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的父亲刘弘是什么身份?刘备真的是个草根吗?

刘备的父亲刘弘是什么身份?刘备真的是个草根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90 更新时间:2024/1/9 10:26:41

对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的很多平民皇帝、草根君主,都是相对而言的,跟四世三公的袁氏、太尉之子的曹操、世代在吴地为官的孙氏相比,刘备这种幽州小吏的儿子自然要显得普通得多,短暂的“织席贩履”生涯自然也就成为了其前半生的重要注脚,假如他真的有一位贵为三公的父亲,又怎么会被塑造成平民、草根呢?

一、此刘弘非彼刘弘

自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建立大汉江山起,刘姓子孙便如滚雪球一般不断壮大,而与此同时,不可避免的就是重名者非常多,除了高贵的皇帝名字不能乱起之外,诸侯王之中重名者就不胜枚举了。

像“刘弘”这样的名字,在汉朝历史上就出现了不下十次了,这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西汉后少帝,这位曾经用过刘山、刘义的孩子,最后就在当皇帝时听从吕后的命令改名为刘弘了,只可惜四年之后,在一片倒吕风波之中,他也被乱刀砍死,成为了西汉历史上的第二位废帝,他的名字自然也就不具备“唯一性”了。

在东汉后期,就同时存在至少两个刘弘。

一位是刘备的父亲刘弘,作为幽州小吏的他,早早就过世了,留下年幼的刘备和母亲相依为命;另一位则是贵为东汉三公之一司空的刘弘,他的家乡南阳距离刘备的老家涿郡还是有相当距离的,自然与刘备也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司空刘弘后来在董卓进京后被取代,也没能在高位上挽救大厦将倾的东汉王朝。

二、刘备的草根属性

如果论及祖上的话,袁、曹、孙加一起大概都不是刘备的对手,毕竟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也就是汉景帝刘之后、汉高祖刘邦之后,这份荣光又有几人比得了呢?只可惜,在当时的东汉大地上,往回倒三百年,祖上是皇帝、诸侯王的刘姓子孙又岂止能千上万呢?更何况刘备这样一位父亲早亡,靠着母亲织席贩履为生的涿郡普通一百姓呢?

刘备这一生最应该感谢的就是两个人:

一个是抚养其长大的母亲,也是真正常年织席贩履的那一位,正是因为她的辛苦,才让儿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求学,而在《三国演义》中被縯绎为以“织席贩履”为生的刘备,实际上不过在十几岁时做过半年左右这样的苦工而已。

另一个人名叫刘元起,是刘备的同宗兼同学刘德然的父亲,正是因为他慧眼识珠,资助刘备,才让刘备有机会拜在当时的名士卢植之下读书,也认识了公孙瓒等一干青年才俊,见识自然广阔了许多,这也是刘备从草根向名士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刘备也跟当代的很多企业家一样,并不那么热衷于读书学习,而是利用这个机会来结交豪杰,凭借着其不凡的长相、优秀的谈吐以及在狗马、音乐、美衣服等领域的卓越表现,刘备以其惊人的魅力迅速在当地豪侠圈子中崭露头角,不但多有豪侠依附,他也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人的千金投资。

看得出来,此时未满二十岁的刘备虽然与曹操、孙坚等人还是无法相比,但是却已经基本上踏出草根的圈子了,在这一点上,刘备跟他的先祖刘邦当亭长时倒是相似的,虽无高官厚职,但已经可以做到一呼百应了。

三、艰难的创业之路

不过,起点低的“草根”刘备,他的创业之路还是远比孙、曹两氏要艰难得多。

自公元184年,24岁的刘备开始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时起,至公元209年,49岁的刘备被推为荆州牧为止,在这25年时光中,刘备起起伏伏,几次被打得“家”都丢了。最终能够成功,刘备凭借的就是跟当年刘邦一样的“打不死的草根属性”,以及适时而来的运气。

公元210年,周瑜在巴丘病逝,东吴西征入蜀计划中止,而刘备则趁机取江陵,占据荆州五郡,进而入蜀占西川、取汉中,建立功业。倘若周瑜不死,三国的历史也许就要改写了。

刘邦、刘秀、刘备这三位刘姓君主常常是被拿来比较的,自然也有人借此来贬低刘备,水一白认为大可不必,毕竟三个人所处的历史环境是完全不同的。

刘邦处在一个历史大变革之中,大一统观念的形成与旧有贵族号召力的衰退,为刘邦这样的草根创造了难得一见的历史机遇;而刘秀则恰逢反莽势力的高涨以及民众对旧有刘姓汉室的思念,而身为刘氏后裔的他则抓住了这个机遇。

