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比刘邦的军事能力要强 曹操到底差在刘邦什么地方

曹操比刘邦的军事能力要强 曹操到底差在刘邦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39 更新时间:2024/2/4 23:21:1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曹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个道理,好比早年间香港江湖片里的一句常见台词:打江山不止靠拳头硬,更重要的是脑子。三国一代枭雄曹操为什么只能做个割据枭雄?他比汉高祖刘邦,差就差在“脑子”。

首先要明确一件事,曹操的军事才能真比刘邦强?如果单单比“拳头”,比起汉高祖刘邦带五十万大军被项羽三万铁骑虐打的彭城惨败,还有刘邦以三十万大军被匈奴险些困死的白登之围。

曹操的沙场岁月,简直是光彩照人,一生大部分硬仗,都是亲自统帅,虽说也吃过败仗,却是越挫越强,痛击袁绍的官渡大战,追亡逐北的白狼山血战,都是古代战争史教科书般的妙笔。论“拳头”硬度,不是一般的强。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的“拳头”如此硬,为何血拼了大半辈子,也只扫出了半壁江山?因为在“脑子”环节,刘邦三个看似重要的智慧,却是远远领先于曹操,首先一条,恰是曹操十分出名的一大“强项”:用人。

曹操的用人能力,只要跟三国沾边的电视剧,动不动就要吹一把,放在真实历史上,他自己更是标榜向刘邦学,公开发布的招贤告示上,都号称要像刘邦信用陈平一样,不计前嫌信用一切人才。

某些用人的典故,更是满满刘邦的影子:当年跟随张绣袁绍跟他血拼的陈琳贾诩们,都被他百分百信用。只要事关重大战事,多难听的话都听。

横扫乌丸的白狼山战役打完,凯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战前提反对意见的部下道谢。一生纵横捭阖间,这类虚怀若谷的桥段,几乎家常便饭,满眼都是明主风采。

但是,跟一统天下的刘邦比起,刘邦用人智慧中核心的一条,曹操并没有学到家:放权。

同样是信用人才,刘邦用人环节上真正的大智慧,却是该放手时就放手。比如刘邦最不擅长的军事环节,既然自己不擅长,就干脆拜了韩信做大将军,楚汉战争的关键环节,也正是韩信的统筹布局,终于捏住了项羽的死穴。

又比如至关重要的后勤环节,更是全数甩给了萧何。凭着萧何在关中累死累活的忙活,叫多次被项羽大放血后的刘邦,每次可以及时补血。

甚至,哪怕一些小事,刘邦的甩手气度,更是远远甩开曹操,比如曹操拿来举例子的陈平,就体会到刘邦这番手腕:陈平给刘邦献计离间项羽时,刘邦一听就眼睛放光——离间哪够,你得花钱在项羽身边造谣,这事交给你了,缺多少钱先从我这里拿!

这样放手的气度,在曹操的三国争霸历史上,却是几乎未见,他身边的荟萃英才,清一色都是辅助性人物,极少有独当一面的干才。

甚至曹操本人,对“独当一面”这事,更是大半辈子没放手,所有关键战役,都是亲自统帅打到底。兵权事权全数紧紧抓牢到底。如此将帅一起做,饶是拳头再硬,打下去也是不堪重负。

韩信们为刘邦扫平天下的强大场面,放在曹操身上,仅是用人观念,就未达到。

而在“脑子”方面,曹操第二条差刘邦极大的,却是气度。

在许多野史里,刘邦常常被塑造成一幅流氓模样,经常是动不动就满嘴爆粗,急了就乱发脾气。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却有着叫后世帝王自叹不如的襟怀。越是关键时刻,越懂得如何取舍。

垓下之围的关键时刻,面对韩信等人的封王诉求,刘邦虽然也差点骂娘,但硬生生憋回去后,却是咬牙认了下来:能咬下牙齿去舍,才换得西汉开国的江山。

而放在曹操身上呢?晚年的一桩私事,就直接衬出了他比刘邦的差距:身患重病的曹操,邀请名医华佗来为自己诊治,却又因华佗触怒自己,一怒就杀掉了华佗。华佗一生心血的医学突破,也随着这一刀彻底杀没。当然捎带“杀”掉的,也是自己的求生希望。

类似的事情换刘邦身上呢?刘邦病入膏肓的时候,看病的医生还假意宽慰,说这病有得治,心里门清的刘邦直接一句大骂:“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然后赏了医生一笔钱后就把医生赶出去。这位捧着金子慌慌张跑出去的医生,回想起这一幕来,也许会眼泪哗哗。

生命最后一刻,刘邦的表现,都比曹操有气度的多。也只有这样的胸怀,才能挺得住失败,扛得住江山,不至于像曹操面对取益州的大好时机时,嘟囔着“得陇望蜀”放弃。

但最见证曹操与刘邦差距的,更是一条高难度动作:规划!

