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妒英才:三国史上三大英年早逝的统帅级将领

天妒英才:三国史上三大英年早逝的统帅级将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674 更新时间:2024/1/5 22:35:08

三国是个时代大舞台,文臣武将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着各自的才华,只要是有能力,就不愁英雄无用武之地。尤其是在鼎足之立之前,三国更是人才辈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各领风骚。然而,也有一句话叫做“天妒英才”,就有那么几个当时名人,由于他们英年早逝,不仅使他们自己的才能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也使他们所在的集团遭受了重大损失。即便是今天再提起他们,也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且看三国三大英年早逝的统帅级人物。

曹昂

曹昂是曹操的长子,二十岁的时候就举孝廉,曹操非常喜欢这个儿子。建安二年(公元197),曹操征讨张绣,张绣投降。本来这战事很是顺利,张绣投降也是出于真心,但曹操纳了张绣的婶婶,张绣感觉受到了侮辱,因此怀恨曹操。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就准备秘密杀掉张绣。结果计划泄露,张绣背叛,起兵偷袭曹操,曹操战败。慌乱中,曹操所乘的马被乱箭射死,人也多处受伤。关键时刻,曹昂把自己的马交给父亲,自己步战断后掩护。结果曹操冲出重围逃离宛城,曹昂和堂兄弟曹安民以及曹操的侍卫将军典韦一同战死于宛城。

曹昂是长子,虽然母亲不是正夫人,但因为母亲死的早,由正室夫人丁氏抚养长大。丁夫人自己没有儿子,一直把曹昂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曹昂死后,丁夫人悲痛异常,一怒之下回到了娘家,曹操亲自去请她也不回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才另立了卞氏为夫人,就是曹丕的母亲。曹操死前曾经叹息说:“我一生做事,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假如死后还有灵的话,子脩如果问我他的母亲在哪,我将怎样回答啊!”可见这件事对曹操也是伤心之痛。

曹操死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死的时候66岁,曹昂死于建安二年,死的时候曹操43岁,如此算来,曹昂死的时候最大也不到30岁。按照正常情况,丁夫人是正室夫人,曹昂是她的养子,也就是他的儿子,在嫡长子继承制的时代,未来继承王位的应该是曹昂。曹丕自己也说过,如果曹昂活着,这个位置就应该是他的。曹丕当了皇帝,完成了曹操的政治意愿,应该说也是不负曹氏家族。但曹丕身体不好,仅仅当了七年皇帝,四十岁就死了,这在那样一个乱世是不是有点儿自身产生的危机?这不免会让人产生联想,如果曹昂继位会怎么样?

周瑜

周瑜和孙策同岁,两人交情深厚,曾经把自己的大宅院让给孙策一家居住。周瑜可以到上房去拜见孙策的母亲,可以说两人如同兄弟一般。尤其是,两人都取了桥公的女儿,孙策娶的是大女儿,周瑜娶的是小女儿,用现在的话说,两个人还是连襟。孙策准备东渡过江,写信给周瑜,周瑜就率领兵马迎接孙策。周瑜帮助孙策打败了刘繇,后来又打败了刘勋,江东基本上为孙氏所有。孙策死后,孙权继承哥哥为东吴之主。周瑜带兵前来吊丧,丧事完毕后就留在吴郡,以中护军的身份和张昭一起辅佐孙权。建安十一年(公元206),江夏太守黄祖派兵来到柴桑,和孙权争夺江东地盘,孙权派周瑜迎击。周瑜打败了黄祖的军队,活捉了黄祖派来的主将邓龙,献俘吴郡。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孙权讨伐江夏,周瑜被任命为大都督。

周瑜最大的功绩在于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苏轼的《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三国周郎赤壁”的句子,准确地表述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作用。赤壁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很多人耳熟能详,无需赘述。此战过后,周瑜又率军攻下了南郡,将曹操的留守将领曹仁打败。荆州大致安定以后,周瑜建议孙权进攻蜀地,成功后让刘备驻守,以换取刘备离开荆州。孙权同意了周瑜的计划。可是,正当周瑜准备实施这一计划时,却不幸病死了,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周瑜的死对东吴来说损失是巨大的。虽然他死后主持东吴军事的先后有鲁肃、吕蒙、陆逊等人,他们也很好地展现了各自的不凡才能,但这几个人都难以和周瑜相比。鲁肃有政治战略眼光,但这个人的指导思想更偏重于防守,在勇于进取方面稍逊于周瑜;吕蒙、陆逊缺乏周瑜的威望,这也让他们更多的是在应对已发生的事态,而在主动为之方面缺乏周瑜的“意气风发”。

