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赤壁之战是三国的一个关键点,周瑜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赤壁之战是三国的一个关键点,周瑜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8 更新时间:2024/1/25 5:00:50

三国时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个别英雄人物扭转了历史的走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毫无疑问,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它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而决定这次战争结局的众多人物中,周瑜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长期以来,受戏剧小说等影响,周瑜一直被塑造成一个气量狭隘之人,甚至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其实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很有雅量英雄人物。他出身名门,其父为东汉末年洛阳令周异,其堂祖父,及堂叔皆位至列三公之一的“太尉”。

成长在这样的家庭的周瑜,有着良好的文化修养,而且精通音律,据说宴席之时,有弹琴者出现跑调,当时已半醉中的周瑜马上听了出来,回过头来看弹琴者,固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

然而,周瑜志向不在词曲音律,而是志平天下,故二十一岁时就投靠孙策。两人并肩作战,关系密切,后同娶桥公之女,结为连襟,成为孙策主要的倚重力量。

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当时江东局面不稳,人心浮动,周瑜从外地带兵返回吴郡,带头拥护孙权的领导地位,为树立孙权的权威,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孙权对周瑜也颇为敬重,能够登堂入室,拜会孙权母亲,表明拿周瑜当自己人看。

周瑜是个关键时刻能起决断作用的人,比如官渡之战后,曹操乘风头正盛之势,提出要求孙权纳质子,当时众人众说纷纭,争执不下,唯有周瑜坚持反对,坚定了孙权的决心,使得孙权后来免于受制于人。同样,在赤壁之战前夕,与曹军是战是和,孙权举棋不定之时,周瑜一锤定音,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

然而就这样一个本该继续大放异彩,前途无量之人,却在赤壁之战两年后,就病死在巴丘,时年三十六岁,令人惋惜之余,不仅难免疑问,周瑜的死因究竟为何?真的是死于疾病,还是另有隐情?

关于周瑜的死因,官方说法是“箭创崩裂”,也就是死于伤口感染。当然这种说法,理论上说得通,但仔细一推敲,不难发现种种疑团。

首先,周瑜受伤时建安十二年(208年),围攻曹仁时中箭受伤,至此已经两年有余,就算是旧伤未愈,突然死于行军途中,实在有点突兀。

因此,历来有人就推测,周瑜死于政治斗争,遭人暗算,当时,周瑜位高权重,官拜大都督,是孙吴集团的实权人物,谁敢向他伸出黑手?唯有一个人,就是孙权!

这看上去,有点自毁长城,但根据当时政治格局,不排除这种情况的发生。

那么,孙权为何要对周瑜下黑手,这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内部来说,周瑜终究是跟随孙策出身的,随着孙权权力的稳固,急需要培养自己心腹班子,像周瑜这样前朝臣子,必须要退出核心圈子,如果是周瑜是属于老臣,或许孙权还能慢慢等几年,让他逐渐淡出,可惜的是,周瑜当时年富力强,正当盛年,孙权等不起。

或许有人说,孙权不见得嫉恨周瑜,不然为何还要在周瑜死后,要任命周瑜推荐的鲁肃担任大都督。其实这完全忽视了一个因素,那就是鲁肃和周瑜完全不是一类人。

鲁肃是个很懂得官场生存之道的人,能够做到左右逢源,但周瑜表现出来的多是咄咄逼人的强势,这恰是人主之大忌。

从外部来看,赤壁之战后,天下鼎立之势已形成,对于未来吴国之路怎么走,具体来说当时持两种路线之争,就是三分天下派和中分天下,周瑜是持后一种意见,具体来说,就是先消灭刘备,夺得益州,这样便可以占得半壁江山,进而逐鹿中原,与曹魏争夺天下。

