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友谅的60万大军打不过20万大军?背后啥原因

陈友谅的60万大军打不过20万大军?背后啥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81 更新时间:2024/1/20 13:27:5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友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元朝末年,由于蒙古执政者长期的暴政导致老百姓的怒火冲天,最终中原各地的农民纷纷揭竿起义,组成起义军发誓要推翻元朝。

届时各股势力占地为王,互相争斗力图发展。

而陈友谅一方则在群雄中鹤立,论军事实力的话朱元璋一伙远远不及陈友谅,可是到最后陈友谅为什么会在鄱阳湖之战中输给朱元璋呢?

朱元璋是一个十分精明残忍的人,有点像曹操一样,宁可他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他家族,这从他建立明朝之后,下令刘伯温寻遍天下龙脉将其斩断,避免其他姓氏出天子就能看出来。

以及当朱元璋坐稳皇位后还有所担忧,生怕自己死后功臣老将们会借机夺位,抢走他子孙的江山,故此在生时先发制人,造就无须有的罪名把有威胁将臣全部灭口。

如此一个人可见心思慎密,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在群雄争霸的元朝晚年,朱元璋的智商和手段确实比其他起义军更胜一筹。

而陈友谅起义军在当时是实力最强悍的一股势力,曾一路攻城略地占领了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区,所到之处当地农民纷纷投靠于他,麾下猛将也不少。

而朱元璋打生打死才拼下浙江、皖南等部分地区,所管治的人口和地盘都低于陈友谅数倍。

但双方主张的战略不同,陈友谅支持能力最强,主张极力扩张,到处征战,不顾及战线拉多长,而且几乎向全势力宣战,树立众多对手。

朱元璋则十分低调,主张养精蓄锐,在众多势力面前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并且表示自己不想争夺任何名利,所以其他起义军就忽视了朱元璋,认为他不足构成威胁,转而把注意力放在陈友谅身上,专心对付他去了。

未曾想朱元璋迅速崛起,最终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只是这一战着实蹊跷,为何只有20万大军的朱元璋能战胜60万大军的陈友谅?

人心分离

本来陈友谅可以“稳坐钓鱼台”殊不知他自己胡乱一番骚操作,导致好好的牌给打臭了。

不仅胜势转劣势,丢失了人心。

当年在起义热潮之际,陈友谅最先加入了倪文俊的部队,在其麾下混迹了一番,随后陈友谅反戈杀掉自己的大佬徐寿辉,一下积累够发家资本就自己独立出来单干了。

所以面对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陈友谅从一开始就不得人心。

后来,倪文俊战败,拖了一支残兵败将无路可去,听说陈友谅在黄州混得可以,本以为自己对陈友谅有知遇之恩,于是就跑去投靠陈友谅,殊不知陈友谅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又除掉了自己的前任大哥倪文俊,还接着把对方的义军部队给收编了。

所以陈友谅连杀自家两个大佬的事情,一直被别人吐槽。

但他势力壮大后,就用各种手段给压了下来,主要是唱衰死去的两个大哥,指派小人到处八卦称倪文俊是一个人坏人,行为恶劣,心眼极坏,陈友谅杀掉他简直是替天行道,故此军心逐安定下来。

而坊间百姓也开始认为陈友谅并非“反骨仔”。

本来舆论得以扭转,民心所归,殊不知陈友谅本性难移,很快就对自己的得力干将赵普胜下手了。

本来赵普胜非常能打,就连朱元璋都忌讳他,把他视为自己的心腹大患,乃陈友谅军队的灵魂战神。

毕竟赵普胜当时为陈友谅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不料这些功绩却威胁到了主公陈友谅,让其认为部下赵普胜功高盖主,并且对自己越来越傲慢了。

为此陈友谅为了防止赵普胜反过来插自己一刀,于是就先下手为强,决定除掉赵普胜。

这天战事稍缓,陈友谅就以主公的名义请大将赵普胜过来自己的战船赴宴,吃的是烤羊肉。

然而赵普胜根本不知道这是一场专门为他而设的“鸿门宴”,自己毫无防备带几个贴身侍卫就登船了,准备大吃一顿,殊不知前脚刚上船,就被陈友谅埋伏下的士兵给乱刀斩杀了。

所以群雄混战打到后期,陈友谅虽然力掌60万大军,乃全天下最强的兵力,但这些兵力多是他使用狠毒手段合并得来,很多将士归顺陈友谅都是迫于他的淫威,其最终导致军队上下不齐心,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就变成下一个赵普胜,所以陈友谅几乎没有心腹和忠臣。

战略错误

直到后来,陈友谅在战略指挥上又出现一连串错误,或许是他自己的领军能力不行,还是下面的将士阳奉阴违,总之“应天战役”惨败后,陈友谅终于发现中了朱元璋的招,于是十分痛恨朱元璋,恨不得全军攻打朱军活剥了朱元璋。

