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孔子和孙武都在他国出仕,为什么不说他们“叛国”?

商鞅、孔子和孙武都在他国出仕,为什么不说他们“叛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08 更新时间:2024/1/9 16:03:2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商鞅、孔子和孙武是叛国贼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商鞅是卫国人,战国时期,卫国是魏国的附属国,所以商鞅从名义上来说,也是魏国人。可是他却在秦国实行变法,帮助秦国走向强盛。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宋国人,祖上都是宋国人,为了避祸才来到鲁国为官。孔子在鲁国出生,此后在鲁国为官,56岁开始周游列国,寻找在列国为官传教的机会。

孙武又被称为孙子,他本是齐国贵族,后来受到伍子胥邀请,从齐国前往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攻打楚国,建立功勋。

以上这三位,全部都有在其他国家出仕的经历,而且基本都是主动出去寻找机会。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商鞅、孔子包括孙武都是叛国之人呢?当然不能。

01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可以四处流通。

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生存方式。明朝每个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清朝谁家的老祖宗还没有挂过辫子?所以说不要用同一种道德标准去衡量不同时代的人。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原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史记》

在春秋战国时期,顶着同一个周天子,各路诸侯各自为政,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割据势力。

这些割据势力主要以家族形式为主,每一个诸侯国都有一系列贵族家族称王称霸,为了让自己的诸侯国逐渐强大起来,这些贵族集团必须要不断吸纳人才。

那个时候教育没有普及,有机会认字的,那都是贵族子弟,有才能的可就更少了。为此比较小的诸侯国,国内人才根本就不够用。

在这种情况下,高价聘请外国高级人才的现象就出现了。有些诸侯国比较强大,人才众多,那些不愿意做凤尾的人才,宁可到小诸侯国做个鸡头。

这就出现了人才争夺战的场面,不管是军事人才还是治国人才,但凡有一技之长,这些诸侯国都想要将其收入囊中。

尤其是到了战国时期,人才争夺战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商鞅、张仪吴起等人纷纷离开自己的母国,前往异国他乡效力,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诸侯国的强弱才逐渐分明化。

小诸侯国逐渐被吞并,大诸侯国不断强大。有钱人越来越富有,穷人连后代都不会有,这就是现实。

02商鞅、孔子都是在母国不受重用,这才想到出走。

当时有才能的人很少很少,官场基本上都被贵族子弟给承包了,而这帮人很多都是酒囊饭袋。可是他们弄权是有一套的,看到有才能的人可能会抢了他们子孙的官位,那他们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他们不会去管什么国家利益,那是国王该管的事情,贵族们都只会考虑自身家族的利益,为此不少有才能的人,是被迫离开自己的母国。

孔子:

孔子在鲁国其实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当时孔子在鲁国也做了很多年官了,做到了大司寇的职位,算是大夫里比较高的位置了。

可是孔子在帮助季桓子打击当权家臣的时候,同时摧毁了三桓的根基,这件事是贵族集团所不能忍受的。于是季桓子就把孔子给赶走了。

孔子遂適卫,主於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居顷之,或谮孔子於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史记》

在母国待不下去了,孔子这才开始了常年周游列国的事迹。由此可见,不是孔子想要背叛母国,而是母国不愿再用孔子。

商鞅:

商鞅所面临的问题就更加尖锐了,他所得罪的人,居然是魏惠王本人。当时公叔痤不断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他是天下奇才。

可是魏惠王却不屑一顾,公叔痤见推荐不成,担心商鞅出逃,所以就让魏惠王将商鞅给杀了,否则他出去必然要帮助其他诸侯国。

这件事魏惠王依旧没有采纳,因为在魏惠王看来,商鞅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根本不值得他为此大动干戈。

在这种情况下,商鞅只能是离开魏国,因为一旦魏惠王回过味儿来,一定会找商鞅麻烦。与其辅佐这么一个昏庸的君主,不如出去寻找一位真正值得辅佐的君主。

03孙武投靠吴国,并没有出卖母国齐国。

孙武是齐国人,而且是齐国的贵族。可是孙武在齐国显然也没有得到重用。他在齐国并没有比较出色的战绩,至少缺少相关史料。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於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史记》

在这个时候,他的好友伍子胥,将孙武推荐给了吴王阖闾。伍子胥是楚国人,可是他们全家都被楚国给杀掉了,只有他逃到了吴国。

为了给自己家人报仇,伍子胥没有哪一天不在厉兵秣马。可是在军事层面上,伍子胥毕竟没有什么特长,于是他想到了孙武。

为此孙武便从齐国来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训练士兵,并且帮助吴国军队进攻楚国,在消灭楚国以后,孙武并没有再为吴国效力。

孙武选择归隐山林,不再为吴国训练军队。这里有很多种原因,有可能是因为伍子胥被杀,有可能是因为孙武看到吴王阖闾和吴国贵族们在楚王宫的暴行,感到不齿。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不愿意帮助吴国去对付自己的母国齐国。因为吴国北上就与齐国接壤,这两个国家常常会发生一些小规模的争斗。

如果孙武继续为吴国效力,说不定就会成为自己母国的对手。孙武还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在齐国,他是不可能与齐国为敌的,所以他选择归隐山林。

由此可见孙武投靠吴国,纯粹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绝对没有背叛齐国这一说。在齐国不得重用,难道还不能出去打工了?

