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主动禅让皇位的皇帝:竟然有七位!

中国历史上主动禅让皇位的皇帝:竟然有七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695 更新时间:2024/1/14 7:26:52

在中国古代封建帝制社会,一般来说,大多数皇帝们在位时间都是到自己即将驾崩时为止,他们临终前才会把皇权让出,给子嗣继承。然而万事总有例外,有些皇帝们并非如此,他们虽然身体康健,尚且在位,但却主动禅让皇位于子嗣。历史上像这样的皇帝并不多,小编总结出了以下七位,大家一起来见识下吧:

一、北魏献文帝拓跋弘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公元454年—公元476年),文成帝拓跋濬的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公元465年—公元471年在位。

和平六年(公元465年),文成帝拓跋濬病逝,太子拓跋弘即位,大赦天下,改元天安,是为献文帝。

拓跋弘即位后崇文重教,兴学轻赋,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由于拓跋弘喜爱黄老、玄学思想,加之他痴迷信佛,对富贵非常淡泊,因此于皇兴五年(公元471年)主动禅位于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

位居5年太上皇的拓跋弘于承明元年六月辛未日(公元476年7月20日)被冯太后毒杀,时年23岁,谥号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于云中金陵。

拓跋弘

二、北齐武成帝高湛

北齐武成帝高湛(公元537年—公元569年),小字步落稽,北齐神武帝高欢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兄弟,母为武明皇后娄昭君,北齐第四位皇帝,公元561年—公元565年在位,共在位14年。

皇建二年(公元561年)十一月,高演因病去世,皇太子高湛接受遗诏入继大统,大赦天下,改元太宁,是为武成帝。

河清元年(公元565年)三月,有彗星出现。四月,太史官奏称是除旧布新之象,当有新皇帝出现。高湛为了“应天象”,于四月二十四日,派太宰段韶兼任太尉,持节奉皇帝玺绶传位于皇太子高纬,自为太上皇。

位居4年后太上皇的高湛于天统四年十二月初十(公元569年1月13日)在邺宫(位于今河北临漳邺南城遗址内)乾寿堂去世,时年32岁,谥号武成皇帝,庙号世祖。天统五年(公元569年)二月十九日,葬于永平陵。

陈晓饰演的武成帝高湛

三、北周宣宇文赟

北周宣帝宇文赟(公元559年—公元580年),鲜卑人,字乾伯,北周武帝宇文邕长子,南北朝时期北周第四位皇帝。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六月初一日,周武帝去世。六月初二日,皇太子宇文赟即位,大赦天下,次年改元大成。

宇文赟即位后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装饰宫殿,且滥施刑罚,经常派亲信监视大臣言行,北周国势日渐衰落。

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宇文赟主动禅位于皇长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即太上皇),但仍掌控朝权。宇文赟位居太上皇的次年(公元580年)病逝,时年22岁,谥号宣皇帝,葬于定陵。

四、唐睿宗李旦

唐睿宗李旦(公元662年6月22日—公元716年7月13日),原名李旭轮,唐高宗李治第八子,唐中宗李显同母兄弟。唐睿宗李旦一生两度在位,在位时间为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公元684年—公元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公元710年—公元712年),共在位8年。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杀掉毒死唐中宗李显的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父亲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睿宗知道皇位是儿子为自己争得的,两年后便知趣地传位于儿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

唐睿宗李旦做了5年太上皇,于开元四年六月二十日(公元716年7月13日)病逝,享年55岁,庙号睿宗,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今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西北15公里的丰山)。

骆达华饰演的唐睿宗李旦

五、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公元1107年5月21日—公元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的弟弟,为南宋开国皇帝,公元1127年—公元1162年在位,共在位35年。

赵构在位期间,政治上昏聩,但是在文学艺术上成就颇高,他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而且亦善于作画,是历史上有名的书画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赵构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主动禅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他自称为太上皇。

赵构做了26年太上皇,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在临安行宫的德寿殿病逝,享年81岁,葬于会稽永思陵(今浙江绍兴市皋埠镇攒宫山),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加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宋高宗赵构

六、宋孝宗赵眘

宋孝宗赵眘(公元1127年11月27日—公元1194年6月28日),原名伯琮,后改名瑗,宋高宗赵构赐其名玮,字元永,南宋第二位皇帝,公元1162年7月20日—公元1189年2月18日在位,共在位28年。

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公元1189年2月18日),宋孝宗赵眘主动禅位于太子赵惇,太子即位后,改元绍熙,是为宋光宗。孝宗自称太上皇,闲居慈福宫。

位居近6年太上皇的赵眘,于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六月初九在重华殿逝世,终年68岁。十月二十九日,上谥号为哲文神武成孝皇帝,庙号孝宗。十一月二十八日,葬于永阜陵(今浙江绍兴城东南约18公里的皋埠镇攒宫村)。

七、清高宗弘历

清高宗弘历(公元1711年9月25日—公元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史称乾隆帝。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去世。九月初三日,弘历即皇帝位于太和殿,颁登极诏书,大赦天下,次年改元乾隆。公元1735年—公元1795年在位,共在位60年。