然而正是这种因愤怒而失去理智的行为,导致陈友谅一步错步步错,从此走下了神坛。

公元1343年,朱元璋的大哥小明王韩林儿突遭张士诚的军队围剿,为此朱元璋被迫带兵前去搭救。

此时,被喻为朱家军的粮仓洪都城池兵力空虚,陈友谅意识到已是报仇的最佳时机,于是亲率60万大军倾巢出动主攻洪都,吓得守将朱文正瑟瑟发抖,但远方的朱元璋很快就发命令来安慰朱文正,要他绝对要坚持住,自己很快就带大军来救援。

此时朱文正使出拖缓计策,假意要投诚陈友谅,而陈友谅信了,这一来二去的边打边谈招安条件,整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

最终朱元璋救完大哥班师回朝,逼得陈友谅只能放弃攻击洪都。

从这方面看出来,陈友谅不仅是一个狠毒绝情的人,而且性格还十分优柔寡断,未能在关键时刻下出正确的决定,在鄱阳湖之战中也是骄傲自大、轻敌。

在这方面朱元璋要比他强很多,他的失败也并非是没有原因的。

标签: 陈友谅元朝

更多文章

  • 姬晋是什么人?一个王室后裔,更是王姓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姬晋,周朝

    姬晋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姬晋(公元前567——549),姓姬,名晋。是东周时期周灵王之子,后人称其为太子晋,王子晋,王子乔或王乔,被奉为王氏始祖。记载太子晋事迹的先秦文献主要有《逸周书——太子晋辞》和《国语.周语下》,后世又有记载仙人王乔、王子晋者及

  • 唐太宗李世民天子不观“起居注”的制度?他是什么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太宗,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天子不观“起居注”的制度,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起居注是中国古代出现较早,具有实录精神的一种史类,是日后修撰帝王实录乃至国史的重要基础史料。汉魏以迄唐初,史官、史家密书善恶,隐而不宣。孔子作《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

  • 武则天为什么为了延续红妆时代,而选择把皇位传给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唐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武则天的文章。武则天是一个皇权主义者,她的争夺权力的最主要出发点并不是女人为什么不可以当皇帝,而是”我想当皇帝,我要当皇帝,我能当这个皇帝。“在武则天的考虑的传位人选中从来没有太平公主的位置,这一点从武则天对待太平公主的态度中就表现出来,武则天在对儿子们的防范

  •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真的是为了陈圆圆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三桂,明朝

    你真的了解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真的是为了陈圆圆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在《圆圆曲》中有这样一句诗:“冲冠一怒为红颜”,把吴三柱投降清廷和进攻李自成的起义军说成是因为起义军将领刘宗敏把他的爱姬陈圆圆掠为己有。吴伟业把吴李结冤归结于陈圆圆被掠,一是根据史书的记载,二

  • 俞大猷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都在与倭寇做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俞大猷,明朝

    俞大猷,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俞大猷是中国明朝历史上极为出名的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诗人。俞大猷出生于公元1503年,去世于公元1579年,福建泉州人,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虽然俞大猷身上背负了那么多的符号,但俞大猷最值得人称赞的还是他在抗倭方面的贡献。俞

  • “左将军”是个什么官?“左将军”于禁地位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于禁,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左将军于禁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三国时期,“左将军”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职位,有不少的三国名人,都曾担任过这个职务,比如吕布,刘备。在曹魏的阵营里面,于禁是担任这个职务,虽然他有后面战败投降的情况,但于禁在曹魏内部还是非常有名的,他很早就

  • 刘墉送一桶生姜给乾隆祝寿,背后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墉,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墉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乾隆三十五年,京城与往常别有不同,街上到处都是穿着红衣的太监,他们腰间挂着叮当作响的钱袋子,目光流转在各种售卖宝贝的地方,不论是大颗的珠光宝石,还是珍贵的古物珍器,只要是他们看中的,甭管价钱多少,交付完货钱,

  • 郭嘉身为曹操的重要谋士,他是什么身世?出身寒门还是世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郭嘉,三国

    你们知道曹操的重要谋士郭嘉,到底出身寒门还是世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郭嘉这个人,甚至被很多人拔擢到和诸葛亮一样的高度上来。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还说了一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这句话无疑让随军出征的各个谋士黯然失色,也表明曹操对郭嘉的重视和信任。有很多人认为,郭

  • 吕布殒命白门楼后女儿就下落不明了 她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吕布,三国

    对吕布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在人们的心中,下意识地认为他的儿子女儿也必然是英雄豪杰,至少不会坠了其父威名。然而,三国志和演义关于吕布的子女记载很少,只有一个女儿,还不知道她的母亲是吕布正妻严氏还是貂蝉。吕布为求得袁

  • 朱瞻基跟爷爷朱棣走的那么亲近,为什么会疏远自己的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瞻基,明朝

    朱瞻基跟爷爷朱棣走的那么亲近,为什么会疏远自己的父亲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明仁宗朱高炽继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于是就一些明史爱好者说是自己的儿子朱瞻基为了早日登基,派人将朱高炽毒死。虽然这些可以说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说的阴谋论,但是从史料说明这对父子的感情确实不怎么样,因为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