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第一名将李存孝:因听信谗言而走上死亡之路

五代第一名将李存孝:因听信谗言而走上死亡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64 更新时间:2024/1/14 4:47:56

李存孝,母亲原本给他取名叫安敬思。正巧晋王李克用在北方扩大地盘,偶然间遇到了他,看他勇敢又有武艺,爹妈都在不久前去世了,便将他留在帐下,收为义子,给他取名为李存孝。李存孝常常跟随在晋王左右,凭借一身武艺,风头无人能出其右。

李克用是唐末至五代初期的大军阀,他一手打下了后唐建国的基业,他的名字被载入了史册。他因为年少英勇,军中的人戏称飞虎子,因为一目失明,也被称独龙子,但他常常败于他的老对手后梁帝朱温

有好几次战役都是因为李克用李存孝配合默契才最后胜利了。李克用李存孝变得越来越亲密,这样的关系引起了李克用其他义子的妒嫉,李存信是李存孝的义兄,他怂恿存孝反出

,又到义父那告状,李存孝上了当 ,当真计划要反,最后在与晋王的一战中,被晋王的队伍包围。

李存孝被活捉到李克用的面前,痛苦流涕,哭诉是存信诬陷他,因为没有证据,晋王并没有追究存信。李存孝反出的事实证据确凿,尽管晋王心中大怒,但其实不想杀他,最终却因为没有将领说情下不来台,只能判他最看重的义子车裂极刑。

失去李存孝这一悍将的李克用队伍,逐渐式微,而他的对手朱温却越来越强大。李克用有勇无谋,犯了兵家大忌,险些兵败如山倒。但他的亲长子确是个打仗的好手,加上李克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逐渐让晋军在北方的战场上站稳了脚跟,既能攻,又能守。

李存勖李存孝都是唐末时期李克用的儿子,只不过李存勖是李克用的亲生儿子,而李存孝则是李克用的义子。说到李存勖和李存孝两人还真有不少相同之处,首先他们两位都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猛将,都英勇善战,胆识过人。李存勖是李克用的长子,也是李克用最宠爱的儿子,而李存孝在众多义子当中也是最出色的一位,深受李克用的喜爱。

李存勖生于公元885年,卒于公元926年,享年41岁,李存孝生年不详,卒于公元894年,从两人的逝世时间来看,李存孝应该比李存勖大得多,李存勖则为李存孝的哥哥。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李存勖和李存孝两人都非常优秀,两人都曾任节度使一职。

李存勖继承王位之后多年征战,曾经一度北却契丹,攻破朱梁,灭掉了燕国等,使当时晋国逐渐强大起来。当时可以说是李存勖的死对头梁太祖朱温都说“生儿子就应该生像李存勖这样的”。李存勖后来在同光元年于现今的河北大名府称帝,改国号为“唐”,历史上称为后唐,同年定都洛阳。

相对李存勖来说,由于出生背景不同李存孝的成就虽没有李存勖大,但也非常优秀。李存勖和李存孝可以说是李克用的左手右臂,李存孝是十三太保当中最利害的一个。曾有古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王不过霸,将不过李”这里的霸是指项羽,而李就是李存孝。曾经还有传言李存孝带领十八位骑士攻破了长安,虽然这可能是夸张的说法,但足以看出李存孝确实是一位非常猛将。

李存孝的死刑是李克用亲自宣判的。本来李克用是李存孝的义父,李存孝对李克用忠心耿耿。他们一个是帅,一个是将,配合很好。但有一次,晋军打了胜仗,李克用封李存孝为刺史,本来这个官已经够大了。可李存孝认为在这次战役中自己的功劳是最大的,封赏给他的应该不止这个官阶。

李存孝开始不平衡了,觉得不如自己单干得好,就想脱离李克用。另一边,李存孝因为太能干了,被他的义兄,也是李克用义子李存信嫉妒,就想出了一条毒计。他先对李存孝说兔死狗烹,你现在这么能干,等义父真的登上王位那天,就会把你杀了,还不如反叛。这与李存孝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接着李存信模仿李存孝的笔迹大骂李克用,并把这些信件都呈给了李克用。

又有一战,两人胜利了,各领一队驻扎在邢州的两个地方。夜晚的时候,李存孝偷袭了存信的帐营。李克用很快就赶到了,略施小计就打败了李存孝。李存孝被捉到他义父的面前,不断地为自己辩解,到底是自己一点点培养的,李克用不忍心杀了他,希望有人能求情,他好就坡下驴,赦免了李存孝。可李存孝平时的人缘太差了,竟没有一个人给他求情,李克用判了他五马分尸,行刑人是李存信。李存孝已经知道了是李存信害了自己,但自己也不冤,确实生了反叛之心,就想开了,希望存信能够给他一个痛快。存信见他嫉妒的兄弟变成了如今这样场景,也于心不忍,就答应了。一代名将就这样在世间消失。

李存孝常常做李克用的先锋官,等到他要上战场的时候,他裹着重铠,腰间挂着长矛,

挥舞铁楇,他的名字让人闻风丧胆。铁楇多为短兵,与铁鞭铁锤不一样。楇尖以刺击为主。类似民间羊铲的改形,可砸、可刺、可冲。这样的兵器也适合马战。

李存孝凭借这样的兵器勇猛无敌。也有传言说李存孝的兵器是一把禹王槊。禹王槊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最早是大禹治水时,镇压妖魔鬼怪的工具。后来出现在皇帝的仪仗队里,为了显示皇帝的尊贵不凡。禹王槊的基本造型是一只铁手,它有一根很长的柄。有的伸出一指,其余握成拳。有的伸出掌。有的就是一个拳。

