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时期的闽浙总督,陈辉祖最后下场如何?

乾隆时期的闽浙总督,陈辉祖最后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60 更新时间:2024/2/10 12:36:21

陈辉祖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清朝乾隆皇帝执政时,虽然政治、经济空前繁荣,但朝廷中的贪官却也不少。比如乾隆四十六年的“甘肃冒赈案”,严重程度甚至让乾隆为它两次修改律法,一度震惊全国。

通过这个案子,乾隆才认识到朝廷的贪污腐败有多么严重,随即展开治理。但即使这样还是不能把这种风气彻底铲除。

根据记载, 就在甘肃冒赈案平息后不久,又发生了一起它有着直接关联的大案子,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甘肃冒赈案审理结束后,当事人禀望的家产被全部抄送上报了。但是乾隆在检查这些赃物的时候,发现大多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和王禀望贪污的三百万两数目完全对不上号,便起了疑心。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接替王禀望位置的新任布政使国栋进京觐见,乾隆着重问了这件事情,国栋却并未第一时间呈上抄家物品的具体名目。

后来,乾隆又在热河召见了三名参与过查抄王禀望家产的官员,询问个中细节,谁料这三人也是含糊其辞说不清楚。乾隆觉得当中必有蹊跷,立刻便下令让新上任的浙江布政使盛柱暗中察访。

同年九月,盛柱上奏说查抄过程中的确有隐瞒现象。乾隆当即把原浙江粮道王站柱撤职审问,又命令闽浙总督陈辉祖彻底查清此案。

陈辉祖当初就是负责查抄王禀望的,但乾隆却对其很是信任,他派陈辉祖协助阿桂调查此案时,还曾说过“陈辉祖深受朕恩,必不肯同流合污”。

幸亏乾隆撤职王站柱时,是派户部侍郎福长安和刑部尚书喀尔阿前去传旨的,才没让这个案子成为悬案。福长安抵达浙江后也做了一番调查,发现抄家时丢失的财物和陈辉祖本人脱不开关系。

消息传回京城后,乾隆连下四道谕旨。一是将陈辉祖革职提审;二是让福长安暂时担当总督巡抚;三命阿桂往办案;四是革职国栋,一并送到浙江审问。

这四道谕旨刚刚下达,陈辉祖知道大难临头,连忙上奏。他称自己在查抄王禀望家产时,国栋怂恿自己把那些宝贝折换成银两。这一来就是把责任都推给国栋,企图以受人指使的形象蒙混过关。

不过乾隆一下就看穿了他的伎俩,并且下达一道长谕驳斥陈辉祖。其实查出陈辉祖有贪污行为,对于乾隆自己来说也是很心痛的,说了这样一段话“世受国恩,最为深重,至丧良无耻至于此极。王亶望所为,系明火执仗,而陈辉祖竟是小人之所为。”

因为陈辉祖是个官二代,他的父亲陈大受当年做过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个个都是肥差,而且一辈子为官清廉,政绩出色。所以陈辉祖一当官就被招进了户部,起步的官职就不低。

背负着那么大的期望却做出这样的事,就等于在打乾隆的脸。

至于被派往浙江办案的福长安和阿桂被,乾隆批评以后办事效率立马就提高了,很快就把财物转移的各种记录全部上奏给了乾隆。乾隆起初念在陈辉祖犯下的罪比王禀望轻些,只判了秋后问斩。

次年二月又发现陈辉祖导致地方粮仓也有亏空,罪无可恕,改判自尽以警示其官员。至此,这件前后审了一年的案子才算了结。

标签: 陈辉祖清朝

更多文章

  • 俗话说留在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崇祯为什么不选择逃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崇祯

    还不知道:崇祯自杀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1644年,崇祯17年,李自成率领着明末农民起义军进攻北京。太监曹化淳打开了彰仪门,李自成率领着部队蜂拥而入。崇祯皇帝无奈,心想大势已去,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一起登上了煤山。崇祯皇帝上吊殉国,两百对年的大明王朝就

  • 朱祁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朱祁镇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祁镇,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祁镇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祁镇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这一点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朱祁镇为明英宗,但是很多人却认为他承担不起“英”这个字,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而朱祁钰却并没有那么糟糕,甚至相比朱祁镇来说,还要好很多。那么事实真的是

  • 吴起一生从来没有败绩 吴起为什么没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吴起,战国

    还不知道:吴起和战国四大名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国古代有非常多的名将,他们在不同时期做出了很多不同的事情,但是说起来都是十分令人敬佩,拥有很多战绩的大将。不过在战国时期,人们常说有“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王翦、白起、廉颇、李牧四人,但是在战国时期,还有

  • 朱元璋大杀功臣,刘伯温写了一首诗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伯温,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伯温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据《明史》所载:“明初四大案”后,明朝的开国功勋几乎被朱元璋屠戮殆尽,只余三三两两!“明初四大案”又称“洪武四大案”,分别是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洪武九年或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四大案过

  • 隆科多和康熙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隆科多是怎么取得康熙的信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隆科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隆科多和康熙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隆科多在康熙五十年接替托合齐,出任步军统领,一直到康熙去世。步军统领是从一品的职位,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担任,负责整个京畿的军事力量。那么,隆科多又是如何取得康熙的信任?隆科多佟氏家族与康熙关系不菲隆科多出生于清代的关

  • 盘点古代打仗最厉害的七位帝王,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棣,明朝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哪些帝王打仗比较厉害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第七 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

  • 朱元璋消灭元朝军队数量并不多 朱元璋在推翻元朝出了多大的力气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朝,朱元璋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处理推翻元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的元朝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帝国,却被朱元璋率领的一支农民军给打垮了。也许,这样的事实让人难以置信,但是,它确实发生了。其实,那个年代,全国四面八方都是起义军,而朱元璋率领的队伍只是其中之一。尽管,最终

  • 历史上卫青的评价怎么样?为什么卫青在历史上的评价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卫青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卫青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到卫青,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可能都非常好吧,在很多人看来,卫青是一个和霍去病齐名的汉朝大将,他们都是抗击匈奴的非常厉害的将军。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还有在汉朝时期,人们对于卫青的评价其实是非常低的,可以说对卫青是一种根本看

  • 王莽是怎么架空西汉的?王莽的血腥篡位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王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莽的血腥篡位之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王莽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觉得王莽的篡汉行为是“巨奸”,但也有人觉得王莽是历史上首位社会改革家,是一位非常有远见的人,所以才会有声音称王莽是从未来穿越回去的。不过王莽的篡位之路充满了血腥,他牺牲了很多

  • 雍正登基后对胤禩打压,为何又放过胤禵?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雍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雍正的兄弟里面,十四阿哥胤禵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是康熙晚年夺嫡之争的“大热门”,熬过了雍正,最后在乾隆朝安享晚年。相比“九子夺嫡”的其他对手,比如胤禩、胤禟,雍正虽然也打击胤禵,但终究还是刀下留人。一、在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