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14 更新时间:2024/3/18 23:53:03

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诸葛亮足智多谋,却五次北伐都没能灭魏,原因其实很简单:蜀魏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仅凭诸葛亮就可以弥补的。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口都能说出一段和诸葛亮有关的演义故事。当然,如果撇开演义不谈,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同样也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

然而,关于诸葛亮的评价,在如今的网络上却存在着一些争议。争议点在于:诸葛亮在接受刘备托孤、执掌蜀汉大权后,曾经多次出兵北伐魏国。但是,诸葛亮最终却没能实现灭掉曹魏、兴复汉室的理想。因此,有人在网上声称:诸葛亮其实徒有虚名,并无大才。

对于这种观点,笔者实在是不敢苟同。诸葛亮确实是一位“天下奇才”,而这是当时的人们(如司马懿)以及后世许多大人物所公认的。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毋庸置疑。但是我们还是要问:既然如此,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诸葛亮最终没能灭了魏国呢?

在下文中,笔者将从蜀汉与曹魏两个角度进行解读。

一、蜀汉视角。

1、军事。

想当年,蜀汉先主刘备毕生征战,终于打下了蜀汉的基业,也拥有了一支英勇的军队。然而,在襄樊之战中,关羽大意失荆州,致使蜀汉的数万荆州军团全军覆没。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几乎倾国而出,进攻东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吴军大都督陆逊使用火攻,大败蜀军。在此战之中,蜀军损失惨重,伤亡数万。这两场战役,使得蜀汉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打造一支精锐部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堪称是“伤筋动骨”了。诸葛亮执政之后,尽心尽力,使得蜀军的元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然而,蜀军先前遭受的损失实在过于巨大,在短时间之内是难以弥补缺口的。毫无疑问,这给诸葛亮后来的伐魏战争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2、人才。

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中,关羽被东吴所杀,张飞被部下叛将所杀,黄忠在夷陵之战前去世,马超也在不久之后病逝。而五虎上将之中仅存的赵云,也在诸葛亮第二次伐魏之前病故。

老一辈将领先后故去,那么年轻人呢?蜀汉先主刘备在世时,曾经希望磨砺一下青年将领。然而,在夷陵之战中,大量蜀军青年将领阵亡。这就直接造成了蜀汉人才断层的现象。我们都听到过“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俗语,其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蜀汉人才稀缺,所以只能让廖化这样的老将军上阵了。(此外,由于荆州失守,蜀汉失去了一个人才来源地。)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在他的著作《汉晋春秋》里也曾经提到蜀汉人才稀缺这一点。可见,人才问题,对于蜀汉而言,确实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3、荆州问题。

蜀汉曾经拥有过荆州。当年,关羽从荆州北伐曹魏,发起襄樊之战。开战之初,战局对蜀汉hi分有利:关羽水淹魏军七军,一度“威震华夏”。魏国朝野对此大为震动。曹操还差点打算迁都,以避开关羽的兵锋。

然而,随着荆州的失去,这一切都成了不可能。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预想的两路出兵伐魏,已然成为泡影。如果蜀汉继续拥有荆州,那么蜀军就可以直指宛、洛,威胁曹魏的心脏。可是事实是蜀汉失去了荆州,因此诸葛亮只能从川蜀起兵北伐。两路出兵变为了一路出兵,对魏国的打击效果无疑是大打折扣的。

4、后勤问题。

诗仙李白曾经吟诗曰“蜀道难”。蜀道之难,世人皆知。蜀道难,使得历史上经常出现如下现象:中原政权出兵蜀地,往往是因为地形问题而铩羽而归。就以三国为例,魏军曾经多次伐蜀,最终也因为崎岖的地形无功而返。

然而,崎岖的地形对于蜀汉政权而言,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防备其他政权的保险箱,却也是加在自己身上的牢笼。何出此言呢?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虽然多次在战场上取得了战果,然而,因为蜀地地形崎岖,致使蜀军的后勤跟不上,迫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后勤问题,是制约诸葛亮北伐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曹魏视角。

说完了蜀汉,我们再看曹魏。

当时天下分为十三个州。曹魏占据了北方和中原的九个州,东吴占据了南方的三个州,蜀汉占据了南方的一个州。今三分天下,而魏有其二。这是当时时局的真实写照。

而且,魏国控制了广大的中原地区。在当时,南方的社会经济还没有赶上北方。魏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总兵力高达四五十万,远超蜀汉。此外,魏国人才众多(诸葛亮曾经感叹“魏殊多士”。),如军事上的曹真、司马懿、郭淮等。(虽然他们的才能不如诸葛亮,但是他们人多。)而且曹魏三代统治者(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皆为雄主。可见,当时魏国国力颇为强大,绝非一个可以轻松击败的对手。

三、总结。

所以说,从各方面来看,当时的时局是魏强蜀弱,这也是诸葛亮没能灭掉魏国的根本原因。孔明先生固然有着杰出的才华,但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两国之间的力量对比是各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并不是诸葛亮一人足智多谋就能改变的。

