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开国风云背后的真相!“晋阳宫逼宫”事件根本不存在!

唐朝开国风云背后的真相!“晋阳宫逼宫”事件根本不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46 更新时间:2024/2/16 8:11:0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唐朝开国风云背后的真相!欢迎阅读哦~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引得无数人为之赞叹,唐太宗李世民和“贞观之治”更是为人津津乐道。但历史往往不仅有我们看见的一面,还有我们看不到的一面——在《唐开国》一书中,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于赓哲先生为我们揭开了隐藏在大唐开国那段壮怀激烈的风云背后更多的历史真相。

辉煌背后的巨大代价

陈寅恪先生评价唐朝曰:“唐代之史可以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莫不如此。”

毫无疑问,唐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唐朝之前是隋朝,享国只有三十余年,隋朝之前是北周和北齐,分别享国二十余年,南方的陈朝享国三十余年。唐朝是在这一系列短命王超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国祚近三百年的强盛王朝,其功勋自然不可抹杀。

但所谓成王败寇,历史往往容易符号化和简单化。以隋朝的亡国之君隋炀帝为例,人们印象里这只是一个荒淫无度、穷兵黩武的帝王,但另一方面,隋炀帝同样也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修大运河、削弱关陇集团势力等都显示了他超强的战略眼光,但他的问题在执行力方面,他把执行简单看成命令的下达和对官员施压,而且从来不分轻重缓急。尤其是伐辽战争,引发了众多农民起义,当时山东地区受官府压榨最甚,不仅有大批子弟从军,还要贡献民夫和粮食,甚至牛车、马车、驴车都被征调一空,而且莱州等地还要为水军打造军舰,工匠们每天大半时间都泡在齐腰深的海水里,下身都溃烂了。

综合起来看,于赓哲认为,事实上隋朝从未经历过一个明显的衰落过程,它之所以盛极而亡,忽然垮台,表面上看是隋炀帝的暴虐统治导致民不聊生、官逼民反,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很多战略意图,触犯了关陇集团的利益,“所以导致关陇集团都不再效忠于他,甚至加入农民起义的洪流中,推翻了他的统治”。

唐朝建国战争促成了唐朝盛世的到来。但于赓哲同时指出,这个过程实在是太过痛苦,代价太过巨大,“尤其是整个建国战争的黄河中下游,这是自古以来的核心地带。战争严重破坏了这里的经济,杀伤了大量人口,还导致很多人变成流民。隋朝鼎盛时期人口估计在六千万以上,到了唐朝建国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一半。当然,消失的人口一部分是脱离了官府的户籍掌控,变成了流民。但不管怎么样,大量人口死亡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城市也在战争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使得唐朝要用近百年的时间慢慢恢复,一直到唐玄宗开元时期才超越了隋朝的鼎盛时期。”

史料背后的巨大谎言

《唐开国》以大唐王朝的缔造者李渊为核心,以其与各方豪强势力在争斗中此消彼长的较量为半径展开叙述,讲述了隋朝末年国家动荡,各股割据势力蜂拥而起逐鹿中原的故事。从并州风云至太原起兵,从瓦解李密的瓦岗军一直到决战虎牢关,其间以颇多笔墨对风云人物如雄主窦建德、劲敌王世充、猛将尉迟敬德、名臣魏征、太子建成、世子元吉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摹写。

值得一提的是,《唐开国》以典籍史料引介与考古遗迹发掘互为佐证,以严谨的考据、周密的推演讲述了诸多被大家误解误读的历史事实。而很多历史误读之所以会出现,全在于李世民掌权后修改了大量史料,在被李世民修改过的官方史料中,李建成的功勋几乎被完全抹杀,以至于今天的学者要研究李建成都感到困难重重。

于赓哲表示,拨开重重迷雾我们会发现,李建成是一个较为忠厚而且能干的人。太原举兵之前,他就被派往河东等地招募群雄;太原举兵之后,他是第一批投入战场的将领,起码功勋不在李世民之下。他是在被册立为太子之后,由于被长时间留在高祖身边,导致功勋逐渐被李世民超越。在未经李世民修改的李渊记室参军温大雅所写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中,就这样评价李建成:“太子及王俱禀圣略,倾财赈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缯博徒,监门斯养,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尝云倦。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也就是说,在这本书里温大雅给予了李建成和李世民极高的评价,认为他们有才干,谦虚,善于吸纳人才,礼贤下士,深孚众望,颇得人心。温大雅的这个评价,可能更接近于事实。

即便是自己的父亲李渊,在修改史料方面,李世民也不放过,比如所谓的“晋阳宫逼宫”事件。在李世民的史料体系里,李渊被描绘成一个犹豫不决、胆小的主事者,而李世民则是起兵的主谋,苦口婆心劝说父亲,但是父亲始终不敢下决心。李世民和裴寂于是联手给李渊设了个圈套,由裴寂请李渊在太原附近隋炀帝的一处行宫晋阳宫里喝酒,酒酣耳热之际,裴寂让人将李渊送入宫中某个房间休息,然后让晋阳宫宫女进屋陪侍,第二天李渊酒醒,发现自己闯了大祸,宫女是皇帝的女人,他作为地方官不能染指,这是大罪。于是裴寂说你家二郎(李世民)早做好举兵准备了,现在为了不至于得罪而死,为了社稷天下,请您举兵。于是李渊不得不听从李世民和裴寂的建议。于赓哲认为,这一唐朝官方版本的建国史的关键环节,充满各种疑问,而结合裴寂的墓志铭等文献,“我们判断,这个晋阳宫宴会事件子乌虚有,李渊举兵早已箭在弦上,根本不可能靠儿子来刺激自己”。

