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揭开一代雄主“忠义”刘备的奸雄称帝路

三国演义:揭开一代雄主“忠义”刘备的奸雄称帝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880 更新时间:2024/1/14 7:22:49

《三国演义》之中“尊刘贬曹”的思想更是处处可见,有读者还称为“封建正统思想”。而这也并非作者初衷。早在宋代“尊刘贬曹”的思想已是有关三国文艺作品的主基调。罗贯中只是顺应广大民众的意愿,继承了这种倾向。而罗贯中的“尊刘”也并非刘备姓刘(刘表、刘璋、汉桓帝、汉灵帝都姓刘,却是作者鞭挞的对象),而是刘备所率领的军事集团从一开始就打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最早在桃园结义中见)”的口号,而这一民族思想一直受人们的追慕;另一方面刘备的军事集团中刘备的“仁”、关羽的“义”、诸葛亮的“智”、赵云张飞的“勇”,致使罗贯中把刘备集团理想化进行讴歌赞颂。刘备作为集团的领军人物,集所有的权利和荣誉于一身,在权势和金钱的诱惑下,势必当初的那颗“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忠义之心有所动摇。

在书中第一回中黄巾四起,张角犯幽州之境,太守刘焉得邹靖一计,发文大募天下豪杰,行至涿县,引出刘备。刘备乃是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阁下玄孙。而刘胜之子刘贞曾做涿鹿亭侯,掌管一方。因坐酎金失侯(未按照规定缴纳酎金,因而触犯法律失去侯爵)。从此这一脉家道中落。刘备祖父刘雄、父刘弘皆举孝廉,其父亦尝作吏,却都早丧。而自此家族之中并无其他早丧之人,遗传病史便可排除,那只剩下他杀,官场勾心斗角成了最合适的原因。

刘备幼时孤寡,事母至孝。尝尝靠卖鞋织鞋为生,生活颇为拮据。与母家住涿鹿县楼桑村。家之东有一棵大桑树,遥望童童如车盖,有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幼时与村中小儿嬉戏玩耍时立于树下戏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虽说刘备幼时与母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可是祖上乃至祖父、父亲都为当朝官吏,祖上更是权倾一方,势必会对自己现在的处境有所不满,自幼就有一颗反上之心。

书中有云“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幼时不好读书,后说“素有大志”,在当时封建思想深入人心的情况下,除步入仕途取得功名外就剩揭竿起义以武霸权。且喜怒不形于色而待人宽和。母使游学时从师郑玄卢植,长与公孙瓒为友(这些人在当时已是谋略一方的谋士,怎会教刘备只读圣贤书),《三国志》中记载,刘备求学所有费用都是公孙瓒父亲德然资助,家用虽是贫寒,却过着纨绔子弟的生活。在后来的称帝路中,此人极深的城府也是在幼时已形成。

在称帝路中刘备可谓是用尽心机。桃园结义与关、张二人结为兄弟后欲征讨黄贼,却无良马可乘。这时有张世平、苏双二位商人被黄贼逼迫反乡路过涿鹿县,刘备一听心中一动,邀请二位商人入园好酒好肉招待时把自己的苦衷大肆宣扬,说明自己讨贼安民之愿后二位商人立即赠与刘备五十匹良马,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刘备当时可真是感激涕零,事后招了些人马便投靠了刘焉。而张飞当时“世居涿鹿县,颇有庄田,卖酒屠猪”。

在当时可以说是富甲一方,刘备不用自家兄弟财物而去向张、苏两位商人求取,他俩可刚是从黄贼手里逃命回来啊,不过两位商人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被请到桃花园中,刘、关、张三人都身长八尺,皆体貌异常,张飞更是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若是不出这起义饷银,估计后果会很惨。后刘备大胜,转投河东太守董卓门下,因董卓怠慢,借张飞发怒不留,便带二人投了朱儁处,后又投到公孙瓒门下,念当年同窗之情,表为别部司马(俸禄是1000石,是中上级官职)。

在曹操去打陶谦时,陶谦向刘备求援。解围后商刘备4000丹扬兵,刘备又觉得跟着陶谦比跟着公孙瓒有前途,便“弃瓒从陶”。之后徐州被吕布夺下,刘备无奈又投曹操,打败吕布后曹操对刘备更好,“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之后就是刘备得到衣带诏,背叛曹操而去,攻打曹操时张飞被打散不知所踪,关羽为保护刘备家小“投降”曹操,刘备只身一人投了袁绍去。袁绍更是以贵宾之礼相待,书中写道:袁绍亲自引众出邺郡三十里外迎接玄德。玄德拜谢,绍忙答礼曰:“昨为小儿抱病,有失救援,于心怏怏不安。今幸得相见,大慰平生渴望之思。”后却在袁绍部下诓点了兵马,投刘表而去。

在夺荆州之时利用江东势力,待两败俱伤时坐收渔利。刘备先后投奔数多人,却没从心里服过任何一个,只不过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罢了,最终归蜀称帝。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前遇到司马徽来军中寻问徐庶之事,便向徐庶讲述了心中欲求诸葛亮助己。诸葛亮在司马徽心中“可比兴周八百年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事后司马徽出门后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明显司马徽不想诸葛亮在这个时候侍于刘备麾下。刘备第一次请诸葛亮出山时,童子出门言诸葛亮外出,当刘备问何时归来,童子回话:“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之后数次求见卧龙,诸葛亮心中实属不愿从他,却又不敢明说,当时刘备可是带着关、张二人去的。

