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岱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刘岱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0 更新时间:2024/2/9 13:26:16

刘岱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初平三年(192年),兖州刺史刘岱不顾部下济北相鲍信劝阻,执意迎击百万青州黄巾军,结果兵败身亡。然后鲍信就迎立好友东郡太守曹操为兖州牧,使曹操得以兖州为根据地而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那刘岱为何没能像曹操那样成就霸业呢

一,皇室宗亲

刘岱是青州东莱郡牟平县人,为东汉皇室远亲,山阳太守刘方之子。由于刘岱的祖父刘本是饱读诗书的大儒,所以他和弟弟刘繇(yao)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都成长为一代贤才。

平原郡名士陶丘洪听说刘岱谦恭有爱,虚怀若谷,便向青州刺史极力推荐。然后刘岱就被青州刺史推举为茂才,前往京师洛阳为官。自此刘岱步入仕途,一直做到了御史。

中平二年(185年),乐安太守陆康因为劝阻汉灵帝横征暴敛而触怒皇帝,被逮捕入狱。刘岱为了营救陆康,于是上书汉灵帝,据理力争,这才保了陆康一命。

二,兖州刺史

中平六年(189年),权臣董卓掌权,他为了控制关东各地,于是外放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韩馥为冀州牧,孔伷为豫州刺史。然而刘岱身为汉室宗亲,自然不能允许董卓祸乱朝政,于是到了兖州之后准备讨董。

兖州刺史刘岱与其书,道‘卓无道,天下所共攻,死在旦暮,不足为忧。但卓死之后,当复回师讨文节。拥强兵,何凶逆,宁可得置’。(英雄记)

随后刘岱听说韩馥听从谋士刘子惠之言,对起兵讨董态度摇摆,还压制下属渤海太守袁绍起兵,于是果断写信谴责刘子惠。刘岱在书信中声称暴虐无道的董卓不堪一击,等自己消灭了董卓就要立即领兵攻打韩馥。韩馥与刘子惠见了十分害怕,这才不再阻止袁绍讨董。

初平元年(190年),刘岱、孔伷、韩馥、袁绍等关东群雄组成了讨董联盟,与董卓开战。当时参加讨董的共有十二路诸侯,其中兖州就有四路诸侯,除了刘岱外,还有东郡太守桥瑁,陈留太守张邈,济北相鲍信。然而身为宗亲诸侯,最应该积极讨董的刘岱却和袁绍等多数群雄一样按兵不动,不肯西进。可见刘岱参与讨董具有双面性,既是不满董卓专权,但也有心保存实力。

不久董卓因为畏惧讨董联军势大而挟持汉献帝西迁,关东群雄一下没了敌手,立即陷入内讧。刘岱本就不满下属桥瑁盛气凌人,不把自己这个上司放在眼里,于是袭杀桥瑁,让王肱(gong)接任东郡太守。

三,结好袁绍

袁绍能够顺利参加讨董联盟并当上盟主,有不小的功劳应该归功于刘岱,所以二人自参加讨董联盟后就一直关系亲密,还结为姻亲。当时的幽州大将公孙瓒手下有数万精兵,尤其是手下的骑兵白马义从更是横行塞北,于是刘岱为了拉拢他参加讨董,便与他也结为姻亲。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为了称霸一方并报复韩馥,决定夺取冀州。然后袁绍为了确保家人的安全,便把妻儿都交给了刘岱保护。接着袁绍和公孙瓒夹击韩馥,迫使其让出了冀州牧之位。公孙瓒见袁绍白得冀州而自己一无所获,于是愤而征讨袁绍。

岱乃召见昱,问计,昱曰:“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夫公孙瓒,非袁绍之敌也。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夫趣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败。”岱从之。(三国志·程昱传)

公孙瓒为了威胁袁绍,便派人向刘岱索要袁绍家小,还劝他与袁绍断绝关系,不然他在消灭袁绍后就要踏平兖州。刘岱对此犹豫不决,别驾王彧于是称赞程昱有勇有谋,能断大事,可以召他前来问计。程昱料定公孙瓒不是袁绍对手,便劝刘岱不要送袁绍家属给他。

不久袁绍在界桥之战大败公孙瓒,稳固了对冀州控制。刘岱赞叹程昱料事如神,于是推荐他为骑都尉。但程昱认为刘岱成不了大事,便和以前一样拒绝刘岱的好意,以患病为由推辞。最后程昱所料不差,刘岱被杀后曹操接任兖州牧,一征召程昱他就立即前去,成为曹魏五谋臣之一。

四,兵败被杀

会黄巾大众入州界,刘岱欲与战,信止之,岱不从,遂败。(魏书)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大举入侵兖州,人数多达百万。随后黄巾军就凭着人多势众,在青州一路掳掠,还杀了任城相郑遂。刘岱对此十分生气,想要亲自迎击黄巾军。但鲍信认为敌众我寡,且官军士气低落,便劝刘岱坚守不战,等待时机。可刘岱不听,执意出击,结果为黄巾军所杀。