至于说刘备,由于有汉献帝的存在,他的这个西汉刘氏后裔身份完全不值钱,与此同时,他还要面对汉朝三百余年发展下逐渐形成的强大门阀势力,其中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水一白一直认为,评价历史人物,还是要更多的考虑他们在自己所处的平台取得的成就,比如说刘邦、刘秀利用了他们所处的时代优势,取得了成功,这自然是伟大的成就,但刘备以这样一个平民草根的身份,逐渐成长为三分天下的一方君主,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标签: 刘备蜀汉

更多文章

  • 吴用背叛晁盖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为何会决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用,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吴用背叛晁盖的原因是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在东溪村时期,晁盖与吴用是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在劫生辰纲之前,晁盖是东溪村保正,吴用是东溪村的教书先生。作为东溪村保正的晁盖是郓城县数一数二的富户,可谓家道殷实。吴用虽学富五车、知识渊博,但他只

  • 梁山上反对招安的头领有多少?招安真的违背了梁山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松,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梁山上真正反对招安的头领共有多少?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众所周知,招安是古典名著《水浒传》最具争议的话题,也是主角宋江最招人黑的地方。有些人更是认为诏安违背了梁山的利益,遭到多数头领的反对。那么梁山上真正反对招安的头领共有多少呢?梁山一百零八位头领对诏安的态度大体上可

  • 刘邦称帝后,是如何对待落魄时羞辱自己的嫂子一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汉朝

    穷时刘邦曾遭嫂子羞辱,刘邦称帝后,嫂子一家的结局如何?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历史中,刘邦可以算得上是一位传奇帝王。他眼光独到,招揽到了如萧何、韩信、张良等人才。此外,他胆大能干,颇具战略眼光,懂得笼络民心。更指挥军队以弱胜强,一举击败西楚霸王,最终奠定胜局

  • 荀攸为什么被曹操称为“谋主”?他为曹魏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荀攸,曹魏

    对荀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汉末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曹操征伐吕

  • 马皇后如果活着,靖难之役还会发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马皇后,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靖难之役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福倒”的来源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就与马皇后有关,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为标记准备杀人,马皇后为消除灾难,让全城的百姓都贴上了“福”字,可有一户人家因为不识字,将“福”字贴倒了,于是朱元璋下令将其满门抄斩,幸亏马皇后机

  • 刘裕想一统天下,却在止步于关中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裕,南北朝

    气吞万里如虎,意欲一统天下的刘裕,为何最后却在关中止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416年初,后秦文桓帝姚兴病逝,随即后秦便陷入了诸子争立的局面之中,经过了一番龙争虎斗,后秦文桓帝姚兴长子姚泓登基即位,是为后秦末帝。因姚泓能力平庸,后秦诸多大臣对其不满,后秦政局

  • 雍正一朝为何流传这样一句话:“内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年羹尧

    雍正一朝流传这样一句话:“内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这的确是当时一种真实的写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年羹尧(1679-1726),字亮工,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他少年得志,年仅二十一岁就高中进士。俗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也就是说五十岁

  • 武松为何砍卢俊义三刀掉头就走?他在暗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松,宋朝

    对武松为何砍卢俊义三刀掉头就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最能打的或许不是武松,但最会打最敢打的一定是武松,这位梁山平头哥不是在与人拼命,就是走在与人拼命的路上,急眼了连老虎都不放过。武松搏命,从无平手,不死不休,管杀管埋(烧)。但是有一场战斗,

  • 七十岁才敢造反,司马懿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懿,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先有黄巾起义,后有诸侯争霸,天下倾覆,化为吴蜀魏三国鼎立,历百年之久,才得以三家归晋,天下最终一统于司马氏!根据史书记载,公元249年,已经七十一岁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曹魏军权,为司马氏日后的纂位铺平了道路

  • 多次赐杀重耳的勃鞮,为何在重耳称帝后还敢去求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勃鞮,春秋

    勃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他多次受国君之命去刺杀流亡的国君公子,但数次均未成功,待流亡公子回国登上国君宝座后,他居然还敢去求见国君,哪来的智慧和勇气。这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晋国故事。据《东周列国志》晋国公子重耳由于国内”骊姬之乱”被迫在外流亡十九年后,在秦国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