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去武庙祭拜,看到有白起他为何很生气?

赵匡胤去武庙祭拜,看到有白起他为何很生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179 更新时间:2024/1/21 18:56:21

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在看到白起时,他为何勃然大怒?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其实呢,赵匡胤此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是在公元963年,赵匡胤先是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们的实际权力,接下来赵匡胤还需要在思想上、在精神文化上对武将进行洗脑,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光荣,这样才能真正长远解除武将的威胁。于是,赵匡胤便将目光抛向了历代武将的聚集地——武庙。

武庙,它与祭祀孔子的文庙相对,主要是祭祀武成王姜子牙及历代良将的庙宇,始置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当时以姜太公为主祭,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分别是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jì)、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他们又被称之为“武庙十哲”。

后来,历代君王对配享武庙的成员都做过或多或少的调整,等到北宋建国时期,在武庙享受祭祀的武将人数,已经增加到七十二人,又称之为“武庙七十二将”。

在这一年的四月,赵匡胤来到了武庙,在去武庙之前,他先去文庙,在看完众多配享孔子的文臣之后,赵匡胤脸色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随后他又来到武庙。前面说过,赵匡胤来看武庙绝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目的的,他想要给武将们树立一个新的思想风气。

所以,当赵匡胤来到武庙之后,立马就开了找茬模式,排在第一位的白起立马被赵匡胤拧了出来,他指着白起的画像说道:“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

这段话翻译一下就是:白起杀过降兵,这是为人所不齿的,所以不配待在武庙里受人祭祀,于是白起就这样被赵匡胤踢出了武庙。

要知道,白起从武庙创建之时,就被放在武庙之中供世人祭祀,而且是排在左列第一个,这一晃仅三百年过去,没有哪一个君王对此提出过异议,结果赵匡胤上来就拿白起开刀,显然并不是真的因为白起杀过降,因为从军事上来说,当时白起杀降是非常明智的决定,赵匡胤作为军旅出身的皇帝,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

事实上,赵匡胤之所以上来就拿白起开刀,主要是因为白起晚节不保,尤其是他曾忤逆过秦昭襄王。

对赵匡胤来说,白起的这种行为,本质就是不忠的表现,所以必须踢出。只有这样才能让武将们明白,哪怕你战功再高,但只要对君王有一丝的不敬,也不配享受祭祀。总而言之,要以听君王的话为荣,以忤逆君王的话为耻。

接下来,赵匡胤便以“功业始终无瑕者”为标准,大刀阔斧地对武庙七十二将进行大调整。

于是又有22人被踢出了武庙,分别是: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元凯、北齐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

与此同时,赵匡胤又重新补进去23人,分别为:汉灌婴、后汉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庆之、后魏李崇、傅永、北齐段韶、后周李弼、唐秦叔宝、张公谨、唐休璟、浑瑊(jiān)、裴度、李光颜、李愬、郑畋(tián)、梁葛从周、后唐周德威、符存审。

细心的人可以发现,上面那些被踢出武庙的人,要么是没有做到从一而终,要么是晚节不保,要么是在道德上存在污点;至于那些被补进武庙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皇帝从忠心耿耿,说通俗点,就是老实本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赵匡胤通过这样一番操作,也是向世人传达了一种新的观念,那就是北宋帝国需要的是老实本分、安分守己的武将,而不是有抱负有雄心有魄力的武将。总而言之,武将要以听皇帝话为荣,以不听皇帝话为耻。

明白这一点,大家就应该能明白,赵匡胤做的这一切,其实就是为了在思想上控制武将。

标签: 赵匡胤北宋

更多文章

  • 耶律倍为何会被称为人皇王?述律平又为何不喜欢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耶律倍,宋朝

    你真的了解耶律倍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耶律阿保机是契丹人最尊崇的领袖、辽国政权的开国皇帝。在他的带领下,契丹从原本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发展成为一个在统一政权领导下的北方霸主。耶律阿保机的事业虽然非常成功,但他的后宫却并不像历史上许多帝王那样,拥有三千佳丽。耶律阿保机一生只有