不过,孙权是持三分天下意见,就是联合刘备,削弱曹魏,在三国政治格局中赢得主动权。

当时周瑜位高权重,孙权不得不迁就他,周瑜的西行伐蜀,最终因中途死去,半途而废。此后,讨伐益州便束之高阁,再无人提及。

相对于周瑜个人的生命,他的政治宏图才是真正生命线,因此可以说,正是孙权终结了周瑜的性命,至于周瑜本人的死因,相对而言,已显得无足轻重了。

标签: 赤壁之战周瑜

更多文章

  • 水浒最慧眼识英雄的女中豪杰是谁?是扈三娘还是顾大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蔡夫人,宋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仇琼英的故事。水浒里的女子大多都是柔弱型的,如玉兰、锦儿等,像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这样能征惯战、有胆有识的女英雄是很少见的。扈三娘敢自己去追宋江,真是艺高人胆大。顾大嫂、孙二娘两人的武艺比自己的丈夫

  • 刘备率军入川时,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带上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三国

    三国时期,刘备率军入川,为何不带诸葛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11年,刘备受刘璋的邀请,率领大军与军师庞统等入川 ,开始了夺取益州军事行动。但是我们看到在整个入川的行动中,作为首席谋士的诸葛亮却被没有跟随入川的队伍当中。这又是为何呢?先来看看刘备入川的阵容

  • 房彦谦:隋朝时曾任监察御史,因清正廉洁被评为“天下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房彦谦,隋朝

    唐代宰相房玄龄,可谓大名鼎鼎,无人不晓。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论功行赏,称其为天下第一功臣,任为中书令,封魏国公,监修国史。唐代史官柳芳称房玄龄“天下号为贤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笔者今天想谈谈其父房彦谦。透过《隋书·房彦谦传》,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代贤相的出

  • 姜维原是曹魏将军,他又是如何成为蜀汉政权的名将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姜维,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姜维的文章。三国的历史,应该是中国历史当中最有趣的一段历史。割据江东地区的孙吴政权,打出匡扶汉室旗号的蜀汉政权,以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魏政权,在近百年的时间跨度当中彼此争斗不断。历史的精彩也被罗贯中的笔改编,变成了《三国演义》当中的传奇故事。无数的枭雄都在历史

  • 历史上和珅真正的对手是谁 看完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和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珅对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之前大火的《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和纪晓岚斗智斗勇,一个贪,一个清。带给我们许多欢乐。但其实,和珅这一生,真正的对手并不是纪晓岚。首先,和珅出生于公元1750年,这年纪晓岚都26岁了,等着和珅在官场纵横,纪晓岚已经是老头了,并且和珅官

  • 水浒中李逵的母亲是什么来历?她的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逵,宋朝

    你真的了解李逵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水浒传》中的母亲形象不多,但却非常有特色。小说第二回中出现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母亲就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母亲形象。正是因为她的当机立断,才使得母子二人及时逃脱了高俅的迫害,自己也得到安享余生。在小说第四十三回中,也出现了一位母亲。她辛辛

  • 曹丕痛恨曹植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三国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痛恨曹植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三国的历史上,我们都知道魏文帝曹丕是继承大统,结束了四百年的大汉王朝,一统中原,建立了曹魏政权,基本解决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局面,可是在曹丕登上皇位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下旨要杀了他的兄弟曹植,那么曹

  • 李斯被“腰斩”时,就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斯,秦朝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当过管理文书的小吏。小吏地位卑微,做事稍有不慎,便会被上级责骂。加上楚国屈、景、昭等贵族揽权,下层人士很难升迁。于是,不甘现状的李斯遂辞了职,选择了一条镀金路,即跟随名师学习帝王之术。他拜的师傅,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儒学家荀况,著名论点“人性本恶”的发起人。据说,荀子早年

  • 刘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只在位27天就被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贺,汉朝

    对刘贺被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欲速则不达。昌邑王刘贺的心太急了,如果他想和当年的代王刘恒一样,采取温水煮青蛙的策略,也许最后的结局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不汲取教训,不吸收经验。导致刘贺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如果做个纵向对比,刘贺相当于刘恒的话那么霍光就相当于平定了

  • 李自成侄子丢失延安后,怎么不找李自成汇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自成,明朝

    公元1644年,对于李自成来说是大起大落的一年,这一年正月,他在西安登基称;这一年三月,他攻进北京城,逼死了崇祯皇帝,人生可谓达到了顶峰;这一年四月,他率领十余万大顺军在山海关惨败给清军八旗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只能黯然从北京撤离;而这一年底,他更是连根据地陕西都丢了,再一次成了一个流动作战的“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