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对两代秦王有恩 吕不韦最后为什么被清算

吕不韦对两代秦王有恩 吕不韦最后为什么被清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74 更新时间:2024/1/3 17:54:58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秦国和吕不韦,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历史上的吕不韦确实是有恩于两代秦王,一个是秦庄襄王,一个是秦始皇。没有吕不韦推赢异人上位,就不会有庄襄王,那公子政肯定继续落魄邯郸,当然也不会有机会登上王位灭六国而称始皇帝了。

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商人,他经过邯郸的时候结识了质子赢异人,发现他“奇货可居”。于是吕不韦携三千金西入秦国,先是通过五百金拜访了华阳夫人的姐姐,让她传话给华阳夫人,你没有儿子,那你以后你老了该怎么办呢?

(吕不韦剧照)

吕不韦的一番话,打动了膝下无子的华阳夫人,赢异人成功回国,被当时的太子安国君所赏识。安国君把赢异人过继给华阳夫人为子,后来他因此还登上了秦国大王的宝座。

一个大商人,一个落魄的贵族公子,经过一番运作,竟然一步登顶,这简直就是一段封神的操作了,但仔细考虑起来,这里面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第一点:吕不韦选择华阳夫人,是因为华阳夫人是宣太后选定的权力交班人。

吕不韦非常明白,华阳夫人所代表的这一股势力才是当时秦国朝堂中最大的一股势力。

宣太后以及华阳夫人都来自于楚国贵族之后,而秦楚联姻到了宣太后这一代时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1代,在朝堂上已经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楚系外戚势力。

楚系外戚势力在宣太后临朝听政的四十一年里,走到了巅峰时刻。宣太后、白起、包括魏冉在内的咸阳四贵,他们的势力足于横扫整个朝堂。

(宣太后剧照)

虽然昭襄王也是宣太后的亲生儿子,但此时已进入父权社会多时,昭襄王体内流淌的到底还是老赢家的血液。外戚势力太过于强大,保不准哪一年就要发生“田氏代齐”故事。

所以,等到宣太后老病交加之时,隐忍多年的昭襄王利用范雎为推手,不计秦国倒退三十年的代价,开始推行“削枝固干”之大计。楚系遭到了秦昭襄王的清算,魏冉被罢相,咸阳四贵被责令就国,白起被赐死。

历史证明,昭襄王仍然没有斗得过他的老母亲,因为宣太后死前不动声色地将权力棒交接给了华阳夫人。

昭襄王长寿,活生生地耗死自己的大儿子,他死后,二儿子安国君继位,是为孝文王。华阳夫人就是孝文王的妃子,极得孝文王宠爱,华阳夫人被立为后,导致了被昭襄王清算的楚系又卷土重来。

见于《史记秦本纪》: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厚亲戚,弛苑囿。

(华阳太后剧照)

孝文王继位三天而死,华阳太后再次控制住了赢异人这个王统,导致楚系更加的壮大,又回到了昭王时代那强势无匹的状态。

见于《史记秦本纪》:庄襄王元年,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於民。

大赫罪人,修先王功臣,其实就是给昭襄王清算的臣子进行平反。因此不得不说,以华阳太后为代表的楚系外戚势力,才是此时秦国朝堂上最为强悍的一股势力。

第二点:华阳太后选择赢异人,不是因为吕不韦辩才无碍,而是因为赢异人背景孤单、后台薄弱、易于控制的缘故。

华阳太后最大的缺点就是她本人不能为王,这是肯定的。所以控制王统就变成了她延续楚系权力与财富的必要手段。

赢异人也是孝文王的儿子,他的生身母亲夏姬(夏太后)是韩国贵族之后,而韩国当时已日薄西山,根本无法影响到秦国的朝堂决策。也就是说,赢异人背景单薄,后台软弱,易于控制,这就使得他进入了华阳太后的法眼,刚好与她无子的缺陷形成了互补。

(秦庄襄王剧照)

如果说吕不韦通过三千两金子将赢异人推上了秦国大王之位,这有点高看吕不韦的能力了。老贵族哪里会看得上那一点金豆子,更为精准的说法应该是——吕不韦通过了三千两金子,使得异人进入了华阳太后的视线。

去看秦庄襄王以及秦王政时代,一定不能够忽略的就是华阳太后这一尊大神。只是华阳太后与宣太后不同的是,她对权力的行使更具有隐蔽性,没有那么张扬而已。所以说,至于后来的什么嫪毐、吕不韦、赵太后这些人简直就是小儿科。

吕不韦刚入咸阳的时候,就是投靠了楚系,这一点是无法辩驳的。因为连赢异人自己都投靠了楚系,他尊华阳夫人为母亲,并且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子楚”。

