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祁镇复辟后为何要杀于谦 明英宗是怎样的皇帝?

朱祁镇复辟后为何要杀于谦 明英宗是怎样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830 更新时间:2024/1/8 11:17:36

古代皇帝,是一个很吸引人的位子,因为其拥有的权力和地位。所以皇帝总是担心有人会来抢夺自己的地位,对于臣子的戒备也就更深。明英宗朱祁镇在夺回自己的皇位后,为什么要杀于谦,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吗?两次称帝的明英宗是怎样的皇帝。

朱祁镇复辟后为何要杀于谦

通过复辟重新登位的朱祁镇,首先的问题就是如何确立自己的皇位合法性巩固自己的皇位,毕竟他已经远离庙堂高位8年了,现在朝堂之上的重臣都是朱祁钰在位时提拔的亲信。所以在改年号之外,如何处理朱祁钰的重臣又成了难题,特别是当初拥立朱祁钰称帝的头号功臣于谦。

如果不处置于谦不但无法震慑众臣,而且不能清除朱祁钰在朝廷的影响,对他的统治极为不利。所以在徐有贞上疏进谏“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后,朱祁镇下了处置于谦的诏书,命曰“杀于谦,抄家产”,并且株连他的家人,一律发配充军。

朱祁镇之所以要杀于谦,只是为了巩固他的权位清除朱祁钰亲信的帝王之谋。于谦是抗击瓦剌的功臣,他的死令天下之人惋惜,就连朱祁镇生母孙太后也感叹之。可惜朱祁镇为了皇权的稳固,对于谦却是非杀不可,哪怕罗列莫须有的罪名也得处死于谦。

朱祁镇自己也知道于谦有功无过,对此甚为愧疚,于是在其逝世前特意留下密诏命继位的明宪宗为于谦正名平反。

明英宗是怎样的皇帝

明英宗朱祁镇的评价好坏参半,既有重用奸佞的昏庸之举,也有晚期的仁德之政,这可能与他身陷敌营的磨难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这段悲惨的经历才使朱祁镇得到了锻炼成长。

在刚刚登基之时,朱祁镇在老臣的辅佐下也显现出了明主之象,可惜在老臣相继远离庙堂之后,朱祁镇重用王振,并在外敌进犯时被其怂恿做出了昏庸之举。朱祁镇被俘虏之后,瓦剌让其写招降书,朱祁镇对此不假辞色,展现出了一国之君应有的气节。

复辟之后,朱祁镇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强力打压朱祁钰的重臣,这是情有可原的。朱祁镇之后也是大举任用贤能,并且将残忍的嫔妃殉葬制给废除了。此举也被后世大加赞颂,称为仁德之政。朱祁镇的一生虽有过错但亦有大善。

明英宗朱祁镇早期称帝时因为年幼,受奸人蛊惑,结果出征被捕,成为了阶下囚。而然这样的经历也让他成长了不少。所以当他成功出逃后努力回到皇帝的宝座上,之后在政治上兢兢业业的劳作。

标签: 朱祁镇于谦

更多文章

  • 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人孔融为什么会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融,曹操

    聪明人历来是受人称颂的,所以很多的人总是希望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此博取他人的眼球,最终实现名利双收。孔融是三国时期的聪明人,“四岁让梨”的故事还写进了今天的教科书。《世说新语》也记录了孔融能言善辩的故事: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 揭秘:三国历史上连卧龙诸葛亮都推崇的名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诸葛亮,法正

    提起诸葛亮,在中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存世不多的作品《出师表》、《诫子书》等都是影响世人的名篇。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君主三顾茅庐邀请出山救民于水火的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未出茅庐就能够预测天下大势并能按照他的意愿改造整个世界的人。在他的身

  • 明末忠臣黄得功:农民工出身的南明四镇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末,忠臣,南明,