清高宗弘历

乾隆登基时,曾经烧香祷告上天,自己如果能做60年皇帝,就把皇位自动禅让给儿子。可能他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长寿。到1796年,乾隆已坐够了60年皇位,再不兑现诺言,实在无法向上天和臣民交代。于是他宣布禅位给太子颙琰(即嘉庆),自为太上皇。但他同时又宣布自己身体康健、精力充沛,仍要过问军国大事,指导新皇施政。

位居太上皇三年之久的乾隆帝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在养心殿逝世,终年89岁,葬于清东陵之裕陵(今河北唐山遵化马兰峪)。四月,嘉庆帝上尊谥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

标签: 古代皇帝

更多文章

  • 明末叛臣洪承畴:为清朝占领全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末,洪承畴,清朝,

    满清开国,说过范文程,不能不说洪承畴。两人都是汉人,也都功不可没。然而,我同情范文程,却不喜欢洪承畴。清史稿说:“洪承畴,字亨九,福建南安(泉州)人。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他是崇祯皇帝极为宠信的明朝重臣。其一生所受朱家王朝恩泽,深之似海。这一点,他自己也从不讳避。洪承畴曾撰过一副对联,挂在自家中

  • 王浚是谁?西晋灭吴功臣王浚的大功为何被抹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晋灭吴,王浚,司马炎

    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著名的诗叫《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论这首诗的思想和感情是怎样的,单从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分明地看到它对西晋平吴第一功臣王浚的肯定,正是王浚率

  • 明英宗朱祁镇:成蒙古人的俘虏却感动了蒙古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英宗,蒙古,也先,

    好男人明英宗铸成“土木堡惨案”大祸的明英宗朱祁镇,生活中却是个绝对好男人。他与皇后钱氏恩恩爱爱,事母孙太后极孝,生病的时候亲自照料。他和同父异母弟郕王朱祁钰,即后来的景泰帝,当时更是兄弟情深。明宣宗一生仅他与朱祁钰两个儿子,宣宗临终前,还曾特意把朱祁钰母子叫到病榻前,嘱托孙氏好好照料这对母子。朱祁镇

  • 解密:文天祥怎样拒绝元朝忽必烈劝降而赴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天祥,忽必烈,宋朝,

    元朝,北京(时称大都)的刑场在柴市口(今东城区交道口)。说起来,我知道柴市口,还是因为文天祥,这位写有《正气歌》的南宋状元宰相,正是在柴市口,实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最高理想。文天祥战败后,经过“零丁洋”而被押赴大都兵马司狱中。元世祖忽必烈看重这个人才,让被俘的亡国之君恭帝出面当说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早热衷于摆谱的帝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商纣王,帝王,历史,

    摆谱,不光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历史悠久的。古往今来,摆谱的大有人在。这似乎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风俗”。“摆谱”风俗的延续与发展,使得其本身已经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下来。可以说,摆谱文化,源远流长。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一些帝王权贵、名臣将相在摆谱的领域里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他们以各自独到的笔墨书

  • 汉代轶事:刘邦曾将儒生帽子摘下来往里面撒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儒生,治国,

    刘邦,尤其是早年的刘邦,不喜欢儒生是很出名的。有人戴着儒生的帽子来拜访刘邦,刘邦却把人家的帽子摘下来,往里面撒尿。跟儒生谈话,经常破口大骂。这段评价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是在读书人郦食其想去拜访刘邦的时候,刘邦的门人对他说的。此时,刘邦想攻打昌邑却未能取胜,只能兵临陈留,在高阳郊外扎营,并竖旗招纳人才。

  • 历史上真实的李卫有多牛?雍正为他发明一个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卫,清朝,雍正

    《李卫当官》片头曲里有句歌词:管他是文还是武,管他是荤还是素,你不出头我出头,乱拳打死老师傅。乱拳打死老师傅,是民间俗语,意思是不按常理出牌、乱中取胜、歪打正着。原本说的是练拳习武的事情,如果一切都没有章法,连老师傅都无法招架,和这句民间俗语相对应,李卫简直就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经典人物。话说李卫是怎

  • 猛张飞醉酒丧命:一世英雄为何留下千古笑柄 ?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飞,英雄,名将,

    酒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事也能坏事。《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中的忠义酒;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动魄酒;关羽温酒斩华雄的豪迈酒;还有张飞佯装酒醉战张颌的智慧酒……但杀猪出身的张飞成也是酒、败也是酒,最后身首异处,也在一个酒字上。张飞爱憎分明,不遮不掩,喝酒也是这样,控制不住量,把握不住度。他不但好酒,而且成瘾,

  • 班超:率领十人让匈奴全军覆没而自身无一伤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班超,汉朝

    经过西汉末年的战乱,汉武帝时期由张骞建立起来的丝绸之路已经中断,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也不复存在。是书香之家走出的班超投笔从戎、以自己的胆识与才智威震西域,确保了这条中西大动脉的畅通。一、投笔从戎,立志报国 班超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班彪曾任县令,后专门修史,是东汉著名的大文豪、史学家;他的哥哥

  • 韩愈是个怎样的人?韩愈为何敢对皇帝吹胡子瞪眼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愈

    韩愈,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散文成就很高,以“文起八代之衰”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更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在中央做官时,他意气风发,评点时政,敢对皇帝老子吹胡子瞪眼;被贬到偏远小县后,也是胸怀磊落,尽自己所能,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一、直言敢谏的风骨 公元803年,韩愈当上了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