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古奇闻: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美梦成真的君王

千古奇闻: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美梦成真的君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23 更新时间:2024/1/7 23:54:05

“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公元前310年,即位十六年的赵武游大陵时,梦见一个美貌少女鼓琴而歌。后来,他竟然迎娶了与梦中美女一样容貌的美人。于是,赵武灵王成为史上唯一美梦成真的风流君王。

赵武灵王年少登基,在复杂的环境中锻炼成材,且为人谨慎务实;早年他在参与中原诸侯发起的“五国相王”时被称赵王,他认为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称王,说:“无其实,敢处其名耶?”于是他去掉王号,终身不用,只让国人百姓称其为“君”。赵武灵王是后人对他的称谓。

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勤勉之后,赵武灵王终成一代明君。他思想开明,提倡“胡服骑射”,主动打破了华夏贵、戎狄卑的传统观念,既团结了各民族,又增强了国力。此外,赵武灵王还着力开疆拓土,力压秦国,修建长城,收服楼烦,灭中山国,并在壮年急流勇退;功勋伟业,至今仍被人们称颂。

然而,让人称奇的是,有如此传奇经历的赵武灵王,在儿女私情上也颇具戏剧性。公元前310年,赵武灵王已在位十六年。这一年,他颇有雅兴,至大陵游玩。

一日,赵武灵王做了一个美梦。梦境里,一个妙龄少女出现在赵武灵王的眼前。只见她风姿绰约,颜色姣好,素手弄琴,朱唇轻,歌声曼妙,眉目含情。她轻轻吟唱道:“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

赵武灵王陶醉于梦境,醒来后也挥之不去、难以自拔。在与群臣酒宴之时,他将此梦说与大家,并滴水不漏地将梦中少女的形象跟群臣描绘了一遍。

此时,正在席间饮宴的朝中大臣吴广显得有些激动了,因为赵武灵王刚刚所描绘的女子太像他的女儿。于是,吴广奏请赵武灵王,将自己的女儿孟姚献给了他。

赵武灵王得到孟姚后,如获至宝,对其宠爱有加;月久年深,赵武灵王竟将先前娶的韩女废黜,立孟姚为王后,并赐名“吴娃”。

人们不难理解赵武灵王的心情。他得到孟姚可谓最神奇的艳遇,是天赐良缘、前生注定,因此他对孟姚也特别珍惜、宠爱。如此神奇的际遇。几年后,吴娃生下王子何。赵武灵王因为爱屋及乌,将长公子章废黜,立王子何为太子,即日后的赵慧文王。公元前301年,吴娃去世,赵武灵王不胜悲痛。公元前299年,即赵武灵王二十七年,赵武灵王传位太子何。

人总是在年华渐老时对自己曾经做过的亏心的事情感到内疚,赵武灵王也不例外。太子何即位后,赵武灵王想起当年因宠爱吴娃而废黜长子公子章,心内难安;于是他迅速加封公子章为安阳君,并想在赵国立两个王。

正当赵武灵王犹豫不决之际,沙丘爆发了宫廷政变;公子章被杀身亡,赵武灵王被困沙丘宫,死于饥饿。一代明君,竟死得如此尴尬。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武灵王最终化为了尘与土,但是,他与孟姚美梦成真的风流故事却成为千古佳话。

标签: 古代历史皇帝

更多文章

  • 唐太宗篡改国史是为了什么?江山还是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太宗,江山,皇位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开国君主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是唐代难得的治国之君。他的雄才伟略、勤于政事甚为后人称道。但即使是这样一位旷世圣人,他的一生仍是有很多瑕疵的,“玄武门兵变”内情历来让人生疑,而他后来的修改国史也为后人议论不休。今天花花跟大家探讨一下唐太宗修改国史的原因。在《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隋唐卷》

  • 揭秘:刘邦登上皇位后 却为何唯独不敢动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的历史贡献,从来都是公认的:登记之后大行仁政,休养生息,废除苛政善待百姓,厉行重农抑商政策,强调无为而治。使历经战乱民生凋敝的中国,终于开始了重新爬坡。从此民生安定,经济高速增长。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的“文景之治”,正是他给打的底。套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汤恩比的评价说,刘邦就是“人类历

