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隐蕃是什么人?他是怎么在死前拯救数万魏军的

隐蕃是什么人?他是怎么在死前拯救数万魏军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871 更新时间:2023/12/30 22:35:31

说到隐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汉末三国是一个超级大乱世,与局势动荡不安相伴而生的,是层出不穷的奇人异士,他们宛如一颗颗流星,在历史的天空中划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辉。在这些奇人异士当中,曾在东吴潜伏1年多、备受孙权信任,死前拯救数万魏军的间谍隐蕃,堪称典型代表。

隐蕃,汉末魏初青州人,出身和早期经历不明,但依据史料进行合理推测,他应当很早便服侍魏明帝曹叡,并成为他的心腹。隐蕃能言善辩、心机似海,非常适合搞间谍工作,魏明帝正是看中他这一点,遂在太和四年(230年)交给他一项特殊任务:诈降吴国并设法谋取廷尉一职,然后伺机陷害、离间群臣,从而挑起吴国内部的争斗,帮助曹魏伐灭东吴。

虽然这项任务无比凶险,但隐蕃感激于魏明帝的赏识,还是毅然接受,并制造了一场“畏罪潜逃”的假象,然后“叛逃”到东吴。孙权虽然接纳了隐蕃,但明显不信任他,所以隐蕃在进入建邺的数月时间里,始终没能得到召见,更遑论实施阴谋诡计。隐蕃为了完成使命,便上书孙权表达不满,并申明自己降吴之心天地可鉴,绝非曹魏的间谍。

由于隐蕃的奏表写得天花乱坠,孙权看后甚是感动,遂将他召至宫中面谈。隐蕃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孙权面前剖析时局、侃侃而谈,加上他本人相貌英俊、气度不凡,所以让孙权大为倾倒(“蕃有口才,魏明帝使诈叛如吴,令求作廷尉职,重案大臣以离间之......蕃谢答问,及陈时务,甚有辞观......权以蕃盛论刑狱,用为廷尉监。”见《吴录》)。

会谈结束后,孙权询问右领军胡综对隐蕃的印象如何。胡综称隐蕃言辞浮夸很像东方朔,擅长诡辩颇似祢衡,但综合素质却赶不上两人,如果想拜他为官的话,只能赏给他一个低阶小官。然而,孙权考虑到隐蕃对刑狱事务见解深刻,加之对他印象极好,所以并未听从胡综的劝诫,而是超拔隐蕃为廷尉监,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副部长。

隐蕃在得到孙权的重用后,便开始跟东吴官员们展开交往,凭借着出色的辩才和极度恭顺的态度,赢得很多人的好感。其中,左将军朱据(孙权的女婿)、廷尉郝普(隐蕃的上司)和骑都尉潘翥都称赞隐蕃有王佐之才,跟他结为莫逆之交。受到朱据、郝普等人的影响,更多的东吴官员、士人都开始攀结隐蕃,以至于后者府前经常宾客盈门、车马云集。

不过,也有部分官员,如羊衟、杨迪、潘濬等人从来不跟隐蕃交往,并且认为此人来路不明、心怀奸诈,将来必然会危害国家。其中,最反感隐蕃的莫过于太常潘濬,当他得知儿子潘翥跟隐蕃交往甚密时,不禁勃然大怒,立刻写信斥骂儿子,并要去他跟隐蕃断交,潘翥不敢违抗父令,只好听从。

隐蕃在吴国“卧底”1年有余,日渐受到孙权的重用,而正当他准备离间群臣、制造内斗时,一个意外事件却打乱了他的计划。原来,在太和五年(231年)十月,孙权派中郎将孙布向镇守淮南的曹魏大将王凌诈降,请求后者前来“救援”。王凌不知是计,果然率领数万精锐迎接孙布,并一步步接近孙权设计好的埋伏圈。

隐蕃不愿意看到魏国将士全军覆没的下场,所以在得到消息后,遂召集部属在建邺举兵反叛,想以此来转移孙权的注意力,并让王凌引起警觉。由于行动过于仓促,叛乱很快被平定,隐蕃逃亡未果,在途中被抓捕归案。隐蕃的叛乱虽然没有成功,但还是引起王凌的警觉,后者在即将踏入吴国的埋伏圈之前下令撤兵,从而使得孙权大军无功而返。

孙权很生气,回到建邺后便下令严刑拷打隐蕃,要求他务必供出同党,但任凭行刑者用尽各种酷刑,也始终无法让隐蕃开口。孙权无奈,便只好亲自劝说隐蕃,并允诺给他一条生路。对此,隐蕃只是惨笑着说道:“孙君,大丈夫图谋起事怎么可能会没有同伴?但烈士殉难,不能去牵连别人。”隐蕃说完再不发一言,孙权对此无可奈何,只好下令将他处死。隐蕃遇害时,年仅23岁。

