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孟尝君,屠杀一县,他真的是君子吗

历史上真实的孟尝君,屠杀一县,他真的是君子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65 更新时间:2023/12/10 8:20:59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孟尝君

战国末期,秦国势力越来越强大,各路诸侯为了抵御秦国,广纳天下名士,许多贵族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四处寻访有才之人。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战国四君子,他们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而在战国四君子中最具影响力的应当是孟尝君田文,他的仗义疏财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后世秦琼也有个外号叫“小孟尝”,水浒传中的柴进也有诨号“小孟尝”。孟尝君到底有多仗义,他的门客到底都是些什么人,他真的脾气非常好吗?

孟尝君的脾气似乎大多数时候都是好的,譬如说他在面对当时还是一大群混吃混喝的门客的代表冯谖时。冯谖非常的贫穷,而且还有一个老母亲需要赡养,打听到孟尝君那里能混饭吃,于是托人去介绍自己。孟尝君接待了他,例行询问:“有什么爱好吗?”冯谖回:“没什么爱好。”“那有没有什么能耐呢?”冯谖说也没有。孟尝君无话可说,但也不能影响了自己的名声,于是还是收留了冯谖。冯谖虽然住下了,但仆人可没有孟尝君那么好的脾气,对冯谖的态度十分恶劣。

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受不了了,倚门弹剑哼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这事被报告给了孟尝君,孟尝君笑了笑,吩咐下去安排鱼给冯谖,让他的待遇和别人一样。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不满足,又倚在门口弹剑唱歌:“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仆人都嘲笑他,孟尝君听了后再一次答应了他的请求。冯谖十分得意,驾着车子去看望朋友,炫耀这是孟尝君给他的。但是没多久他第三次唱歌:“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旁人都觉得冯谖实在是太过分了,但孟尝君却很温和地询问冯谖家里的情况,知道他还有一个老母亲时立刻派人去为老人提供吃穿用度。冯谖这下满意了再也没有唱歌。

孟尝君简直是要什么给什么,这样不计成本的给予最后也没有白费,冯谖最终帮孟尝君做了不少事情,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孟尝君能有后期的地位,冯谖是居功至伟的。孟尝君门下的门客不止有冯谖这样前期看起来像是混吃等死,后期却一鸣惊人的人才,还有“鸡鸣狗盗”之徒,这“鸡鸣狗盗”也是帮了大忙,将孟尝君从生死边缘“救出来”。

秦昭襄王求贤若渴,听说孟尝君的事迹后十分崇敬,想请他来秦国做官。孟尝君看到秦国这样真切的邀请,心动不止,不听门客的建议毅然决定去往秦国。秦昭襄王力排众议任命其为相国,但没过多久,秦国大臣就统一起来一致反对孟尝君,他们认为孟尝君是齐国人,遇到事肯定会先考虑齐国而不是秦国,于是纷纷建议秦昭襄王罢免孟尝君。昭襄王顶不住压力,无奈罢免孟尝君,并将其软禁起来。这显然和孟尝君想的不一样,非但不能施展抱负,反而被软禁起来,日子一久恐有性命之忧。

孟尝君赶忙托人找到秦昭襄王宠爱的妃子,求她去帮忙说服秦昭襄王放自己离开。妃子答应,但是条件是孟尝君需要拿手中价值千金的白狐裘来做通融,这本来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是这件白狐裘早在孟尝君来到秦国时就献给了秦昭襄王。孟尝君焦头烂额之际,一位门客自告奋勇,表示自己能解决,孟尝君大喜。当晚,这位门客就打了一个狗洞,潜入秦昭襄王收藏白狐裘的地方将其盗出。这下拿到白狐裘的妃子果然说服了秦昭襄王,释放了孟尝君。

孟尝君被释放后担心秦昭襄王反悔,于是连夜带着手下出关。函谷关要等鸡叫才会开门,他们来得太早了门还没开,孟尝君生怕追兵赶来十分焦急,此时一位门客站了出来,学起了鸡叫。附近的鸡听见了也跟着叫了起来,守关的将士打开城门,孟尝君等人火速离开。等秦国的追兵赶来时,他们已然逃到了安全地带。这就是“鸡鸣狗盗”帮大忙,看似上不了台面的技能却救了孟尝君一命。

这么看来孟尝君似乎真是性情宽厚,而他的宽厚也得到了回报。不过善恶往往在一念之间,他也有蛮横残忍的一面。孟尝君有次途经赵国,赵国的平原君盛情款待,赵国的百姓也听说过孟尝君的名头,于是纷纷出来围观。孟尝君本来志得意满,很享受被众人瞩目的感觉,哪知道这时人群中突然出现一个声音:“本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的大丈夫,想不到竟然这么瘦小。”孟尝君听见这嘲笑之语怒不可遏,带着随从拔剑冲向人群砍杀了几百人,惊慌的人群四处逃窜,孟尝君还不罢休,最终将一县全部毁了才离去。

