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孙衍当初为什么要离开秦国 公孙衍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公孙衍当初为什么要离开秦国 公孙衍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68 更新时间:2024/1/3 18:16:11

公孙衍和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公孙衍首先发起,由苏秦游说六国推动六国最终完成联合抗秦。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公孙衍本为魏人,却于早年入秦参军,一路凭借军功登上大良造之高位,眼看即将名利双收,天上突然掉下个张仪,公孙衍一怒之下离开秦国。那么,离开秦国后的公孙衍,其结局又是如何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01.魏人出身却入秦参军,张仪到来公孙衍无可奈何离秦

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公孙衍出生于魏国阴晋,本为魏人出身的他,却不了解因何而于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离魏入秦,并先后参加秦攻魏岸门、秦攻韩宜阳和秦魏“雕阴之战”。凭借战功,公孙衍很快便升任左庶长,且获封最高爵位大良造。

彼时秦惠文王在位,秦国高层之中,地位最高者乃是相邦樛游,排名第二的则是庶长秦操,而担任左庶长的公孙衍,则排名第三。在极为重视军功的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公孙衍,无疑是最有希望接替樛游,担任下一任秦国相邦的人选。

然而,此时张仪也已经入秦,并很快便凭借自己的学识征服了秦惠文王嬴驷,尤其是在秦魏“蒲阳之战”后,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用秦国攻占的蒲阳换来了魏国的上郡十五县和少梁,从而使得秦惠文王对其更为重视。

于是,当相邦樛游于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去世之后,张仪得以出任新一任相邦,不仅导致公孙衍希望落空,而且因建议暂缓攻魏的公孙衍,也开始受到怀疑和排挤,心灰意冷之下,公孙衍便离开秦国,返回了母国魏国。

02.首倡合纵促成五国伐秦,秦国东出步伐被迫放缓

当时,秦、齐、楚三国势大,其余列国面临极大威胁,公孙衍开始思考弱国抵抗强国策略,并提出弱国合纵以抗强国之策。此后,公孙衍在陈轸建议下,开始游走于燕、赵等国,推销自己的合纵策略,并先后担任燕、赵、齐三国相邦。

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从而促成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合纵,“五国相王”之举,立即引起了秦、齐、楚等大国警惕,齐国先是以中山国小为借口,意图联合魏、赵、燕迫使中山国放弃王号,后又以割让平邑给燕、赵,而意图促使燕赵出兵攻打中山,但同样以失败告终。相对于齐国而言,楚、秦可就直接很多,先有楚国于同年出兵攻魏夺取八邑,后有秦国于次年出兵夺取魏国曲沃、平周和韩国鄢陵。

魏惠王见合纵仍无法抵御强国,便开始对“合纵”策略动摇,再加上张仪的不断蛊惑,魏国遂“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的连横策略,并任命张仪为相。而就在张仪的连横在魏国取得成功之时,公孙衍则派人前往韩国,说服韩国大臣公叔,韩国遂也将国事托付于公孙衍,如此公孙衍已在燕、赵、齐、韩四国掌权。

与此同时,由于秦国的大举东进,东方各国望而生畏,开始纷纷支持公孙衍的“合纵”,而继燕、赵、齐、韩四国之后,楚国也“以事因犀首”。在诸国压力之下,魏惠王遂又赶走张仪,改以公孙衍为相。秦惠文王二十年(前318年),在公孙衍的推动下,魏、赵、韩、燕、楚五国共推楚怀王为纵长,组织联军进攻秦国,公孙衍又鼓动义渠自侧背进攻秦国,遂成前后夹击之势。

面对气势汹汹的联军,秦国先以“文绣千匹,好女百人”稳住义渠,再集中精锐全力在函谷关迎战联军。联军方面,楚、燕两国因威胁不大,态度消极、心存观望,只有魏、赵、韩三国大军与秦军交战,结果被击败。次年,庶长樗里疾率秦军反击韩、赵、魏三国联军,于修鱼大败联军,斩杀联军主力魏军8.2万、赵军13万,联军败退观泽,秦军追击又于观泽败韩军,斩首超三万,俘虏韩将鲮申差。

此次合纵攻秦虽以失败告终,但当时秦国面临的局面却相当危险,一个处理不慎,“商鞅变法”以来的成就,便会毁于一旦。因此,为了避免引起东方列国的剧烈反弹,重蹈先前危机,秦惠文王开始减缓东出步伐,开始将战略重心放在南北两端。

03.身挂五国相印再成合纵,却因对列国失望而病逝于秦

秦国将战略重心转向南方巴蜀和北方义渠后,中原列国之间便成为了张仪和公孙衍的主战场,连横与合纵开始激烈交锋。公孙衍、张仪搅动天下局势,正如景春所评价,““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由于“五国伐秦”失败,魏国大臣田需趁机指责、中伤公孙衍,魏襄王于是不再信任公孙衍,田需逐渐掌握大权,公孙衍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离魏。不过,为了避免合纵大业被毁,公孙衍离开之前,请来田文接替自己担任魏相。田文本就是齐国公子,因而很容易便获得了齐国宰相田婴的支持,合纵形势好转。

