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强大 秦惠文王刚继位为何就处死商鞅

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强大 秦惠文王刚继位为何就处死商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341 更新时间:2024/1/3 18:15:14

嬴驷即位之后,为要处死变法图强的商鞅,甚至将其尸体车裂,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战国初期,秦国国力弱小,时常遭受他国侵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秦孝公发求贤令,后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历经二十余年,方使秦国逐渐强大。然而,秦孝公去世之后,即位的嬴驷不久便以“谋反罪”杀死商鞅,并诛灭全家。

嬴驷为什么要杀商鞅?

从嬴驷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对于商鞅变法的政策,他应该是相当认可的。那么,为何嬴驷刚刚继位,便要处死商鞅呢?

历来变法和改革,必然会触动相当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商鞅变法同样如此,“商鞅变法”虽然给秦国的崛起打下了基础,但商鞅也因此在秦国得罪了不少人。

1.秦惠嬴驷。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一年后,时为太子的嬴驷触犯新法,由于当时新法推行并不算顺利,商鞅便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为由,决定惩处太子嬴驷。后因嬴驷作为储君,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对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师公孙贾施以黥刑(即脸上刻字)。对于此事,嬴驷恐怕多少都会有点忌恨。

此外,在商鞅变法的各项政策中,军功爵制可以说是给了百姓一个难得的上升通道,也因此诞生了不少获得爵位的新兴阶层,这些人无疑对商鞅极为拥戴,而随着新法的持续推行,这个阶层的人数只会越来越多。在王朝中出现一个声望如此高的人,且在秦孝公病重时大权独揽,这不是任何一个君王愿意看到的。

2.秦国宗室贵族。众所周知,周朝推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天下分封给各个诸侯,而诸侯则又将诸侯国分封给宗室贵族和卿大夫,这些宗室和卿大夫不仅掌握着封地内的土地、经济和人口,甚至还掌握着一定军权,而且可以担任官职,直接参与朝政。

秦国推行新法之后,虽然加强了君主集权,有利于国君最大限度的调动各种资源,但宗室公卿的利益却受到了致命打击,这些人岂能不痛恨商鞅?秦孝公在位时,商鞅有秦孝公的鼎力支持,这些宗室公卿只能选择隐忍,如今秦孝公去世,他们岂能不跳出来,对商鞅展开致命攻击?

3.因罪受刑之人。商鞅变法之后实行严法治国,而先秦时期的法律又主要以“墨、劓、剕、宫、大辟”等肉刑为主,不仅会给人带来肉体伤痛,而且对人的精神也会造成极大伤害。例如公子虔在遭受黥刑后,又在迁都咸阳后再度触犯新法,结果又惨遭“劓刑”(即割去鼻子)。

要知道,公子虔不仅曾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是秦孝公的兄长,在秦国的地位极高,就连他都没能逃过惩罚,更何况是普通贵族、官员或百姓?而这些遭受新法惩治之人,无疑对商鞅恨之入骨。

在嬴驷刚刚即位,位置尚不稳固的情况,以公子虔为首的秦国宗室和公卿大臣,纷纷指责商鞅意图谋反。在这种群情激奋的情况下,而嬴驷本就对商鞅心怀怨恨和忌惮,已无其他路可选,只能宣布商鞅谋反。

商鞅最终兵败身死

在决定诛除商鞅后,嬴驷当即下令以“谋反罪”追捕商鞅,商鞅自知杀死自己乃是大势所趋,不愿坐以待命的他,便打算逃出秦国。

当时,商鞅的封地商於地区位于秦国东南,而秦国以西和以北乃是犬戎胡人所在,想要从这两个方逃走必然要经过关中腹地,实在难上加难,向南虽然可以进入蜀地,且当时蜀地尚非秦国疆域,可蜀道实在太难行走,想要逃出去实在不容易。

因此,当时摆在商鞅面前的其实只有两条路,或出武关逃往楚国,或经函谷关逃往魏国。当时楚国与秦国乃是姻亲,两国关系向来交好,商鞅根本不敢逃往楚国,想来想去其实只有出函谷关逃往魏国一条路可走。

当商鞅逃至秦魏边境时,由于天色已晚,函谷关已经闭关,只好寻找客舍寄宿,结果客舍主人因为商鞅未带凭证,不敢予以接纳。好不容易挨到天明,成功混出了函谷关,魏国却因他曾擒公子卬,拒绝他入境。

无处可去的商鞅,只得被迫潜回封邑商於,走投无路之下,只能选择拼死一搏。于是,他发动邑兵攻打郑县,然而此举却坐实了他谋反的罪名。秦君嬴驷得知消息后,立即调兵前往征伐,商鞅最终于彤地(今陕西渭南华州区西南)战败身死。

商鞅去世后,尸体被带回咸阳,由于其起兵攻城已经坐实了谋反之罪,因此即便其身死仍然难逃惩处,秦君嬴驷最终下令将其车裂,并诛灭全家。

商鞅被杀,一定程度确立了嬴驷权威,而他虽然杀死了商鞅,但却并未废除新法,且对于公子虔等守旧派,也并未予以重用,反而是继续从六国引进人才,这为秦国未来的强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签: 商鞅秦国秦惠文王