不过,笔者认为:诸葛亮虽然没能实现灭魏兴汉的理想,但是这反过来又说明了诸葛亮是“天下奇才”。这又是为何呢?君不见,诸葛亮在魏强蜀弱的局面下,尚能取得一系列战果,让司马懿坚守不出,难道不厉害吗?笔者曾经在观察者网评论区看见这么一句话:我国男足由诸葛亮执教,而世界强队巴西队由司马懿执教。开赛之后,我国男足积极进攻,而巴西队全程被动防守。笔者觉得,这个形容还是很恰当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汉晋春秋》

标签: 诸葛亮曹魏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强大 秦惠文王刚继位为何就处死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鞅,秦国,秦惠文王

    嬴驷即位之后,为何要处死变法图强的商鞅,甚至将其尸体车裂,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初期,秦国国力弱小,时常遭受他国侵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秦孝公发求贤令,后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历经二十余年,方使秦国逐渐强大。然而,秦孝公去世之后

  • 揭秘:刘邦为何认定萧何为大汉帝国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萧何,汉朝

    高帝六年十二月、正月,刘邦不仅分封了二十九位列侯,而且还为这二十九位列侯排出了座次。毫无疑问,排名第一的就是大汉帝国的第一功臣。那么,谁会成为大汉帝国的第一功臣?这样的排位,又有何根据呢?萧何受封食邑八千户,排名第四,次于曹参、张良、周勃,但他的受封深得刘邦庇护。著名的“功人”、“功狗”之说,不就是

  • 解密权阉刘瑾垮台之谜:刘瑾因为何事而倒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瑾,太监,明朝,

    正德五年八月,张永班师回朝,押着寘鐇及其亲属十八人抵达京师,皇帝在东安门举行献俘与受俘仪式。仪式完毕以后,皇帝设宴慰劳张永,刘瑾、马永成陪坐。待到刘瑾告退,张永向皇帝揭发刘瑾谋反,从袖子里拿出奏疏,列举十七件不法事。已经有些醉意的皇帝问道:这个奴才果然负我?张永回应道:此事不可耽误事机,否则的话奴

  • 陈汤与罗马远征军有何渊源 陈汤攻破郅支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汤,名将,西汉名将,西汉

    陈汤与罗马远征军如今甘肃省永昌县的者来寨,也称为古罗马村,现在被认为是西汉时期骊靬古城的遗址,而在当时是国家用来安置罗马帝国的远征军的俘虏,据说这些罗马士兵是在陈汤大胜郅支单于后投降西汉的。西汉时,罗马帝国曾经率大军攻打安息,也就是现在的伊朗,最后被人围歼,主帅被杀。4.5万士兵最后只有6000人突

  • 揭秘让猛将张飞丧命的性格弱点:对部下不够体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飞,三国,名将,

    能用大嗓门吓死人的张飞为何防不住俩小人,揭让张飞丧命的性格弱点,在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中,张飞绝对是个粗人,不光长得难看,而且还能用自己的大嗓门吓死人。而三国志里总结了张飞一生的致命弱点:“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正是这个弱点最终葬送了张飞的性命。三国志里说张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飞爱敬君子而不

  • 解密:晋武帝司马衷为何会一直被成为“白痴”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武帝,司马衷,白痴皇帝,

    说到晋惠帝司马衷,没有人不认为他是一个弱智的“白痴”皇帝。而人们对他“白痴”的认定,又主要是基于两件事情。一件事是:有一次,司马衷带着一群太监在御花园里玩。突然间,园中池塘边的草丛里,响起了一阵蛤蟆的叫声,司马衷环顾左右问:“这些小东西是在为官家鸣,还是在为私人鸣呢?”(《晋书.孝惠帝》:“此鸣者为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因为自焚而死的两位帝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自焚,帝王

    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关于帝王的死法,可谓各式各样均有,不一而足。但是要说到自焚而死的帝王,那就比较少见了,历史上仅有两位:一位是商朝末代君主纣王;另一位就是后唐末帝李从珂。一、商纣王商纣王,即帝辛(?—公元前1046年),商朝最后一位君主,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商纣王是

  • 谭人凤两次科举皆得罪主考官 直言要当国家讼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谭人凤,清朝,科举,

    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同盟会重要骨干谭人凤生于新化县福田村(今隆回县鸭田镇南湾村)。他大器晚成,30岁时还在村内义学任塾师。未能及时入仕途,与其参加科举时两次得罪主考官有关。相传,谭人凤16岁时已考取秀才。他年至21岁,继续参加科举。当时考场“潜规则”是给主考官送礼,别的考生都送了礼,可性格刚毅的

  • 汉惠帝刘盈是怎样的皇帝?汉惠帝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惠帝,刘盈,汉朝

    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西汉的第二个皇帝就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他生于公元前211年,当时还是秦始皇三十六年。汉惠帝是个年轻的皇帝,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但他也是个短命的皇帝,仅

  • 乾隆皇帝是个贪图享乐的君主吗?主要有何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皇帝,清朝

    就乾隆皇帝的个性而言,他除了“日励自心强不息”之外,还好大喜功,醉心于盛世太平君主的享乐中,纵恣奢华。其突出表现有两点:一是大量收受贡纳。凡逢年节、寿诞、庆典,地方官员都要向皇帝献纳,称为“土宜物件”。虽然乾隆帝多次发布上谕,要臣下勿进或少进贡品,但却从不停止收受,甚至还有以摊派的形式强征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