所以说,没有华阳太后的点头,他根本无法做得秦国大王,吕不韦也不可能做到“傅”的位置。

第三点:庄襄王死,公子政上位为王,吕不韦仍然为他保驾护航,并用两人精诚合作。

秦庄襄王三年而死,但是吕不韦并没有因为秦庄襄的死而离开了咸阳。他以“仲父”的名义留了下来继续执政,他一面保护秦王政,为秦王政保驾护航,一面开始壮大自已。

(幼时的秦王政与母亲剧照)

这个阶段的秦王政和吕不韦,他们都需要对方。秦王政需要吕不韦为他保驾护航,而吕不韦则需要“保驾护航”的名义,他需要“仲父”的名义,这样他才能继续执掌秦国相权。

这一段时期是吕不韦和秦王政的亲密合作的时期,而秦王政也不愧为史学家赞叹的政治天才,他为了招收人才,壮大已身,与吕不韦一手炮制了“甘罗十三封上卿”的政治事件。

甘罗,是古代公认的神童,是秦武王时期左相甘茂孙子

秦武王死的时候,赢稷还在燕国当质子,甘茂曾经反对他回来继承王位。但是后来,经过了右相樗里疾(严君疾)与宣太后的努力,赢稷回国为王,是为秦昭襄王。

甘茂害怕受到清算,逃到齐国避难,但是他的儿孙并没有逃亡,而是留在了咸阳。所以他的孙子甘罗,十二岁就被吕不韦收到了门下来做事。

甘罗,先是出任“中庶子”,后来经过说服了张唐出使燕国为相,又出使赵国,从刚继位的赵悼襄王手里,凭着一张空口白牙就拿回了赵国的五座城池。

(甘罗剧照)

十三岁的甘罗一战封神,被秦王政封为上卿,此事震动了天下。但是从甘罗背后,隐隐约约都能看到吕不韦和秦王政的影子。

无他耳,秦王政和吕不韦其实是在重复“燕昭王”的故事罢了。燕昭王曾经在燕国建立“黄金台”来招贤纳士,使得黄金台之名,天下皆知。

有诗为证:感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而秦始皇和吕不韦通过“甘罗十三封上卿”事件,同样也达到了同样高度的影响。大量的关东人才纷纷入秦,

此后,吕不韦门下十万门客,而秦始皇也向天下展示了他不计前嫌(甘茂曾叛逃)、虚怀若谷、求贤若渴的明主姿态。

第四点:吕不韦和秦王政有精诚合作的地方,也有敌对的地方,该如何去看他们俩的关系?

吕不韦和秦王政的关系被一系列相关的传奇故事所笼罩,使得后人云里雾里看不清楚。基本上有以下的那么几个观点。

其一,秦王政是吕不韦的儿子。

但是《史记 吕不韦列传》明确记载: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

赵太后出身高贵,以吕不韦一商人的身份,能将赵国豪门贵女拉来做一个任人玩弄的歌姬?

其二,吕不韦与赵太后通奸,后来害怕长大的秦王政清算,就把赵太后推向大阴人嫪毐的怀抱,并且还生了两个儿子,使得秦王政受辱。

其三,吕不韦欲独揽秦国军政大权。但是此时华阳太后仍在,吕不韦想要独揽大权,就必须先要扳倒楚系外戚势力,他能扳倒得了吗?

其实以上三个观点,个人觉得都不准确,都不足于解释秦始皇为何要清算吕不韦的真正原因。如果想要准确地知道这个原因,就一定要去翻看《吕氏春秋》。

第五点:《吕氏春秋》点出了吕不韦被清算的真正原因。

吕不韦的政治野望,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君相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所以他非常热衷于割裂君权,扩大相权,这就是秦王政无论如何都容不下吕不韦的原因。

《吕氏春秋 贵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其实就是吕不韦的执政理念,况且《吕氏春秋》写出来之后,吕不韦还把它挂在了咸阳城门大肆宣扬,告知所有人,如能更改一字,则奖励千金,太高调了。

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不可否认的是吕不韦任相国期间,正是秦国各派系抬头的时候。

一是以华阳太后、昌平君昌文君为首的楚系,二是夏太后、成矫为首的韩系、三是以赵太后、嫪毐为首的赵系,再加上原来就存在的宗室、本土军功贵族以及关东人。

这就是吕不韦想要的共治局面,这与秦始皇想要的高度人治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秦王政快要亲政的那两年,秦国朝堂也发生了惊人的剧变。

七年,夏太后死。八年,成矫叛乱,韩系灭亡。

九年,秦王政亲政,赵太后、嫪毐叛乱,嫪毐被夷三族,赵系灭亡。(嫪毐的叛乱其实不清不楚)

