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荀攸为什么被曹操称为“谋主”?他为曹魏做了什么?

荀攸为什么被曹操称为“谋主”?他为曹魏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25 更新时间:2024/1/16 12:08:13

对荀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汉末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在官渡之战中,计斩颜良,又计斩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又力劝曹操采纳许攸之计奔袭乌巢,又力劝曹洪接纳张郃、高览,皆立下大功。

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他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另著有《魏官仪》,今已佚。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整个汉末三国时期,荀攸完全可以和诸葛亮、庞统、法正、贾诩、郭嘉、荀彧等人相提并论,也即是最顶级的谋士了。以下,就让我们具体聊一聊这位被曹操称为“谋主”的历史人物。

首先,荀攸从小失去父母,祖父荀昙是广陵太守。中平六年(189年),大将军何进执掌大权,征海内名士荀攸等二十余人。荀攸抵达洛阳后,拜黄门侍郎。对于大将军何进来说,在汉灵帝去世后,想要诛杀宦官,结果没有成功,不仅自己被杀,还导致董卓趁机控制了东汉都城洛阳。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废立皇帝,祸乱朝政,这不仅引起了曹操、袁绍等诸侯的讨伐,也让荀攸这位谋士气愤不已。荀攸与议郎郑泰、长史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商议刺杀董卓,结果事情没有成功就被人发觉,董卓收何颙、荀攸入狱,何颙忧惧自杀,荀攸言语饮食自若,恰好碰上董卓被杀而得以免罪。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县建都。对此,在笔者看来,迎奉汉献帝刘协之后,让曹操获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条件,也即他可以借用东汉朝廷的名义,以此来招揽天下各地的人才,这成为曹操势力不断壮大的重要原因。彼时,曹操给荀攸写信,邀请他来辅佐自己。于是,曹操征召荀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曹操久闻荀攸之名,和他一番交谈之后,更是心情愉悦。为此,曹操对荀彧、钟繇说:“公达不是平常的人,我能够和他一同商议大事,怎么还会忧虑得不到天下呢?”自此,荀攸成为了曹操的军师,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巅峰。

建安三年(198年),荀攸跟随曹操征讨张绣。荀攸看出当时的形势对曹操很不利,就对曹操说:“张绣和刘表互相依恃,然而张绣以客军依靠刘表,时间一久,刘表力不能支,必然与张绣分裂。我不如缓兵以待其变;若急切进攻,刘表必拼死相救。”不过,非常可惜的是,曹操没听荀攸这位谋士的劝告,出兵对张绣作战,刘表果然发兵相救,曹军失利。曹操对荀攸说:“没有听先生的话才会这样。”于是设下奇兵再次和张绣、刘表联军大战,从而击败了割据宛城的张绣。

同年,曹操征讨吕布,到了下邳,吕布败退,固守城池,曹操进攻,没有拿下,连续作战,士兵疲惫,曹操想收兵撤退。在此背景下,荀攸与郭嘉一起劝说曹操:“吕布勇而无谋,如今他屡战皆败,锐气已丧失殆尽。大军以将帅为首脑,主将衰弱,则军队必无斗志。陈宫有智谋而生性迟缓,现在吕布士气尚未恢复,陈宫的计谋尚未定夺,乘此机会奋进急攻,就可以击破吕布了。”在荀攸和郭嘉的劝说下,曹操随即引沂水、泗水灌进城去,攻破了下邳,生擒吕布,从而攻占了徐州之地。对此,在笔者看来,解决了吕布这位诸侯,无疑让曹操的地盘得到了明显扩张,也让他可以全力准备和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首先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同年四月,曹操亲自率军北上救白马之围。在白马之战中,荀攸认为不能与实力悬殊的强大敌人正面对抗,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声东击西、解救白马的作战方略。在荀攸的计谋之下,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乘机率轻兵袭击白马。曹操以中郎将张辽、偏将军关羽为前锋,曹操亲率裨将军徐晃等人紧随其后。颜良兵败,颜良本人也被关羽斩杀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关羽斩杀颜良,固然是个人勇猛的体现,但是,这也离不开荀攸在战前的缜密谋划。换而言之,白马之战的功劳,自然也有荀攸的一部分。

曹操解白马之围后,率六百骑兵押送粮草辎重沿河西退。不久,曹操与袁绍五六千追兵相遇。诸将见敌众我寡,都感到很害怕,劝曹操退守大营。但是,荀攸知道敌人的弱点,就说:“这正是消灭敌人的大好时机,为何要退呢?”曹操与荀攸对视而笑,心意相通,于是命令士兵解鞍放马,丢弃辎重,引诱袁军。等到袁军逼近,争抢辎重的时候,曹操突然命令上马,迅猛发起攻击,大破袁军,斩杀袁绍麾下另外一位大将——文丑。对此,在笔者看来,颜良和文丑的连续阵亡,严重挫伤了袁绍一方的士气,从而为曹操获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一方的军粮将尽,荀攸对曹操进言说:“袁绍运粮车一天之内将要到达,押车将领韩猛精干但轻敌,攻击他可以获胜。”曹操说:“谁可以派遣?”荀攸说:“徐晃。”于是派徐晃及史涣半路截击,打败了韩猛,烧了他押送的军用物资。在此之后,许攸背叛袁绍,投靠了曹操,并提出了偷袭袁绍粮草囤积之处——乌巢的计划。对此,荀攸建议曹操采纳这一计谋,从而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建安七年(202年),荀攸跟随曹操讨袁谭、袁尚于黎阳。冀州平定,曹操上奏汉献帝为荀攸请求封爵说:“军师荀攸,从开始就辅佐臣下,没有哪次出兵没有跟从,前后多次战胜敌人,都是靠荀攸的谋划。”于是封荀攸陵树亭侯。建安十九年(214年)秋七月,荀攸跟从曹操征孙权,在路上去世。曹操每次说起他来就流泪。

