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宣帝刘病已:唯一一位即位前坐过牢的皇帝

汉宣帝刘病已:唯一一位即位前坐过牢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98 更新时间:2024/1/15 22:14:36

刘病已刚出生数月,即逢巫蛊之祸。武帝征和二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因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人诬陷太子;刘据起兵失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刘据的妻妾和3子1女皆死;唯独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劫,被收系郡邸狱。

巫蛊之祸案发以后,邴吉被调到京城任廷尉监,负责处理废太子刘据一案。邴吉知道太子是被诬陷的,故怜悯刘询这个无辜的婴儿,便让忠厚谨慎的女囚胡组、郭征卿住在宽敞干净的房间里哺育皇曾孙。

后元二年武帝患病,望气者说长安监狱有天子气;武帝便派遣使者,命令将监狱中人一律处死。使者夜晚到来,邴吉紧闭大门,说:“皇曾孙在此。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呢?”邴吉大义凛然,以大无畏的气概拒不执行皇帝的旨意。到了天亮,使者无奈回去回复;武帝此时也清醒了,说:“天使之也。”于是大赦天下,皇曾孙刘病已得救。邴吉于是将刘病已送到其祖母史良娣家里。

后武帝下诏,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上报宗正并列入宗室属籍中。此时皇曾孙刘病已的宗室地位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少年刘病已向东海人澓中翁学习《诗经》,他高材好学,也喜欢游侠,斗鸡走马,游山玩水,了解风土人情。

皇曾孙虽然被武帝下令召回宫中抚养,但他更喜欢跑到宫外远游。他屡次在长安诸陵、三辅之间游历,常流连于莲勺县盐池一带,尤喜欢跑到长安郊外杜县、鄠县一带,光顾两县之间的下杜城(他死后也埋在这里)。他从这些市井的游嬉当中深切体会了民间疾苦,也获得了不少社会经验,诸如辨别百姓当中的奸邪之辈、察查吏治之道的得失。

《汉书·宣帝纪》里说他有“异相”,遍身上下甚至脚底都长着长毛(大概像欧美白种人一样,从科学角度说这是雄性激素比较发达的一种表现),住在长安城南尚冠里时,卧过的地方不时有光明散发出来。他每次到饼店去买饼,被他光顾过的店子立刻变得生意火爆,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可能是他登基后才出现的说法,民间有人把他描绘成一位能给生意人带来好运的财神爷。

掖庭令张贺原是刘据部下,对刘病已极好,自己出钱供他读书,“辅导朕躬,修文学经术,恩惠卓异”。在刘病已长大后,张贺“称誉皇曾孙,欲妻以女。其弟安世怒曰:‘曾孙乃衞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县官,足矣,勿复言予女事。于是贺止。”张贺又为他迎娶掖庭暴室属官许广汉女儿许平君为妻。

昭帝元凤三年正月,汉王朝发生两件灵异事件:一、“泰山有大石自起立。”泰山上一些不“听话”的石头,居然不消停,在山上像动物一样走来走去。对这事许多人不得其解,又惶恐不安。二、“上林有柳树,枯僵复起,虫食叶成文:公孙病已当立。”上林园是汉皇家林园,一般人进不去。但元凤三年正月的一天,管理园林的官员竟发现,一株枯了许多年的柳树“复起”;更神奇的是,这树上的虫儿居然能把树叶吞食出文字形状,且读之成句:“公孙病已当立”。

当时有许多人都在猜测:为什么泰山上的石头会自起立?为什么上林里发现有虫食文?鲁地有一小官眭弘把他猜测的结果向昭帝上书。他说:“陛下,现泰山大石自起立,是上天在向我大汉昭示,当有匹夫为天子;枯柳复生,意指故废之家公孙氏当复兴。我大汉承之后,有传国之运,现天降昭示,当求天下贤人以禅之,我皇退封百里之地,以顺天命!”

眭弘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异姓可以受命的理论家。且这个眭弘也是一敢说敢做之人,他立即把自已的理论结合出现的异象向皇帝进言。可汉家天子怎么可能仅凭泰山、上林两个小小的灵异事件,就把大汉天下拱手让于他人?昭帝下令,“弘妖言惑从,诛之”。但5年之后,虫食文应验了。

孝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昭帝崩,无嗣。权臣霍光等议立昌邑王刘贺。但刘贺“荒淫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所以只做了27天皇帝就被废黜。之后,光禄大夫、给事中邴吉建议,把流落民间的汉武帝曾孙刘病已迎入宫中,入继大统。这时,在武帝后代中已没有更多选择余地,邴吉又极力赞扬这位18岁的皇孙“通经术,有美才,行安节和”。大臣会议同意了他的提议。

7月,霍光奏议让刘病已即位;随后派宗正刘德驾车到长安尚冠里迎接他,洗沐,赐御府衣。太仆以軨猎车奉迎他就齐宗正府。庚申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已而群臣奉上玺、绶,即皇帝位,谒高庙。