周瑜的死对于东吴好像是一个转折,从此偏安一隅。尽管他们也曾偷袭荆州得手,获得夷陵之战胜利,但似乎总是感觉缺乏一种主动性。就像是得到荆州这样的胜利,也是在向曹丕称臣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这是一种国家策略,但总觉得缺少了赤壁大战时的那种霸气豪情。

庞统

诸葛亮和庞统被并称为卧龙和雏凤,都是荆襄地区的名士,当时曾经有一句话,说卧龙雏凤得一人可以得天下。这话虽然有点儿太过,但也能说明庞统的才能。刘备占有荆州后,庞统以从事的身份兼任耒阳县令,因为治理的不太好,被免官。在鲁肃和诸葛亮的介绍下,刘备和庞统交谈,发现确有真才实学,于是得到重用。后来刘备入川,留下诸葛亮守荆州,庞统跟随刘备入川。

刘备入川后,在雒县和刘璋会晤,庞统献计说:“借着今天会面的机会,便可以捉住刘璋,这样一来将军无需劳师动众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拥有益州了。”刘备没有听从庞统的建议。后来,刘璋知道了张松等人勾结刘备的阴谋,不再信任刘备,也不允许将领给刘备传递军情文书,两人反目。庞统给刘备出了上中下三策,刘备采纳了中策,即先夺白水关,然后进取成都。这个计策顺利实施后,刘备势如破竹,很快进兵来到成都旁边的雒城并将其包围。庞统率领军队攻城,不幸被流箭射中身亡,时年三十六岁。

庞统的死对于刘备的蜀汉政权来说损失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决定了蜀汉国偏安一隅的局面。庞统死后,刘备不得不把诸葛亮从荆州调到西川,这就导致了荆州的关羽在独立作战。而缺少了谋划人才辅佐的关羽,最终丢失了荆州,也使刘备丧失了从荆州直取中原的机会。当然,具有荆州的刘备能不能取得中原还很难说,但丢失了荆州,刘备连这样的想法都不会再有,因为他已经没有了条件。荆州的丢失,导致了后来一连串的问题,如刘备征伐东吴,同样失利于身边没有好的军师;刘备临终,要把军事问题托付给李严,而李严和诸葛亮根本就不是一个利益集团的人。

这一切虽然都是一种假设,但刘备的具体情况决定了他需要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个人。开始的时候,刘备的地域分成了荆州和益州两大块,刘备需要两线作战;后来失去了荆州,他又面临着荆州集团和益州、东州利益集团的整合。如果从这个方面来看问题,庞统的过早离世,对蜀汉国的确是影响巨大。历史是不可能改变了,但这些人的过早离世,却不由不让人发出一声叹息!

标签: 三国周瑜庞统曹昂

更多文章

  • 薄姬曾是项羽部将之妾为儿子蛰伏多年终成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薄姬,汉文帝,汉朝

    今天呢,咱们来说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人,说她普通呢,因为她就是当了刘邦的妃子,然后生下一个儿子,最后自己成为了皇太后,说她不普通呢,她也确实不普通,为什么呢?咱们下面看!大家根据我上面的描述应该知道了我说的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姬了吧!说她不普通,是因为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她的那个时代有吕后呢,大家应该

  • 苏东坡是陶渊明“死忠粉” :曾作无数篇模仿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轼,陶渊明,晋朝,

    南朝诗人大多穿着华贵的衣服,游走在园林亭台,在胭脂气味里,听着琴瑟悠扬、笙箫吹断。但有一个诗人,穿着粗服布鞋,漫步在田野垄埂,在菊花清香里,看着炊烟升起、麦浪千重。最大的乐趣是喝酒,不醉倒不停杯。生前,天下人只知道他有骨气;死后,他写的诗名气越来越大,成超一流的诗人。千古大才子苏东坡也是他的“死忠粉