  • 南宋名将韩世忠的这场赤身肉搏战被永载史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世忠,梁红玉

    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韩世忠任武宁安化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到了楚州,韩世忠披草莱,立军府,与将士同心协力,作战备计。甚至他的夫人梁红玉也加入到建设队伍中来。军中有怯战将士,韩世忠就设乐大宴,赏女人的衣裙给他们,羞辱他们。在韩世忠的恶搞羞辱之下,楚州将士人人奋厉。韩世忠

  • 揭秘:为何北齐皇帝高湛的胡皇后喜爱青楼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胡皇后,青楼,高湛

    一般来讲,由母仪天下的皇后沦落到花街柳巷,历经冰火两重天的身世巨大落差,一个人失意、愤懑乃至哀伤是不言而喻的,甚至有那性格倔强的,宁选择生命的自我了断而不愿接受残酷现实的辱没。少数所谓坦然面对者,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强忍泪水佯装笑脸给旁人看的,凤凰落架,依然傲然独步,更多地是一时放不下习惯受人敬仰的架子

  • 揭秘:后人为啥说康熙皇帝是背信弃义行家里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保持皇位的稳定是最大的道德,在此之上不再有什么别的道德。于是,“宁杀三千,不放一个”就成为中国皇帝最执著的信条。康熙无疑也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者。靠不住的康熙 十多年前,我的朋友张宏杰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吴三桂的长散文《无处收留》,我十分喜欢这篇散文。在这篇散文中,宏杰将康熙与吴三

  • 揭秘:慈禧临死说了什么话使整个大清朝震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

    1908年,11月15日。凌晨时分。慈禧像往常一样,起床,即所谓“请驾”。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终日忙碌于料理光绪帝的后事,没能多加休息,很晚才休息。不知为何,慈禧太后的气色非但未有损,反而越发的好了。起床后,便到了梳洗时间。宫门外,专门伺候的太监早已静候多时,譬如,专管梳头的太监。因为慈禧太后特别

  • 一代女皇武则天挑选男宠的特殊条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

    在古代,男人可以光明正大地招妻纳妾,可以堂而皇之地招嫔纳妃;而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女人只能与其他几个,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甚至几万个女人共同分享一个男人,能不能分得一杯羹还两说。究其本质,还是一个“权”字。 男人打盹的时候,女人偶尔也会掌权,但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以及女性在传统观念下因长期压制生理需

  • 明朝官员工资解密:清官海瑞连两斤肉都买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海瑞,清官,明朝,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经感叹“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顾炎武的这一观点影响很大,后世几乎所有研究明史的人都有类似的观点:明代官员很穷,贪污是低薪制导致的,穷是“当贪官的理由”。事实上,明代的俸禄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定下来的,后来成为有明一代的定例。朱元璋在制定工资标准的时

  • 光绪欲变法挽救清朝却没成功?是慈禧阻拦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光绪,慈禧

    “大部制”虽然是近年来见诸报端、电视等媒体的最引人瞩目的名词,但是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的光绪年间,就曾经发生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部制”改革。然而,这却是一场令人遗憾的有始无终的改革。最近,有关媒体披露了这场“大部制”改革的来龙去脉和半途而废的惨痛教训。1906年,清王朝宣布“预备立宪”,精简机构,改

  • 揭秘:朱元璋如何从乞丐到一朝皇帝的奋斗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今人言及这位声名赫赫的皇帝,往往和“骇人听闻”四字成语联系起来,人们总是指斥他诛杀功臣的千古凶暴和个人性格方面的阴鸷沉猜。确实,这位明朝的太祖爷以酷治国,尽揽朝中所有大权于己手,建立锦衣卫皇家特务组织,禁锢百姓思想。为了诛除功臣,他机关算尽,大肆罗织,戕害无数无辜人命。在朱元璋时代,帝王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