更多文章

  • 揭秘:刘邦为何认定萧何为大汉帝国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萧何,汉朝

    高帝六年十二月、正月,刘邦不仅分封了二十九位列侯,而且还为这二十九位列侯排出了座次。毫无疑问,排名第一的就是大汉帝国的第一功臣。那么,谁会成为大汉帝国的第一功臣?这样的排位,又有何根据呢?萧何受封食邑八千户,排名第四,次于曹参、张良、周勃,但他的受封深得刘邦庇护。著名的“功人”、“功狗”之说,不就是

  • 解密权阉刘瑾垮台之谜:刘瑾因为何事而倒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瑾,太监,明朝,

    正德五年八月,张永班师回朝,押着寘鐇及其亲属十八人抵达京师,皇帝在东安门举行献俘与受俘仪式。仪式完毕以后,皇帝设宴慰劳张永,刘瑾、马永成陪坐。待到刘瑾告退,张永向皇帝揭发刘瑾谋反,从袖子里拿出奏疏,列举十七件不法事。已经有些醉意的皇帝问道:这个奴才果然负我?张永回应道:此事不可耽误事机,否则的话奴

  • 陈汤与罗马远征军有何渊源 陈汤攻破郅支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汤,名将,西汉名将,西汉

    陈汤与罗马远征军如今甘肃省永昌县的者来寨,也称为古罗马村,现在被认为是西汉时期骊靬古城的遗址,而在当时是国家用来安置罗马帝国的远征军的俘虏,据说这些罗马士兵是在陈汤大胜郅支单于后投降西汉的。西汉时,罗马帝国曾经率大军攻打安息,也就是现在的伊朗,最后被人围歼,主帅被杀。4.5万士兵最后只有6000人突

  • 揭秘让猛将张飞丧命的性格弱点:对部下不够体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飞,三国,名将,

    能用大嗓门吓死人的张飞为何防不住俩小人,揭让张飞丧命的性格弱点,在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中,张飞绝对是个粗人,不光长得难看,而且还能用自己的大嗓门吓死人。而三国志里总结了张飞一生的致命弱点:“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正是这个弱点最终葬送了张飞的性命。三国志里说张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飞爱敬君子而不

  • 解密:晋武帝司马衷为何会一直被成为“白痴”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武帝,司马衷,白痴皇帝,

    说到晋惠帝司马衷,没有人不认为他是一个弱智的“白痴”皇帝。而人们对他“白痴”的认定,又主要是基于两件事情。一件事是:有一次,司马衷带着一群太监在御花园里玩。突然间,园中池塘边的草丛里,响起了一阵蛤蟆的叫声,司马衷环顾左右问:“这些小东西是在为官家鸣,还是在为私人鸣呢?”(《晋书.孝惠帝》:“此鸣者为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因为自焚而死的两位帝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自焚,帝王

    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关于帝王的死法,可谓各式各样均有,不一而足。但是要说到自焚而死的帝王,那就比较少见了,历史上仅有两位:一位是商朝末代君主纣王;另一位就是后唐末帝李从珂。一、商纣王商纣王,即帝辛(?—公元前1046年),商朝最后一位君主,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商纣王是

  • 谭人凤两次科举皆得罪主考官 直言要当国家讼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谭人凤,清朝,科举,

    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同盟会重要骨干谭人凤生于新化县福田村(今隆回县鸭田镇南湾村)。他大器晚成,30岁时还在村内义学任塾师。未能及时入仕途,与其参加科举时两次得罪主考官有关。相传,谭人凤16岁时已考取秀才。他年至21岁,继续参加科举。当时考场“潜规则”是给主考官送礼,别的考生都送了礼,可性格刚毅的

  • 汉惠帝刘盈是怎样的皇帝?汉惠帝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惠帝,刘盈,汉朝

    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西汉的第二个皇帝就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他生于公元前211年,当时还是秦始皇三十六年。汉惠帝是个年轻的皇帝,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但他也是个短命的皇帝,仅

  • 乾隆皇帝是个贪图享乐的君主吗?主要有何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皇帝,清朝

    就乾隆皇帝的个性而言,他除了“日励自心强不息”之外,还好大喜功,醉心于盛世太平君主的享乐中,纵恣奢华。其突出表现有两点:一是大量收受贡纳。凡逢年节、寿诞、庆典,地方官员都要向皇帝献纳,称为“土宜物件”。虽然乾隆帝多次发布上谕,要臣下勿进或少进贡品,但却从不停止收受,甚至还有以摊派的形式强征的事情发生

  • 诚孝张皇后的儿子是谁 诚孝张皇后有何历史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诚孝张皇后,明朝,历史

    诚孝张皇后张氏,为指挥使赠彭城侯张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镇之祖母。张皇后一生陪伴了三位帝王,与清朝孝庄皇太后有的一比,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但是可能因为张皇后的孙子明英宗朱祁镇与清圣祖康熙实在没法比,所以张皇后的名声远不及孝庄太后响亮。虽然比不上孝庄太后培养帝王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