槊是重型兵器,是另外两种武器演变而来。它经过漫长的发展,也有好几种类型.野史中说李存孝凭借少数的士兵成功攻取长安,凭借的就是这样的武器。也许这样的武器只有像李存孝那样的猛人使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人们拿李存孝和李元霸作比较,

李元霸的武器是一对几乎重千斤的大铁锤,有一个好听文雅的名字。李元霸的重锤轰死了无数的人,最后也杀死了他自己。李元霸天生神力,能把铁石轻而易举地粉碎,他长得不高大,像个瘦小的猴子一样。如果他没有带着他的锤子,你一眼看去,他就像是一个孱弱的病人。你上去挑衅他,他绝对会把你撕成碎片。李存孝没有这样狠心,却也是个狠角色。

标签: 五代十国名将李存孝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何说是慈禧太后促进了中国电力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慈禧,太后,清朝,中国

    颐和园乐寿堂正中,悬挂着一盏五彩缤纷的玻璃吊灯,而慈禧太后可以说是北京使用电灯的第一人。有电之前,皇宫的室内照明多用蜡烛,间或使用油灯。清代晚期,国外的蜡烛进入中国,被称为“洋蜡”,和本土的自产蜡烛混用。当时清宫不同等级的嫔妃享用“洋蜡”有固定的数量和规格。让电灯照亮颐和园这件事开始于光绪十六年(1

  • 揭秘:一代枭雄桓温为什么会被两位千古名相嫌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晋朝,权臣,桓温

    桓温是东晋权臣,全盛时期手握数十万雄兵,掌控半数以上国土。桓温一生功绩,始于平定成汉,把蜀地重新纳入晋帝国版图;生涯顶峰在三次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国土。桓温权倾朝野,也野心勃勃。他不甘在一人之下,一直阴谋篡位。然终桓温之世,不能取晋朝而代之,在野心未遂的情况下,闭上死亡的眼睛。桓温终不能登基称帝,

  • 东晋史上北伐名将桓温:却为何会被人怀疑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晋朝,名将,桓温

    桓温,东晋名将,数次北伐让他名流后世。桓温的身世显赫,不但可以凭着真本事灭成汉,三次北伐中原,他还是皇帝的女婿。这样骄人的地位足以东晋朝的每一个人艳羡不已。如果说桓温像其他驸马和当时的士族一样,弄个官职,铁饭碗,吃穿不愁,落上一肚子好下水,但不会有什么作为。桓温的本事是自己打出来的。桓温最后一手遮天

  • 隋朝名将史万岁是怎么死的?最后为何暴尸朝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朝,史万岁

    隋朝的统治时间虽然很短,但却也是名将辈出!诸如杨素、韩擒虎、史万岁、贺若弼等人,但若论冲锋陷阵、破阵杀敌的第一猛将,非史万岁莫属!史万岁不仅善于骑射,武艺过人,他还喜读兵书,精通占候,为隋朝的统一和政权巩固立下汗马功劳!但就是这样一位名将,却最终被隋文帝在朝堂之上当场处死!史万岁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

  • 雍正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雍正死亡之谜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皇帝,清朝

    雍正,大清朝最勤政的皇帝!也是大清最富争议的皇帝。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康熙晚年留下的烂摊子之下,锐意改革,使大清的经济得以空前前进。然而他执政时候,屡兴文字狱的骂名也不绝于口。而他本人最富争议的是,继位之谜和死亡之谜。今天我们来盘点下,雍正的死亡之谜。在位13年的雍正,年仅58岁就带着他毕生的荣耀和野

  • 项羽的外号是什么?项羽的外号究竟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秦朝

    项羽的外号叫什么?项羽是秦朝末年的一代霸主,堪称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更是一位志向远大的人物,少年时代就预言秦始皇是可以被取而代之的,后来项羽率兵造反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的实现了自己的预言,因为项羽是楚国的贵族,后来自己的封地在西楚一带,并且霸气外露,所以项羽外号为西楚霸王。下面详细的解释一下项羽外号

  • 项羽是哪朝代的人?西楚霸王项羽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西楚霸王,秦朝

    项羽是出生于秦朝的一位历史人物。史载: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项羽从小就不同

  • 三国演义:揭开一代雄主“忠义”刘备的奸雄称帝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刘备,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之中“尊刘贬曹”的思想更是处处可见,有读者还称为“封建正统思想”。而这也并非作者初衷。早在宋代“尊刘贬曹”的思想已是有关三国文艺作品的主基调。罗贯中只是顺应广大民众的意愿,继承了这种倾向。而罗贯中的“尊刘”也并非刘备姓刘(刘表、刘璋、汉桓帝、汉灵帝都姓刘,却是作者鞭挞的对象),而是刘备所

  • 揭秘:刘贺仅当了27天皇帝却做了上千件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皇帝,刘贺

    刘贺是西汉第八位皇帝,史称汉废帝,是汉武帝刘彻第五个儿子刘髆的儿子。5岁时,刘贺的父亲去世,他继承了父亲的昌邑王之位。公元前74年,昭帝刘弗陵年仅21岁早亡,没有留下一个子嗣。作为刘弗陵的外甥,刘贺于是就被当时朝廷实际最高统治者的霍光请来,为昭帝主持丧礼。在大臣的一再要求下,刘贺按照礼节为昭帝哭丧,

  • 揭秘:唐朝名将薛仁贵战功赫赫叱姹风云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唐朝,薛仁贵,贞观之治

    薛仁贵简介薛仁贵,又名薛礼,是唐朝的风云人物,生活时间约为公元614年到公元683年,山西人。薛仁贵本是家族不凡,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还由于他花大量的钱财去学习,不仅学习文学知识,还找师傅练习武艺,使得家徒四壁。也正是他的文武双全,让他在后来的历史中大放异彩。他最开始不能展示自己的抱负,在家务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