由于汉宣帝幼年遭遇变故,长期生活在民间,因此对百姓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这对他的施政有直接影响。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他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在对外关系上,本始二年(前72年)曾联合乌孙大击匈奴;后趁匈奴内部分裂之机,与呼韩邪单于建立友好关系,使边境逐步宁息。神爵元年(前61年)击败西羌,后任将军赵充国实行屯田,加强边防,使羌人归顺。神爵二年(前60年),在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郭国,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归属西汉中央政权,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汉宣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彪炳史册,为中华民族的中兴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史称“宣帝中兴”。

还有史家说,宣帝统治时期才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一段时期。在以制定庙号、谥号极其严格着称的西汉历史上,中宗宣帝刘询是4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另3位是太祖高帝刘邦、太宗文帝刘恒、世宗武帝刘彻,皆是一代英主),可见其功德之高。

标签: 汉宣帝刘病已汉朝皇帝

更多文章

  • 秦二世胡亥是怎么死的?是宦官赵高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二世,胡亥,秦朝,宦官,赵高

    赵高为了达到自己彻底专权的目的,对胡亥说了一大通很有“道理”的话,大意就是说胡亥年轻,经验不足,而且皇帝也应该少和大臣们见面,以免在大臣们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如果能居住深宫中听取赵高他们的汇报,有他们这些“栋梁之才”来辅佐,那国家会治理得更好。胡亥一听有道理,而且他也愿意呆在后宫中享乐,从此,朝中大

  • 秦始皇为何要铸造十二铜人?其中有什么目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立于咸阳。据《三辅黄图》载:“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万人。

  • 顺治皇帝为什么会吐血?是因为刻苦读书累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顺治,皇帝,清朝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亲政,但是,他看不懂奏折,有人说他是一个傻瓜皇帝!一个很聪明的皇帝,怎么就成了傻瓜了呢?原来,顺治帝不识字,他没有上过学。按理,顺治元年,他6岁,朝廷就应该为他请学识渊博的满汉师傅,学习文化知识。可是,多尔衮却总是拖延不办。这样,顺治帝从即位开始,没有人给他请老师,也就只有玩耍了。

  • 康熙帝为何要除掉鳌拜?康熙是怎样智除鳌拜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皇帝,清朝,鳌拜

    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叫玄烨。他自幼聪明好学,立志做一个贤明的帝王。玄烨六岁那年,有一天和哥哥福全等人一起去给父亲请安。顺治皇帝把他们搂在怀里,问他们长大以后愿意做什么样的人。福全说:“愿意做一个贤王。”玄烨说:“愿意效法父皇。”玄烨小小年纪便说出这样的话来,使顺治皇帝十分惊异。玄烨八岁那年(顺治十八

  • 同治皇帝死亡之谜大揭秘 同治皇帝是自然死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同治,清朝,皇帝

    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在太和殿举行了载淳的登极大典,改号为同治,实际上是慈禧一人总揽大权,开始了她长达四十八年之久的统治。载淳于十一年九月十四日十七岁时举行了大婚典礼。两宫皇太后于第二年正月廿六日正式卷帘归政了,但慈禧极不放心,还常常插手干预,使年轻自负的载淳皇帝不甘忍受,不到两年就死了。对于同治帝的死

  • 北魏拓跋珪是怎样奠定国家基础的?拓跋珪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魏,拓跋珪,南北朝

    拓跋是代国国君拓跋什翼犍的嫡孙。他六岁那年,代国为前秦苻坚所灭,家破国亡的惨痛经历在他年幼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是中国古代史上动荡不安的时期。仅仅七年后,苻坚率领不可一世的前秦大军在淝水之战中败给东晋。前秦兵败如山倒,政权很快土崩瓦解。两年后,苻坚被杀,前秦实际上已经灭亡,中国北方重新陷入诸侯

  • 道光帝为什么说民族英雄林则徐“误国误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道光,嘉庆,咸丰,林则徐

    林则徐并非“误国误朕”而是民族英雄,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他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威望,包括英国很多学者都称赞林则徐,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虎门销烟在国际上都是正面评价,为什么我们今天

  • 道光对林则徐的特殊恩赐却引来同僚妒忌艳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道光,嘉庆,咸丰,林则徐

    林则徐出生于福建省侯官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先祖到福州后,皆以教书为业,祖父林正澄曾经是一名秀才。他的父亲林宾日也是一名秀才,后来经岁试补为廪生,从此也当起了教书先生。林则徐12岁那年参加府试,竟然一举夺魁。14岁考中了秀才,入读鳌峰书院。在那里读书时,一次偶然的机会,闽县知县房永清发现他不仅识文强记

  • 揭秘:商鞅为何也叫卫鞅?商鞅对秦国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鞅,秦孝公,秦国,商鞅变法

    卫鞅就是历史上人们所说的商鞅,他在战国时期是非常著名的人物,是非常有名气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而他的改革更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在政治和民生上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为他如此地出色,所以人们对卫鞅的老师是谁也非常好奇,到底什么样的人能够教导出这样出色的学生,那么卫鞅的老师是谁呢?关于卫鞅的老师历史上有两种

  • 商鞅之死怨不得人 无形中就给自己埋下了三个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鞅,秦孝公,秦国,商鞅变法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朝代,在秦朝的历史上,商鞅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自从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就开始了真正的强大,可秦孝公一死,继位的秦惠文王就迫不及待的杀掉了商鞅。商鞅的死,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