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强调不能杀关羽 吕蒙为什么执意下杀手

孙权强调不能杀关羽 吕蒙为什么执意下杀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639 更新时间:2024/1/9 7:22:4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蒙关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事实上,对于关羽的死,历来很多人的看法都并不准确!很多人认为关羽是被俘虏后,遭下令处死,然而根据正史来看,根本没有孙权下令处死关羽的记录,所以本文根据众多史料推测,关羽根本就不是被抓住后杀害的,而是直接战死沙场了!至于说孙权百般强调,关羽杀不得,吕蒙执意要杀,这种说法则完全是后人的臆测了。

襄樊之战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一度将曹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连曹操派来的精锐七军,都被关羽尽数击败,俘虏众多。直到徐晃上场,才开始扭转襄樊战场的态势,使得曹军的情况得以好转。当时的关羽,在战场上被徐晃击败,又听说荆州后方遭到孙权袭击,所以主动退出了樊城,欲回师荆州。

而就在回师荆州的路上,噩耗一个一个地传来,先是吴军偷袭荆州的消息传来,后是傅士仁、糜芳的拱手而降,使得关羽苦心经营的公安和江陵两座坚城直接陷落,关羽陷入极度被动的局面。关羽知道大势已去,只能选择和吕蒙和谈,结果吕蒙这边不但不做回应,反而是优待使者,让他们看到吕蒙对荆州家人的优待,这一招使得关羽手下的荆州兵战心大大降低,既然他们的家人得到了吕蒙的优待,他们又何必再和吕蒙死战呢?毕竟自己的家人还在别人手中。

将士们战心全无,出现了大量的逃亡,关羽只能无奈撤退。但此时的关羽,已经是失去了最佳的逃亡机会,最终被吴军所杀。

《三国志·关羽传》: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根本就没有说孙权是不是百般强调不能杀关羽,只知道关羽最终是死于了临沮。而我们从关羽和孙权二人的性格和整件事情的发展来看,可以推测出,孙权是不会下达这种愚蠢的命令的。

首先,孙刘两家表面上是盟友关系,虽然双方之间偶尔会有小摩擦,但一直都是控制在一个度上,没有彻底撕破脸皮,两家联合攻击曹操的共识还没有完全破灭。所以说孙权偷袭荆州,完全是一种非常无耻的行为,在背后捅盟友的刀子,这算怎么回事?捅了刀子就算了,还想不杀关羽?难道是想要招降关羽?这不论是换成任何人,估计都接受不了吧?虽说有“打一巴掌给一颗糖”的俗语,但孙权的这巴掌打得也太过分了,而关羽本身就是荆州统帅,孙权若想招降关羽,能给出多大一颗糖呢?

其次、关羽这人的性格是非常高傲的。之前孙权就想要替自己的儿子提亲,希望迎娶关羽的女儿,结果关羽断然拒绝了,还辱骂了来使者,丝毫不给孙权的脸面。从关羽和孙权的交往来看,他是非常看不上孙权的,即便孙权想要招降他,关羽又怎么可能投降呢?

所以说,综合来看,“孙权百般强调,关羽杀不得”的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既然孙权已经决定了偷袭荆州,就不会再留下一个活着的关羽了。论证完孙权不会不杀关羽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关羽最终是怎么死的?

关羽之死

《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关羽是被谁杀的,不过《蜀记》中倒是有这么一段记载,说关羽父子是先被吴军抓获,之后在被孙权下令斩杀的。

《蜀记》: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

《蜀记》是晋朝王隐创作的一部史书,这也是我们首次在史书中见到有关羽被擒获的记录。不过随后,南朝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时,就对《蜀记》中的记载产生了质疑!

裴松之:臣松之按吴书:孙权遣将潘璋逆断羽走路,羽至即斩,且临沮去江陵二三百里,岂容不时杀羽,方议其生死乎?又云“权欲活羽以敌刘、曹”,此之不然,可以绝智者之口。

我们来看看裴松之所做的辨析,他认为当时孙权派潘璋去截断关羽的退路,关羽最终死于临沮,而当时的孙权在江陵,两地相距二三百里路,根本不可能出现孙权和属下讨论,该怎么处置关羽。而且那句孙权想要招降关羽,用来攻打刘备和曹操,这种话怎么可能是孙权这种智者所说,大家都知道关羽是个什么样的人,孙权刚刚偷袭了他,又怎么可能将关羽收为己用?所以说,裴松之认为《蜀记》关于此处的记载,并不是非常真实。真实的情况,很可能就如“羽至即斩”那句话,潘璋受命去伏击截杀关羽,并没有活捉到关羽,关羽是直接战死于沙场的!