算是道德层面上的真君子吗?显然不是,一怒之下屠杀百姓算是什么君子?他对待门客温和一方面是这些人能为他所用,另一方面是他会有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有利可图所以态度良好。这样的人在普通百姓面前立刻原形毕露,血腥残暴的丑陋面孔怎么也遮挡不住。所以他不是真君子,而是一个战国时期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标签: 孟尝君战国

更多文章

  • 盘点明朝三位奇葩皇帝,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瞻基,明朝

    明朝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在这十六位皇帝当中,有的雄才大略,也有的玩物丧志,不成体统。其中,有三位皇帝,爱好非常奇特,各不相同,他们一个比一个离谱,都惊世骇俗,这三位皇帝分别是谁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第一位,蟋蟀皇帝

  • 十二道金牌,惨死“风波亭”,岳飞被害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飞,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岳飞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岳飞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名将,英雄人物,也是一个文能写出《满江红》这样的儒将,然而这样一个接近完美的人,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惨死于风波亭,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岳飞被害呢?岳飞之死,好像都被: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汉文帝刘恒:一生都奉行勤俭节约的态度,受到后世称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恒,西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文帝刘恒,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皇帝的 生活过得很是逍遥,要什么就能有什么,不会因为一点钱财而改变计划。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一个非常小气的皇帝,连平时都是穿干草做的鞋去处理国事,平时穿的龙袍都要打补丁,在他执政的20多年中没有盖过一所宫殿,也没有修

  • 朱棣在位二十二年,他的儿子朱高炽怎么就在位了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明朝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推翻了建文政权,自己当皇帝,年号“永乐”。朱棣在位二十二年,时间也不算短,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北征蒙古班师途中,朱棣走到榆木川,病死于军中,终年六十四岁。按理来说,活到六十四岁,也算可以了,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

  • 称帝的事情,为何曹丕干了,曹操却没有做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为何没有称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通读汉末三国史,咱们并不难知道,在那一个乱世当中,最有条件首先称帝的人,并不是四世三公,早就利欲熏心的袁氏弟兄,并不是据有益州、汉中的刘备,也不是祖孙三人运营江东的孙氏,反而是曹操。尽管相比袁氏弟兄来讲,他起

  • 江东猛将凌统,揭秘其生平经历及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凌统,三国

    凌统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也是孙权最信任和喜欢的大将之一,在正史中,凌统作战勇猛,武艺高强,曾在合肥之战中,率三百人拼死保护孙权突围,凌统部下三百人全部战死,凌统也因此身受重伤。此战后不久,凌统就病死了,英年早逝了。在演义中,凌统战平了张辽和乐进,武力值不低,是一流猛将的水平。江东能战平张辽和乐进的,

  • 历史上义成公主是什么结局?大隋王朝最后一个“朝拜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义成公主,隋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义成公主的故事。提起古代的公主,首先想到的就是处于深宫之中的她们尊贵无比,富贵一生,但是公主虽是金枝玉叶,身上附带的悲剧色彩也是相当浓厚的,因为,在古代,除了少数极度受宠、或者运气较好的公主,大

  •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敢?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霍去病,汉朝

    对霍去病射杀李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没有付出代价,而且史传所谓霍去病因为杀了李敢而死,这纯属是牵强附会。总说霍去病射杀李敢,这体现了霍去病的残暴本质,但实际上,李敢之死一事,主要责任还是怪李敢和他的父亲李广。开篇先说明,为什么公元前119年还跟着霍去病建功

  • 探索辛弃疾的一生,壮志未酬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辛弃疾,南宋

    对辛弃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南宋的金国有一个熊孩子,名叫辛弃疾,别看他生长在金国,却处处看金国不顺眼,时常想着攻打金国。他的祖父在金国为官,可是跟他一样,身在曹营心在汉,时常想着回到南宋。辛弃疾的祖父经常带着辛弃疾登山望远,指点江山。看着金国强大,祖孙俩

  • 北宋功臣赵普:一生三次拜相,最后为何被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普,北宋

    赵普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可以说赵普对赵匡胤能够建立宋朝和之后宋朝的平稳运行有着不可磨灭贡献。在赵匡胤所做的很多事情事情上都可以看到赵普的身影。如陈桥驿兵变、杯酒释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等,赵普都参与其中,而且还是好的事情的“总导演”。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