总结:位卑未敢忘忧国。

其实从我们现在的角度去看这些人,他们都是出卖了自己的母国,没有为自己的母国效力。这就好比现在的学生出国留学,就再也不愿回来,甚至会帮助国外研究设备对付我们一样。

这个时候和春秋战国时期,可就不一样了。我们所面对的,也不是那个顶着同一个周天子的时代,所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外国。

不能做对自己母国不利的事情,这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你可以天高任鸟飞,可以享受超高的待遇,但是请记住这唯一的底线。最后用陆游的一首诗,奉送天下英豪。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

标签: 商鞅孔子孙武

更多文章

  • 乾隆退位当太上皇是心甘情愿的吗 嘴上说禅让,身子却还坐着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嘉庆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太上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治天下之道,贵得其中。—乾隆自古以来皇位之争都是血流成河,皇子为了皇位甚至可以不择手段,造成兄弟相残,父子相残的悲剧。乾隆作为历史上有名的长寿皇帝,迟迟不退位,可把他的继承人嘉庆给等坏了。后来嘉庆终于等到了乾隆退位的时候,乾隆还只

  • 他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徐渭为何自尽了九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徐渭,明朝

    徐渭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徐渭,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自幼聪慧,文思敏捷,且胸有大志。但徐渭的仕途却始终不如意,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后来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后因“自负才略,

  • 关羽的墓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为何墓地千年来无人敢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羽的墓,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古代皇帝贵族的陵墓都有很多珍奇古玩,因古人有“视死如生”的墓葬习俗,这些高贵富有的人死后,陵墓中各类陪葬一如生前一般豪华。历史上,很少有皇帝的陵墓是“穷陵”,大都是富有的,能彰显主人高贵身份的,陪葬品都不会少,有时还会有活人殉葬,以免死

  • 庞德和关平交手战成平手,为何关羽出马却输给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关羽,关平,庞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庞德的武力值怎么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襄樊之战,曹仁被关羽击败,龟缩在樊城,不敢出战。他向曹操求援,曹操于是派于禁和庞德两人,带领七军驰援曹仁。于禁是主将,庞德是先锋,两人来到前线后,于禁主张稳妥点,先避避关羽的锋芒,而庞德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等人深受

  • 同样都是皇后 吕雉和马皇后之间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皇后,吕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马皇后和吕雉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权力总是伴随着欲望,纵观历代帝王,几乎没有人能长情到一生只爱一人。即使是贵为一国之母的皇后,也依旧难挡色衰而爱弛的无奈。但有这样一位皇后,即使人老珠黄都能得到帝王的独宠,她就是明朝孝高慈皇后马秀英。正是因为她的仁慈和贤惠,朱

  • 三国时期的人才那么多 曹操为何只钟情于蜀汉的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人才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不喜东吴人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在三国的时候,曹操是一个十分爱才的人,只要是有才华的人,都能够来到曹操的帐中,曹操一定是来者不拒的,与此同时,曹操对于一些人才也是十分的渴望,首先就是关羽,关羽在官渡之战之前,跟大哥刘备走散了,

  • 都是被人们敬奉的门神,为何秦琼和尉迟恭在凌烟阁排名相差甚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秦琼,尉迟恭

    为何秦琼和尉迟恭在凌烟阁排名相差甚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小时候,不少80后小伙伴,总盼着过年。过年便有压岁钱(虽然最后大多被父母收起来),有美食,一家人快快乐乐地聚在一起。要过年就要贴门神,而门神便是我们熟悉的秦叔宝、尉迟敬德(我记得早些时候还贴过关羽、张飞),因为常

  • 北魏拓跋焘之女:揭秘上谷公主的两段坎坷婚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上谷公主,北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上谷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她是上谷公主,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女儿,魏文成帝拓跋浚的姑姑。然而,她的芳名并未留存在史籍中。代国部落首长乙匹知的儿子乙瑰,当年接受父亲的指派来北魏进贡,这一来就回不去了。乙瑰拥有一流的骑马和射箭技术,还曾赤手空拳与猛

  • 韩信为什么不是攻打匈奴的主帅?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信,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韩信为什么不是攻打匈奴的主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邦是大器晚成之人,四十多岁开始创业,从最初的泗水亭长,到西汉开国皇帝,只用了七八年时间,成就和经历颇为传奇。俗话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刘邦也不例外,他多次面临生死考验,其中两次最危险,一是危机四伏的

  • 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为何放走他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放走曹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按照正史,关羽没有守华容道,曹操也没有输光所有兵马。死的只不过是刘琮蔡瑁投降的荆州兵。而且输的一部分原因是瘟疫。曹操从赤壁败退,走的确实是华容道,但并没有关羽;曹操在途中确曾大笑,但不是三次,而是一次;曹操笑的也不是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