公孙衍离魏之后,却并未放弃合纵策略,而是前往韩国担任相邦,并开始策划和推进新一轮的合纵。面对再度合纵,深感不安的秦惠王随即发兵攻韩,韩国如何是秦国的对手,虽然公孙衍尽力周全,将韩军的损失降到了极限,但韩国的战败仍难以避免。与此同时,盟国无人出兵相救,却让公孙衍对于合纵前途,开始变得悲观起来。

此后,秦国又派张仪入楚离间齐楚联盟,张仪以“六百里商於之地”说动楚怀王,令其不顾屈原等人劝告断然与齐绝交,事后张仪却根本不认账。楚怀王一怒之下发兵攻秦却惨遭战败,反使秦国占据汉中。与此同时,齐国也趁机与秦结盟,联合韩、魏进攻楚国,于垂沙之战大败楚军,楚国就此国势大衰。

然而,就在张仪游说东方列国之时,秦惠文王突然于前311年病逝,而齐、燕、赵、韩、魏等国听说张仪与秦武王有矛盾,便又纷纷背叛连横之策,恢复合纵联盟,并由公孙衍担任纵约长,并同时担任齐、燕、赵、韩、魏五国相邦。

再成合纵,公孙衍声望达到顶点,然而此时公孙衍对于东方列国却早已失望,因此促成合纵后便没有了下一步动作。前309年,张仪去世,公孙衍便又回到了秦国,担任秦国相邦。后秦武王增设左、右丞相作为相邦副手协助公孙衍。三年后,公孙衍病逝于秦国相邦任上,右丞相嬴疾继任相邦。

标签: 公孙衍苏秦

更多文章

  • 王绩为何辞官?他的山水田园诗有什么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绩,唐朝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唐代初期诗人,是被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王绩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张奉娉贤妻,老莱藉嘉偶。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人

  • 刘备汉室后裔的身份是真的吗 电视剧演的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三国

    还不了解:刘备身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的刘备究竟是什么身份?刘备是冒用汉室后裔的身份吗?电视演的是不是真的?说起刘备,很多人都会说到一句刘皇叔。而之所以称刘备是刘皇叔,主要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投靠曹操后,被曹操带到了许都,见到了汉室最后的

  • 把胤裪交给苏麻喇姑抚养,康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清朝

    俗话说帝王最是多情,皇帝的后宫总是会有很多的女人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胤裪,是康熙第十二子(序齿),他的母亲是定妃万琉哈氏,万琉哈氏于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裪。在康熙五十七年之前,万琉哈氏只是庶妃,并未正式册封,在康熙五十七年时,她得以被封为定妃。后来雍正继位

  • 武则天把权力归还李唐后是什么结局?为何无人动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唐朝

    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武则天退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个身份,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绝对够得上智慧超群,无人能及了。而且武则天这个人,她最厉害的地方,并不在于生前,而在于时候,历史上无数的牛人,生前的时

  • 薛怀义是如何开启自己飞黄腾达的一生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薛怀义,唐朝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出身低微,是武周王朝的传奇人物。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则天作为女皇,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的同时,私生活也备受后世之人的关注。她在做皇太后还未登基称帝之前,她便和大多数男子一样,养起了面首,那么面首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面首,就是漂亮的男子,

  • 后世如何评价唐宪宗李纯?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纯,唐朝

    李纯,即唐宪宗,本名李淳,唐德宗李适之孙,唐顺宗李诵长子,唐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15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监国理政,同年八月,为宦官俱文珍等拥立。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

  • 唐穆宗李恒:唐朝第十二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穆宗,唐朝

    李恒,即唐穆宗,原名李宥,唐宪宗李纯第三子,生母是懿安皇后郭氏,唐朝第十二位皇帝(除武则天、唐殇帝外),在位共5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贞元十一年,生于大明宫别馆。作为皇孙,受封建安郡王。元和七年(812年),册立为皇太子,改名李恒。元和十五年,在宦官梁守谦拥立

  • 刘备三顾茅庐是看中诸葛亮的才华吗 刘备为何没有请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诸葛亮

    对三顾茅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卧龙和凤雏齐名,刘备为什么只愿请诸葛亮出山?导言“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大家都了解,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不辞辛苦相继3次才将他请动,并且态度全是极为尊敬。不难看出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影响力有多重要。在历史上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述是比

  • 诸葛亮出山后四个好友去了哪里 他们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好友

    还不了解:诸葛亮的好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出山后,他的4位好友结局如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成空......三国之时流行一句话:“荆襄之地多大才”,诸葛亮便是从这个地方走出去。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他还遇到了博陵崔

  • 宣太后和义渠王生下过两个儿子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义渠王,秦宣太后

    对秦宣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宣太后和义渠王生有二子,这两个孩子的结局怎样不是以爱情为目的的结合,受伤害最大的往往是孩子。宣太后和义渠王之间没有爱情,只有情欲与利用,生下两个孩子完全是意外。史书上没有关于两个孩子结局的记载,后人只能去猜测种种,但可肯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