隐蕃死后,孙权下令严惩跟他交往过密的官员,廷尉郝普被赐死,左将军朱据得到被免官、禁足4年的处罚,只有潘翥因听从父亲的提醒而逃过一劫。事后,最早向孙权提出谏言的胡综得到嘉奖,并被晋升为偏将军兼左执法,暂时管理诉讼、刑狱等事务。作为三国最强“卧底”,隐蕃最终功败垂成,实在是令人唏嘘。

标签: 隐蕃三国

更多文章

  • 杨贵妃来自什么地方?杨贵妃是什么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贵妃,地方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杨贵妃是哪里人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杨贵妃生于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由于其父杨玄琰曾任蜀州司户参军,世人以为杨玉环生于四川,其实她是山西蒲州永乐人。蒲州镇位于中条山下,黄河岸西,总人口4.16万人,占地12.9平方公里,唐代曾做为府地,境内

  • 杨六郎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六郎,宋朝

    杨六郎为什么后来却郁郁而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辽统和十七年(999年)九月,辽廷趁宋廷真宗新立、国内外矛盾加剧之机,发兵南侵。辽圣宗(972—1031年)与母亲萧太后亲自出征,圣宗的弟弟耶律隆庆率精骑为先锋,兵锋直指定州。为了御敌,宋廷镇、定、

  • 李世民对秦皇汉武吃丹药嗤之以鼻 李世民的死为什么会和丹药扯上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之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读:公元649年7月10日,一代雄主李世民驾崩在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享年52岁。纵观李世民一生,年轻时 打下多半个大唐江山。大唐建国后,又四处征战,各地的割据势力在他的铁蹄前灰飞烟灭,天策将军的威名威震四海。他一辈子从

  • 仁宪皇太后:13岁入宫,70大寿时康熙亲自为她庆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仁宪皇太后,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仁宪皇太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康熙帝一生非常重视亲情,他的父亲顺治皇帝24岁英年早逝,母亲佟佳氏23岁也早逝,父母双亡时,康熙才9岁,只是一个孩童。这样的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性格,身在皇家,很多事情都不得已,但康熙重视亲情这一点始终没有变,可以从他对仁宪

  • 岳飞北伐时是谁在当政?岳飞北伐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岳飞,北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岳飞北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127年靖康耻,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1134年(绍兴四年)春,岳飞卜书宋廷请求北伐,收复失地。五月,岳家军从鄂州(今湖北武汉)渡江开始北伐。首战攻克郢州(今湖北钟祥),接着兵分两路,岳飞命部将张宪攻打随州,自己

  • 女皇武则天生过四个儿子,最后他们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生了四个儿子,其中长子李弘做了19年太子,精通政务,温良贤达,可惜不幸染上了痨瘵,也就是今天说的肺结核病,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最终病入膏盲,一命归天(有史书说李弘被母亲武则天毒死,此事存疑)。李贤是武则天的次子,也比较有才干。他在哥哥李弘死后被立为太子,时年22岁。他对父母“二圣临朝”

  • 齐桓公叫什么?小白是真名还是外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齐桓公,小白

    为什么齐桓公叫小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因为齐桓公名:小白,所以有小白一称。齐桓公的别称还有:齐桓公、公子小白、齐侯。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上古五霸之一,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85~前

  • 春秋首霸是谁?为什么会是齐桓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齐桓公,春秋首霸

    为什么齐桓公能成为春秋首霸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春秋时期,豪强林立,各个大人物们盘踞一方,形成自己的势力。互相争斗,互相算计,为了最终的成功,一直坚持着不断的努力着。可是吧,大家的领地差不多,手下的人口也差不多,甚至谋士的数量都相差无几。于是乎,前前后后十几年,打了不少仗

  • 晋惠公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说他忘恩负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惠公,忘恩负义

    晋惠公为什么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晋献公因宠爱骊姬,将太子废掉,改立她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奚齐登基后,很多人不服,不久里克等人发动政变,杀了奚齐。当时晋献公的几个儿子都流亡在国外。里克等人想立重耳为国君。但重耳觉得国内局势还不容乐观,拒绝了。大臣们商量了一

  • 一介文官当众殴打锦衣卫,结果成一代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竑,明朝

    对王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此人名叫王竑,于正统四年中进士,但并不受重用。直到正统十一年,他才被授为七品的户科给事中。虽然官职小,但王竑仍然深知在其位谋其职,史书记载其:“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御驾亲征被俘,郕王朱祁钰临危受命,担负起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