事实上,关于关羽之死,一直到元末明初,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也并没有说关羽是被吴军擒获,然后斩杀的。在《三国演义》嘉靖版中,关于关羽的死,是这么记载的。

《三国演义》嘉靖版:时五更将尽,正走之间,喊声举处,伏兵又起。背后朱然、潘璋精兵掩至。公与潘璋部将马忠相遇,忽闻空中有人叫曰:“云长久住下方也,兹玉帝有诏,勿与凡夫较胜负矣。”关公闻言顿悟,遂不恋战,弃却刀马,父子归神。

也就是说,在最开始的三国演义版本中,罗贯中并没有说关羽父子是被东吴给活捉了,说明当时的人其实还是认为关羽是直接战死于沙场的。至于现在大家在《三国演义》中看到,说关羽先是被东吴所抓,然后被孙权下令诛杀,其实完全是清朝人毛宗岗加以修改编撰的,并非是罗贯中的初衷。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之所以认为关羽是被东吴俘虏之后遭到诛杀,很大程度是受到了毛宗岗版本的《三国演义》的影响,人家罗贯中本来并不是这个意思!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本文比较认同裴松之的观点,关羽父子并没有被东吴俘虏!孙权也压根没有时间去讨论要不要杀关羽,《蜀记》关于这一段的记载并不一定为真。本文认为,关羽实际上是遭到潘璋等人的伏击,最终选择了战死沙场,实际上这才比较符合关羽的性格与人设,他本来就看不上东吴众人,又怎么可能容忍自己被看不起的人所俘虏呢?战死沙场的关羽,其实才更符合英雄猛士的设定!

至于说孙权百般强调,关羽杀不得,吕蒙执意要杀,这种说法则完全是后人的臆测了,史书中并没有这样说过。事实上,站在孙权的角度来看,他是巴不得斩杀关羽的,他和关羽也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了,怎么可能不知道关羽的为人,怎么可能会想着招降关羽?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蜀记》《三国演义》)

标签: 吕蒙关羽

更多文章

  • 关羽杀了一个庞德,降了一个于禁 关羽怎么就威震华夏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于禁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和于禁,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很多人都说,关羽打了一个樊城,还没打下来,相当于就降了一个于禁,杀了一个庞德就能威震华夏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简单来说,襄樊之战是关羽封神之战,若没有这场战役,关羽的历史地位不会这么高,甚至来说还不如自己兄弟张飞。程昱:“刘备有英名,关

  • 关羽和黄忠不是五虎上将吗 关羽为何看不起黄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黄忠

    对关羽和黄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虽然“五虎上将”是民间的说法,但既然有这个说法,就肯定有其出处;其实这个出处还是来自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三国志》中,陈寿是这么评价刘备麾下的五大猛将的:“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马超阻戎负勇……黄忠、赵云

  • 刘伯温隐居后,他的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伯温,明朝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正月,南京城寒风瑟瑟,一群人行色匆匆前往一位大臣家里,这位大臣正是辅佐朱元璋一路走来的开国元勋刘伯温。这一天,朱元璋听说刘伯温生病在家休养,念及曾经共苦的恩情,派当朝宰相胡惟庸带着太医前去照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伯温见到胡惟庸,略带沧桑和悲情,

  • 武松为何没有成为宋江的心腹?是没有能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松,宋朝

    关于武松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醉打蒋门神之前,武松就是一个非常单纯或者说头脑简单的人,是一个当时社会环境下的炮灰人格,严重依附于其他人,遵守道德伦常。他早就觉得嫂子有问题,但是不知道多想一下,只是略微提醒了他哥哥一下。西门庆伙同潘金莲杀死武大郎后,武松召集邻居作证,

  • 荀彧在晚年时为什么要阻止曹操称王?用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荀彧,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荀彧一生与曹操如君如友,为什么在晚年的时候阻止曹操称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期,曹操和荀彧这种即为君臣又是知己好友的关系着实让人羡慕啊!在当时天下大乱之时,拥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呕心沥血的辅佐曹操成就大业,君臣关系又非常好,可是到了

  • 庞德真的背叛了马超吗?他们为何会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庞德,三国

    大家好,说起庞德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庞德弃马超而去,实乃逼不得已之举,这事确实不能怪庞德,要怪只能怪马超。不是庞德抛弃了马超,而是马超抛弃了庞德。为何这么说呢?庞德对老马家忠心耿耿,从一而终,一开始跟着马腾干,不离不弃。后来,马腾在曹操的威逼利诱之下,去了许都当了大官,马腾就把军权全部交给了

  • 孝贤纯皇后作为乾隆的原配妻子,她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孝贤纯皇后,乾隆

    乾隆一生中有三个皇后,而第一位皇后富察氏是他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孝贤纯皇后是乾隆的原配妻子,为人贤良淑德,对任何人都是慈爱宽容的,是大清中著名的一代贤后,在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两个人一直恩爱有加,乾隆为孝贤纯皇后作了几百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她的爱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

  • 刘备的父亲刘弘是什么身份?刘备真的是个草根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蜀汉

    对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很多平民皇帝、草根君主,都是相对而言的,跟四世三公的袁氏、太尉之子的曹操、世代在吴地为官的孙氏相比,刘备这种幽州小吏的儿子自然要显得普通得多,短暂的“织席贩履”生涯自然也就成为了其前半生的重要注脚,假如他真的有一位贵为三公

  • 吴用背叛晁盖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为何会决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用,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吴用背叛晁盖的原因是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在东溪村时期,晁盖与吴用是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在劫生辰纲之前,晁盖是东溪村保正,吴用是东溪村的教书先生。作为东溪村保正的晁盖是郓城县数一数二的富户,可谓家道殷实。吴用虽学富五车、知识渊博,但他只

  • 梁山上反对招安的头领有多少?招安真的违背了梁山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松,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梁山上真正反对招安的头领共有多少?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众所周知,招安是古典名著《水浒传》最具争议的话题,也是主角宋江最招人黑的地方。有些人更是认为诏安违背了梁山的利益,遭到多数头领的反对。那么梁山上真正反对招安的头领共有多少呢?梁山一百零八位头领对诏安的态度大体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