    明末,想找个适合正面宣传报道的人,比找雷锋都难。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黄得功,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黄得功(1594-1645),字虎山。《明史》认为黄得功是开原卫人,《石匮书后集》认为他是顺天人,《明季南略》拿他当凤阳灵璧县人。至于他到底是哪里人,没个准,实在要较真,自己扔硬

  • 宸妃海兰珠是清初第一宠妃 却在33岁就早早殒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宸妃,海兰珠,清朝

    宸妃海兰珠的到来,庄妃布木布泰原本是很高兴的,当初也是她在皇太极面前力主的。很显然,凤凰楼下高台五宫的五大福晋中,她们亲姑侄就占了三位,后宫还不就是科尔沁博尔济锦氏蒙古格格的天下?谁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宸妃海兰珠竟夺去了皇太极的全部爱恋。每当高台五宫的后妃们凝目风凰楼,等待着随驾侍

  • 慈禧最害怕的事:怕死后被人知晓“守宫砂”已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

    慈安皇太后死了,慈禧最终登上了权利的高峰,能够肆无忌惮地以皇帝的名义颁旨,在圆明园的清漪园原址之上修建颐和园,同时增葺西苑为本人吃苦之用。就清王朝当时的经济实力而言,建造这么一个在康乾盛世之时看来缺乏一提的园林,曾经非常费劲了。但国度的动乱不安,经费的严重缺乏,并没有阻止慈禧一味吃苦的念头。她在下旨

  • 张丽华虽出生寒门却做事得体大方的倾国后庭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丽华,南北朝

    今天我们要说的古代女子名叫张丽华。张丽华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宠妃,陈后主的贴身秘书。跟那些出生就带着富贵之气的妃子相比,张丽华的出身比较寒酸,其父兄以织席为生。张丽华很小就初召入宫中 当一名宫女,因其貌美聪慧,后被陈后主封为贵妃。太建二年(569年)陈叔宝立为太子,年仅十岁的张丽华入宫,充当太子宫龚良

  • 解密:道家创始人老子为何会苛刻的批评孔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老子,道家,

    道家学派和儒家学派在战国之后一直彼此攻击,于是有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是,大都数的学者都认为,儒学思想中,有一部分的思想是来源自道家的思想。而孔子本人,也确实曾经向老子问道。那么,在孔子向老子求学的时候,作为老师的老子,对这位名满天下,号称博学的孔丘,有什么特别的教诲呢?孔子既见老子,老子告曰

  • 历史上踏着手足骨肉的鲜血登上皇位的十大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拓跋嗣,王延钧,刘晟,宋太宗,赵光义,李世民,杨广,胡亥,刘聪

    说起杀兄夺嫡的篡位皇帝,人们就会想起刀光剑影的唐朝玄武门事变。其实,纵观二千多年来的中国帝王史,杀兄夺嫡的篡位皇帝何止李世民一人。千百年来,父子反目的大戏轮番上演,兄弟成仇的故事俯首可拾。“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道是,自古皇宫之内无亲情,一部二千多年的中国帝王史,就像一

  • 解密:落寞英雄光绪一生唯一一次大笑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光绪,皇帝,笑,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绪生病卧床。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觉得老佛爷(指慈禧)一定会死在我之前。如果这样,我要下令斩杀袁世凯和李莲英。”不料这段日记被李莲英获悉,他立即报告了慈禧,说:“皇上想死在老佛爷之后呢!”慈禧听了,恨恨地说:“我不能死在他之前!”

  • 秦赵番吾之战的相关人物:赵国最后的名将李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番吾之战,李牧,秦军,

    李牧,(前?—前229)战国末年赵国的良将。李牧曾经久居赵国北边代、雁门,防备匈奴。他有自行置吏的方便,税收都归幕府,为士卒的费用。每天杀几头牛飨战士,练习骑马射箭。他制订约束说:“匈奴入边来劫掠,赶快将畜产收入堡垒,有敢于捕虏匈奴的人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皆防守严密,而不敢战。这样连续几年,赵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