  • 长平公主悲惨的最后结局:死时尚有五个月的身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公主,崇祯,明朝,

    “汝何故生我家”这句中国历史上惨痛的名言,是崇祯皇帝说给长平公主的。1644年本来应该是长平公主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年。这一年公主十五岁,正值豆蔻华年。史载她“喜诗文,善针饪”,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女子。皇帝已经为她选定了翩翩佳公子都尉周世显为驸马,可惜天翻地覆的局势让婚礼一推再推。农民军攻占北京城的

  • 古代皇帝究竟怎么吃饭 揭秘皇帝吃饭的御膳流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帝,吃饭

    皇帝贵尊人间天子,穿的是龙袍,住的地方是金鸾宝殿,行以辇代步。食,自然也不同寻常。皇帝如何吃饭,是不是如普通人家那般,一家老小围坐一桌?吃的是不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这个问题在过去是皇家机密,秘不示人。皇帝怎么吃饭,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吃法。饭菜的丰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们口味和喜欢的不同而有异

  • 著名反贼之弟宇文士及为何深受隋唐四代皇帝器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宇文士及,名将,反贼,

    唐太宗一代雄主,虽然经历过不光彩的玄武门之变,但是继位之后的他对大唐,对中国历史都是有贡献的,所以总体来说,他还是一个不错的甚至可以说是极好的君王。不过再好的君王,也都有敢于,乐于去拍马逢迎的臣子。这个臣子或许并没有太多的实干才能,但是他会判断形势,也特别会揣摩君王的心思,尤其是皮厚,是典型的官场老

  • 历史上的“华妃”:为人和蔼 四个儿女全部幼年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妃,年妃,年羹尧,

    年贵妃的父亲是湖广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的年遐龄。她的哥哥则是大名鼎鼎、战功卓著的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年氏于康熙五十年,由康熙皇帝指婚为当时的雍亲王胤禛为侧福晋,并于四年后为胤禛生下一个女儿。在之后的康熙五十九年五月和康熙六十年十月,年氏先后为雍亲王胤禛生下第七子福宜和第八子福惠。雍正即位当

  • 揭秘:三国名将赵云被饭桶将军击败抑郁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赵云,五虎将

    在赵云辉煌的一生中有一个挺没有面子的结局,因吃了败仗,而被贬官,然后抑郁而死。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223年,任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225年,又随诸葛亮驻汉中。后与邓芝拒曹真,失利于箕谷,贬为镇军将军,退回汉中,病卒。相对于三国男神赵云来说,这位打败了他的曹真名气会小不少,也没有多少人会喜

  • 解密:晏子为何谢绝成为自己国君齐景公的女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晏子,齐景公,相国,

    如果要从春秋时期齐国君臣中排出一对最佳搭档的话,那么非齐景公和晏子莫属。古代文献《晏子春秋》中,记载了很多关于他们君臣二人的奇闻异事,但最令人对晏子刮目相看的,还是晏子谢绝当齐景公女婿一事。说来也巧,齐景公是一位相当糊涂且十分爱玩的国君,而晏子却是一位心思异常缜密、机智灵敏的大臣,君臣二人在性格上的

  • 永乐大帝为何用兵如神?朱棣打仗的本领是谁教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朱棣,皇帝

    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王朝不同,明朝的皇帝中,亲自指挥甚至亲临战阵次数最多的,不是开国君主,而是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尽管出身于草莽,崛起于行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击败劲敌陈友谅之后,不再亲临战阵,甚至不再御驾亲征直接行使战场指挥权。有意思的是,他的儿子朱棣生于帝王之家,长于安乐年代,却十分热衷于战

  • 为何说北宋名相寇准不学无术?四起四落凄凉客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宰相,寇准

    在历史上,北宋名相寇准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小人不待见他,君子也不喜欢他,这是怎么回事呢?对此,他的朋友张咏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秘密。起先,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当了宰相,曾对自己的僚属感慨地说:“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后来寇准被贬为陕州知州,张咏回朝经此路过,寇准热情款待,临别时,寇准送他到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