十年,昌平君为丞相,桓齮为将军,秦王政拉拢楚系外戚,向吕不韦发出指令,强势罢相。

(第一风险投资商)

吕不韦被赶回洛阳,收到了秦始皇的一封信。“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吕不韦看了之后,饮毒而死。

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古人诚不欺我。没有相同的理念,不管是父子、还是夫妻,最后都不会走到一条道上来。吕不韦与秦王政,基于政治理念,就决定了双方不能共容的局面。

吕不韦有恩于两代秦王,更是秦始皇的“仲父”。但因为他宣扬“君相共治”以及“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政治理念,走向了秦始皇的对立面,使得秦始皇不得不拔剑相击。

真可谓是“骨肉”恩德因权失,“父子”情怀为利休啊!权力,就是那么无情!

标签: 秦国吕不韦

更多文章

  • 朱权作为靖难之役的最大帮手,他为何却有着悲惨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权,靖难之役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网络上明朝粉丝们很喜欢用这句话来美化明朝,殊不知太祖高皇帝最初的设想是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不放心将边境悉数交给大臣管理,又害怕出现西汉七国之乱,因此一面让自己的儿子率军镇守边疆,另一面则不给

  • 历史上刘备都有哪些气急败坏的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蜀汉

    刘备这个人在当时名声挺好的,可以说是仁义的典范,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自觉自愿地追随他。不过,刘备一生打仗是胜得少败得多,大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面对失败和意外打击,人难免都会有个心情糟糕的时候,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刘备也不例外。且看刘备都有哪些气急败坏的时刻?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

  • 钮钴禄氏嫁给雍正以后,她如何成清朝最有福气的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钮钴禄氏,雍正

    我们很少看到有哪个后宫的女人,可以活到八九十岁,可以活到个七十岁就是不错的了,而且后宫纷争不断,稍不注意就丢掉了小命。而乾隆的母亲钮钴禄氏,却活出了自己精彩的一生,她是清朝最有福气的皇太后。当时钮钴禄氏嫁给雍正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名分,说白了,她的地位和一个通房丫鬟差不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

  • 吕蒙从草根到威震蜀魏,他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蒙,三国

    你们知道东吴名将吕蒙如何成为孙权的左膀右臂?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东吴四大都督中,周瑜、鲁肃、陆逊都出自士族大家,周瑜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汉朝太尉之职,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鲁肃虽家道中落但也还是腰缠万贯,家底雄厚;陆逊家族为江东大族,族中长辈也有出来做官的。然而只有吕蒙没有任何

  • 年羹尧被雍正处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做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年羹尧,清朝

    年羹尧清朝名将,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立下赫赫战功,最后却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令自尽。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年羹尧犯的第一个错是在西北平叛时得罪人太多,从各省要钱,各省系勒裤腰带,他却铺张浪费。不请旨直接免职一品大员,并处死各省送粮来的官员

  • 爱新觉罗·永琮:乾隆最喜爱的儿子,两岁时夭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永琮,清朝

    他是乾隆最喜爱的皇子,最后却夭折,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佛诞长春生皇子乾隆十一年正月,乾隆在紫禁城主持各种祭祀典礼活动,同时宴请各位王公大臣,按照往年惯例,在这些活动结束后,他应该带着后妃前往圆明园欢度元宵节,观看烟火。可是,乾隆却突然取消了奔赴圆明园的计划,这是为何呢?

  • 公孙衍当初为什么要离开秦国 公孙衍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公孙衍,苏秦

    公孙衍和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公孙衍首先发起,由苏秦游说六国推动六国最终完成联合抗秦。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孙衍本为魏人,却于早年入秦参军,一路凭借军功登上大良造之高位,眼看即将名利双收,天上突然掉下个张仪

  • 王绩为何辞官?他的山水田园诗有什么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绩,唐朝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唐代初期诗人,是被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王绩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张奉娉贤妻,老莱藉嘉偶。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人

  • 刘备汉室后裔的身份是真的吗 电视剧演的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三国

    还不了解:刘备身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的刘备究竟是什么身份?刘备是冒用汉室后裔的身份吗?电视演的是不是真的?说起刘备,很多人都会说到一句刘皇叔。而之所以称刘备是刘皇叔,主要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投靠曹操后,被曹操带到了许都,见到了汉室最后的

  • 把胤裪交给苏麻喇姑抚养,康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清朝

    俗话说帝王最是多情,皇帝的后宫总是会有很多的女人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胤裪,是康熙第十二子(序齿),他的母亲是定妃万琉哈氏,万琉哈氏于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裪。在康熙五十七年之前,万琉哈氏只是庶妃,并未正式册封,在康熙五十七年时,她得以被封为定妃。后来雍正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