标签: 刘岱汉朝

更多文章

  • 司马师一共有几个女儿?她们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师,三国

    司马师一共有几个女儿?她们都是什么结局?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昭紧张得一夜没睡着,而司马师就像没事人一样,照样正常入睡。第二天,司马师一声号令,司马师阴养在民间的三千死士,迅速聚集到司马师周围,帮

  • 揭秘:乾隆与康熙两帝执政生涯的10大惊人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康熙,清朝

    将乾隆与康熙比,会发现很多相似但又区别巨大的地方。康熙帝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乾隆也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康熙帝南巡6次,乾隆帝也是南巡6次;康熙帝搞文字狱,乾隆也搞文字狱;康熙帝与民同乐,举办千叟宴,乾隆帝也举办千叟宴……。二帝在位时间也差不多。乾隆在位时间比康熙仅少一年,康熙是61年,乾隆是60年。

  • 霍去病和卫青两个“私生子” 挺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霍去病,卫青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两句气壮山河、威风凛凛的话语,充满了尊严和斗志,令听者无不热血沸腾。可你知道吗,说这两句话的人,都是来自汉朝,前者是霍去病,后者是陈汤。霍去病是汉武帝时的大将军,陈汤则是汉元帝时的大将军,俩人都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不世功勋。但我今天要说的,并

  • 索额图之父是三朝重臣 他助皇帝斗鳌拜位极人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索尼,鳌拜,康熙,清朝

    康熙初年的四位辅政大臣中,人们最熟悉的可能是被影视剧演绎得较多的鳌拜,其实当初位列第一的是老臣索尼。索尼,不是日本家电的牌子吗?这位索尼,是满洲正黄旗人,姓赫舍里氏,努尔哈赤时代,索尼之父硕色和叔父希福由女真哈达部投奔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在太祖时代,索尼当过一等侍卫,太宗皇太极时代,索尼“日值内院”,

  • 东汉湖阳长公主的飞扬跋扈无意间成就了两个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汉,湖阳长公主,刘秀

    今日要说的这位女子,乃是东汉湖阳长公主,光武帝刘秀的姐姐刘黄。写正史的历史学家们,并没有在史书上给刘黄留下多少位置。《后汉书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里,关于刘黄的记载,只有如下几句话——……生三男三女:长男伯升,次仲,次光武;长女黄……建武二年,封黄为湖阳长公主”。若非在董宣和宋弘两个男人的传记里,

  • 中国古代柏拉图式恋爱的典范,皇帝刘盈和皇后张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盈,张嫣,吕后,西汉

    当初《美人心计》里那个淡雅如菊的张嫣深入人心,那个淡雅的女子,她悲凉的一生让所有人心疼。在剧中编导还很好心的给她一个算是美丽的结局让她出宫和周亚夫度过余生,而历史上的她却并不这样好运。在历史上,因为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政治斗争的残酷,皇帝的爱情和婚姻几乎都是牺牲品。西汉皇帝汉惠帝刘盈也不能避免,他的爱情

  • 明世宗为何二十多年不上朝还被称明朝第一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帝,明世宗

    嘉靖二十一年,发生了“壬寅宫变”,嘉靖险些被宫女给勒死,此后,他就开始隐居西苑。朝廷之中严嵩主政,嘉靖皇帝这一隐居就隐了整整二十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将自己的国家放心的交给一个大臣呢?一是嘉靖皇帝心计过人,他在位期间,所有的大臣见到他都是恭敬有加,那是一种从心里流露出的畏惧。当

  • 杨嗣昌是谁?杨嗣昌是因为担惊受怕而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嗣昌,崇祯,明朝

    杨嗣昌是湖南武陵人,在万历38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担任杭州府的教授,折合他的祖父一直以来贯彻重视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并且逐渐升官到户部郎中,之后因病引退回家。崇祯年间杨嗣昌被加封为右参政,之后还曾被派往山海关整顿军备,但是这一期间发生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杨嗣昌的父亲被抓,他多次上书请求代替父亲去死,

  • 唐朝名将侯君集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侯君集,李世民,唐朝

    侯君集是唐朝名将,曾经当过兵部尚书,早年的时候侯君集不学无术,空有强壮的身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后加入秦王府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立下战功。唐朝统一后,随着官位越来越高,侯君集开始认真学习。贞观十七年因为涉及太子谋反受到牵连被处死。侯君集早年的时候比较浮夸,明明自己武艺不精却还要夸自己厉害,有些自不

  • 孝恭孙皇后是怎样的人?历史是怎样评价她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孝恭孙皇后,明朝

    明宣宗孝恭孙皇后,生年不详,卒年天顺六年,为归德府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山东邹平人。因为张皇后之母彭城伯夫人的极力推荐,被选入宫中,经张皇后亲自调教,教导宫中礼仪。后来皇太孙大婚,张皇后选颇有贤名的济宁胡氏为正妃,孙氏屈居其后,只居嫔位。明宣宗朱祁镇继位后,改元宣宗,胡氏被封为皇后,孙氏被封为贵妃。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