正始五年(244年)冬十一月癸卯,曹魏皇帝曹芳下诏祭祀荀攸于太祖庙庭,追加谥号敬侯。总的来说,在汉末三国时期,荀攸是一位智谋不输诸葛亮的顶级谋士。在曹操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更是经常将荀攸带在身边,这促使荀攸被称之为曹操的“谋主”,也即其作用和贡献完全可以和荀彧相提并论了。并且,相对于荀彧,荀攸最终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标签: 荀攸曹魏

更多文章

  • 马皇后如果活着,靖难之役还会发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马皇后,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靖难之役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福倒”的来源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就与马皇后有关,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为标记准备杀人,马皇后为消除灾难,让全城的百姓都贴上了“福”字,可有一户人家因为不识字,将“福”字贴倒了,于是朱元璋下令将其满门抄斩,幸亏马皇后机

  • 刘裕想一统天下,却在止步于关中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裕,南北朝

    气吞万里如虎,意欲一统天下的刘裕,为何最后却在关中止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416年初,后秦文桓帝姚兴病逝,随即后秦便陷入了诸子争立的局面之中,经过了一番龙争虎斗,后秦文桓帝姚兴长子姚泓登基即位,是为后秦末帝。因姚泓能力平庸,后秦诸多大臣对其不满,后秦政局

  • 雍正一朝为何流传这样一句话:“内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年羹尧

    雍正一朝流传这样一句话:“内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这的确是当时一种真实的写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年羹尧(1679-1726),字亮工,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他少年得志,年仅二十一岁就高中进士。俗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也就是说五十岁

  • 武松为何砍卢俊义三刀掉头就走?他在暗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松,宋朝

    对武松为何砍卢俊义三刀掉头就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最能打的或许不是武松,但最会打最敢打的一定是武松,这位梁山平头哥不是在与人拼命,就是走在与人拼命的路上,急眼了连老虎都不放过。武松搏命,从无平手,不死不休,管杀管埋(烧)。但是有一场战斗,

  • 七十岁才敢造反,司马懿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懿,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先有黄巾起义,后有诸侯争霸,天下倾覆,化为吴蜀魏三国鼎立,历百年之久,才得以三家归晋,天下最终一统于司马氏!根据史书记载,公元249年,已经七十一岁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曹魏军权,为司马氏日后的纂位铺平了道路

  • 多次赐杀重耳的勃鞮,为何在重耳称帝后还敢去求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勃鞮,春秋

    勃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他多次受国君之命去刺杀流亡的国君公子,但数次均未成功,待流亡公子回国登上国君宝座后,他居然还敢去求见国君,哪来的智慧和勇气。这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晋国故事。据《东周列国志》晋国公子重耳由于国内”骊姬之乱”被迫在外流亡十九年后,在秦国协助

  • 慈禧西逃时为什么没有带上御林军?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慈禧西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大家都听说过,皇帝要出一次宫,那便是伤国伤民的主要表现,先要用许多 的御林军开道,随后又是婢女宦官前呼后拥,一路上老百姓都要下拜施礼。可是慈禧西逃的时候,可就顾不上这么多了,毕竟那时候八国联军早已攻进北京,慈禧必须是撒腿就跑

  • 陈平,靠学习实现了阶层的跨越,成为挽救刘氏皇室的贤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平,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朝谋士陈平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由于欺兄盗嫂的传言,以及经常提出诸如行贿之类的计谋,文学作品中的陈平或多或少被人往“小人”的方向描绘。但历史上的陈平获得的评价其实是极高的,看看这些关键字:“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定宗庙,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 水浒中林冲与锦儿重逢,得知妻子离世真相后,为什么要撞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林冲,宋朝

    与锦儿重逢并得知妻子离世真相后,林冲为何撞碑自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林冲的妻子张氏自缢的具体情况,《水浒传》中的描述非常简单。小说第二十回中提到,林冲火并王伦后,拥立托塔天王晁盖成了梁山的第二任大寨主,林冲在梁山的地位逐渐稳固。这时,林冲

  • 为何会说黄权,是统帅北伐的最佳人选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权,三国

    蜀汉将领黄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读过《三国演义》都知道当时有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得天下。这一句话是充分的对诸葛亮和庞统的能力肯定,而我们现在都是比较推崇诸葛亮。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