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祖弹雀: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转怒为喜变罚为赏

太祖弹雀: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转怒为喜变罚为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83 更新时间:2024/1/11 8:20:07

“太祖弹雀”,则见于宋代司马光所着《涑水纪闻》,讲的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一日,宋太祖在后花园弹雀(以弹弓击雀),几位大臣不满于此,故意称有急事求见。太祖一听他们奏请之事,乃寻常小事而并非“紧要”,遂由扫兴而生愠怒,诘问为谎称急事?一位大臣回禀道:“我认为平常事也比弹雀要紧急些。”太祖更加恼怒,顺手操起侍从的斧柄撞大臣嘴巴,敲落他两颗牙齿。大臣慢慢地弯腰捡起牙齿,揣进怀里。太祖骂道:“你把牙齿藏起来,是想(作为证据)告我状吗?”大臣答道:“我不能告陛下的状,自然有史官会把这件事记下来。”太祖为其忠耿之心所感动,遂赏赐金帛以示抚慰。

这个故事比“藏鹞”的情节更要曲折一些,君臣之间的对话与动作,始因龙颜大怒而剑拔弩张,后因君顿悟而豁然冰释。比起前一个故事中的唐太宗来,宋太祖显然更专制霸道一些,让忠耿的谏官付出了两颗牙齿的惨痛代价;然而他终能分辨忠奸而及时止怒,一旦明白过来就反躬自省、以赏代罚,这种过而能改的胸怀与气度,仍不失为“明君”风范。这一幕大起大落的悲喜剧,宕荡起伏,扣人心弦,使这段故事成为凝炼短小而又一波三折的精致之作。

标签: 宋太祖赵匡胤轶事

更多文章

  • 甄洛:贯穿曹魏政权由盛转衰的神秘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甄洛,甄姬,曹丕,

    三国表面上是男人在明争暗斗,但女人的影子也不时闪现,虽然在正史中或闪烁其词,只是一句两句带过,有的甚至没有一个字,只是存在于人们的传说中,但所起的作用或许是许多谋士或将领包括千军万马都无法代替的。在迷雾中的三国史中,我们依然能够分析出这些男人背后的女人在男人时代中的传奇表现,不得不令我们现代人叹服,

  • 刘备的人格魅力有多大?刘备手下为何很少出现叛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刘备

    刘备手下无叛将,这是刘备的过人之处。终刘备之世,只有一个孟达投敌叛变,但孟达也是出于无奈,临跑之前还写了一封信给刘备,颇多疚辞,最后又倒戈了。还有一个黄权,不过情况特殊。那是火烧连营之后,黄权归途被陆逊切断,他又不愿投降东吴,只好去投了魏国。这个成绩相对于魏吴两国是相当了不起的。当然,有人可能会吐槽

  • 清代三朝元老张廷玉:深得康雍乾三朝皇帝重用的牛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名臣,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康熙进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后加太保。雍正八年(1730年),长期和清廷对抗的蒙古准噶尔部煽动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及西北各族反清,雍

  • 明孝宗朱佑樘:历史上唯一一位不娶妃子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皇帝,朱佑樘

    朱佑樘,宪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1488年,年满18岁的朱佑樘接班即位,是为明孝宗。孝宗皇帝病逝于1505年,享年36岁,在位时间18年。固然不算多长,却也不是很短吧。孝宗皇帝一生勤政丶宽容丶遵礼大臣丶体恤民生,当时就获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和赞誉。长久以来,明孝宗都被看作明代最符合儒家伦理的模范皇帝

  • 唐玄宗李隆基的谥号是什么?为何被称为唐明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皇帝,李隆基

    对古代皇帝的称法有以谥号称,有以庙号称,亦有以年号称。唐代以前多以谥号,如汉高祖、汉武帝、唐高祖、唐玄宗等。高、武、玄等都是谥号。宋以后多以庙号,如宋太祖、明太祖、元太祖、清太祖……“太”都是庙号。一般来说开国皇帝都称“太祖高皇帝”,但唐以前就是*高祖,宋以后就是*太祖。这就是区别。明清以降,一般一

  • 大宋灭亡史:揭开南宋历史之宋末帝恭帝的传奇身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皇帝,宋恭帝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这是北宋奇人邵雍所著《梅花诗》中的一句。其中暗喻了赵氏宋朝三百年基业的覆亡,随着陆秀夫负帝投海,“长天碧水”间吞没了宋室最后一线希望。不过在其前3年,蒙古大军就已经攻占了南宋都城-临安,作为当时的亡国之君,年仅六岁的宋恭帝沦为蒙古元朝的

  • 唐高祖李渊为何在太原起兵?李渊太原起兵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高祖,李渊,唐朝,太原

    李渊本来是隋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公元617年,隋炀帝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开始他也打过几个胜仗,后来看到起义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李渊有四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李世民那时候刚十八岁,是个很有胆识的青年,平时喜欢结交有才能的人。人们也觉得他慷

  • 明朝猛将蓝玉为何死得冤枉?不懂《周礼》太放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蓝玉,常遇春,徐达,朱元璋

    明朝的名将,除了常遇春、徐达之外,下一位能被称之为猛将的,应该就是蓝玉了吧。此人长得身高马大,让人打眼一看就是名武夫,实际上他也的确是武夫中的一把好手,在战场上以骁勇善战著称,甚至有些关二爷的风范,民间甚至把他称之为关二爷再世,他绝对算是明朝的大功臣,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勋,不计其数。蓝玉的成名之战是在

  • 蒲松龄是医药科普作家 作品中把中药人格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作品,

    提起蒲松龄,人们会自然想到他所写的《聊斋志异》。他不但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医药科普作家。公元1704年,山东淄川一带发生旱灾。蒲松龄目睹百姓贫病交加的悲惨情景,不顾年老多病,四方奔走,搜集了许多流传民间的中药方,写下了《药崇书》、《药性赋》、《草木传》等著名的医学科普作品。这些书中详细地叙述

  • 南陈后主陈叔宝:与阿斗相提并论的亡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陈叔宝,刘禅,皇帝,五代十国

    陈叔宝这个名字,听着就“萌萌哒”,一定好玩,而后主这个称呼,似乎也很有故事。没错,确实如此,这位哥们在历史上其实也有一个著名的模板,蜀汉后主阿斗,也常拿来并论。但和阿斗不同,陈叔宝的人生初期,并未拿来当做帝国继承人培养,他要做的,只是吃喝玩乐(人家阿斗出生伊始,可是承载着皇叔满满的情怀,从他单字“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