虽然在后人眼里,曹操相当有文化,写诗写文十分有风采,刘邦则是读书少没文化。但论起规划的眼光能力,没文化的刘邦,一辈子的表现,都是领先曹操几个身位。

曹操的规划能力强不强?只要看看曹魏帝王后面的悲剧就知道,虽说坑是一代代挖的,但至少在曹操晚年时,无论对士族的威胁,还是未来曹魏帝国的权力布局,他都缺少未雨绸缪的意识。后来司马家族的鹊巢鸠占,很大程度上,就是占了“先天不足”的光。

而在这条上,家底更惨淡的刘邦,却是从来重视布局:与项羽争天下时,确立正确的战略路线,天下在手后,分封诸王的同时更大封功臣,形成彼此权力平衡。

休养生息的国策更开始为西汉骑兵建设打底。几乎每一招,都是考虑到未来十年以上。西汉能够先熬过诸吕之乱和七国之乱,最终傲然向匈奴亮剑,整个的国家发展规划,都是刘邦早早完成。

以这三条差距说,无论哪个行业,以正确的用人思维和宽广胸襟,完成步步为营的战略规划,都是胜利的王道。曹操与刘邦的差距,正是这个道理。

标签: 刘邦曹操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司马颙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颙,西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颙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晋惠帝年间,北方少数民族揭杆而起,水灾虫灾肆虐中原,饥馑遍地。而皇帝司马衷却生性昏庸、蠢呆。这个连青蛙为什么要叫都不知道的家伙根本治理不了国家,大权旁落也就成为必然。因此,朝廷各个权势豪门为了获得最高统治权互相勾结营私,甚至不惜

  • 刘备和张飞能够逃脱 为什么关羽却被生擒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关羽

    还不知道:刘关张战败结果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四年(199年)吕布败亡后,不甘于寄人篱下的刘备以征讨袁术为名逃离了许都,在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重新夺回了徐州;建安五年(200年)初衣带诏事发,当事人董承、种辑、吴硕、王子服等人都被诛杀,唯独刘备逃脱,曹操

  • 吕苦桃出身贫苦,揭秘她与杨忠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苦桃,南北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介绍的这位出身贫苦的女子,她的一生简直就是影视作品里面才有的剧情,在历史上绝对是绝无仅有的。这位出身贫苦的女子名叫吕苦桃,也许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这个历史人物,但是她的儿子绝对是家喻户晓,就是大隋高祖文皇帝杨坚,中国历史的千古明君。史料没有记载吕苦桃的出生年,只知道她出身山东泰山附

  • 清朝“道咸衰世”的真相是什么?为什么乾隆和嘉庆都看好道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乾隆,嘉庆,道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清朝“道咸衰世”的真相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道光帝的悲剧人生清朝历史上,有一段时期,被后世历史爱好者称之为“嘉道中衰”。所谓“嘉道中衰”,指的是清朝嘉庆、道光两位皇帝在位期间,清朝陷入衰落的情景。当然除了“嘉道中衰”之外,还有“道咸衰世”这种说法:指的是道光帝

  • 盘点有关于秦琼的亲戚关系 好像走到哪里都有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秦叔宝

    还不知道:秦叔宝的亲戚关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相信看过隋唐英雄传的人,对秦琼都不陌生,秦琼,字叔宝,隋末唐初名将,但是很多小伙伴都很诧异,为什么他好像走到哪里都有亲戚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秦琼有哪些关系户吧。义父,靠山王杨林,隋唐第八条好汉,是隋炀帝杨广的

  • 为什么乾隆一死和珅就被抄了家?嘉庆为何容不下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和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和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用最简单的话,讲述最真实的历史。乾隆晚年,和珅窃取了很大的权力,越发肆无忌惮。他党羽众多,且都身居要职、把持朝政,拥有决策之权。他甚至可以擅自撤换军机处记名人员。嘉庆二年(1797年),首席军机大臣阿桂病死,和珅接替此职后更加嚣张。他

  • 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和姚广孝,谁才是明朝第一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姚广孝,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姚广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朝的历史是由和尚创立的,却随即也是由和尚打破,朱棣一生中能改变他命运的,只有两个人,朱元璋、姚广孝。一个是他亲爹,一个是他谋士。这谋士却非同寻常,而是一个被称为天下第一谋士的姚广孝。一个合格的谋士必须要符合两个原则,

  • 为什么开国功臣总没有好下场?历史上那些被“鸟尽弓藏”的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文种,蓝玉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历史上那些被“鸟尽弓藏”的名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古代皇权社会中皇帝和功臣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可以共患难,不可共享福,这也成了功高盖主的大臣不可避免的宿命诅咒。皇帝为什么要杀掉这些居功至伟的开国功臣呢?古代皇权社会中,皇帝一人独大,在千辛万苦

  • 王莽“篡汉”是民心所向?认知一个不一样的王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王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认知一个不一样的王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王莽其人,很多人并不陌生。有的人说,王莽凭一人之力覆灭了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西汉王朝。有的人说,王莽是一个佞臣,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奸臣。在历史上,对于王莽的评价有很多,可以说王莽是一个受争议颇多的皇帝。那么,真实

  • 历史上六大悲剧人物!种下的因最终还是要自己承担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齐桓公,夫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历史上六大悲剧人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很多帝王将相,他们为了争夺权力或者实现自己的欲望,经常机关算尽,手段用绝,可最后却落了一个横死的命运。甚至导致他们最终死亡的原因,正是他们亲手种下的,真可谓是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齐桓公: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