演义背后的历史事件

唐朝开国史是一部英雄的交响乐,历史事件复杂,关涉人物众多,旋律跌宕起伏,这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代。而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程咬金因为《隋唐演义》的缘故家喻户晓。

在民间文学里,程咬金是完完全全的草根出身,说他家住济南,幼年丧父,跟着母亲逃荒到了历城,后来还贩过私盐,打死过官府的捕快,坐了大牢云云。那么真实情况如何呢?于赓哲表示,程咬金是山东人没错,他的墓志铭已经出土,根据墓志记载,程咬金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北齐官员,而且程家也是济州的地方大族。另外民间文学里的程咬金有个外号——三板斧。据说程咬金善于用板斧,见到敌人就劈将过去,就三招,但真实的情况呢?据《旧唐书·程知节》说:“少骁勇,善用马矟。”也就是说,程咬金善于用长矛,而且是骑马作战。没有记载说程咬金善于使用板斧这种很有江湖气息的武器。

标签: 唐朝李渊李世民

更多文章

  • 富察·马齐:曾在雍正面前推举八阿哥胤禩,为何却得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富察·马齐,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富察·马齐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富察·马齐,富察氏,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子,孝贤纯皇后的伯父,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外戚。其祖父哈什屯曾任宫中侍卫,多次随同皇太极出征立功,顺治时期跃升为内大臣,列议政大臣,其父米思翰任内务总管、户部尚书,列议政大臣,他的

  • 朱纯臣:祖先是靖难第一功臣,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纯臣,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纯臣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纯臣,明朝最后一位成国公。他的祖上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靖难功臣,朱能。朱能早年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随燕王征漠北,骁勇善战。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在灵璧俘虏平安等南军名将,收降十万南军,累功至左军

  • 岳飞为何会被冤死?岳飞犯了赵构哪些忌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岳飞,赵构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岳飞为何会被冤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岳飞为何遇害?这个问题从岳飞被杀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被广泛的讨论,为什么这个问题能经久不衰,时不时就被提起呢?因为岳飞被杀这件事十分反常,用表面的理由并不足以解释赵构为什么在金军压境的时候斩杀己方大将。无论是对岳飞死因

  • 商鞅、孔子和孙武都在他国出仕,为什么不说他们“叛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鞅,孔子,孙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商鞅、孔子和孙武是叛国贼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商鞅是卫国人,战国时期,卫国是魏国的附属国,所以商鞅从名义上来说,也是魏国人。可是他却在秦国实行变法,帮助秦国走向强盛。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宋国人,祖上都是宋国人,为了避祸才来到鲁国为官。孔子在鲁国出生,此后在鲁国为官,

  • 乾隆退位当太上皇是心甘情愿的吗 嘴上说禅让,身子却还坐着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嘉庆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太上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治天下之道,贵得其中。—乾隆自古以来皇位之争都是血流成河,皇子为了皇位甚至可以不择手段,造成兄弟相残,父子相残的悲剧。乾隆作为历史上有名的长寿皇帝,迟迟不退位,可把他的继承人嘉庆给等坏了。后来嘉庆终于等到了乾隆退位的时候,乾隆还只

  • 他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徐渭为何自尽了九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徐渭,明朝

    徐渭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徐渭,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自幼聪慧,文思敏捷,且胸有大志。但徐渭的仕途却始终不如意,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后来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后因“自负才略,

  • 关羽的墓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为何墓地千年来无人敢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羽的墓,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古代皇帝贵族的陵墓都有很多珍奇古玩,因古人有“视死如生”的墓葬习俗,这些高贵富有的人死后,陵墓中各类陪葬一如生前一般豪华。历史上,很少有皇帝的陵墓是“穷陵”,大都是富有的,能彰显主人高贵身份的,陪葬品都不会少,有时还会有活人殉葬,以免死

  • 庞德和关平交手战成平手,为何关羽出马却输给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关羽,关平,庞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庞德的武力值怎么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襄樊之战,曹仁被关羽击败,龟缩在樊城,不敢出战。他向曹操求援,曹操于是派于禁和庞德两人,带领七军驰援曹仁。于禁是主将,庞德是先锋,两人来到前线后,于禁主张稳妥点,先避避关羽的锋芒,而庞德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等人深受

  • 同样都是皇后 吕雉和马皇后之间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皇后,吕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马皇后和吕雉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权力总是伴随着欲望,纵观历代帝王,几乎没有人能长情到一生只爱一人。即使是贵为一国之母的皇后,也依旧难挡色衰而爱弛的无奈。但有这样一位皇后,即使人老珠黄都能得到帝王的独宠,她就是明朝孝高慈皇后马秀英。正是因为她的仁慈和贤惠,朱

  • 三国时期的人才那么多 曹操为何只钟情于蜀汉的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人才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不喜东吴人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在三国的时候,曹操是一个十分爱才的人,只要是有才华的人,都能够来到曹操的帐中,曹操一定是来者不拒的,与此同时,曹操对于一些人才也是十分的渴望,首先就是关羽,关羽在官渡之战之前,跟大哥刘备走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