的好处。历史上不乏那些能言会道的人,但是外交就不一样,不仅要能言善辩,还要考虑到多方因素,给两国达到一个

  • 忽必烈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分别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忽必烈,元朝

    说到忽必烈,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孛儿只斤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他完成了祖父的心愿,实现了蒙古帝国与中原的大一统,结束了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战争之殇,让百姓在战乱中逐渐稳定下来。政治上忽必烈并没有实行一刀切的政治制度,相反他很

  • 岳飞取得了哪些成就?他为什么能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岳飞,南宋

    说到岳飞,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岳飞是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的事迹一直在广为流传,岳飞是人们敬佩的大英雄。岳飞不仅善于大涨,而且岳飞的文化水平还很高,写出了一些著名的诗词。岳飞19岁的时候就投军抗辽了。他的军龄还是很长的。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

  • 关羽和诸葛亮曾违抗刘备的重要命令,能说明他们有二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三国

    对关羽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云长义薄云天,诸葛亮忠昭日月,这是我们大家公认的事实,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一代枭雄刘备眼里,任何人都不可以百分之百的信任——丁原董卓要不是太相信吕布,也不会一个身首异处,另一个被做成了油灯。曹操跟荀彧分道扬镳,孙权跟

  • 一场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 建文帝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建文帝,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建文帝下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1402年,朱棣率军杀入南京城,结果蹊跷的事情发生了,皇宫突然火光四起,被烧得面目全非。等扑灭大火后,朱棣连忙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结果只发现了一具烧焦的尸体。而这尸体被烧得连男女都难以分辨,更何况辨别到底是不是建文帝。这种结

  • 抛夫弃女的王娡,为何能入宫为妃,最后母仪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娡,汉朝

    孝景皇后王娡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中国古代,女子如果一旦改嫁,在社会上会受到很大的非议与舆论。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女子,她甚至已经生过孩子,但是却入宫成为了皇帝的宠妃,最终母仪天下。这位传奇的女子就是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景皇后王娡。王娡的母亲是一个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