  • 唐玄宗深宠武惠妃和杨贵嫔 唐玄宗为何没有立两人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惠妃,杨贵妃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惠妃和杨贵妃,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唐玄宗李隆基一生中共有三位皇后,分别为结发妻子王皇后、贞顺皇后武氏(即武惠妃)和元献皇后杨氏(杨贵嫔)。不过,只有王皇后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正式册立的皇后。而武惠妃和杨贵嫔的皇后名头是死后才被追赠的。这里的杨贵嫔并不是那位“回眸一笑

  • 徐州能失而复得刘备是怎么做到的?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刘备本来只是个挂名的豫州刺史,天上突然掉了块馅饼下来,让他又惊又喜。但他也知道徐州情况复杂:外有曹操、袁术窥伺,内有麋竺、陈登掣肘;此外,下邳相笮融为了避曹操锋芒南奔,攻杀广陵相赵昱和彭城相薛礼;琅琊国和郡治所在的东海郡,也都被泰山贼臧

  • 李渊造反敢立刻称帝 朱元璋造反为何要广积粮,缓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李渊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渊和李世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清代诗人赵翼对于江山更替的生动描述,对于哪些引领风骚的帝王来说,每个人也是有不同的历程的,就像题目问的,为什么李渊造反敢于立刻称帝,而朱元璋造反要广积粮,缓称王。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的三点

  • 贵胄之后的诸葛恪,为何会被全家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恪,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到被人高估的历史人物,也许很多朋友首先会想到纸上谈兵的赵括。其实,比赵括更配得上这一形象的大有人在,比如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在这位兄弟担任大将军期间,东吴对外作战惨败、损兵折将,对内朝纲混乱、怨声载道,沦为众矢之的,最终被举家诛杀

  • 让司马家丢掉江山的人是谁?与司马懿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桓范,三国

    对曹魏大臣桓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司马懿,大家都会觉得他老谋深算,把曹操一家三代都熬死了,最终还在曹爽手中夺取了大权,成功地为孙子司马炎建立西晋奠定了基础。可是晋朝的灭亡,却与司马懿的一个小小的失误挂钩,也导致了司马家丢掉了江上,此人到底是谁呢?他又与

  • 大权在握的赵高,杀掉胡亥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高,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朝末年,赵高大权在握,为什么还要杀掉傀儡皇帝胡亥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这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不过,对于秦朝来说,最终的存在时间却不过十几年。对于秦朝的灭亡,赵高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

  • 探索陆机令人唏嘘的一生,还未光复门楣就被全族覆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陆机,西晋

    说到陆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陆机,字士衡,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诗书并善,文才绝世,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被誉为“太康之英”,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开“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陆机其实生在一个满是机遇的时代,太康年间,西晋初立,

  • 董鄂妃是顺治抢来的吗 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顺治,董鄂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顺治和董鄂妃,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朝历史中,除了雍正暴毙之谜以及顺治出家之谜以外,人们最想知道的,可能就要属董鄂妃出身之谜了。清朝野史资料和如今的许多影视作品,都曾描写过顺治所钟情的董鄂妃是从弟弟博果尔手中抢来的,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下面编者就与您探讨一番。因为福

  • 李忱和雍正本是两个不相干的人,却有着怎样的相似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忱,雍正

    话说一千多年前大唐皇宫里十六宅唐文宗李昂和诸王的一次兄弟诸王宴会,唐文宗喝了点小酒脸色红润,看到他的叔叔李怡呆若木鸡的坐在那里,以为其只比智障脸上多了点笑容却比智障少了言语,不会言语。文宗笑道:”诸王谁要是能让光王(李怡)言语,朕饮酒一升”,诸王讪笑起来,纷繁逗光王,引诱其言语,或讥笑或谩骂或者撩拨