刘备拜访多次,遇到诸葛亮挚友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诸葛亮岳丈黄承彦。最后诸葛亮见不起作用便入刘备麾下三分定隆中。在白帝城托孤中曾吩咐诸葛亮若见少主刘禅无法胜任你自己接手就好,当时吓得诸葛亮差点没晕过去,立刻在刘备床前发下毒誓。

在乱世之中,何人保一身忠义,只不过胜者名扬千古,败者遗臭万年。刘备只不过善于夺人心,可谓一哭得关、张二人誓死相随,二哭得赵子龙出生入死,三哭得诸葛亮鞠躬尽瘁。如果说刘备在称帝路中算得上“雄”的话,最多也就是一位乱世奸雄。

标签: 三国刘备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揭秘:刘贺仅当了27天皇帝却做了上千件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皇帝,刘贺

    刘贺是西汉第八位皇帝,史称汉废帝,是汉武帝刘彻第五个儿子刘髆的儿子。5岁时,刘贺的父亲去世,他继承了父亲的昌邑王之位。公元前74年,昭帝刘弗陵年仅21岁早亡,没有留下一个子嗣。作为刘弗陵的外甥,刘贺于是就被当时朝廷实际最高统治者的霍光请来,为昭帝主持丧礼。在大臣的一再要求下,刘贺按照礼节为昭帝哭丧,

  • 揭秘:唐朝名将薛仁贵战功赫赫叱姹风云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唐朝,薛仁贵,贞观之治

    薛仁贵简介薛仁贵,又名薛礼,是唐朝的风云人物,生活时间约为公元614年到公元683年,山西人。薛仁贵本是家族不凡,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还由于他花大量的钱财去学习,不仅学习文学知识,还找师傅练习武艺,使得家徒四壁。也正是他的文武双全,让他在后来的历史中大放异彩。他最开始不能展示自己的抱负,在家务农,

  • 汉宣帝刘病已:唯一一位即位前坐过牢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宣帝,刘病已,汉朝,皇帝

    刘病已刚出生数月,即逢巫蛊之祸。武帝征和二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因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人诬陷太子;刘据起兵失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

  • 秦二世胡亥是怎么死的?是宦官赵高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二世,胡亥,秦朝,宦官,赵高

    赵高为了达到自己彻底专权的目的,对胡亥说了一大通很有“道理”的话,大意就是说胡亥年轻,经验不足,而且皇帝也应该少和大臣们见面,以免在大臣们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如果能居住深宫中听取赵高他们的汇报,有他们这些“栋梁之才”来辅佐,那国家会治理得更好。胡亥一听有道理,而且他也愿意呆在后宫中享乐,从此,朝中大

  • 秦始皇为何要铸造十二铜人?其中有什么目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立于咸阳。据《三辅黄图》载:“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万人。

  • 顺治皇帝为什么会吐血?是因为刻苦读书累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顺治,皇帝,清朝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亲政,但是,他看不懂奏折,有人说他是一个傻瓜皇帝!一个很聪明的皇帝,怎么就成了傻瓜了呢?原来,顺治帝不识字,他没有上过学。按理,顺治元年,他6岁,朝廷就应该为他请学识渊博的满汉师傅,学习文化知识。可是,多尔衮却总是拖延不办。这样,顺治帝从即位开始,没有人给他请老师,也就只有玩耍了。

  • 康熙帝为何要除掉鳌拜?康熙是怎样智除鳌拜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皇帝,清朝,鳌拜

    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叫玄烨。他自幼聪明好学,立志做一个贤明的帝王。玄烨六岁那年,有一天和哥哥福全等人一起去给父亲请安。顺治皇帝把他们搂在怀里,问他们长大以后愿意做什么样的人。福全说:“愿意做一个贤王。”玄烨说:“愿意效法父皇。”玄烨小小年纪便说出这样的话来,使顺治皇帝十分惊异。玄烨八岁那年(顺治十八

  • 同治皇帝死亡之谜大揭秘 同治皇帝是自然死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同治,清朝,皇帝

    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在太和殿举行了载淳的登极大典,改号为同治,实际上是慈禧一人总揽大权,开始了她长达四十八年之久的统治。载淳于十一年九月十四日十七岁时举行了大婚典礼。两宫皇太后于第二年正月廿六日正式卷帘归政了,但慈禧极不放心,还常常插手干预,使年轻自负的载淳皇帝不甘忍受,不到两年就死了。对于同治帝的死

  • 北魏拓跋珪是怎样奠定国家基础的?拓跋珪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魏,拓跋珪,南北朝

    拓跋是代国国君拓跋什翼犍的嫡孙。他六岁那年,代国为前秦苻坚所灭,家破国亡的惨痛经历在他年幼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是中国古代史上动荡不安的时期。仅仅七年后,苻坚率领不可一世的前秦大军在淝水之战中败给东晋。前秦兵败如山倒,政权很快土崩瓦解。两年后,苻坚被杀,前秦实际上已经灭亡,中国北方重新陷入诸侯

  • 道光帝为什么说民族英雄林则徐“误国误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道光,嘉庆,咸丰,林则徐

    林则徐并非“误国误朕”而是民族英雄,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他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威望,包括英国很多学者都称赞林则徐,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虎门销烟在国际上都是正面评价,为什么我们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