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出一绝妙上联,结果成千古绝对

王安石出一绝妙上联,结果成千古绝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874 更新时间:2024/1/17 14:55:44

关于安石的事迹你知道多少?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时期,王安石和苏轼是政治上的对头。不过,两人也都是才华横溢的学大家,彼此惺惺相惜。王安石在和苏轼的交往中,曾经出了个绝妙上联刁难他,结果千年来都无人能对得好下联,这句上联也就成了“绝对”。

要说两个人是政治对头,其实也没有针锋相对那么夸张。当时,王安石担任的是宰相之位,苏轼的官职和他比起来还差了一大截。王安石主张变法,苏轼反对激进,两人在朝廷上就会杠起来。

但是苏轼是谁?天下闻名的大才子,会写诗,会填词,能作文,懂歌赋。王安石自己也是文学爱好者,对苏轼还是很欣赏。两人偶尔会在一块儿喝酒吟诗,切磋文章。王安石偏保守一些,苏轼就比较洒脱,还有些恃才傲物。

有一次王安石在家中赏菊花,忽然来了灵感,就写了两句《咏菊》诗放在桌子上,因为想不出后面的句子,就暂时回卧房休息去了。这时,苏轼来找他,听说王安石正午睡,就在书房等待。他看到王安石写的诗,读了出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觉得好笑,他以前看见过菊花,菊花在秋风中即使枯萎了,也会留在枝头,从来没见过花瓣被吹得一地都是。所以苏轼认为王安石这老头胡说八道,决定嘲笑他一番。苏轼提笔,在那两句诗后面又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午睡醒来,苏轼已经因为有事而离去了,他看到苏东坡暗含嘲笑之意的续句后,觉得苏东坡观察不够全面。后来,两人政见不合,苏轼被贬到了黄州做团练副使的小官。王安石为他送行,故意出了个上联刁难他,说,你要是对得上来,很快就能回朝了。

苏轼听王安石吟道:“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原来,从苏州金阊门外,到一个叫虎丘的地方去,中间一段路叫“山塘”,大概有七里那么长,它中间又有一个地名,叫“半塘”。苏轼不久之前走过这段路,所以王安石出这句考他。苏轼想了半天,想不到什么好下联。

来到黄州后,苏轼心情不佳,常就是和朋友一起喝酒解闷。又到了秋天,黄州的菊花盛开,苏轼与友人在后花园饮酒赏菊。忽然之间,风雨大作,菊花被吹得东倒西歪,金黄的花瓣散落一地。苏轼见状,大吃一惊,这才知道,不同地方的菊花是有差别的。

因此,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只是井底之蛙,王安石才是见多识广。至于王安石给他出的那个上联,苏轼一直没想出能对得十分工整的下联。后人曾经用“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来对,但还是不够完美。那么,你能对得出更妙的下联来吗?

标签: 王安石北宋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朝皇后一年的补贴有多少银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乾隆

    虽然皇帝是一国之主,但是作为皇帝的妻子,皇后也是要母仪天下的。大家都知道,那时候国家每年都要在民间收缴大量赋税充实国库,有的皇帝还有"和珅"那一类的官员经常把国库当作自己的秘密小金库,时不时地弄些珍稀物件放进自己腰包,或者是赏赐办事能力强的下属。但是以前是男子主宰的天下,皇后实际上是没有权利动用金钱

  • 孔融四岁让梨,后来长大成了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孔融,东汉

    你真的了解孔融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以孝治国”的汉朝,孔融无疑是超级大明星!“孔融让梨”大家应该都了解,讲的是为小辈者当有的“尊老爱幼”之德,在当时也是火得不行。至于老师为何不讲后面的,第一是没那个必要,第二是这种故事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名人镀金”,往往那些历史名人,总有

  • 春秋争霸吴国本有机会,为何在鼎盛时期灭在夫差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春秋,夫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国是怎么灭亡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夫差是吴国最后一位君王,当时吴国国力强盛,在夫椒之战中大败越国,使其臣服。后来夫差又在艾陵之战击败齐国,歼灭数十万齐军,成为南方一霸。但吴国此后却逐渐走衰,因为夫差在位期间极其好战,导致国力空虚,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 历史上的和珅虽是贪官,但也有能干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和珅,乾隆,清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和珅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事实上,不仅仅是和珅,历史上那些奸臣弄臣,或多或少都有两把刷子!比如东汉大外戚窦宪,虽然心术不正,但打仗厉害的很,当年把匈奴追得怀疑人生,还留下了“勒石燕然”的佳话!还有唐朝奸相李林甫,虽然都说

  • 刘备重视赵云吗?为什么刘备托孤暗指“赵云不可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刘备,赵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重视赵云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赵云身为三国一代名将,其知名度做到了家喻户晓,但赵云一生在蜀汉的地位一直得不到突破,甚至有种说法,称刘备并不重用赵云,那真的是这样吗?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临死前称赵云不可重用,实际上这只是传谣,以刘备的情商来说他是绝不

  • 秦始皇为什么说话会发出豺狼的声音?秦始皇的死跟这个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朝,秦始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秦始皇为什么说话会发出豺狼的声音?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公元前211年,在深秋季中一个平静的一天,出开使关东的使者骑着马在官道上行驶着。此时在这支队伍中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人,整个队伍都因此停止了前进的脚步。那个人手中拿着一块玉璧,并且将玉璧塞给了使者,并且说到:“

  • 杨贵妃唯一传世的一首诗,你读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玉环,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玉环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杨玉环擅长歌舞、通晓音律,是唐代宫廷的音乐家和舞蹈家。史书上记载,她精通胡旋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风,令人眼花缭乱。除了在舞蹈音乐上的艺术之外,杨玉环还会写诗,《全唐诗》收录了一首杨贵妃的诗,从这首诗中,可以一窥她的温柔与才华。《赠

  • 《明朝那些事儿》为何将朱祁镇黑成昏君?朱祁镇究竟是怎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祁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英宗朱祁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科普明朝历史的好读物,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然而也确实有一桩明显的白璧之瑕。便是在描写成化年间历史时,将主要笔墨,放在了大肆批判明宪宗朱见深如何昏庸无道,如何痴恋比自己年长一辈的万贵妃,如何宠信奸妃、宦官和奸

  • 韩成穿衣帽替朱元璋赴死,拯救了大明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成,明朝

    韩成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明太祖朱元璋兴起于元末大乱时期,于濠梁率子弟兵起义,一路靠自己的浴血拼杀才开创了大明朝数百年基业。但在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也曾深陷重围,甚至被逼的差点自刎,就在这生死时刻,朱元璋手下一位大将穿了朱元璋的衣帽,甘愿替朱元璋赴死,这才使他活了下来。这

  • 前秦丞相王猛有哪些成就?王猛是如何一路开挂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北朝,王猛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前秦丞相王猛的生平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王猛人如其名,在十六国时期是一位著名的猛将。王猛虽然出生一般,但从小就喜好各种兵书,能够熟练掌握兵法和谋略。后来同苻坚结识,两人一见如故,最后王猛辅佐苻坚一统北方,立下显赫战功。王猛一生拥有多项成就,但在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